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筚路蓝缕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马相伯、严复等先后担任校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复旦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军;加上经费停发,校舍又为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学校一度停办。12月中旬,校长马相伯、教务长胡敦复在无锡士绅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为课堂,昭忠祠为宿舍,筹备复学。1905~1911年,复旦公学培养出四届高等正科 ,毕业生共57人。
1912年5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学校、专门学校开学。一时各校纷纷筹备复课,复旦则因校址无着,经费困难,束手无策。孙中山先生在听了于右任(时任临时政府交通部长)汇报后,当即决定拨补助金一万元。之后,复旦迁址徐家汇的李鸿章祠堂办学。
1913年3月1日,复旦重新开学。 3月20日,宋教仁被刺。5月3日,上海学界公祭宋教仁。复旦公学派人布置灵堂,校长李登辉、教师邵力子、蒋梅笙等在会上慷慨陈辞。不久,爆发“二月革命”,但这次革命迅速失败。复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国外,学校经费补助又告断绝。李登辉校长千方百计地开源节流,师生共同努力,终于使学校收支趋于平衡。在这样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养成了复旦师生团结奋斗,精打细算,讲究效率的传统。
1912~1916年,共培养大学预科毕业生十五人,中学毕业生一百五十人。其中知名的有张志让、孙越崎等人。
1913~1941年,李登辉担任校长,是复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 在他任内,复旦发展成为一所闻名全国、有特色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形成了从中学到研究院的完整办学体系。
1917年,复旦开始办理大学生本科业务,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复旦升格为大学后学生也逐步增加。
1918年,李登辉校长去南洋集资了15万,在江湾置地,即是今天复旦校园之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复旦教师邵力子当时任《民国时报》总编,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传真,立即告知李登辉及复旦同学,成立了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学生坚持罢课、罢市,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并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
折叠 草创奠基
1920年冬,在江湾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计有教室楼一座,名简公堂(今复旦博物馆);办公楼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两翼,改作图书馆,今校史馆所在地);第一学生宿舍(抗日战争中毁于炮火,今相辉堂址)一座;教师宿舍一栋(已毁)。
1922年4月,大学部迁址江湾;中学部则留徐家汇原址,称私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1923年,金通尹教授倡议在理科设立土木工程系,内部分为道路、桥梁、建筑等。该年秋,复旦在郭任远教授建议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研究生。
1924年,复旦学生为841人,教职员58人。
1928年,五卅惨案爆发,复旦学子自动组织义勇军,积极训练,准备投笔从戎。
1929年,复旦大学进行系科改组,增设新闻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时全校共有17个系,分属文、理、法、商四个学院。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复旦在李登辉校长主持下,召集全校师生开声讨大会,并成立军事训练委员会,加强对学生的军事训练。复旦同学在李校长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出兵抗日。11月20日,复旦一百多同学组织“义勇军”,参加十九路军抗日,被分配担任后勤、宣传、教育等工作。战争期间,复旦大学迁至徐家汇的附中继续上课。
1935年华北事变后,北平学生发动了“一二·九”运动,复旦同学立即响应,到上海市政府请愿,反对华北自治。后又云集火车站准备赴南京请愿。蒋介石打电报给李登辉,李校长被迫去火车站劝阻学生,被同学们谢绝。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扰,复旦学生自己开火车准备去南京请愿,但是铁轨又被破坏。“我们修。”同学们修复铁路后在无锡被阻拦。国民党用武力将同学押解回沪。但京沪铁路中断四天,引起了国际的重视,反响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军警当局包围复旦大学,并从校外宿舍逮捕学生救国会干部七人。下午,军警又冲入校内,殴打师生,学生有力反抗,将军警逐出校外。军警在校外开枪,误杀警察一人,反诬学生所为。26日上午,军警进校搜捕,结果一无所获。李登辉校长强烈抗议国民党的暴行,29日召开临时校董会,会后前往责问上海市长吴铁城。吴承认发布复旦学生枪杀警察的新闻是错误的,保证以后决不派警入校搜查。上海各界救国会也发表宣言,抗议军警围捕复旦学生。在各方面的反对和抗议下,国民党不得不将全体被捕学生释放,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下半年,李登辉校长在国民党当局的阴谋下被迫离职,吴南轩继任。吴南轩到任后,复旦爱国学生遭迫害,救亡运动被扼杀。
折叠 抗战时期
1937年1月8日,为了贯彻国民党最高当局把复旦大学迁出上海的意图,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拟在太湖流域另觅佳处”。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期间,民族资本家荣德生出资购买太湖边土地一千余亩,以促成复旦迁校。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迁校计划未能实行。
1937年,复旦大学设有文、理、法、商四学院,十六系科。附设有中学、实验中学各一所,义务小学二所。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日寇侵沪,战火纷飞,复旦学生开学到校极少。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来沪,指示复旦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四所私立大学组成临时联合大学内迁,大同、光华因经费无着落而退出,复旦、大夏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大,“复旦大夏联合大学”分二部分别迁往江西、贵州。11月12日,上海沦陷。江西一部联大决定内迁贵阳与二部合并,师生长途跋涉,于12月底抵重庆。
1938年2月,复旦在重庆复课。3月,复旦、大夏两校领导人在贵州桐梓会晤,决定取消“联大”,各自在川黔两省设校。该年复旦渝校有六十多名毕业生。
1938年2月,留沪复旦复课。这年暑假,复旦沪校有55名毕业生。
1938年秋,复旦渝校陆续增设史地系、数理系、统计系、农垦专修科、园艺系、农场、茶叶组、农艺系等。
1940年5月27日,日机轰炸重庆复旦大学,罹难师生共七人。由于校舍被炸毁,学校宣告本学期暂告一段落。1940年秋,复旦渝校建立农学院。
1941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五届一次会议通过决议,复旦大学翌年起由私立改为国立,由吴南轩任校长。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进驻上海租界。李登辉宣布复旦沪校实行“三不主义”,即不向敌伪注册、不受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办。在敌伪环伺的情况下,学校坚持不教日文。
1942年1月1日,中学部独立,改称上海市私立复旦中学(今上海市复旦中学),李登辉兼任校长。
折叠 复员回沪
1946年8月,复旦渝校师生回到上海。同年秋,投考学生达11000多人,录取400余人,复旦生物系设立海洋学组,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海洋学专业。12月24日夜,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30日晚,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复旦同学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园经四川北路进行游行示威。下午,游行队伍在外滩与十所大专院校、十六所中学同学一起共一万余人,沿南京路进行游行示威。同日,复旦大学的33位教授,发表《正告美国政府的意见书》。这场抗议驻华美军的运动持续到三月上旬,成为蒋统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潮的标志。3月,复旦学生自治会进行改选,进步同学组成“五院联合竞选团”,反动学生组成“不谈政治竞选团”,展开了激烈的竞选活动。“五院联合竞选团”获得了压倒的胜利。学生自治会竞选一结束,复旦同学立即投入到三反运动中去。5月26日,在特务学生的指挥下,反动军警在国权路埋伏,袭击进步学生,这就是“国权路血案”。血案发生后,同学罢课,教授罢教,章益校长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学生50余人。复旦同学被捕去11人,由于争议力量的努力,从7月8日开始,被捕学生陆续释放。7月5日,李登辉老校长提出了“复旦精神”的定义,他对毕业生说:“…服务、牺牲、团结,是复旦的精神,也是你们的责任!”
1947年,复旦恢复招收研究生,是年春,经济研究所成立,首届招收研究生9人。至1949年春,研究生人数达97人。1948年,复旦向教育部申请设立生物研究所,从事医药、农业、渔业等问题的科学研究,获准从1949年开始招生。
1948年底,国民党教育部暗中策划复旦迁校台湾,一千多名师生联合签名反对,这件事揭开了护校和迎接解放斗争的序幕。
1949年,为了做好护校工作,以学生为主建立了防护大队。 4月27日,上海警备司令部限令复旦大学在两天内迁入市区育才中学。国民党军队随即进入学校。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复旦同学立即集合,配合人民解放军,乘汽车进入复旦校园。6月20日,学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军管会任命张志让、陈望道担任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该年学校设有文、理、法、商、农五个学院20多个系(科)和经济、生物两个研究所。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
折叠 跨越腾飞
1950年,复旦大学的海洋学组并入山东大学,暨南大学的文、法、商三院,同济大学的文、法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的部分系科并入复旦大学。
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亲笔题写了校名。
1952年2月,中共复旦大学委员会成立,李正文任书记。
1952年秋,复旦大学的法学院、商学院、农学院调出,分别参与成立华东政法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和沈阳农学院;而华东地区的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金陵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上海学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中国新闻专科学校等高校的文、理科有关院系并入复旦大学,是年复旦不仅大大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也集中了江、浙、皖、沪地区一批优秀人才,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教授,均是在院系调整中进复旦的,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在解放初期享有“江南第一学府”的美誉。
1956年,复旦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五六十年代,杨西光、王零领导的学校党委支持校长陈望道狠抓教学质量,发挥老专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计划、有重点地系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期间,复旦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学科高原。1949~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日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人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跃进”,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
1959年,复旦大学被列为全国16所重点大学之一。1966~1976年,复旦大学成为“文革”重灾区,教学科研受到重创。
1977年,复旦恢复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复招收研究生。
1978年,苏步青出任校长、党委委员,夏征农出任党委第一书记,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同时倡导民主办校,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1984年,复旦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同年,再次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0所高校之一。
1993年2月,复旦大学提出了“追求优质,争创一流,明确复旦作为高校国家队的坐标位置”的发展大计,并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1994年,复旦大学通过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
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复旦大学题词:“面向新世纪,把复旦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
1999年,国家教育部、上海市政府签定共建复旦大学的协议,复旦成为“985工程”的首批建设高校。
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称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1995年通过211工程预审。)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称复旦大学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参加校庆大会并致词。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复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这是继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后中国第二次为一所大学百年校庆发行邮票。
2006年,“复旦”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007年,“复旦”商标(包括“复旦”二字和图形标识)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教育类),复旦因此成为继清华大学之后,中国第二所获此殊荣的高校。
2009年,复旦入选国家“珠峰计划”。
2016年9月29日,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揭牌,系复旦上海本部之外的首个院区。
2017年9月,复旦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平台
据2016年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复旦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6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0个、上海工程研究中心2个 。
折叠 科研机构
平台类别 | 平台概览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 | 先进材料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微纳电子科技创新平台、数理研究科技创新平台、微纳加工与器件公共实验室 |
“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 历史地理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美国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计算物质科学、微纳光子结构、应用离子束物理、现代人类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医学、智能化递药、公共卫生安全、癌变与侵袭原理、B类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涂料工程研究中心、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先进仪器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糖复合物、抗生素临床药理、手功能重建、医学技术评估、医学分子病毒学、听觉医学、近视眼研究、癌变与侵袭原理、新生儿疾病 |
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 全军智能化递药 |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 现代应用数学、分子催化与功能材料、智能信息处理、周围神经显微外科、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器官移植、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视觉损害与重建(筹)、乳腺肿瘤(筹) |
上海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 | 医学分子病毒学 |
计算物质科学 | 分子医学 |
微纳光子结构 | 智能化递药 |
应用离子束物理 | 公共卫生安全 |
现代人类学 | 癌变与侵袭原理 |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 B类重点实验室 |
糖复合物 | 听觉医学 |
抗生素临床药理 | 近视眼研究 |
手功能重建 | 癌变与侵袭原理 |
医学技术评估 | 新生儿疾病 |
医学分子病毒学 |
全军智能化递药 |
现代应用数学 | 器官移植 |
分子催化与功能材料 | 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 |
智能信息处理 | 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 |
周围神经显微外科 | 视觉损害与重建(筹) |
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 | 乳腺肿瘤(筹) |
先进涂料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仪器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照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 |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美国研究中心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 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
上海超精密光学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 传播与信息研究中心 |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美国研究中心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 世界经济研究所 |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 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
折叠 科研成果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十五”期间,复旦大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还获得授权专利436项,发表国际论文6656篇(含SCIE、EI和ISTP),其中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Science、Nature、Cell等杂志上发表了9篇论文。
复旦大学根据2009年资料显示:复旦大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在历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该校的获奖等级和总数都领先,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英汉大词典》、《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获特等奖;有5项成果获2000年首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其中由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获一等奖,是上海地区唯一的一等奖获得者。在2003年教育部中国高校第三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的评比中,该校有5部著作荣获一等奖,获一等奖著作数排名全国第一。2004年该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2项,邓小平理论研究与宣传优秀成果奖12项,蒋学模、刘放桐获得首次设立的学术贡献奖;在2004年上海市的社科评奖中,该校获奖总数占全市的32%。2004年该校又获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8项,获奖总数大幅度提高并首次位列上海高校第一。在2003年、2004年、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中,该校分别有20、28、23个项目立项,立项数连续数年位列上海高校第一。该校还多次获得中国图书一等奖、“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上海市优秀图书特等奖等奖项;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均跃升全国第一。
截至2014年,复旦大学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数量位居全国第二,理工科有3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名。根据2007年资料显示:该校共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8项、863课题6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8项。
复旦大学在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生物技术、有机纳米材料和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非线性数学、先进材料、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合作,联合开发出一种针对MERS冠状病毒的超强活性全人源中和抗体M336,动物实验非常有效。MERS病毒在体内有很高的病毒载量,靠抗体杀死病毒比较有效,比研制抗MERS病毒要快得多。
折叠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复旦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戊午阅览室,1922年正式建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
截至2014年底,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233.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
学术期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等学科论文。创刊于1935年6月,1978年复刊,并为此组成了直接由校党委领导的文科学报编辑部。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混版):创刊于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数学、化学、生命科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医学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等。
《复旦学报(医学版)》:其前身是《上海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的以原创性研究为主的论文。
《数学年刊》:2008年,该刊出版《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6期,《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6期,以及A辑中译英版C辑(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 《中国当代数学》,由美国阿伦顿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
《复旦教育论坛》: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且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教育类的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权威、核心期刊排行榜与指南》核心期刊。
《新闻大学》: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科期刊学术论文统计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首批来源期刊,并被许多名牌大学在学术评审时内定为权威刊物。
《当代修辞学》:为语言学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属于CSSCI来源期刊,经CSSCI社会科学评价中心2008年的评审,杂志的综合学术影响力在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72种经济学刊物中名列第十,是排名前十的杂志中唯一一份来自北京之外的经济学学术杂志。
《研究与发展管理》: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中国管理科学类重要期刊之一。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获得2007年度“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经过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被评选为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复旦大学核心期刊,被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重庆维普数据库全文收录。
《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共发表述评3篇,论著25篇(其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著5篇,国家“973”和“863”计划资助的论著5篇,其他项目资助的论著3篇),综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全年共发7期(包括增刊1期)。刊发论著42篇,专家对谈录7篇,讲座2篇,综述10篇,病例讨论2篇,病案报告7篇。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起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5家期刊数据库收入并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为中国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核心期刊)。
《中华手外科杂志》: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临床医学》: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CJFD)、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全文收录。
《中国癌症杂志》: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被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
折叠 学术交流
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法国总统德斯坦、荷兰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总理拉宾、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比利时首相迈斯塔特、印度副总理纳拉亚南、阿塞拜疆国民议会主席阿列斯克罗夫、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美国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 盖茨、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相继访问了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积极参与各类重要国际大学组织,继1998年成功举办东亚研究型大学年会之后,2000年成功举办21世纪大学校长协会第4次年会,2001年又成功举办了“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第5次年会。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该校主办了相当多的学术会议, 2002年学校主办了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会议、国际合成金属会议和第七届世界对外汉语教学会议等高规格、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60场次。
复旦大学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世界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合作交流关系,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巴黎高科、英国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该校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该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机构
截至2014年,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30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1]
复旦学院(本科生院)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科管理机构)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 |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 |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 | |||
复旦学院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哲学学院 | 历史学系 |
旅游学系 | 文物和博物馆学系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法学院 |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新闻学院 | 经济学院 | 管理学院 |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 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物理学系 |
化学系 | 高分子科学系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软件学院 | 微电子学院 | 材料科学系 |
航空航天系(原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生命科学学院 | 大数据学院 | 大气科学研究院 |
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 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 | 基础医学院 |
临床医学院(待恢复) | 药学院 | 公共卫生学院 | 护理学院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艺术教育中心 | 体育教学部 |
分析测试中心 | 实验动物科学部 | 放射医学研究所 | 古籍整理研究所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 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
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国际问题研究院 | 先进材料实验室 | 专用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 |
生物医学研究院 | 脑科学研究院 |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文史研究院 |
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高等学术研究院 | 中国研究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网络教育学院 |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 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 |
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复旦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
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 | 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 | 复旦大学专用材料与装备技术研究院 |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 |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筹) |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折叠 学科建设
据2018年5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复旦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在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复旦有12个学科位列全国前3,18个学科位列全国前5,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A类10个,B类17个;上海市Ⅰ、Ⅱ类高峰学科8个,牵头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电子科学与计算机的建设。近年来,学科建设以争创世界一流为目标,一批优势学科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7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入榜全球前1‰,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学校目前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 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博士、临床医学博士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艺术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序 号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
1 | 哲学 | 产业经济学 | |
金融学 | |||
2 | 理论经济学 | 政治学理论 | |
国际关系 | |||
3 | 中国语言文学 | 历史地理学 | |
中国近现代史 | |||
4 | 新闻传播学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 | ||
5 | 数学 | 肾病 | |
传染病 | |||
6 | 物理学 | 儿科学 | |
神经病学 | |||
7 | 化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外科学 | |||
8 | 生物学 | 眼科学 | |
耳鼻咽喉科学 | |||
9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肿瘤学 | |
妇产科学 | |||
10 | 基础医学 |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 |
药剂学 | |||
11 | 中西医结合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序 号 | 学科名称 | 序 号 | 学科名称 |
---|---|---|---|
1 | 西方经济学 | 11 | 生物物理学 |
2 | 民商法学 | 12 | 生物医学工程 |
3 | 国外马克思主义 | 13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4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14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5 | 英语语言文学 | 15 | 内科学(呼吸系病) |
6 | 新闻学 | 16 | 妇产科学 |
7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17 | 外科学(胸心外) |
8 | 无机化学 | 18 |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 |
9 | 分析化学 | 19 | 药理学 |
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2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序号 | 所在单位 | 学科名称 |
---|---|---|
1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临床病理科 |
2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新生儿内科 |
3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 传染病科 |
4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头颈肿瘤科 |
5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检验科 |
6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神经内科 |
7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呼吸内科 |
8 |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 妇产科 |
9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介入影像科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在校教学科研人员2859人。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6人,文科杰出教授1人,文科资深教授13人,入选特聘教授94 人。
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周振鹤、姜义华、朱维铮、童兵、刘放桐、王水照、葛剑雄、葛兆光、俞吾金、陈尚君、朱立元、黄霖、姚大力
国家级教学名师:陆谷孙、陈纪修、袁志刚、范康年、陈思和、乔守怡、俞吾金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
院士姓名 | 类 别 | 院士姓名 | 类 别 | 院士姓名 | 类 别 | 院士姓名 | 类 别 |
干福熹 | 兼职 | 郝柏林 | 专职 | 安芷生 | 兼职 | 杨雄里 | 专职 |
胡和生 | 专职 | 杨福家 | 专职 | 沈学础 | 兼职 | 李大潜 | 专职 |
沈自尹 | 专职 | 陆汝钤 | 兼职 | 王迅 | 专职 | 陈凯先 | 兼职 |
贺福初 | 兼职 | 黄春辉 | 兼职 | 林国强 | 兼职 | 杨玉良 | 专职 |
洪家兴 | 专职 | 陶瑞宝 | 专职 | 赵国屏 | 兼职 | 彭实戈 | 兼职 |
江明 | 专职 | 王正敏 | 专职 | 麻生明 | 专职 | 赵东元 | 专职 |
穆穆 | 许宁生 | 专职 | 包信和 | 专职 | 葛均波 | 专职 | |
金亚秋 | 专职 | 孙鑫 | 专职 | 陈恕行 | 专职 | 金力 | 专职 |
徐国良 | 张人禾 |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汤钊猷 | 专职 | 顾玉东 | 兼职 | 胡思得 | 兼职 | 陆道培 | 专职 |
陈灏珠 | 专职 | 王威琪 | 专职 | 闻玉梅 | 专职 | 邬江兴 | |
周良辅 | 专职 | 陈芬儿 | 专职 |
特聘教授 | |||||
---|---|---|---|---|---|
陈良尧 | 金晓峰 | 罗泽伟 | 邵志敏 | 黄 洋 | 丁建东 |
孙凤艳 | 杨玉良 | 傅吉祥 | 徐 昕 | 王红艳 | 曾 璇 |
葛均波 | 贺鹤勇 | 李嘉禹 | 孙 波 | 陈诗一 | 游建强 |
汤其群 | 赵东元 | 周 忆 | 赵世民 | 毛 颖 | 王学路 |
侯晓远 | 雍炯敏 | 余 龙 | 于文强 | 汪涌豪 | 朱依纯 |
金国新 | 李葆明 | 朱剑虹 | 资 剑 | 刘智攀 | 袁小平 |
韩平畴 | 马 兰 | 吴宗敏 | 周 电 | 郜元宝 | 王丽华 |
周鸣飞 | 朱依谆 | 邹云增 | 钟国富 | 莫伟民 | 周 磊 |
陈思和 | 黄 维 | 姜波克 | 刘 冉 | 严 军 | 李富友 |
Alastair Murchie | 封东来 | 林尚立 | 汤善健 | 钦伦秀 | 屈卫东 |
杨 新 | 张素春 | 张涌泉 | 张世理 | 郭苏建 | 武利民 |
郭坤宇 | 李华伟 | 邵正中 | 吴晓明 | 彭慧胜 | 孙笑侠 |
张 军 | 张 卫 | 章 清 | 周 俭 | 杨振纲 | 袁志刚 |
陈 猛 | 郝 模 | 刘 钊 | |||
讲座教授 | |||||
李 骏 | 金 力 | 骆亦其 | 卓 敏 | 袁钧瑛 | 郁国梁 |
陈贵强 | 陈 先 | 施 扬 | 许 田 | 魏苏淮 | 熊 跃 |
陈韬文 | 谷 迅 | 韩 珉 | 杨 丹 | 史安昌 | 王 睿 |
柏兆俊 | 管坤良 | 陈 俊 | 刘 钧 | 邱子强 | 张 坚 |
王德威 | B.Elman | 潘忠党 | 沈文辉 | 翁巨扬 | 余思远 |
易 庆 | 赵心树 | 蒋家琪 | 宋京生 | 张 琦 | 夏伯嘉 |
Richard H. Finnell | 郭 亮 | 纪如荣 | 唐科奇 | 钱震超 |
教学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批时间 |
---|---|---|
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范康年 | 2007年 |
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陈思和 | 2007年 |
生物学基础和骨干课程教学团队 | 乔守怡 | 2008年 |
哲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俞吾金 | 2008年 |
西方经济学教学团队 | 袁志刚 | 2008年 |
儿科学教学团队 | 桂永浩 | 2008年 |
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 陈纪修 | 2009年 |
英语阅读赏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陆谷孙 | 2009年 |
细胞与分子医学教学团队 | 左 伋 | 2009年 |
预防医学骨干课程教学团队 | 姜庆五 | 2010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 顾钰民 | 2010年 |
折叠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1.课程结构
复旦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由通识教育、文理基础和专业教育三大板块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选修课程。文理基础课程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 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为学生提供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本科教学年开课种类3100余门、开课量5650门次,生均拥有课程0.46门次,班级规模在30人以下的课程达到总量的54%以上,开设全英文课程超过180门次,
2.自主招生
百年复旦,大师云集
复旦大学2002年在全国首批开始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2006年起,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开始自主选拔改革录取试验,学生经过学业水平测试、申请入学和面试,获得预录取资格。
3.望道计划
2010年起,复旦大学在文、理、医的基础学科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简称“望道计划”),带动各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计划配置了基础课程平行班、探究研讨式课程、专业基础课、专题研究、学术研究资助和国际交流六个平台,对全校申请加入的本科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4.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
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FDUROP,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为支持本科学生参与学术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个项目,分别是䇹政项目、望道项目、曦源项目。FDUROP给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思想的机会。每年资助近500名学生独立开展创新性的学术研究活动。学校与境外的195所大学开展学生交流,本科期间参加国际访学的学生占总数的40%。学校每年资助的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超过400个、社团310多个。此外,学生还可接受系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扶持。
5.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11月,复旦大学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资源共享课63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2门。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文、历史、哲学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生物科学、哲学、物理学、基础医学、经济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国际政治、核技术、管理科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序号 | 课程名称 | 获评年份 |
---|---|---|
1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2004 |
2 | 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 | 2006 |
3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2008 |
4 | 中国文学批评史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5 | 美学 | 2010 |
6 | 史学导论 | 2008 |
7 | 现代西方哲学 | 2003 |
8 | 西方哲学史 | 2008 |
9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 | 2009 |
10 | 大学英语 | 2003 |
11 | 新闻学概论 | 2008 |
12 |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 2010 |
13 |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14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2010 |
15 |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16 | 宏观经济学 | 2004 |
17 | 管理信息系统 | 2003 |
18 | 审计学 | 2005 |
19 | 概率论 | 2010 |
20 | 服务管理学 | 2007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21 | 高级服务管理学 | 2010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22 | 数学分析 | 2007 |
23 | 量子力学 | 2004 |
24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 2007 |
25 | 大学物理实验 | 2008 |
26 | 文科物理 | 2009 |
27 | 近代物理实验 | 2010 |
28 | 量子力学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29 | 大学物理实验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0 | 近代物理实验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1 |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2 | 文科物理(理论与实验)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3 | 谱学导论 | 2004 |
34 | 物理化学 | 2007 |
35 | 谱学导论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6 | 物理化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37 | 遗传学 | 2004 |
38 | 数据库新技术 | 2008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39 | 商务智能 | 2009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40 | 高级Web技术 | 2010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41 | 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管理 | 2010年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
4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2008 |
43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44 | 医学遗传学 | 2004 |
45 | 医学遗传学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46 | 局部解剖学 | 2007 |
47 | 局部解剖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48 | 法医学 | 2008 |
49 | 法医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50 | 医学导论 | 2010 |
51 | 内科学 | 2005 |
52 | 儿科学 | 2006 |
53 | 儿科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54 | 耳鼻咽喉科学 | 2008 |
55 | 耳鼻咽喉科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56 | 妇产科学 | 2008 |
57 | 肿瘤学概论 | 2009 |
58 | 肿瘤学概论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59 | 预防医学 | 2006 |
60 | 预防医学 | 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61 | 药理学 | 2009 |
62 | 药理学 | 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
63 | 健康评估 | 2005 |
资料来源: |
课程名称·中文 | 课程名称·英文 |
---|---|
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与社会 |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under Globalization |
能源与环境 | Energy and Environment |
普通化学 | General Chemistry |
旅游市场研究 | Tourism Market Studies |
免疫学 | Medical Immunology |
微生物学 | Medical Microbiology |
先秦儒家与法家 | Pre-Qin Chinese Phylosophy I(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
中国公共行政 |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
中国背景中的社会研究 | Conducting Research in Chinese Context |
国际商务的演进 |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中国语言与文化 |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改革 | Chin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ts Reform |
资料来源: |
- 研究生培养
1.概览
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为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这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复旦大学又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1月1日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复旦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其他高校一样,真正步入了发展轨道。在1983年全国18名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复旦占4名,全国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是复旦培养的。1984年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都在其中。复旦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3名在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
复旦大学2012年共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至此,在1999年至2012年连续14届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中,复旦大学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5篇,在全国高校中位列第三,并累计有70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2.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
2010年,复旦大学启动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资助计划”。计划包括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资助、推免生暑期科研训练资助、研究生暑期学校资助、重点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交叉学科优秀博士生科研资助和博士生短期国际访学资助六个板块。
3.研究生奖学助学体系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30多种校级研究生奖学金,奖额1000-10000元不等;学校拨出专款试行的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程;各院系设立的专项奖学金;政府拨款与学校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困难补助基金;学校协助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等等。
折叠 国际交流
- 首脑访问
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法国总统德斯坦、荷兰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总理拉宾、挪威首相布伦特兰、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比利时首相迈斯塔特、印度副总理纳拉亚南、阿塞拜疆国民议会主席阿列斯克罗夫、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美国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 盖茨、巴基斯坦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相继访问了复旦大学。
- 孔子学院
截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在国家汉办的指导和帮助下,与海外友好学校共建了七所孔子学院,设立的七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德哥尔摩北欧孔子学院,奥克兰孔子学院,法兰克福孔子学院,汉堡孔子学院,爱丁堡孔子学院,诺丁汉孔子学院和悉尼孔子学院。
- 办学项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EMBA项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挪威管理学院合作MBA项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香港大学IMBA项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路易斯商学院管理学双硕士项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韩国高丽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三校双学位亚洲MBA项目。
复旦大学软件学院—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合作培养英语语言教学硕士项目。
- 合作中心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复旦-北卡联络办公室、北欧中心、奥地利中心、复旦-耶鲁教育合作中心、复旦-BI联络办公室、中瑞复旦学院等机构。
2018年10月5日,复旦大学首个海外教学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匈牙利布达佩斯教学点揭幕启用。该教学点的首个合作项目"复旦-考文纽斯硕士双学位项目"也正式开启。[3]
折叠 社会评价
QS2018/2019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复旦大学排第六名[4]。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名
复旦大学1905年,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表示不忘“震旦”之旧,更含复兴中华的意义。“复旦”二字出自《尚书大传》中的《虞夏传·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951年,应陈望道校长之请,毛泽东主席为复旦大学题写校名。复旦接到毛主席题名后,放大复制成校门匾额、缩小复制后用于校用信封、信笺、校徽、毕业证书封面等,一直沿用至今。(震旦学院是马相伯于1902年创办,开学一年多之后,因法国教会势力干预学校教务,篡夺校政,师生愤然退学)。
折叠 校徽
目前使用的校徽于1999年申请商标注册,2000-2001年陆续发布认证。校徽为圆形,“复旦”篆书居中,英文名上环绕,创校时间(公元纪年)下环居中。
折叠 校训
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图为马相伯题写的校训, 刊于1935年《三十年的复旦》。
折叠 校歌
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声名满,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
折叠 校庆
1905年9月14日,复旦公学正式开学。抗战前,复旦一直把这天作为校庆日。
1937年3月2日,复旦大学召开校务会议,把5月5日定为校友节。1938年5月5日,复旦大学决定本日为迁北碚“立校纪念日”。自此,校庆日与校友节合二为一。
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复旦大学获得新生的日子。1950年5月8日,复旦大学召开校务会议,把5月27日定为校庆节。自那时起,复旦大学就以5月27日(上海解放之日)为校庆日。
折叠 其他
折叠 学生社团
1979年,“文革”后,复旦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学生社团——书画协会。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显示:该校设已有191个学生社团,其中邯郸校区156个,枫林校区30个,张江校区5个,社团分18个类别,由该校大学学生会社团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进行统一服务管理。
主要社团 | |||||
复旦大学电子竞技协会 | 复旦大学北辰文社 | ||||
复旦大学素食文化协会 |
折叠 校友会
截至2014年,复旦大学创办已百余年,培养了近27万各类高素质人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伴随着该校百年变迁,校友会在各个历史阶段都为该校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校(包括原上海医科大学)在海内外各地共有校友会84个,其中国内校友会64个,海外和港台地区校友会20个,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旦校友联络网。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领导
姓名 | 任期(解放前) | 姓名 | 任期(解放后) |
---|---|---|---|
马相伯 | (1905~1906)(1910~1912) | ------------- | |
(1906~1907) | ------------- | ||
(1907~1909) | ------------- | ||
(1909~1910) | ------------- | ||
( 1913~1936.7) | ------------- | ||
唐路园 | (1918~1919) | ------------- | |
(1924. 7~1925. 3) | ------------- | ||
(1936. 8~1940. 5) | (2009.1~2014.10) | ||
(1940. 5~1943. 2) | (2014.10~) | ||
(1943. 2~1949. 7) | ------- | ------------- |
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环境
学校布局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根据复旦大学校园网资料显示:校园面积共有244.32万平方米,合约3700余亩。其中,邯郸校区土地合1500余亩,枫林校区土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张江校区228176平方米,合约350亩,江湾校区规划面积1600余亩,学生均占地面积76.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通称“本部”,是复旦主要的校区,是大部分院系的所在地,其正门位于邯郸路220号,近五角场,占地922297平方米,合1383亩,所有大一新生都将进入位于邯郸校区的四大书院进行为其一年的通识教育的学习。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通称“医学院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校址,徐汇区医学院路138号,占地192123平方米,合288亩,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所在地,包括除药学院外的医学学院。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坐落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825号,占地228176平方米,合342亩,位于张衡路825号,是微电子研究院、软件学院以及药学院的所在地。
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位于杨浦区西北角浦区淞沪路2005号,新江湾城的西北部,校区距江湾城市副中心约1.5公里,距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约3.5公里,一期工程将建设面积共92970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安排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其中,本科生3000人,研究生4000人,留学生3000人,现为法学院所在地。
校内建筑
复旦大学博物馆:坐落于环境幽雅的校园西区大草坪附近,馆舍坐西朝东,为一栋上下两层的复旦大学早起建筑,面积约一千六百平方,在国家文物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文博学院拨专款对该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改建和内装修,并着手添置设备,配备业务人员,于1992年元旦正式开馆。
文科楼: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规划在邯郸路以南,学校中轴线上,建立文科楼。1987年末建成后,中文、外文、历史、哲学、新闻等文科院系陆续从登辉环路周围的解放前建筑群搬入崭新的13层文科大楼,电教中心(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艺教中心等部门也陆续迁入。
第三教学楼:1980年,耗资110万元,拥有13间大电化教室的的第三教学楼竣工。著名的有3108教室,在复旦有着特殊的意义,洁净的水泥地面和其他的教室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从1985年“哲学六君子”的演讲到1993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的“中国绝唱”,3108一直是复旦最高规格论坛的代名词。
光华楼:2005年5月27日,光华楼落成典礼举行,此后,从文科楼搬进光华楼的文史哲等院系的很多老师在工作条件上得到了一次飞跃,拥有了自己的单间办公室,增加了无线网络覆盖的光华楼大草坪也已经逐渐取代了当年相辉堂草坪的地位。
图书馆:由文科馆、理科馆、医科馆、张江馆、江湾馆(李兆基图书馆)、古籍部(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成。馆舍总面积57,984平方米。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全球亿万富豪校友排行榜:
截至2011年,复旦拥有46位全球亿万富豪校友、21位中国政界英才校友、83位两院院士和60位杰出社会科学家校友。他们或成为国家栋梁、或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专家,或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中流砥柱。
著名学者
人文学科 | 著名的南社诗人 | 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 | ||
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 | 古代文学及各体文学专家 | |||
著名文史学家、作家 | 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 | |||
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 电影戏剧理论家、剧作家 | |||
左翼作家联盟东京分盟负责人 | 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 | |||
词学大师 |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 |||
语言学会第二届常务理事 | 全国政协委员,古文字学家 | |||
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 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 | |||
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 复旦大学首席教授 | |||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 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 |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 中国哲学史专家 | ||
复旦大学西方哲学学科的奠基 | 中国哲学史家、历史学家 | |||
新闻学 | 世界闻名的记者 | 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 ||
中央美院雕塑师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 | |||
新闻传播学评议组召集人 | 复旦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 |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 黄旦 | 教育部新闻学科组召集人。 | ||
数学 | 著名数学教育家 | 偏微分方程专家 |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中国著名女数学家 |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
国际著名的数学家 | 偏著名微分方程专家 | |||
历史学 | 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 | 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 | ||
中国历史地理专家 | 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 | |||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 著名历史学专家 | |||
著名史学家 | 辛亥革命史和孙中山研究专家 | |||
甲骨学家、史学家 | 中国经学史专家 | |||
国经学史著名专家 |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 |||
外国语 | 诗人、学者 | 葛传槼 | 中国研究英语惯用法的先驱 | |
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 中国语言学家 | |||
《英汉大辞典》主编 | -------- | ----------- | ||
物理学 | 物理学家教育家 | 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 |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 | |||
著名核物理学家、教育家 | ------- | ------------ | ||
化学 | 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委员 | 邓景发 | 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 |
著名物理化学家 | 国际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 |||
杰出物理化学家 | ------ | ------ | ||
生物学 | 国际著名遗传学家 | 中国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 | ||
中科院院士 | ------ | ------ | ||
医学 | 张鋆 | 中国解剖家,医学教育家 | 著名解剖学专家 | |
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授 | |||
张沅昌 | 精神病学及神经病理学专家 | 著名病理学家 | ||
生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 | 著名生理学家 | |||
经济、法律、政治学 | 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 | 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 | ||
朱益栋 | 内科学教授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
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 芮明杰 | 产业经济专业教授 | ||
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 产业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专家 | |||
著名政治学理论专家 | ------ | ------------ | ||
信息技术学 | 著名数据库专家 | 上海发明协会副会长 | ||
著名数据库专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著名软件工程专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著名电子学专家 | 著名计算机专家 |
杰出校友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培育了一大批遍及海内外,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享有盛誉。
美国对其本土大学中外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者(1999-2003)的本科毕业院校的统计数据显示,复旦大学毕业生获得美国学位的有626人,排全球前7位。
学术泰斗 |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 | 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 | ||
我国近代著名医学教育家 | 中国杰出的数学家 | |||
中国历史地理专家 | 中国著名经学史专家 | |||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 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拓荒者 | |||
中国哲学史专家 | 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 | |||
中国核能专家 | 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 | |||
外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 我国著名医学家 | |||
流行病学家,公共卫生学家 | 近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 | |||
科学大家 | 国际著名遗传学家 | 杰出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 | ||
杰出数学家,教育家 | 中科院资深院士 | |||
骨科专家,中科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著名肿瘤外科专家 | 显微外科专家 | |||
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 | 心血管病有创性奠基人之一 | |||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会委员 | 我国杰出翻译家 | |||
国家栋梁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
王家瑞 | 全国政协副主席 | 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 | ||
国务院副总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农工党总书记 |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 |||
王沪宁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中科院副院长 |
历届精英
1901-1910 | 近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 ||
著名政治家、教育家 | 中国数学会早期的组织者 | |||
当代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 著名数学家 | |||
1911-1920 |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 当代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 | ||
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 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 |||
1921-1930 | 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 著名心理学家 | ||
卓越的生物学家、教育家 | 中科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 | |||
著名外交官 | 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 |||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 | 中国戏剧导演、戏剧活动家 | |||
1931-1940 | 王铁崖 | 中国当代国际法学家 | 靳以 | 现代著名作家 |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 杨国亮 | 著名皮肤病学家 | ||
当代诗人和翻译家 | ---------- | --------------- | ||
1941-1950 | 现代剧作家、童话作家 | 著名华人企业家 | ||
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 著名华人企业家 | |||
国家级名老中医 | ---------- | --------------- | ||
1951-1960 | 洪绂曾 | 中国农业科学家 | 杰出政治家,艺术家 | |
著名经济学家 | 著名外交官 | |||
中科院院士、加速器物理学家 | 中科院院士 | |||
核武器工程专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
1961-1970 | 著名心血管专家 | 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三届中央副主席 | ||
著名翻译学家,《英汉大辞典》主编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 全国妇联主席 |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长 | |||
朱祖良 | 全国政协常委 | 中国科协主席 | ||
1971-1980 | 中央电视台台长 | 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 | ||
广州日报社社长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
当代作家和画家 | 世界银行副行长 | |||
UT斯达康公司总裁 |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 | |||
高盛集团(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 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 | |||
花期银行商业银行部总经理 | 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 |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 蔡洪平 | 中国民营海外上市之父 | ||
巴克莱资本亚太区副主席 |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首位华人院长 | |||
1981-1990 | IMF全球副总裁 | 上海银行总行行长 | ||
中国平安银行副行长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
著名数学家 | 当代著名作家 | |||
中科院副院长 | 著名作家 | |||
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 |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 |||
中国平安银行行长 | 中国哲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 | |||
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 久游网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 |||
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复星集团董事长 | |||
新浪董事长 | 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
复旦金融期货研究所所长 | 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 | |||
亿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携程网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
西安海星集团总裁 | 微软在线服务集团总裁 | |||
1991-2000 | 盛大在线首席技术官 |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 | ||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 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 | |||
原四川省省长 | 郭申元 | 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 | ||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 上海市文物局局长 | |||
爱康网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长 | 上海英富信息发展公司董事长 | |||
上海复星集团总裁 |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 |||
蔡敏勇 |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 | 中国人民银行纪委书记 | ||
2001-2010 | 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云南省宁蒗县战河乡中学校长 | ||
豪都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董事长 | |||
徐乐江 | 宝钢集团董事长 | 吉晓辉 | 浦发银行、上海国际集团董事长 | |
蒋志权 |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 | 戴柳 | 上海世博集团董事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