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早期文明
- 早期神话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至10万年前。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好鸡区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2万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测草创期、早期、前期、中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候型代沿川苏完进空坏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落众极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在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裔神武天皇于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并即位为天皇。[1]
- 弥生时代
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知微据副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
到了2世纪后半期,各小国内战频繁来自,直至3世纪中叶才出现较大的“大和国”,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 古坟时代
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本州岛南部,以奈良易束存、大阪的大和盆地为主,北讲由杆兰较染病映城检海道则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后圆”形式的360百科墓制最具代表性,坟的周遭围绕着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称之“埴轮”。建筑这些坟墓需要花费大笔金判钱,只有少数的统治阶级能够负担,截止2013年发现载活艺议法护跳深有71座,钥匙孔形的古坟最常见,大阪的大山冢,又名“仁德天皇陵”据悉为全世界最大的古坟。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物品,到了后期,古坟里还有兵器和盔甲。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于此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历史时代。
折叠 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如今的明日香村般则,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592年,和苏我氏许院须命史跳烈区顺策边有姻亲关系的皇族女性丰御食炊屋姬即位为推古天皇。她提名圣德太子(马厩门王子)为摄政进行了以果造成触切倒史而些买策加强皇权为核心的政治改革。圣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阶冠位和十七述的吗口少飞系侵演条宪法;同时还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隋朝学习。苏我入鹿还杀害了圣德太子的儿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镰足(藤原镰足)合谋刺杀苏我入鹿,结束了苏我氏的专权。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颁布大化改新诏,推行大化革新。
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儿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细销调呢标程稳省王翻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与其争位,爆发战争,史称壬却飞鱼误病资必厚申之乱。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
折叠 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即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注对己存比田回外关系等方面。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阿特粮感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折叠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即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庄园制度让开垦耕地的人永久拥有耕地,他们结合括度成利益集团,更武力兼并庄园,渐成各地武家实力的来源。
折叠 幕府时代
- 镰仓幕府
源赖朝平定平氏后,建立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经万蛋今学行烧径话突原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说、1183年说、1192年说(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
在北条时宗在位的印国听距时候,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侵日未果。后期,幕府的统治日渐衰败,无法维持,终于后醍醐天皇举兵,然后被讨伐大将、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灭亡。
- 南北朝时代
后醍醐天皇消灭了镰仓幕府后,就进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复古磁世,推行新政,史称建武新政。足利尊氏迫后醍醐天皇约阻精认编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为征夷大将军,是为北朝。后醍醐天皇退位后持着天皇象征的三神器退往大和的吉野(今奈良县),是为南朝,至此南北朝终于形成。
- 室町幕府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单护刘行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南北朝的统一是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进行的,他统一了以后,曾企约更考图篡夺皇位。但在他死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阻止了此事。由于当初足利氏为了对付南朝,必须于京都开设幕府,而在镰仓设公方府,引积着化杆之族白绝右来了关东大乱。
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位的时候,因继承权问题爆发了应仁之乱,自此幕府的权威日下。原本受幕府策封于各地的守护大名,有的渐渐被守费护代(副官)、家臣、国五把人篡夺政权,有的可以保持政权至战国时代。从应仁之游升汉乱开始,至足利幕府灭亡,称为场起决战国时代。
- 安土桃山时代
天正元年(15式自苏送不整微73年),织田信长放逐了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足利幕府宣告灭亡。后逐渐乱道志范边波跟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免观记先施上论良必南统治版图,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灭甲斐大名武田氏为止,已几乎完全控制近畿与东海地方,并将势力延伸至中国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国地方以及北陆地方,此时的全国实际政治中心也转移到安土城的织田氏手上。同年,部将明智光秀发动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死去(或说失踪),其长子兼织田家家督织田信忠败给明智光秀后自杀,整个织田氏顿时陷入混乱。
1584年,羽柴秀吉与东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发会战,双方经过一番对峙后进行和解并结为同盟,同年,大坂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为根据地,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计划种末。经历四次的大规模讨伐后,1590年,接受天皇赐姓丰臣的秀吉完成全国大致上的统一,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 江户幕府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扬议度恶化。
幕府末年被欧美各国逼迫开国,经由马修·培里来航而签下了日美神奈川条约等不平等条短秋选鲜优输写笔川声约使得锁国崩裂。随压化领脸着开国与尊王攘夷思想强盛,幕府大老遇刺身亡与萨英战争都令幕府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德川庆喜先后把政权与领地交还朝廷。
折叠 明治时代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明治维新时的日本武士
经过王政复古大号令及戊辰战争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慢针果号感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色迅包够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治止布列低测方诉侵临笔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战争及1904年日俄沉伤防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含力动离钓鱼岛),强占东北南部。1910年吞并朝鲜。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曾派发防活团要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安带季脸伯冲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折叠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赵更玉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架次护宪运动(即:大正民主运动,日语:大正デモクラ万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销意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一战后在国际和平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折叠 昭和时代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政局为统制派军人击倒皇道派军人从而掌握军政大权。此后,由于统制派军人由外而内改变国家政体的思想,日本开展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大规模侵略。日本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以太平洋战场上的主要侵略者。1945年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向盟军承界校父告故然投降。
战后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联合政府倒台。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旧金山和约》签定后,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
折叠 平成时代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1989年至今)。[2]民主党代表(党首)鸠山由纪夫(2009年9月)16日在特别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为日本第93任首相,并于当天完成组阁。新内阁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政坛正式进入民主党执政时代,日本首次实现战后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更迭”。
2016年8月,明仁天皇发表视频讲话,表达了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有意提前退位的意向。2017年12月8日,日本内阁通过了关于天皇退位时间的政令。根据这一政令,明仁天皇将于2019年4月30日退位,从而成为日本近200年来首个生前退位的天皇。
折叠 令和时代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也被称为“千岛之国”。日本陆地面积约37.79万平方公里。日本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北海道有世界最著名的渔场之一——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
折叠 气候
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横跨纬度达25°,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
日本是世界上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主要原因包括了日本海侧地区冬季的降雪;6月、7月(冲绳、奄美为5月、6月)间连绵不断的梅雨;以及夏季到秋季登陆或接近日本的台风。日本有记载的最高温度纪录是40.9℃,于2007年8月16日在崎玉县熊谷市和岐阜县多治见市测得;有记载的最低温度纪录是-41℃,于1902年1月25日在北海道旭川市测得。
折叠 地形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为火山。国土森林覆盖率高达67%。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尊称为:圣岳。
日本群岛地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发生1次。
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一带,多为冲积平原,规模较小,较大的平原有石狩平原、越后平原、浓尾平原、十胜平原等,其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高达2924人/平方公里,为世界第26位。
折叠 地质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据统计,世界全部里氏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中,超过二成都发生在日本。
折叠 河流
日本河流密布。绝大多数河流水流湍急,河水在流出山谷和盆地之后不久即汇入大海。黑部川便是河川径流“湍急”的极好证明,该河从其源头—海拔2900米高的日本阿尔卑斯山奔流而下,仅流经85千米便汇入日本海。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它从中部地区的山地出发,穿过新潟县,一路奔腾367千米,到达日本海。利根川是第二大河流,它流经关东平原融入太平洋。第三大河流是北海道的石狩川,全长约268千米。
日本的湖泊数量不是很多。日本面积最大的湖泊是位于滋贺县的琵琶湖,其面积达670.3平方千米。琵琶湖属于构造湖,其历史相当长,生态系统多样,也是关西地区重要的水源。而最深的湖泊是秋田县的田泽湖,最大水深423.4米。海拔最高的湖泊是栃木县的中禅寺湖,湖面海拔1269米。因日本火山活动频繁,日本的湖泊中火山口湖和断层湖较多,如屈斜路湖、支笏湖、洞爷湖、十和田湖等。沿海地区则有一些湖泊是海迹湖,如八郎潟、霞浦、滨名湖、中海等。为实现发电和河流开发等目的,日本也兴建有很多水库 规模较大的有黑部水库和德山水库等。
折叠 海洋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1月平均气温北部-6℃,南部16℃;7月北部17℃,南部28℃。年降水量700毫米至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折叠 自然灾害
2016年5月16日,日本关东地区16日晚发生5.6级地震,东京震感明显。
据日本气象厅发布的信息,此次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21点23分左右,震源地在茨城县的南部区域,目前推定震级为里氏5.6级,震源深度约40公里。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的危险。[16]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贫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等都要从海外进口。
折叠 森林资源
森林覆盖率占陆地面积的67.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国家之一,但木材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国家。林业在日本的国土保护和涵养水资源方面的效益极为显著。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但每年进口木材占总需求量的75%左右。日本南北温差大,树种丰富,其中,针叶林占2/3,阔叶林占1/3。日本的房屋和家具大量使用木材,“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林业经营收入低,加之林业就业人口老龄化,日本的林业生产进展缓慢。日本主要木材进口地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瑞典、智利、芬兰、印尼、中国。
折叠 渔业资源
日本专属经济区面积约相当于国土10倍,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盛产700多种鱼类。
折叠 植物资源
日本的植物种类繁多。在日本本土生长着约5560种植物(4720种被子植物,40种裸子植物,800种蕨类植物)。约有1950种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约占日本所有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35%。这表明日本具有比其他国家更比例的本土植物。约有1600种被子植物和高裸子植物为日本当地的原生植物。
植物数量之多反映了日本气候的多样性,成为自北向南绵延约3000千米(1864英里)的日本群岛的一大特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温差很大,降水量充沛,这些都为植物的茂盛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日本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以下五个区域,所有这些区域均处于东亚温度带: (1)亚热带,包括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2)常绿阔叶林的温带,覆盖本州南部、四国和九州的绝大部分地区。典型树种为柯树(shii) 和青冈栎(kashi),二者均属橡树科;(3) 落叶阔叶林的寒温带,覆盖本州中部和北部以及北海道的东南部,这里生长着日本的山毛榉树及其他普通树种;(4) 亚高山带,包括北海道的中部和北部。典型的植物有冷杉(Sakhalan)和虾夷云杉(Yesso);(5) 高山带,位于本州中部高地以及北海道中部,典型植物有高山植物,如驹草 (komakusa) ( 荷色牡丹 (Dicentraperegrina))。
折叠 动物资源
日本的大小岛屿上同样也栖息着源于各种不同气候类型的动物:东南亚的热带动物、韩国和中国的温带动物、以及西伯利亚的亚北极动物。
在琉球群岛的热带海洋中生长着大量色彩斑斓的热带珊瑚鱼、海龟和海蛇,这里同时还是儒艮和黑江豚的家园。在本州中部以北的海域,我们还可以看到海狮、海狗以及突吻鲸。北极区的动物,如海象等,有时也会造访北海道面朝鄂霍次克海一侧的海域。
在日本最南端的琉球群岛上,栖息的大多是热带动物,如冠状蛇鹰、狐蝠和变色龙等。在本州、四国和九州本土岛屿上,徜徉着狸猫(tanuki)、梅花鹿和鸳鸯,他们来自韩国的落叶林以及中国的中部和北部地区。灰熊、花尾榛雏以及普通蜥蜴来自西伯利亚的针叶林。动物的分布缺乏延续性,是历史上日本的岛屿与亚洲大陆多次分离又多次结合,使动物的迁徙变得异常复杂的结果。
在这些动物品种中,有些是日本当地所特有的,如日本睡鼠、日本短尾猿、白腹锦鸡、日本娃娃鱼,以及原始蜻蜓。一些学者认为,琉球群岛与亚洲大陆分离的年代要比日本本土早得多,在这些岛屿上同样生长着蚁鴷和奄美刺猬。本州北端的下北半岛是世界上所有类人猿最北的栖息地。
在海洋深处,人们可以发现鲎、钟螺、皱鳃鲨等一些动物的活化石。还有一些其他的日本水生动物,如大蜘蛛蟹(世界上最大的甲壳类动物)以及生活在淡水中的日本娃娃鱼(地球上最大的两栖动物,据说其寿命可达近50年)。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区划详情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县都拥有自治权。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称为“知事”。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北海道地方: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
东北地方(とうほくちほう):青森(あおもり)岩手(いわて)宫城(みやぎ)秋田(あきた)山形(やまがた)福岛(ふくしま)
关东地方(かんとうちほう):茨城(いばらき)栃木(とちぎ)群马(ぐんま)埼玉(さいたま)千叶(ちば)神奈川(かながわ)东京都(とうきょうと)
中部地方(ちゅうぶちほう):新泻(にいがた)富山(とやま)石川(いしかわ)福井(ふくい)山梨(やまなし)长野(ながの)岐阜(ぎふ)静冈(しずおか)爱知(あいち)
近畿地方(きんきちほう):三重(みえ)滋贺(しが)京都府(きょうとふ)大阪府(おおさかふ)兵库(ひょうご)奈良(なら)和歌山(わかやま)
中国四国地方(ちゅうごくしこくちほう):鸟取(とっとり)岛根(しまね)冈山(おかやま)广岛(ひろしま)山口(やまぐち)徳岛(とくしま)香川(かがわ)爱媛(えひめ)高知(こうち)
九州地方(きゅうしゅうちほう):福冈(ふくおか)佐贺(さが)长崎(ながさき)熊本(くまもと)大分(おおいた)宫崎(みやざき)鹿儿岛(かごしま)冲绳(おきなわ)
2012年1月2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成立复兴厅,以应对东日本大地震。复兴厅的设置期限为震后10年,即2021年3月底。总部设于东京,并在盛冈、仙台和福岛3市设置统筹支部的“复兴局”。[3]
折叠 主要城市
东京
东京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人口约1394万(截至2021年3月1日),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级大都市,大多数日本大公司、外国公司及传媒机构总部都设在此地。东京还因是日本的文化和娱乐中心而闻名,著名的景点有东京塔、银座和浅草等。日本的很多传统活动和节日都在浅草举行,它至今还保留着旧时东京的风貌。东京由东京城区的23个行政区、27个市、5个町(镇)和8个村组成。
大阪
大阪位于本州岛中部,濒临大阪湾,呈南北长条形分布,是西日本地区行政、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工业中心,尤其是化工、机械、钢铁和金属等行业的中心。
京都
公元794年至1868年期间,京都曾经是日本的首都、天皇的居住地,众多的庙宇、神社及其他历史古迹使京都声名远播,它实际上是官方指定的国家财产和重要文物的“仓库”。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京都每年都要吸引数百万来自日本及海外的游客。古京都遗址于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函馆
函馆位于北海道南部,以其美丽迷人的夜色而著称,面积677.81平方千米。函馆是北海道人口第三多的城市,仅次于札幌市与旭川市,是道南区域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现为中核市。
折叠 编辑本段 国家象征
折叠 国名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均读作yamato,中文译作邪马台),“日本”这一称呼大约使用于7世纪后期。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的《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意即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朝鲜《三国史记》文武王十年(670年)十二月条的记录也与此吻合:“倭国更号日本,自言近日所出以为名”。唐朝人张守节则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考古上最早发现“日本”这一名称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由此可见“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最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5]
折叠 国旗
日本国旗的正式名称为日章旗(平仮名:にっしょうき,罗马音nisshōki),在日本国内的常用名称为"日の丸"(平仮名:ひのまる,hinomaru)。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及正义,红色则象征真挚、热忱、活力和博爱。
公元8世纪时,日本天皇开始使用这面旗帜,1854年7月,江户幕府发布通告,在民船、商船上使用日之丸旗,19世纪中叶开始,所有日本船只都悬挂日之丸旗,日之丸旗逐渐成为代表日本的旗帜。1870年正式将日之丸旗定为日本海军旗帜。1945年,日之丸旗成为日本代国旗。1999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国旗国歌法》,将"日之丸"和"君之代"分别定为日本的国旗和国歌。
折叠 国徽
日本国徽是一枚皇家徽记,在日本,由于法律并没有确立正式的国徽,因此习惯上,日本皇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纹”,即菊花纹章被广泛作为日本代表性的国家徽章而使用。
日本内阁所使用的代表徽章“五七梧桐花纹”,也常在国际场合及政府文件作为国家的徽章而使用,例如日本入境许可贴纸的底纹。
折叠 国歌
折叠 国花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さくら),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
折叠 国鸟
绿雉绿雉(学名:Phasianus versicolor)是一种栖息在低地的鸟类,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于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雌雄差异很大,雄性具有大的肉冠和极华丽的羽毛。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及裸岩处。食植物根、茎、叶、花及昆虫。一些鸟类分类学者把绿雉列为环颈雉 (Phasianus colchicus )的亚种(Phasianus colchicus versicolor)。仅分布于日本,1947年被定为日本的国鸟。
折叠 国石
水晶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截至2022年5月,日本全国总人口约1亿2505万人。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3620.7万人,同比增长0.83%。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1.6万阿伊努族人。
人口分布地区差异较大,全国超500万人口的都道府县有9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12个,东京、大阪、名古屋被称为3大城市圈,三大城市圈5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总人口的50%。
截至2020年6月,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约288.59万,以中国人、韩国人、越南人和菲律宾人居多。其中,中国人约84.68万(包括台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京、横滨、大阪、神户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建有华人华侨聚居的“中华街”“南京町”等。
2022年4月,日本总务省发布了截至2021年10月1日的人口推算数据。包含外国人在内的总人口比2020年10月减少64.4万人,降至1.25502亿人。连续11年减少,降幅为0.51%,创启动统计的195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折叠 民族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努人和琉球人。
大和人
大和人亦称“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和人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系统特征是头较短,黄皮肤,黑头发,体毛和胡须较少。耳垢为干性。眼睑中有被称作“蒙古襞”的皱襞。血型以A型居多,其他依次为O型、B型、AB型。大和人原来身材较矮。我国历史书上将其称作“倭人”,据说就与此有关。近年来,大和人的平均身高已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其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厘米左右,在世界上属于中上水平。
阿依努人
阿依努人旧称“虾夷人”,属于千岛人种类型。在体形上,阿依努人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略微兼有赤道人种的某些特征:肤色黑黄。体毛浓密,腿长腰阔,头大颧高。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独特的音乐和舞蹈。阿依努人信奉一种带有浓厚的萨满教色彩的宗教,经常举行“熊祭”、“鲸祭”等宗教仪式——这与他们自古以来一直过着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生存手段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到了现代,阿依努人的上述民族特征已经所剩无几,处于被和人逐渐同化的过程之中。
但是,同化现象的出现并不等于阿依努民族的消失。据统计,还约有2.5万阿依努人集中生活在北海道的胆振、日高等地。
琉球人
琉球人目前约有12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冲绳县所在地——琉球群岛。琉球人虽然与大和人同属蒙古人种,但与大和人相比,他们的身材略矮,眉毛较浓,颧骨稍高。古代琉球人以部落为单位群居,14世纪时建立了三个小国,1429年由尚巴志统一为琉球王国,与中国结成朝贡册封关系。17世纪初遭日本萨摩藩侵略并开始受其控制,1879年,琉球被正式纳入日本版图。[4]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
折叠 政体
岸田文雄日本为君主立宪国,宪法订明“主权在民”,而天皇则为“日本国及人民团结的象征”。如同世界上多数君主立宪制度,天皇没有政治实权,但备受民众敬重。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没有赋予君主任何权力的君主制国家。
日本政治体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两院制国会;司法权归裁判所,即法院;行政权归内阁、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省厅。
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为日本国会,分为众参两院。选民为20岁以上的国民。
折叠 宪法
德仁天皇夫妇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3]
根据宪法,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鼎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和唯一立法机关。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6]
折叠 议会
日本国会分为两个议院:众议院(下议院)和参议院(上议院),为日本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 。
所有立法均需经过国会的最终批准。国会还具有其他的重要功能,如核准国家预算、审批国际条约和公约,以及启动修改宪法的任何正式提案。国会的会议形式有三种:通常国会、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通常国会每年1月举行一次,为期150天,由于议员们将在这次会议上审议下一年的财政预算以及实施该预算所需的相关法律,因而此会议发挥中心作用。
众议院议员定员为465名,小选举区289人、比例代表176人。任期4年。参议院定员为245名。参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在立法、首相任免、财政预算和国际条约和公约等方面具有优先决定权。
日本国民必须年满25周岁才有众议院的被选举资格,必须年满30周岁才有参议院议员的被选举权。
折叠 政府
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的大臣组成。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
内阁中的过半数成员必须为国会议员,内阁是政府行政部门的最高决策机构。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有权任免组成内阁的国务大臣。首相负责主持内阁会议,并可行使其职权控制和指导政府的各行政职能部门。如果内阁成员意见一致,便可形成所谓的内阁决议。根据《日本国宪法》,内阁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
2001年1月,政府行政机关进行大规模的重组,将原有的22个省及省级机构的数目削减了近一半。除了2001年新设立的内阁府外,还包括13个省(截至2019年),包括2007年1月由日本防卫厅升格的防卫省、以及复兴厅(2012年成立)。 2019年截止,各省由首相任命的国务大臣负责。每名大臣配置1至3名副大臣和政务官进行协助。这些官员通常为国会议员。
主要机关有金融厅、消费者厅、宫内厅、警察厅-国家公安委员会、公正取引委员会、总务省、法务省、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
折叠 司法
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与四级法院相对应,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区(镇)检察厅。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检事长(高等检察厅长)、检事(地方检察厅长称检事正)、副检事等。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7]
折叠 政党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主要政党有:执政的自民党、公明党;在野的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日本共产党、日本维新会、社民党等。
(1)自由民主党(简称“自民党”):执政党,第一大党。1955年11月由原自由党和民主党合并而成,此后连续单独执政长达38年。1993年下野,其后数度与别党组成联合政权。2000年4月起与公明党、保守党联合执政。2003年11月,自民党吸收原执政三党之一的保守新党,形成与公明党两党联合执政的局面。2009年8月,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遭到惨败,再度成为在野党。2012年12月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新执政。主张立足民主政治理念,维护自由经济体制,修改宪法,坚持日美安保体制,增强自主防卫力量。对外政策方面强调以日美同盟为基轴,积极拓展外交布局。现任总裁岸田文雄(KISHIDA Fumio),副总裁麻生太郎(Aso Taro)、干事长茂木敏充(MOTEGI Toshimitu)。
(2)公明党:执政党。1964年11月成立,其母体为宗教团体创价学会。1970年6月实行政教分离。曾于1993年8月参加非自民联合政权,并历经分裂组合。2000年4月,公明党与自民党、保守党组成联合政权,2009年8月众议院选举后成为在野党,2012年12月众议院选举后重归执政党。该党提倡在和平主义基础上构筑“世界中的日本”,主张坚持“中道路线”,贯彻深入民间的民主主义,尊重地方自主性,推行地方分权。现任党代表山口那津男(YAMAGUCHI Natsuo),干事长石井啓一(ISHII Keiichi)。
(3)立宪民主党:最大在野党。2020年9月15日由原立宪民主党、原国民民主党等在野党重组成立,现任党代表泉建太(IZUMI Kenta),干事长西村智奈美(NISHIMIRA Chinami)。
(4)国民民主党:2020年9月15日,原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等10余名国会议员另立新的国民民主党。现任党代表玉木雄一郎(TAMAKI Yuichiro),干事长榛葉賀津也(Shinba Kaduya)。
(5)日本共产党:1922年7月15日成立,战后获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步入发展的高峰期,九十年代后再次调整政策主张,注重灵活务实。党章规定党的性质为“工人阶级政党”和“全体日本国民的政党”。主张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废除日美安保条约,将日本建成独立、民主、和平的自由国家。现任中央委员长志位和夫(SHII Kazuo),中央书记局长小池晃(KOIKE Akira)。
(6)日本维新会:2015年11月成立,以近畿地区为主要势力范围。主张成立大阪都,实现大阪府的副首都化,推进地方分权,打破中央集权。改革统治机构,推动修改宪法,实现首相普选。现任党首松井一郎(MATSUI Ichiro),干事长马场伸幸(BABA Nobuyuki)。
(7)日本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 。
折叠 政要
岸田文雄(きしだ ふみお,Fumio Kishida),1957年7月29日出生于日本广岛县广岛市,日本政治家,自由民主党党员。曾任日本外务大臣, 现任日本首相,日本自民党第27任总裁。岸田文雄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法学部,1993年连续当选7届众议院议员。
在第一次小泉内阁担任文部科学副大臣,第一次安倍改造内阁担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冲绳及北方对策、国民生活、再就职、科学技术政策、规制改革担当),在福田康夫内阁担任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冲绳及北方对策、国民生活、科学技术政策、规制改革担当),谷垣祯一担任党总裁期间,担任自民党国会对策委员长。 2012年从古贺诚手中接任宏池会会长,成为派阀"岸田派"领袖。同年被任命为第二次安倍内阁的外务大臣。
2020年9月1日下午3时,日本前外相岸田文雄在岸田派事务所正式宣布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9月16日,辞去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职务。2021年8月,宣布参选日本自民党总裁。 9月29日,当选新任自民党总裁。按惯例他将接替菅义伟出任首相职务。 10月4日,岸田文雄正式成为日本第100任首相。 11月10日,岸田文雄在日本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日本第101任首相。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综述
二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设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日本战后的经济正是在这样一片战争废墟上发展起来的。1952年,在盟军占领结束之时,日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水平仅是美国的五分之一。在其后二十年间,日本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第一个从战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其原因在于个人储蓄和私营企业投资的高增长率、高度勤劳的劳动力大军、低价石油的充足供应、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以及政府对私营企业的经济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日本经济有效干预。战后,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GATT)所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是主要受惠国之一。
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促进了日本的工业结构从强调重工业到开发新领域的根本性转变,例如,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工业。到了70年代末期,计算机、半导体及其他技术和信息密集型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泡沫经济后的经济衰退贯穿了90年代的后半期并延续至2000年,只在1995年和1996年有过短暂的经济复苏。2002年初,日本经济跌入谷底,从此进入了一段缓慢但却平稳的恢复时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05年。在十多年的徘徊之后,“泡沫经济”崩溃的负面影响最终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消除。
日本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21年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约541.9万亿日元,实际增长率为1.6%。连续28年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外汇储备达1.39万亿美元。汇率:1美元≈133日元(2022年6月)。完全失业率:2.5%(2022年4月)。
折叠 农业
日本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沿海平原狭小分散,土壤贫瘠,主要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以及泛碱土,大部分冲积土已开垦为水田,形成特殊的水田土壤。根据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条件和生产特点,日本可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北陆、关东和东山、东海、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9个农业区。
二战前,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畜牧业很落后。战后半个世纪以来,农林牧渔业均获得较大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通过保温育苗、品种改良、农药和化肥改良等技术,日本的农作物亩产量大幅上升,通过塑料大棚、温室技术,使日本的蔬菜1年四季均可耕种。但由于日本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人口不断流失,粮食自给率已连续多年下滑,日本有自给生产能力的粮食和畜产品仅限于大米和鸡蛋。由于国外农产品价格低廉,日本从海外进口农产品增加,国内生产下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向日本出口的前八位国家和地区都地处环太平洋地区,即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省、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韩国和印度尼西亚。日本农产品的进口范围很广,主要进口产品有:粮食(小麦、玉米、大豆)、肉类、乳制品、水海产品、水果及蔬菜、动植物油、糖、茶叶、松香、绒毛、草皮等。
种植业
大豆几乎全靠进口。日本的主要水果是柑桔、苹果和梨,因消费结构的变化,进口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蔬菜是日本进口的大宗产品,主要品种为洋葱、食用菌、大蒜、冬笋、带夹豌豆、毛豆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对花卉的需求量增加,花卉销售额占世界第一,花卉进口持续增长,主要来自荷兰、泰国、新西兰、新加坡、美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
畜牧业
日本的畜产主要集中在北海道等牧草地较多的地方。目前日本的农户均实行集约化饲养,或由几家共同饲养,或1家饲养数百头家畜,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降低费用。日本农家还对家畜实行机械化喂养,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
渔业
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渔业国。在日本近海有世界三大渔场之一太平洋北部渔场,鱼类资源丰富。日本是世界上食鱼最多的国家,水产品在日本人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进口国和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韩国和泰国。进口的主要鱼种有金枪鱼、鲣鱼(中国台湾省为主)、鲑鱼和鳟鱼(来自北美、智利、挪威、俄罗斯等国)。养殖虾的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中国、印度、越南等亚洲国家。
农产品加工业
日本的“食品关联产业”由食品产业(包括食品工业、流通、餐饮业)与农水产业(包括食用林产品)组成。日本在农村农产品加工业方面,特别强调与地域农业和农村发展相结合。它不仅在发展地区经济和提供就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农村提供了稳定的产品销路。生产者从事农产品加工,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生产具有家乡风味的特产,在全国形成了“一村一品运动”(现在有的已扩大到“一县一品”)。闻名全国的有大分县种类繁多的酱菜、黄酱等特产,北海道的“十胜葡萄酒”,秋田县的“田园火腿”,山形县的“月山葡萄酒”,长野县的“信州黄酱”等等,不胜枚举,上述典型都在山区和半山区。
折叠 工业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主要部门有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机械、造船、钢铁、化工和医药等,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主要工业区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4个主要的工业区。机械工业一直处于重化学工业的中心地位。
汽车产业
日本是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日本与汽车相关联就业人数约546万,占全国就业人数8.2%。2020年日国内新车销量为460万辆,比2019年减少11.5%。2020年,日本各大型汽车公司销量与前一年相比均有所下降。其中,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952.84万辆,较2019年减少11.3%,超越大众汽车,继2015年后时隔4年重回全球销量第一。
钢铁业
日本是世界钢铁生产大国。据日本铁钢联盟(JISF)、三菱综合研究所(MRI)数据显示,2019年日粗钢产量同比下跌4.8%,至9929万吨,已连续3年下跌。主要钢铁企业有日本制铁(原新日铁住金)、JFE、神户制钢所和日新制钢等。日产钢铁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如汽车用高级钢板、电子工业用高级钢板、表面处理钢板、特殊性能钢材等。日本是钢铁产品出口大国,2020年钢铁出口3183.5万吨,同比下降4.8%,连续7年下滑。
机床产业
自1982年,日本机床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世界机床企业前20名中,日本占7家。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数据显示,2020年机床订单总额为9018.35亿日元,同比减少26.7%,已连续两年减少,为10年来首次低于1万亿日元。
造船业
日本造船工业会统计,2020年日本造船完工量1294万吨,占当年世界总量的22.2%,仅次于中韩,列世界第三,主要造船公司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日立重工和住友重工等。
建筑机械产业
日本也是建筑机械生产大国。据日建筑机械工业会统计,因海外基建需求放缓,市场竞争激烈,面向北美和中国等主要市场销量下降,2020年建筑机械出口额同比减少27.4%,降至1.17万亿日元。2020年,国内建筑机械出货额(包括补给零部件)同比大降17.7%,降至2.166万亿日元。
机器人产业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机器人产量和安装台数在国际均居首位。目前,日本品牌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中所占份额超50%。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2020年日工业机器人订单金额比上年增长8.6%,至7255亿日元。
折叠 金融
中央银行
日本银行是日本中央银行,其职责是发行银行券,调节货币和金融,确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资金结算,维持信用秩序,通过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商业银行
日本主要商业银行有三菱UFJ银行、瑞穗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利索纳银行等城市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及数十家地方银行。日商业银行主要职能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职能。主要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中资银行
截至2021年末,在日本的中资银行有中国银行东京支店、工商银行东京支店、农业银行东京代表处、建设银行东京支店、交通银行东京分行。
保险公司
日本主要保险公司有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第一生命保险公司、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日本住友生命保险公司、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公司、日本财产保险公司等,主要职能为承保、核保、理赔、防灾防损。
信用卡
日本各银行和许多民间金融机构都发行信用卡,前提是需提供有效证件、固定住址、固定收入证明和银行存款账户。信用卡在各大商超均可用于刷卡消费。目前,中国国内发行的带银联标识的信用卡可在日本使用。
证券市场
日本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二级(流通)市场包括交易所和场外市场两部分。股票交易以交易所为主,债券交易则以柜台交易为主,约95%债券交易在场外市场上进行。
东京证券交易所、大阪证券交易所分别是日本全国和关西地区的中心证券市场,二者交易额合计占日证券交易额的90%以上。2013年1月,为提高日本证券交易所全球影响力,两交易所合并,成立日本交易所集团。
日股价指数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日经股价平均数,包括日经225种、500种两种股价平均数,均以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的部分股票为基础编制;另一个是东证股价指数,以东京证交所第一部所有股票为基础编制。
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债券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公共债券、企业债券和外债三大类。其中,公共债券包括日本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保证债券等;企业债券分金融债和事业债两大类;外债市场分为外国债券市场和欧洲日元债券两大部分,外国债券又有武士债、将军债和大名债。
折叠 货币
日本货币为日元。目前,日元可与美元、人民币等货币直接兑换,人民币受关注程度不断上升。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已推出日本国内人民币个人存款业务。2012年12月,安倍晋三上台后实施大规模金融宽松政策,日元汇率迅速贬值,2015年12月一度降至1美元兑120.5日元的水平。近年,日元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兑换100~120日元之间。
折叠 服务业
日本动漫日本的服务业,根据其服务内容可以分为狭义的服务业和广义的服务业。
狭义的服务业,是指对个人服务业、对企业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业。对个人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消费者,主要包括餐饮业、零售业、旅游业、美容业、照相业等与生活相关联的产业,同时也包括诸如游乐场、电影院、剧场等与娱乐休闲相关的产业。对企业服务业主要是为工商业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租赁业、广告业、废弃物处理业等。公共服务业是指为社会整体提供服务的服务产业,主要包括教育产业、医疗产业以及政府的研究机构等。
广义的服务业除了包含狭义服务业所涵盖的内容外,还包括其他不属于制造业的产业,如电气煤气水道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不动产业、信息通讯业以及运输业等等。广义服务业通常又被称为经济结构中的“第三产业”。
自日本经济结束高速增长,进入稳定增长尤其是长期低迷时期后,不论是从广义还是从狭义层面而言,日本的服务业始终处于不断扩大的过程之中。第一,日本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增加趋势。第二,从劳动力层面看,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人口在不断增加。第三,随着日本经济结构服务化倾向的日益加深,日本的服务业销售额也处于不断增加的上升通道。第四,日本的服务业外包化倾向明显。
日本信息服务业比较发达,占世界信息服务业总量的10%左右,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保持日本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本的信息产业包括:通信业、广播电视业、信息服务业、影视音乐文字信息制作业、信息通信设备器材制造业、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信息通信设施建设业、研究开发业等8个行业。信息服务业属于信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折叠 对外贸易
外贸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地区)数约200个。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21年日本进出口总额约为177.2万亿日元,其中出口约85.9万亿日元,进口约91.3万亿日元。
主要进口商品有:原油、天然气、煤炭、服装、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医药品、金属及铁矿石原材料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汽车、钢铁、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塑料、科学光学仪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等。
主要贸易伙伴
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20年中国、美国和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050亿美元、1875亿美元和711亿美元。
服务贸易
2020年,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1616亿美元,同比减少22.8%;进口额1965亿美元,同比减少10.4%。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额429亿美元,同比减少8.9%;进口额281亿美元,同比增加5.2%。物流出口额208亿美元,同比减少20.5%;进口额279亿美元,同比减少18.4%。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157亿美元,同比增加10.6%;进口额107亿美元,同比增加25.8%。
中日贸易
日本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截至2003年,日本连续11年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目前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次于东盟、欧盟、美国)。据日方统计,自2007年开始,中国一直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
2020年中日贸易总额3175.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1426.6亿美元,进口额1748.7亿美元。
折叠 对外投资
日本是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对外投资流量和存量均大幅高于外国直接投资进入的流量和存量。202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从2019年的2267亿美元降至1157亿美元。
日本对华投资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外国投资来源地之一。 2020年日本对华实际投资到位金额33.7亿美元,同比减少9.3%,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2.3%。至2020年底,日本对华投资累计项目数53633个,实际到位金额1190.7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5.1%,在中国利用外资国别(地区)存量中排名第一。主要投资领域是制造业,近年金融保险、零售等非制造业领域对华投资项目也逐渐增多。
折叠 外来投资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外国投资流量660亿美元,前五大来源地分别是英国(305亿美元,下同)、美国(211亿美元)、新加坡(72亿美元)、瑞士(51亿美元)和中国(13.5亿美元)。
中国对日投资
中国对日本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但近年呈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对日直接投资流量4.87亿美元。至2020年末,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存量41.97亿美元。中企对日投资分布在贸易、金融、零售、物流、餐饮、航空等领域。部分中资企业对日投资额和在日分支情况。
折叠 外汇管理
据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等法律规定,任何公司或个人均可自由交易外汇,每月交易外汇超过100万日元时,下个月15日之前有义务向日本央行报告其用途和去向。如不报告或伪造证据,将受到半年拘役或50万日元罚款。向境外支付超过10万日元时,需本人确认书。外国人携带超100万日元现金或等价债券等、1公斤以上纯度为90%以上的黄金进入日本,须提前申报。
外资企业须在日本当地完成工商登记,方可开设企业银行账户,开设账户需准备履历事项全部证明书、公司印章证明书、办理人员身份证明、公司规划书等有关材料,各银行所需材料视情不同。开设账户时,应向银行明确提出开办外汇帐户功能。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
折叠 语言
日本宪法并未规定法定语言,所以日语并非官方语言。日语 五十音图
但是实际上日语是广泛使用的语言,是实际上的官方语言。
在日本,大部分日本人和在日外国人都通日语,现行的公用语言称为标准语(ひょうじゅんご)或共通语(きょうつうご),以江户山手地区(今东京中心一带)的中流阶层方言为基础。在17世纪前,京都作为日本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当地的语言曾经是日本的标准语言。但是自从德川幕府统治日本后,江户(即今天的东京)的语言便成为日本的标准语。
语法
在语言的基本结构方面,典型的日语句子遵从主语—宾语—动词的模式。例如,Taroga ringo o tabeta的字面意思是“太郎苹果吃了。”日本人常常会省去主语或宾语—甚至将二者都省去—当他们认为可以通过句子的上下文来理解时,即当说话人或作者确信诉诸的对象已经了解所述情境的某些信息时。在此情况下,上述句子可能会变成:ringo o tabeta(“吃了苹果 ”),或者干 脆就是 tabeta(“吃了”)。日语的动词变化不表明人称或数。在现代日语中,词典中的所有动词均以元音u结尾。
书面日语
中国人使用字符或表意文字书写每个汉字,而日本人却发明了两种独立的语音符号,称作“假名(kana)”,与汉字结合起来使用。汉字在日语中称为kanji,实际上是一种表意文字,每个汉字都象征着某件事或某种意思。一个汉字(kanji)有一种以上的发音属于正常现象。在日本,人们使用汉字书写由汉语演变的文字以及本国的日语文字。
日语构成音节的假名符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假名(hiragana)”,过去主要为妇女所使用。平假名由48个字符组成,用于书写日本本国的文字、助词及动词后缀,并且常被用来书写汉语的外来语,而这些外来语是不能使用经正式批准的通用字符进行书写的。另一种“假名(kana)”符号是“片假名(katakana)”,也由48个字符组成,主要用于书写汉语以外的外来语,用于强调、拟声及动植物的学名。这两种“假名(kana)”与其所借用的完全形式的原始汉字相比都更加容易书写。
虽然较为完整的日语词典收录了多达50000个汉字的定义,但目前所使用的数目却要少得多。1946年,文部省确定通用和正式使用的汉字为1850个,包括在小学和初中教授的996个汉字。该汉字表于2010年被类似的用词表所取代,字数稍有扩充,为2136个。报纸以外的其他出版物则不受此汉字表的限制,然而,许多读者所知道的日语词义要比他们在公立中小学的标准课程中所学到的多得多。
日语习惯上按竖行进行书写和排版,并从上至下进行阅读。从书页的右侧开始起行,因此,翻看一般书籍时,通常就像从背面打开西语书籍一样。但专业类(科学和技术类)的书籍和期刊则例外,它们以横行排版,从左到右进行阅读。如今,书籍排版存在着以横行排版的倾向。这些出版物的翻阅方式与其西文读物相同。
姓名
日本人的名字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姓在前,名在后(英文报纸和英文杂志刊登日本人名字时按照西方惯例,但建议姓氏在先)。当对别人说话时,一般会在对方姓氏后加“san”—相当于先生、夫人(或女士)。后缀chan也常加在孩子及密友的名字後面。其他称谓(如“sensei(先生)”表示“老师”或“医生”)也作为后缀接在姓氏的后面。日本人所选用的名字及其汉字注重吉祥和幸福的寓意,希望能够借此给孩子带来好运。
2017年截止,经政府审定可以用于婴儿起名的汉字共有2999个。
折叠 宗教
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52.3%和42.2%。
日本宗教的历史是各宗教传统之间相互影响的漫长过程。在欧洲,由于基督教的盛行,压制了其他宗教的发展。与欧洲相反,从日本建国初期直至现代,日本本土的神道始终都是日本人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佛教于6世纪传入日本起,神道和佛教即开始相互影响,这是日本宗教的显著特征。这种交互影响的最为明显的例证便是“本地垂迹”(honji suijaku)说,按照这一理论,神道的神(kami)乃是佛教诸神的化身。
儒教和道教是日本宗教中的另外两个“进口宗教”,一千多年来,他们在日本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日本国的形成时期(公元6– 9世纪)以及后来的江户时期(1603年~867年),儒教的教义对日本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哲学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和儒教相比,道教在日本的影响就比较难以追根溯源,人们仅可在中国历法的使用和一些流行的信仰当中寻觅到道教影响的踪迹,如算命和卜卦等。
折叠 民风
称呼:称呼日本人时,可称之为“先生”、“小姐”或“夫人”,也可以在其姓氏或名之后加上一个“君”字,将其尊称为“某某君”。只有在很正式的情况下,称呼日本人才使用全名。
打招呼:日本人的打招呼,基本上是以鞠躬来表示的,其来自于唐朝文化。站着的时候,双脚合拢、直立,弯腰低头。从一般性行礼到上身至90度的鞠躬。根据礼节轻重程度的不同,低头的角度是各种各样的。在铺着“たたみ”(榻榻米)的房间里,必须要坐着行礼。
折叠 习俗
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茶道也作茶汤(品茗会),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感仪式受到上流阶层的无比喜爱。茶道是一种独特的饮茶仪式和社会礼仪。日本的茶道最早是由中国唐朝贞观年间传到日本的。日本人民称“中国是日本茶道的故乡。现代,茶道被用作训练集中精神,或者用于培养礼仪举止,为一般民众所广泛地接受。日本国内有许多传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不少宾馆也设有茶室,可以轻松地欣赏到茶道的表演。[1]
花道作为一种在茶室内再现野外盛开的鲜花的技法而诞生。因展示的规则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种流派,日本国内也有许多传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学校。另外,在宾馆、百货商店等各种场所,可以欣赏到装饰优美的插花艺术。忌讳荷花,认为荷花是丧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标志。
书道,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17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1]
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起源于中国。在奈良和平安时期,相扑是一种宫廷观赏运动,而到了镰仓战国时期,相扑成为武士训练的一部分。18世纪兴起了职业相扑运动,它与相扑比赛极为相似。神道仪式强调相扑运动,比赛前的跺脚仪式(四顾)的目的是将场地中的恶鬼趋走,同时还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场地上还要撒盐以达到净化的目的。相扑手一旦达到了横纲,几乎就可以说是站在了日本相扑界的顶点,将拥有终身至高无上的荣耀。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中国隋唐服式和吴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日本和服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这个称谓,但是很多卖和服的商店,还是写着“吴服”。8世纪至9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中国汉服的很多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
柔道在全世界有广泛声誉。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击、而是一种利用对方的力量的护身之术,柔道家的级别用腰带的颜色(初级:白、高级:黑)来表示。柔道是中国拳术的发展,源出少林之门。明末,中国的一位武林高手陈元赞将中国的传统武术传到扶桑(今日本),成为现代风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1]
剑道是指从武士重要武艺剑术中派生而出的日本击剑运动。比赛者按照严格的规则,身着专用防护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对方的头、躯体以及手指尖。[1]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斗术和中国传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仅使用拳和脚,与其它格斗运动相比,是一种相当具有实战意义的运动形式。[1]
能剧是日本的传统戏剧,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能剧源于古代舞蹈戏剧形式和12世纪或13世纪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举行的各种节庆戏剧。“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义。演员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暗示故事的本质,而不是把它表现出来。这一剧种在日本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合气道是日本一种以巧制胜的武术。
折叠 饮食
一般西方人的观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锅或样子古怪的寿司,而很多游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尝新鲜的鱼及肉质鲜嫩的炸虾,日本的主菜是鱼。“生鱼片”、“寿司”则是唐代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欢迎的一种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减少鱼肉中营养物质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鱼类的方法多为低温煮熟、清蒸等,并且选用的鱼类都是健康的海鱼。
饮食习惯
日本的冷面是放在竹制盘上,用筷子夹起一口的数量放在冷汤里进食。生鱼片
有些餐馆没有附上汤匙,日本人习惯拿起来喝汤。
酒水类
啤酒:日本人最喜欢喝啤酒,无论是生啤酒或是瓶装的都受欢迎。在夏天,部分百货公司更设有露天啤酒馆,吸引大量游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热喝或冷喝,无论哪一种清酒,都是日本菜肴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过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爱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厅内都有日本自己进口的餐酒。在中国餐馆里,亦有绍兴酒供应。
烧酒:这种酒是用番薯、大麦、蔗糖等材料制成,经过滤后的酒精,与伏特加有些类似。
折叠 文学
日本的文学作品是东方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日本文学自8世纪初创之日起,便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19世纪中叶之前,这种影响主要来源于中国文化;而在这之后,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开始占主导地位。
早期和平安时代的文学
从公元600年起,日本先后向中国的隋朝(581年— 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派遣使节, 这成为日本将中国的文化、科技和行政管理方法全面引入日本的主要方式。《古事记》(记录古代事件的史书,成书于712年)和《日本书纪》(日本的编年史,成书于720年)是在朝廷的授意和支持下编写的,其目的在于证明国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前者采用中日混合文字写成,后者使用的则是古汉语。
日本第一部重要的诗集是《万叶集》,是用汉字写成的。诗集中的早期诗歌以直接抒发强烈感情为特征;而后期的诗歌则开始注重修辞和细腻的表现手法,这种风格对后来的宫廷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9世纪中叶取得的一个革命性的成果是形成了用来表示日语发音的“假名”。这一表音系统基本采用完全简化的汉字来表示日语的发音,它的形成对于促进区别中国文学的日本本国文学意识的深化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假名(kana) 的出现促进了用本土语言创作的散文文学的发展。其早期的代表性作品如《伊势物语》。
10世纪后期,藤原氏凭借嫁入宫中成为天皇妻妾的女儿们摄政掌权,并凌驾于天皇之上。由此在后宫的嫔妃中形成了文学圈子。正是这些女子创作了11世纪伟大的散文,如紫式部创作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日本人将这些作品看作是本土文学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12世纪中叶到16世纪)日本诗歌的主要发展是“连歌”的兴起。这种诗歌源于宫廷的和歌(waka) 传统, 后被武士和下级朝臣们发扬光大,在最优秀的连歌(renga) 诗人中有些甚至出身于平民(如宗祗)。
中世纪散文文学方面的重大发展是出现了描述战争题材的故事,如《军记物语》、 《平家物语》等。
江户文学
经过了100多年的战乱之后,日本在江户(现在的东京)建立了稳定的中央政府。随着标准货币的广泛流通,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从而产生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富裕的市民阶级。社会的普遍繁荣使识文断字的人数日益增多,文学作品成为能够获利的商品,出版业也因此应运而生。如井原西鹤创作的《好色一代男》。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俳谐”(后称为“俳句”)为17音节形式的轻快诗句,其主题来源于自然和普通人的生活,松尾芭蕉更是将这一体裁提升到伟大的诗歌境界。
现代文学
1867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的技术和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中国文化的地位。小说因此在日本成为一种严肃而受人尊重的文学体裁。与此同时,作家们逐渐放弃书面语,转而改用口语写作。
夏目漱石则将日本的现代现实主义小说推向了完全成熟的境界。他的小说中的主人公通常受过高等教育,极易被新潮的自我主义所伤害,他们对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隔离现状极度敏感。对于漱石来说,自责、背叛和孤独是寻求自我解脱及伴随西方文化而来的所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结果。代表作品有《舞女》、《我是猫》等。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他创作《罗生门》(Rashomon)(1915年)和《丛林中》(Yabu no naka) (1922年)等作品叙事手法精到,作者成功地运用光怪陆离的语言将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嘲讽的表述风格与盲目乐观融为一体。永井荷风则以其哀挽的作品而著称,他的生活和作品反映了现代文明和怀旧情结之间的矛盾冲突。
最能清晰地反映二战破碎离乱经历后的失落和迷茫的作家当属太宰治。 他的作品《斜阳》 (Shayo )(1947年) 以及其自杀之前不久出版的小说《人间失格》(Ningen shikkaku)(1948年) 吸引了大批读者。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在《雪国》(Yukiguni)(1935年~1947年)等小说中,精心营造出人物性格巨大反差,暗示着对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畏惧,因为这种亲密可能伤及人的情感,哪怕是最为可靠的情感。
折叠 媒体
电视
日本是世界人均看电视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电视科教节目占电视节目比重最大的国家。电视对日本国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全国电视网
NHK(日本放送协会)-属于公共媒体
《法兰克福汇报》2011年2月1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安倍意图把NHK用作为日本二战历史翻案的工具,这一事实十分清楚。安倍新任命的NHK会长籾井胜人在上任第一周便显现出这一意图。
NNN·NNS-以日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JNN-以TBS(东京放送)为中心的电视网
FNN·NNS-以富士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ANN-以朝日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TXN-以东京电视台为中心的电视网
报纸
日本是世界报纸大国,报纸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很高的地位,世界上唯一的两份日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与《朝日新闻》都是日本报纸。
折叠 动漫
动画片
日本的大型动画片总体上可归类为原创作品或影视版的电视动画系列片。后者的开山之作有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等电影和松本零士的《宇宙战舰大和号》以及《银河铁道999》。日本定期制作发行一些广受欢迎的大型电视系列动画片,如《蜡笔小新》、《哆啦A梦》,以及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精灵宝可梦》等。
《天空战记》 | |||
《海贼王》 | 《七龙珠》 | ||
《哆啦A梦》 | |||
《精灵宝可梦》 | |||
《游戏王》 |
十多年来,导演宫崎骏一直占据原创动画片市场的主导地位。宫崎将诙谐幽默、社会批判主义、环保行动主义和诗歌抒情融为一体,创作了一大批既有艺术品味,又能获得票房成功的动画作品,这些影片包括《风之谷》( 1984 年 )、《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幽灵公主》(1997年)、 《千与千寻》(2001年;2003年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以及《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崖上的波妞》(2008年)、《起风了》(2013年)等。
2016年,导演新海诚发布了动画片《你的名字》,讲述了一名少年和一名少女互换身体的故事,这部电影成为除宫崎骏作品以外少数几部获得国际声誉的日本电影之一。
Hello Kitty | |||
奥特曼
奥特曼形象也是日本现象级文化代表,奥特曼(ウルトラマン),又称“初代奥特曼”,是日本奥特曼系列(ウルトラマンシリーズ)中的巨大变身英雄。首次登场于日本特摄电视剧《奥特曼》第1话“奥特作战第一号”(1966年7月17日)。他是来自M78星云的光之巨人,为了追捕逃亡的宇宙怪兽百慕拉而来到地球。在龙森湖上空追击百慕拉时,他不慎与科学特搜队队员早田进所乘的飞机相撞,致其坠机死亡。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以及挽救早田的生命,奥特曼将自己的生命给予了早田,与之一心同体使其复活。之后,奥特曼与早田一起,为保卫地球而与众多凶暴的怪兽和邪恶的宇宙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奥特曼是奥特系列历史中第一位登场的奥特战士,被誉为起源的巨人。
奥特曼的形象是由日本已故的美术家及雕刻家成田亨(1929-2002)所设计的。同时他也是巴尔坦星人、哥莫拉、雷德王、杰顿等经典怪兽形象的设计者。奥特曼最初设计是身披类似于西洋甲胄的宇宙人,但在剧作家金城哲夫(1938-1976)的要求“希望是一位姿态帅气美丽的宇宙人”下,推倒重来进行了重新设计。之后成田亨根据混沌的对立面为秩序的理念对奥特曼进行了再设计。如果说把各种元素组合起来而设计出的有着复杂造型的怪兽是混沌的话,那么作为与其对立的英雄就必然应当是具有简单和纯粹之美的秩序。由日本“特摄之神”的圆谷英二导演一手创办的“圆谷制作公司”(円谷プロダクション,原名:圆谷株式会社)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推出了一系列空想特摄系列电视剧、电影、漫画、舞台剧等作品,此后奥特曼风靡全球,奥特曼形象不断推陈出新。
佐菲奥特曼 | 初代奥特曼 | |||
赛文奥特曼 | 杰克奥特曼 | 雷欧奥特曼 | ||
葛雷奥特曼 | 哉阿斯奥特曼 | 阿古茹奥特曼 | 奈克瑟斯奥特曼 | |
盖亚奥特曼 | 高斯奥特曼 | 杰斯提斯奥特曼 | ||
奈欧斯奥特曼 | 赛文21 | 麦克斯奥特曼 | 梦比优斯奥特曼 |
漫画
二战结束后,随着作家兼插图画家手冢治虫的出现,所谓的“漫画故事(story manga)”或漫画型的、配有插图的出版物以其相当独特的方式在日本发展起来。日本漫画销量占所有书籍和杂志的33.8%,并以其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人们。虽然一些漫画故事主要面向刚刚开始识字的儿童,但其他一些则是为了迎合少男少女以及一般读者的需求。1959年发行了《少年MAGAZINE》和《少年SUNDAY》两份儿童漫画周刊,为如今的漫画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日本漫画对欧美及亚洲等国家的出口显著增长。截至2017年,登载于《少年JUMP》的系列漫画《火影忍者》出版成书,发行至30多个国家,书中主人公是一位忍者少年。《火影忍者》动画片在80多个国家上映。《少年JUMP》中连载的另一部主要漫画是《航海王》,讲述的是海洋冒险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名海盗少年。《航海王》已经改编成了动画连续剧、电影和游戏,发行至超过35个国家和地区。该期刊连载的另一部漫画《乌龙派出所》已经获得了全球认可。
折叠 电影
1951年,黑泽明执导的影片《罗生门》(Rashomon)(1950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夺得“金狮奖”,这极大地激发了国际影坛对日本电影的兴趣。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导演当属山田洋次,他的《寅次郎的故事》(Torasan)系列影片获得压倒性的巨大成功。1997年,国际影坛对日本非动画类影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日本著名喜剧大师北野武执导的影片《花火》在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今村昌平执导的影片《鳗鱼》(Unagi)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河濑直美执导的影片 《暗恋家族》在同一电影节上获“最佳摄影奖”;市川准执导的影片《东京夜曲》,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
2009年,日本一举夺得两项奥斯卡大奖,泷田洋二郎导演的《入殓师》荣获最佳外语片奖;加藤久仁生导演的《回忆积木屋》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篇奖。2018年, 《小偷家族》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高奖项金棕榈奖,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的提名。
折叠 游戏
1978年,“宇宙侵略者”的初次亮相,成为日本电子游戏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83年,当“任天堂”以及其他一些型号的电子游戏机首次面市并进入家庭时,电子游戏文化开始逐步走向成熟,此后《魂斗罗》、《超级马里奥兄弟》相继问世。1996年,一种名叫“口袋精灵”(Pokemon)的电子游戏博得了众多孩子们的喜爱,这部游戏最终演变成各种商业形式,包括成套的精灵卡片、漫画、几部电视动画系列片和多部长篇动画电影,成为轰动一时的口袋精灵现象。
折叠 节日
日本的节日主要包含国家节日和民间传统节日。日本的法定节日一共包含15个,分别是元旦、成人节、建国纪念日、春分日、绍和纪念日、宪法纪念日、绿色节、儿童节、海的日、敬老日、秋分日、体育节、文化节、勤劳感谢日以及天皇诞生日。
元旦:每年1月1日,1948年确定;
成人节:每年1月第2个星期一,源于古代成人礼,1948年定为国家节日;
建国纪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统一日本,建立日本国。旧时称为“纪元节”;
宪法纪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废除明治宪法,开始实行新宪法;
男孩节:每年5月5日,端午节,也是日本的儿童节,1948年定为国定节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于1941年;
敬老节:每年9月15日;
体育节:10月第2个星期一,纪念1964年东京奥运会;
文化节:每年11月3日;
勤劳感谢日:每年11月23日;
天皇诞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
盂兰盆会:每年8月15日左右;
乞巧节:每年7月7日。
折叠 编辑本段 军事
折叠 帝国军
帝国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的军队,即天皇统领下的军队;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中国称之为“日寇”。通常指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即日语中的“大日本帝国陆军、大日本帝国海军”),日军曾自称“皇军”(现有皇军、国军、皇御军、帝国军、帝国陆海军、大日本军等称呼)。
帝国军组建于1867年,解散于1945年;最高统帅为日本天皇,由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直接指挥。
日本1945年战败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军事机构被撤消。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基于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发展军事力量。同年,日本组建“警察预备队”,后改称保安队,1952年成立“海上警备队”,1954年新建航空自卫队,7月颁布《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将保安队、海上警备队分别改称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将陆、海、空三军正式定名为自卫队,并成立了防卫厅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健全了统帅指挥机构。[8]
随着《防卫厅设置法》的修改,防卫厅在2007年1月9日升格为防卫省,成为日本中央一级单位。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后,日本首相仍为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然而,防卫大臣将从此负责日本全国的国防事务,未来不需要再经过内阁,即可自行向国会两院提出与国防相关的法案及预算案。另外,原本定义为“附属任务”的国际紧急救援协助事务、联合国维和事务以及根据《周边事态法》的后方支援等事宜,亦将视为“正常任务”,不用再以个案的方式经国会两院审议通过。7月4日久间章生因发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无奈之举”的言论而辞职,由小池百合子接替其出任防卫大臣,成为日本历史上首名负责防卫事务的女性内阁成员。
截止2006年3月,日本总兵力编制员额33万人,其中现役军人25.2万人,文职2.4万人,预备役5.6万人。其中陆上自卫队约14.8万人,编为5个方面队,辖13个师和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装备坦克1020辆,装甲车约980辆,各型飞机约511架,各种火炮7630门;海上自卫队约4.4万人,由担负机动作战的联合舰队和负责近海警备的5个地方队组成,装备各型舰艇142艘,39.8万余吨,飞机206架;航空自卫队约有4.5万人,主要作战部队为航空总队,辖3个航空方面队和1个航空混成团,装备各型飞机464余架,其中作战飞机361架。此外还拥有各式导弹28种。防卫厅机关和直属机构编制7000余人。
折叠 自卫队
自卫队(JapanSelf-DefenceForces,简写JSDF)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国家军事武装力量。正式组建于1954年7月1日,根据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的军事实力只能维持在自卫所需的水平。日本自卫队属民兵编制,不是正规军,因此日本是一个名义上没有军队的国家。
日本自卫队是由首相领导,而管理则由防卫省负责。日本自卫队现存总兵力大约为23万,由防卫省所统筹管辖。1951年,日本在朝鲜战争中对北朝鲜宣战并派出了扫雷部队参加朝鲜战争,这是二战后日本的首次向国外派兵,同时也是二战后日本唯一的一次对外国宣战。
日本国内亦有要求因应周边局势(北朝鲜核武威胁、提防中国崛起),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呼声,以及将自卫队“升格”成“自卫军”。2004年,小泉纯一郎内阁曾发起是否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全民公决,最终被日本民众否决。
陆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16.7383万人,实有兵员14.5928万人。编成5个军区、11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1个步兵旅、2个混成旅、1个空降旅、1个炮兵旅、5个工兵旅、8个防空导弹群。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坦克1090辆(90型、74型),装甲车710辆,自行火炮640辆,各型火炮6240门,各型飞机502架。
陆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海上自卫队
编制定员4.5812万人,实有兵员4.3838万人。编有1个联合舰队,下辖1个护卫舰队、1个航空集团、1个潜艇舰队,另有5个地方队。截至1999年9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舰艇140艘,总吨位约35.8万吨,其中驱逐舰、护卫舰53艘18.3万吨,潜艇16艘3.9万吨,扫布雷舰艇32艘2.7万吨;各型飞机215架。
海上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补给本部和中央通信队群驻东京都。[8]
航空自卫队
编制定员4.7266万人,实有兵员4.5223万人。编有1个航空总队,下辖3个航空方面队(各辖两个战斗航空团)、1个航空混成团、6个防空导弹群;1个航空支援集团;1个航空教育集团(下辖2个训练航空团、3个飞行教育团);1个航空开发实验集团。截至1999年3月底,共装备各型作战飞机498架,其中歼击机358架、侦察机26架、预警机7架、运输机59架。
航空自卫队参谋部驻东京都。
航空总队、航空支援集团司令部设在府中市。航空教育集团、航空开发实验集团司令部分别设在浜松市和狭山市。补给本部设在东京都。[8]
折叠 美国驻军
美国在日本的驻军约3.91万人,其中陆军约1800人、海军约6700人、海军陆战队约1.66万人、空军约1.4万人。美军驻日基地建立于二战时日本战败后。
折叠 旧时军衔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上校)、中佐(中校)、少佐(少校)、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折叠 战败图片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公路
日本全国已建立较完备公路网。截至2021年末,公路总里程约122.5万千米。其中,国道和省道约18.5万千米,高速公路8922.9千米。截至2021年末,按吨千米总数统计,汽车运输在国内货物运输总量占比约51%,按吨数计则达到约92%,公路在运输系统中地位重要。为此,日本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维护和建设道路系统。
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造高速公路(收费公路)。连接名古屋和神户的名神高速公路建于1965年,这是日本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不久,这条公路便通过东名高速公路与东京相连。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日本相继建成关越、东北、常盘及其他长途高速公路。2012年4月14日,御殿场立交至三日立交的约162千米高速公路开通,一次性开通长达162千米的高速公路在日本道路史上尚属首次。东京和其他主要城市区域保持着一条覆盖范围广泛并不断延伸的高速公路网络,将城市中心与市郊连接在一起。
都市道路的频繁拥堵成为城市交通的重大问题。在东京,虽然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的分支系统从市中心向外辐射,但由于环线建造的延误,城市交通长期拥堵的现象依然存在。
折叠 铁路
日本铁路的客运服务始于1872年,当时使用的是蒸汽机车,连接东京的新桥站至附近的城市横滨,由此开创了日本全国铁路网的建设新阶段。日本用了17年多的时间通过铁路将旧的东海道沿线的主要城市连接起来,于是,到1889年7月人们便可以乘坐火车从东京直接前往神户。当时每天仅发一班列车,589.5千米行程需要运行大约20个小时。内燃机列车和电气列车的相继使用将这条繁忙线路的运行时间缩短到7小时以下,而后来的新干线(高速列车)则将这一行程的运行时间最终缩短到4小时以下。
1987年,日本国有铁道(JNR)开始实行铁路私有化并拆分为数个独立的地方铁路公司。在此之前,全国的客运和货运铁路网均由日本国铁负责运营。日本国铁的继承者目前包括JR(日本铁路)集团的六个客运铁路公司,一个货运铁路公司以及若干个附属公司。1988年,日本青函海底隧道贯通,将北部岛屿北海道与本州连为一体,而濑户大桥则实现了本州与四国岛的对接,至此,铁路终于将日本四大岛屿连接在一起。
地铁是日本人日常出行的主要市内交通工具,东京地铁网络发达,拥有13条线路,285座车站,线路总长304.1千米,日均客流量为1040万人次,位居世界城市地铁客流量第一。日本现有十二座城市开通了地铁线路。日本的第一条地铁是1927年开始运营的东京银座线的一段。东京现有13条地铁线,很多地铁线还与市郊铁路线相连,将运营业务拓展到郊区。
新干线
日本新干线是一个高速铁路运营系统,由7条常规线路(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九州新干线、北海道新干线)和2条通常被称为“小型新干线”的线路(秋田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组成。
常规线路的列车仅在新干线专用轨道上运行,而“小型新干线”的列车在新干线专用轨道和标准的慢速轨道上均可运行。这样,新干线从本州的最北端青森到九州的最南端鹿儿岛,以最高时速超过300km的速度连接主要城市,作为日本的大动脉,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73年起,日本就开始计划增设几条其他新干线线路,这些线路的某些路段仍在施工当中。
新干线列车N700S
东海道新干线沿552.6千米的东京新大阪走廊运行,这条线路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日本的交通大动脉。该线的列车运行时速最高可达285千米,东京和新大阪之间的最短运行时间现为2小时22分。新干线自1964年投入运营以来,在高速运行、安全性、运输量和准时性方面都保持着非凡的记录。新干线每条路线平均每小时单程最多运行达14列,准确度维持在平均误点0.6-1分钟之内。并且,自开业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列车冲撞、脱轨等死亡事故,在安全方面创立了令人钦佩的记录。
2016年3月26日,北海道新干线开通,日本新干线网由此几乎覆盖北海道至南部九州岛主要岛屿。
折叠 空运
日本航空业相当发达。以东京成田和羽田机场以及大阪关西机场为中心,形成四通八达的空运网络。主要航空公司有日本航空公司(JAL)、全日本空输公司(All Nippon Airways Co.,简称“全日空”),年运送旅客约1亿人次,运输货物约220万吨。据日本国土交通省数据,2020年日本各大航空公司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4674万人次,同比下降56.2%,国内航空货物运输量49.7万吨,同比下降37.3%;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为436万人次,同比下降81.4%,国际航空货物运输量128.2万吨,同比下降11.2%。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青岛、武汉、重庆等多个中国城市均与日本东京、大阪等机场开通国际航线。
东京羽田机场国际机场
日本旅客流量最大的是位于东京羽田的东京国际机场。东京国际机场通常被称为羽田机场。于1931年启用的羽田机场是日本的首座商业机场,在1978年东京新国际机场启用之前,一直担负着国内和国际航线的运营业务。成田机场正式运营之后,羽田机场成为以国内航线为中心的机场,而2010年第4条跑道开始启用,又充实了国际航线。除了首尔、上海、香港等亚洲城市,还有飞往洛杉矶、纽约和巴黎等欧美主要城市的直达航班。羽田机场也于2010年10月开始全天24小时运营。
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新东京国际机场也称成田机场,位于东京以东约66千米(41英里)的地方。成田机场自1978年正式运营以来,作为日本的大门迎接了众多的海外旅客。2009年扩充了跑道,增加了航班。还开通了成田Sky Access特快列车,只需要36分钟便可以抵达东京都中心,越来越方便。
大阪国际机场
大阪国际机场也称伊丹机场。在1994年9月关西国际机场启用前,一直担负着飞往关西地区的大多数国内航班和所有国际航班的业务。现主要用于国内航班起落。
关西国际机场
关西国际机场坐落在大阪湾的人造岛。除了为更多的国际航空运营商提供延伸的业务和进出港服务之外,这座机场还是日本第一家全天24小时营运的航空机构。2016年的起降总数约为177,109架。机场配有最新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在没有旅客时自动停止空调运转,升降系统可以自动测量下沉情况,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修正等。
折叠 水运
日本对外贸易主要依靠海运。全国主要港口有神户、横滨、千叶、名古屋、大阪、北九州等。截至2017年12月31日,日本有各类商船5278艘,总吨数达2650.7万吨。因挂靠其他国家可降低成本,许多日本船舶都在其他国家注册。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
折叠 科技
二战结束后,日本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政府每五年制定一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环境保护、新材料、能源、制造技术、宇宙开发等是日本科技优势领域。每年的科研经费约占GDP的3.7%,位居发达国家榜首。
日本2019年科研经费约19.57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3%,约占GDP的3.5%。其中,自然科学科研经费约18.17万亿日元,占全部科研经费支出的92.8%。科研经费总额仅次于美国、中国,排名世界第三。
2019年企业科研经费14.21万亿日元,同比下降0.1%。从产业分类看,“制造业”科研经费占比87.0%,其次是“学术研究、专业技术服务业”。
据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制定的评价标准,日本的综合科学技术指标值位列美国之后,排名第二。
折叠 教育

日本政府历来注重教育。日本于1947年实行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
学校教育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阶段,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另外还成立了短期大学,学制为2~3年。其中小学到初中为9年义务教育。
大学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不少大学还设立大学院、研究院,提供高级研究课程。著名国立综合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著名私立大学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 著名国立大学有以东京大学为首的七所旧帝国大学,即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九州大学、北海道大学、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著名私立大学有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法政大学等。著名高校联盟有学术研究恳谈会、八大学工学系联合会、指定国立大学等。此外,日本国内函授、夜校、广播、电视教育等较普遍。
日本重视社会教育。函授、夜校、广播、电视教育等较普遍。2019年10月1日开始,日本开始实施幼儿免费教育,3至5岁儿童原则上为所有家庭,0至2岁幼儿以免除居民税的低收入家庭为对象。2020年度起,向就读大学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减免学费并发放无需返还的补贴型奖学金。
折叠 医疗
日本1961年实施所有国民参加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实现人人有医保,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医疗保障体系。原则上,不分地域、收入和年龄,投保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疗单位就诊,且采取统一收费制度,个人自费比例一般不超过30%。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2019年日本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43.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0.8%,占GDP的7.91%。其中公费医疗支出约3.17万亿日元(占总支出的7.3%),医保支出约19.73万亿日元(占45.5%)。人均医疗费用34.3万日元。2019年,人均寿命为男性81.41岁、女性87.45岁。
日本主要传染性疾病有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风疹、麻疹、白喉、新型禽流感、登革热、诺如病毒等。
折叠 媒体
日本新闻出版新闻事业发达,报刊发行量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广,在世界各国中位居前列。
全国性报纸5家(《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地区性报纸3家(《中日新闻》、《北海道新闻》、《西日本新闻》),主要地方报纸一百多家。发行月刊杂志约1900种,周刊约1000种。图书共出版7万余种。较有影响的杂志有:《中央公论》、《东洋经济》、《经济学人》、《文艺春秋》等。
共同通讯社是日本最大的通讯社,简称共同社,其前身是1936年1月成立的同盟通讯社。时事通讯社是第二大通讯社,简称时事社,成立于1945年11月。
广播电台有日本广播协会(NHK)和4大系列民营电台一百多家,平均每天播音22小时以上。NHK系半官方性质的“公共广播电视台”,创建于1925年3月。
电视台主要有半官方的“公共电视台”NHK和分属于5大报纸的5大系列民营电视台一百多家,另有民营卫星电视台、民营有线电视台若干。电视平均每天播放20小时以上。主要电视台:NHK于1953年开播电视节目,属半官方性质;东京广播公司(TBS),1951年成立;日本电视网(NTV),1952年成立;朝日电视台(TV ASAHI),1957年成立;富士电视台(FUJI TV),1957年成立。
折叠 体育
在西方运动项目传入之前,被称为“武道”的日本传统的运动项目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武道起源于公元12世纪,主要盛行于当时的武士阶层中。这些武道包括“剑道”、 “柔术” (现称为“柔道”)、“弓道”及其他运动项目。
在江户时代(1603年– 1867年),这些运动被确立为武术运动项目,注重强调其精神的内涵。“武道”中的“道”字意为“方式方法”,它要求习道者掌握这项运动所蕴含的深邃精华。传统的“武道”代代相传,至今仍然广泛盛行于民众之中。柔道和空手道业已成为国际性的运动项目。
明治维新(1868年)后,各种西方运动项目被介绍到日本。棒球于1872年由一名美国人传入日本。19世纪70年代,田径运动和足球被介绍到日本,随后在19世纪90年代,滑冰和英式橄榄球也被介绍到日本。1911年,一名奥地利人将滑雪技术介绍到日本军队。那时,西方的运动项目很少有人问津,但通过日本的教育制度,这些项目最终被普及到全国各地。西方的运动项目起初也是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形式而加以强调的,但现在的日本人则已经将其作为消遣活动。
今天的日本体育
日本的男女老幼都非常热爱体育运动,他们既是参与者,又是普通观众。在日本,体育被视为一种有益健康的娱乐活动,可以培养纪律观念,完善品格,鼓励公平竞争及铸就竞技精神。无论输赢或战平,日本人都会热情地为运动员坚韧不拔和努力拼搏的精神而欢呼喝彩。
现代体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初期,时值日本学制建立之际。随着日本教育的制度化,学校在课程中增加了体育科目。大学和中学首批引入的体育项目有田径、划船、棒球和网球。
人们鼓励儿童参加学校俱乐部的各种活动,包括棒球、柔道、箭术、足球、游泳、体操和田径以及其他运动项目。很多孩子因此而产生对体育的兴趣,并一直保持到他们成年之后。
相扑是摔跤的一种,素有日本“国技”之称。相扑手的彩色腹带及其独特的“银杏叶结”发式令人联想起古代相扑手的形象,除此之外,相扑仍保留着许多传统,如土俵(用稻草围住的、高出地面的圆形沙地)、晋级制度以及与神道仪式的联系。相扑这个词用中文表述就是“相互扑撞”的意思。
尽管相扑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但直到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它才成为一项职业运动。今天,人们主要在中学和大学的俱乐部以及业余相扑协会开展这项运动,它几乎是一项完全属于男性的运动。然而,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国外,相扑作为一种观赏性职业体育项目早已为人们熟知。
棒球是日本最受观众欢迎的运动之一。棒球是在1872年左右从美国传入日本的。由于各大学校组建自己的棒球队参加俱乐部的赛事,因而这项运动很快在日本得到普及。虽然专业棒球是日本拥有观众人数最多的运动,但这项运动对业余爱好者来说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中学和大学。在棒球赛季期间,日本几乎每天都会转播职业棒球的晚场比赛。自从野茂英雄成为美国洛杉矶道奇队的球员之后,很多日本人对“职业棒球联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年夏季举办“全日本高中棒球锦标赛”都会吸引数以百万的棒球爱好者观看。
随着1991年“日本职业足球联盟”(J.League)的成立,足球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足球成为继游泳之后日本小学男生参加人数最多的第二大运动项目。由“日本职业足球联盟”举办的足球赛事同样吸引了众多的观众。
综合性体育大会
为了在二战之后重振日本的体育事业,提高国民的士气,使其摆脱消沉的精神状况,日本业余体育协会于1946年组办了首届“国民体育大会”。这些夏秋两季的运动会后来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事。日本于1948年举办的首届冬季运动会后来也发展成为年度盛会。
“国民体育大会”,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国体”、每年都在全国各都道府县分为三个赛季(冬季、夏季和秋季)轮流举行。自2006年起夏季和秋季大会合二为一,作为主大会隆重举行。冬季大会主要项目有滑冰、冰球、滑雪、主大会比赛项目有游泳、田径以及各种球技等。总分最高的县市将获得“天皇杯”。而“皇后杯”则颁发给女选手获得最高总分的县市。
国际体育赛事
1913年,日本参加了在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日本政府1921年首次为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统入了资金援助。二战之后,这些区域性的比赛改称“亚洲运动会”。1951年,日本参加了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一届亚运会。由65名运动员组成的日本国家代表队的出色表现迅速激发了人们对国际性比赛的热情。
东京于1958年主办了第三届亚运会。1994年,第十二届亚运会在广岛举行。首届冬季亚运会于1986年在札幌举行,1990年的第二届冬亚会仍由该地主办。2020年,定于在东京再度举办夏季奥运会。
2019年橄榄球世界杯于9月20日至11月2日在日本各地举行,这是橄榄球世界杯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
日本至今举办过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为东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两届冬季奥运会。1964年夏,东京首次举办了奥运会和残奥会。1998年,长野县举办了冬季奥运会和残奥会。2021年,东京将再次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
折叠 通信
日本很早就建立起发达邮政业。日总务省数据显示,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邮局约24367个。自2007年10月,日邮政实施民营化,原有邮政集团业分拆为邮政、邮政储蓄、简易生命保险等几个公司。
固定电话已基本覆盖日本全国,移动电话发展也非常迅速。据日本电气通信事业者协会和总务省数据,至2018年底,全国手机客户签约总数约1.75亿。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4.7%。
日总务省数据显示,2019年末日本互联网普及率为89.8%。
折叠 社保
日本的社会保障计划的目的在于保证国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和帮助公民抵御某些社会和经济风险。社会保障制度由四大部分组成:公共援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公共保健。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日本人口的平均年龄快速增长,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总人口量的很快下降。由于社会需求建立人性化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支付和限制不断增长的养老金、医疗和护理费用的问题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折叠 编辑本段 外交
日本外交政策的基本取向是坚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以亚洲为战略依托,重视发展大国关系。重视加强日美安全合作,同时致力于稳定对韩关系,深化与东盟关系,加强对欧关系,改善日俄和日朝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事务,力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折叠 中日关系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并放弃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国家赔偿,1973年1月互设大使馆。[1]
1995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讲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他表示,要深刻反省历史、吸取历史教训,“必须把战争的悲惨告诉年青一代,以便不再重犯过去的错误”。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宣布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海外爱国人士纷纷举行游行抗议,此次游行成为新世纪以来,反日游行规模最大的一次,仅在大陆就超过180个城市参加。[1]
2012年12月26日,新任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东京表示,日本新一届政府将继承“村山谈话”。
2014年11月8号APEC部长级会议召开之前,王毅部长表示,中方重视日方多次提出的愿望,我们在中日关系上的原则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昨天,中日双方就如何处理当前影响两国关系的主要问题发表了四点原则共识,希望日方认真对待、切实遵循、落到实处,从而为两国领导人见面营造必要和良好的氛围。[10]
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抵达东京,开启对日本为期两天的访问。她委婉地告诉日本要直面历史,默克尔表示,尽管德国是二战爆发和大屠杀的责任方,但由于德国没有回避历史,因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谅解,而整个欧洲地区也从几个世纪的战争中汲取教训,并于1945年之后采取了和解态度。她也提到二战后德国和法国达成和解,是时代的一大成就之一:“如果没有我们的邻居的大度姿态,这(和解)无法达成。但更重要的是,德国有着实事求是面对历史的意愿。”[11]
王毅说,从今天(2015年8月6日)上午东亚峰会外长会到ARF外长会,一些国家在发言中提到南海问题。中方有必要披露真相、讲清道理,以得到各方的理解和支持。
日方代表也提到南海问题,声称所有人造岛礁不能产生合法权利。但我们先看看日本做了什么?这些年来,日本花费100亿日元,用钢筋水泥将海上的一个弹丸之地——冲之鸟礁建造成一个人工岛,然后据此向联合国提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大陆架要求。国际社会多数成员认为日方的主张不可思议,没有接受日本的主张。日本在评论别人之前,首先要好好检讨自己的言行。中国不同于日本。我们在南海的权利主张早已存在,没有必要再通过填海造地予以强化。[12]
折叠 日美关系
在国际关系上,日本的最亲密盟友为美国,由于日本扼东北亚通往太平洋的门户,一直是美国在亚洲的前线岛链,美军在日本设有军事基地。日本是美国在亚洲的重要军事据点。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之经济实力相等的角色。
日本与美国在1951年,即二战结束5年后签定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可以依靠美国这个“挡箭牌”专心发展经济,许多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联系都很密切。日本需要美国的保护,美国需要日本的支持,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1]
折叠 日印关系
纵观历史,日本与印度间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关系。几个世纪以来,印度与日本间就有悠久的文化交流,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间接进入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支持钱德拉·鲍斯的印度国民军对抗英国军队。印度是日本政府最大的发展援助对象。日本和印度都处于各自历史的关键时刻。
印度独立以来,两个国家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政治关系。经济上,日本企业如索尼、丰田、本田,在印度建有大量厂房,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也逐渐成为日本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事实上,日本企业是第一批在印投资的企业之一。最具代表性的日本企业是汽车业巨头铃木,它在印度的一家合资公司是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1]
折叠 日澳关系
2022年1月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和澳大利亚签署《互惠准入协定》。
折叠 日韩关系
1965年,日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由于韩国中央情报部在东京执行的金大中绑架事件和韩裔日本人文世光赴韩刺杀朴正熙未遂事件使两国关系走入低谷。后经美国的调解和双方努力,两国关系得到了恢复。
1982年,中曾根康弘出任日本首相后,韩日关系开始升温。1983年1月1日,中曾根康弘应韩国总统全斗焕的邀请访问韩国。这是日本首相首次出访韩国。日本向韩国提供了40亿美元的贷款,帮助韩国解决20世纪70年代末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困难。1984年,全斗焕对日本进行了回访。这也是韩国总统对日本的首次访问,使韩日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4:232
金泳三执政时期(1993-1998),韩日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两国间的矛盾和障碍有所化解,日本政要在“道歉问题”上有了一定的突破。1992年,时任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访韩时承认日军在二战期间曾征召慰安妇,表示对“被征召的朝鲜妇女经受的难以用笔墨和言词形容的痛苦表示由衷的歉意并进行反省”。1993年,细川护熙访韩时首次表示日韩合并为“殖民统治”,对朝鲜半岛人民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悲伤”,他想以“加害人的身份从内心进行反省并深表歉意”。村山富市执政时,他对日本在韩国的殖民统治 “表示由衷的歉意和深刻的反省”。韩日历史矛盾的化解使两国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金泳三政府提出“新的韩国与新的日本要手挽手,真正地建立一个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互补性的伙伴关系”。:211:232
金大中执政时期(1998-2003),韩日关系进入了蜜月期。1998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提出“20世纪发生的事情,要在20世纪内解决”的政见,并邀请金大中访日。同年10月,金大中在访日期间与日本签署了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新型伙伴关系的《韩日伙伴关系共同宣言》。日本首次以联合宣言的形式向韩国就历史问题表示“痛切的反省和道歉”。:218韩国同意在五年内分三个阶段解禁对日本文化产品的进口。韩日两国还签订了新的《韩日渔业协定》,双边关系得到提升:460-461。2002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了世界杯足球赛:218。
卢武铉执政时期(2003-2008),两国首脑曾进行互访。但由于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殖民统治时期受害者赔偿问题,又使得两国关系迅速转冷到几乎是自70年代以来的低点。日本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矛盾。:276:224-225
李明博执政时期(2008-2013),韩日关系得到支持。2008年2月,时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出席李明博就职典礼时,双方表示重启首脑定期会晤机制。2008年4月,在李明博访日期间,双方确定开创“更加成熟的伙伴关系”新时代。:2812011年8月,李明博在国内压力下,首次向日本提出慰安妇历史遗留问题。但在李明博12月份访日期间,日本对此没有做出具体答复。:298-2992012年8月10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在韩国光复节纪念日前夕登上独岛,成为首个登岛的韩国总统,引发新一轮的日韩领土之争。2013年2月22日,日本岛根县举行“竹岛日”纪念活动,使韩日关系变得更为紧张。朴槿惠执政时期强调历史认识对双方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313。2015年12月28日,两国就“慰安妇”问题达成协议。不过,此协议因没能将日本强征慰安妇定性为战争罪行而遭到韩国慰安妇组织和媒体的批评。
2017年9月,新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海参崴与安倍见面时表达了改善日韩关系的意愿,提出“稳定管控”历史的未决问题。但2018年下半年起,日韩关系因韩国大法院判决两起日本企业赔偿二战强征的韩国劳工、韩国政府解散和解与治愈基金会迫使《韩日慰安妇协议(日语:慰安婦問題日韓合意)》实质性冻结、韩国海军及日本海上自卫队间火控雷达争端逐渐恶化。韩国国会议长文喜相甚至要求日本天皇就慰安妇道歉,招致日本强烈抗议。2019年度爆发2019年日韩贸易战,同年日本的外交蓝皮书亦指出日韩关系“面临非常严峻的状况”。2019年8月22日,韩国青瓦台22日表示,韩国决定作废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2019年9月27日,日本2019年版《防卫白皮书》将韩国的排序从2018版中第二降至第四。韩国的《2020国防白皮书》则将对日本的描述从伙伴降为邻国。
2022年7月18日下午,韩国外长朴振访问日本,这是韩国外长时隔4年7个月以来首次专程访日。
折叠 日朝关系
日本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至今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是唯一未与日本建交的联合国成员国。在东京的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则作为实质大使馆的功能处理双边人员往来事务。两国在历史问题上长期对立,朝鲜当局更自建国以来就不断在教育及社会各层面丑化日本的形象、制造反日情绪。日本民间也大多对朝鲜没有好感。
折叠 日俄关系
2018年11月14日,安倍和普京在新加坡会晤,商定依据《日苏共同宣言》加快日俄和平条约谈判进程。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随后澄清,俄日商定以共同宣言为依据讨论领土争端,不意味着俄方将向日方“自动”移交争议岛屿。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后,日本跟随欧美一同对俄国进行制裁。同年3月7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对其采取“不友善举动”的国家与地区名单,而日本也被列入其中。3月16日消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称,日本因乌克兰事态决定取消对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 3月21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由于日本参与制裁俄罗斯,俄方决定退出与日本签订二次大战和平条约的谈判,并冻结双方与千岛群岛争议性领土相关的联合经济计划。3月25日,3000余名俄军及数百辆战斗和特种装备参加在南千岛群岛举行的军事演习。
2022年9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声称抓获一名进行“间谍活动”的日本外交官,即日本驻海参崴领事元树辰典(Motoka Tatsunori),而俄国当局已经将该名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且下令要该名人员于48小时内离开俄罗斯,同时透过外交管道向日本提出抗议。日本方面指出指出俄方拘留、审讯行为已经明显违反了《维也纳公约》,并表示这是令人非常遗憾且不能接受的,而日方也对俄罗斯表达强烈抗议。10月4日,日本外务省宣布驱逐俄罗斯驻札幌领事和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下令在10月10日之前离开日本,作为对俄罗斯行动的相应措施。
折叠 日越关系
1955年12月19日,日本同南越建交,在越南战争中旬的1969年,美国曾经以高薪招募日本人到越南战场,工作包括在拖船上担任海员等。不少人在越南战争中身亡,有些在美军船只上工作的日本人遭到射杀;因此,当时的日本舆论反对美国派日本人参与越南战争,日本亦有工会为此向美军提出抗议。
日本和北越在1973年9月21日建立外交关系。越南统一以后,日本和越南在2009年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下半年,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出访越南,到金兰湾军事基地参观,又与越南国防部部长冯光青签订有关防务合作的协定;有指,日本此举是想支持越南在南海争端的主张,又希望越南可以在钓鱼台列屿主权问题上支持日本。
折叠 日柬关系
折叠 领土纠纷
1.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
美国在1972年移交琉球群岛的行政管辖权时把钓鱼岛一同移交的举动曾引发香港学生示威,而中国大陆地区、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有民间人士参与了保钓运动。
2012年9月11日,日本单方面宣布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空前的积极手段表达对日本此举的抗议和反对。
2.南千岛群岛
日本政府一直宣称对在二战期间被苏联占领,苏联解体后仍然由俄罗斯控制的千岛群岛最南端的国后岛、择捉岛、齿舞岛、色丹岛四岛拥有主权。
3.独岛(日称竹岛)
日本亦宣称他们拥有位于日本海的独岛的主权,该岛现由韩国控制。[1]
折叠 在联合国地位
第70届联合国大会15日上午举行全体会议,选举2016―2017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大使出席会议并参加投票。最终,日本、埃及、塞内加尔、乌拉圭和乌克兰五国顺利当选。[13]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折叠 自然风景
阿苏火山:东大寺、严岛神社、平安神宫(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点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东寻坊、樱岛、姬路城。
白山历史乡村:是将日本传统完整保存的范例。村庄靠种植桑树。为了减轻寒冷冬季的积雪压力,居民们把屋顶倾斜度加大,建成独特的双层茅草陡坡顶木住宅。这种由于屋顶的形状很像日本人拜神时双手合掌的样子,故称“合掌屋”也称“三角屋”。
折叠 著名建筑
东京铁塔:位于东京市内,于1958年建成。它是仿造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塔身为棱锥体,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修建于14世纪,后归幕府将军足利义满所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和扩建。它高达三层,第二和第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所以叫做“金阁寺”。第一层为平安时代的贵族风格,第二层为室町时代的武士风格,第三层仿照中国唐朝的“究竟顶”。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堪称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的造型修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
唐招提寺:位于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条街,759年为中国唐朝高僧鉴真所建。
大阪城天守阁: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天守阁内存放着有关天主教的珍贵史料,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台场:或称御台场,位于东京都东南部东京湾的人造陆地上,是东京最新的娱乐场所集中地。
浅草寺:创建于628年,是东京都内最古老的寺院。江户时代将军德川家康把这里指定为幕府的祈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