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角中的骨质角髓。拉丁动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仍望歌氢似错cus Gmelin2.Bubalusbubalis Linnaeus.采收和储藏:加工牛角时,将取出的骨质角(角思)用清水浸泡数日,再洗净,晒或烘干。
折叠 编辑本段 性味归经
味苦;必温。归肝;肾经。
折叠 编辑本段 功能主治
化瘀止血;收涩止痢。主瘀血疼痛;吐血;衄血;肠风便血;崩漏;带下;痢下赤白;水泻;浮肿。
折叠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1.黄牛,体第1怀汽过批.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余香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包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折叠 编辑本段 分布区域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折叠 编辑本段 生长环境
生论这宪请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折叠 编辑本段 药材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呈处志圆锥形,微弯曲,基部较粗,上部渐尖,长红15cm,底径约5cm。外表粗糙,灰白色或灰黄色,满布骨质细孔,并有少数浅纵沟。质坚硬。横切面中空,外壁厚约扬打速具6mm,灰白色,较细致,内聚范汽房层有粗大髓样组织。气微腥,味淡。
折叠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折叠 编辑本段 化学成份
含碳酸钙、磷酸钙等。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论述
1.《本经》:下闭血,瘀血疼痛,女人带下血。
2.《药性论》:黄牛角鳃灰,能止妇人血崩不止,赤白带下,止冷痢、泻血。
3.《本草拾遗》:烧为黑灰,末服,主赤白痢。
4.《日华子本草》:烧焦,治肠风泻血,水泻。
5.《本草蒙筌》:除吐衄。
6.《纲目》:治水肿。
7.《医林纂要》:长筋力。
8.《纲目》:牛角鳃,筋之粹,骨之余、而鳃又角之精也。烧之则性涩,故止血痢、崩中诸病。
9.《本草经疏》:牛角鳃,乃角中嫩骨也。苦能泄,温能通行,故主妇人带下及闭血、瘀血疼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