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360百科本段 作者简介
作者:(英)史蒂夫·富勒译者:刘钝史蒂夫·富勒(SteveFuller),1959年生于美国纽约,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伤些首草序树百请社会学系和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习,1985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宁要历994年任英国达勒姆大学社会学和科学政策教授,1998年起至今任英国沃里克大学社会学教授。
富勒的袁民六个火效居异从兵研究成果体现在他的多部专著精和发表在《社会认识论》等刊物上础洋防做物脸进功读的一系列论文之中。除本书外,他已出版的著作还包括《科学认识论》(1988)、《科学哲学及其不满》(1989)、《哲学、修辞与知识的终结》(1993)、《科学》(1997)、《托马斯.库恩:我们时代的一种哲学史》(2000)、《知识管理的基础》(2002)、《库恩对波普尔:科学精神的争论》(2003)和《知识分子》(2005)等贵使征。他也对"李约瑟问题"进行过研究。
折叠 编辑本段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言
第一部分 科学探究的政治条件与物质条件
1 科学作为开放社委均今叶基民来树会及其意识形态之变形
1.1 简介:开放社会的科学:策略
1.2 作为一种开放社会政治哲学的共和主义
1.3 共和主义难以捉摸的实毒基础
1.4 从共法红显作和主义到自由主义胡落具厂千殖的光滑斜面
1.5 作为科学治理之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科研伦理
1.6 共和主义的关健战略:征收社会遗产税以支持平民
2 等级在科学治理范围内的作用
2.1 实验社会的思想
2.2 黑格尔对这一思想的报复
2.3 科学超出其知识目标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2.4 大民主和大科学的不可驾驭:卢梭与费耶阿本德的观点
2.5 对大科学问题的不充分哲学解
2.6 一个不充分的教育解:科学素养
第二部分 作为科学治理场所的大学
3 历史上大学与知识生产的互相依存
3.1 液天头翻记挥印请晦涩的大学社会价值:靠它不能生存,没有它也无法生存
3.2 在什么意义上大学对知识生产的控制可能被削弱
3.3 不同时代的学术环境:从修道院哲学家到被围困的管理需火火者
3.4 作为反大学运动雏形的改革与启蒙
4 多元文化主义对学术完整性的挑战,或两丰个教派的故事
4.1 大学吗烧短企滑犯真括先氧乡的当代救赎:多元文化主前史
4.2 多元文化主义对大学启蒙传统的颠覆
4.3 女性认知方式对妇女有什么用 --以及多元文化主义者面临的其他一些尴尬问题
5 作为资本主义最后疆界的大学,或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进行启蒙的黯淡希望
5.1 大学寻求对共和主义的认同:启蒙的都位素失落
5.2 作为后启蒙时代学术意识形态的复杂战将计制我活读性
5.3 "知识社会"中缺乏天职感的科学
5.4 "我被引用,所以我是":开名张脱免感势散神本论当代学术圈的承认政要帮治学
5.5 作为自我牺牲意识形态的科学的"计量经济"
5.6 在一个复杂世界中掩饰衰败的进化论
第三部分 科学的世俗化与科学政策的新政
6 孔作为科学之净化者与劝俗者的社会学
6.1 科学:从世俗化的主体到客体
6.极春2 当代美国对科学神圣空间的重新划分
6.3 科学史合法功能的还俗
6.4 作为大学政策的世俗化:走向一种新的禁欲主义?
7 未行之路:再访原始的新政
7.1 新政科学政策的兴衰
7.2 更新新政的时代?学术劳动的去技能与临时雇用制
7.3 冷战科学政策其他途径的继续:经济竞争
8 一个新科学宪章的要素
8.1 简介:两种立宪模式
8.2 表现科打史律笑在号粮学:从"利益渗漏"效远象认快思云应到工作场政纲
8.3 三种促使科学民主化的策略
8.4 一个通过立法使科学成为民主政体的建议样板
8.5 结论:是否存在无限制的"犯错权"
参考文献
汉英名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