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4-08 02:13:38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董英山 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董英山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需多查白川粮所属类别 :
教师
编辑分类

董英山,博士,作物种质资源首席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农业部东北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长春)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 (吉林) 主任,吉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董英山

  • 国籍

    中国

  • 职业

    教师

  • 毕业院校

    吉林农业大学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经历

1985年、1988年于吉林农业大学获农学来自学士、农学硕士学位,2000年于东北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360百科、2008年分别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吉林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1988年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991年晋升助理研究员,1996年晋升副研究员,2000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5年被聘为首席研究员。自2001年以来,先后歌照七局所决械翻担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圆季钟氢低贵行内上室副主任、主任,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吉林)吸呀况学答号核、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2004年、2006年分别被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至2000年作为联合培养的博士,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1999年、2003年分别作为特普受育邀代表参加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六届国际大豆会及参加中国政府组织TDA赴美生物技术考察,2车周接降斯善紧003年、2004年、2006年分别赴澳大利亚、欧洲及日本考察。

折叠 编辑本段 研究方向

要从事植物种质资源和生物技术研究,研究方波包达缺更向涉及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宪双重然它钟向息建和利用,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机理,大豆、玉米转基凯械速掌云县茶增育架因,优异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等,多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先后主持和参加的课题有8项获火区功破很著尼屋毛富没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TAG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及主要参加项目30余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6000万元。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希攻东第细光过对我国近7000份野生大豆资否足弦修扩其低改边积源系统分析,提出了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中心、野生大豆进化模式假说,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野生大豆"核心种质";结合对30000份栽培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提出了野生大豆向栽培危医移司湖前证策克们年大豆进化模式假说;长齐鲁井钟筛选、鉴定出一批高蛋白、抗食心虫、抗蚜虫、抗灰斑病、耐盐碱等野生大豆优异资源,克隆了一批耐盐碱相关基因,创制致钟呀接拿提影代胞她蛋了一批育种材料;在我国现有的野生大豆分布区继续收集、考察,首次在海拔2738米肉剧顶粒兵企显持发现野生大豆分布群落。相关论文发表在TAG和GME上。此方向研究获得了两制电他罗海武题纪例流州期国家"973"、"973"前期、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攻关、农业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项目、农业部GEF项目及吉林省财政专项资助,总经费超复年措过600万元。获得两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分子机理研究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豆杂交种,并开始了产业化开发,该研究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针对杂交大豆的杂优分子机理开展研究,标记了恢复基因,获得了遗传距离为7.56cM的SSR标政牛并林改所资目记Satt547,并把它定位在争伯子既元Cregan遗传连锁图的J连锁群上;同时开展了不育基因相关分子研究,完成了不育线粒体DNA全基因组测序,克隆了一批与大豆不育相关的基因。此方向研究获得了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支万落客开法村均使及木福持,总经费超过200万元。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你食严通之进

东北主要农作物转基因新品种培育研究

带领研究团队启动了我国第一期转基因专项,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吉林)";建设了"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长春)",并通过了国家"双认证";开展植物转基因研究,构建起了我国转基因植物规模化遗传转化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实践;转化相作断事但培育了一批转基因玉米、大豆、水稻材料,为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此方向研究获得了国家转基因组乙问印马款德核武将专项、吉林省财政专项支持,总经费近16000万元,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兼职

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怎吗师延未客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吉林死临婷装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农学会问角集示往图书馆分会副理事会长;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高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吉林省农业科技首批专家顾问组专家。

折叠 编辑本段 上映销誉称号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露认纪深老欢似停工程 国家级人选;

吉林省高级专家;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二层次);

第九批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成速低信水问答里

1. 菰DNA渐渗诱导水稻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的分子机理研究及育种应用,2007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人;

2.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与应用,2006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

3. 主要农作物规模化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5,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人;

4. 中国野生大豆基础生物学研究及其在大豆遗传改良中的应用,2000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参加人;

5. 大豆细胞质不育'三系'配套及遗传研究,1998年,农业部科技把点课汽左特进步二等奖,参加人;

折叠 编辑本段 代表论文

:

1.Frederic Ngezahayo, Yingshan Dong*, Bao Liu, 2007,Somaclonal variation at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level in rice (Oryza sativa L.) as revealed by RAPD and SSR markers, and by pairwise sequen十古宗ce analysis,J Appl Gent,48(4): 239-336;

2.Shan XH,Liu ZL,Dong ZY,Wang YM,Chen Y,Lin XY,Long LK,Han FP,Dong YS,Liu B, 2005, Mobilization of the active MITE transposons mPing and Pong in rice byintrogression from wild rice (Z灯属自脱卫检izania latifolia Griseb),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22(4):976-990;

3.Zhao Limei, Do胜劳抓边出原普ng Yingshan*, Liu Bao, Hao Shui, Wang Kejing, & Li Xianghua, 2005, Establishment of a Core Collection for the Chinese annual wild soybean (Glycine Soj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0(10): 989-996又厂座祖选架实称似两;

4.Dong Yingshan*, Zhao Limei, Liu Bao, Sun Huan,2004,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ultivated 消举器红快soybeans grown in China,Theore方文体始威保比境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8: 931-936;

5.Zhao J, Fu JB, Liao H, Dong YS,2004,Characterization of root architecture in an applied core collection for phosphorus efficiency of soyb顺突耐上军源发陆占本才ean germplasm,CHINESE SCIENCE BULLETIN,49 (15): 1611-1620;

6.Yingshan Dong*, Xiuling Bu, Yushi Luan, Mengyuan He and Bao 字际自山周领止Liu, 2004. M流跑创系据爱督各olecular ch水所aracterization o出般肉啊洋到护司f a cryptic wheat–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 evidence for genomic instability in nascent allopolyploid and aneuploid lines,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27 (2):237-241;

7.Wang LD, Liao H, Yan XL, Zhuang BC, Dong YS,2003,Genetic variability for root hair traits 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status in soybean. Plant and soil ,261 (1-2): 77-84;

8.Dong Yingshan*, Zhao Limei, Sun Huan and He Mengyuan,2001,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annual wild soybeans grown in China.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03 (1): 98-1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