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石嘴山市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端,秦汉时期,为北部郡地。西夏、元,属定州。清时期,属平罗县。
1960年撤消来自惠农县设置,驻石嘴山。[1]
1956年,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发石嘴山丰富的煤炭资源。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报请国务院撤县(惠农县)建市。1960年1月设立石嘴山市,当时石嘴山市辖石嘴山镇(区级)与尾闸、黄渠桥、宝丰3个人民公社。
1960年4月,石嘴山镇改建为2个区,组建南街、北街2个城市人民公社,2个公社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5月,调整公社规模,市郊3个公社副销排优海象然你划小为8个公社(尾闸公社划分为尾闸、下营子2个公社;将黄渠桥公社划分为黄渠桥、燕子墩、西永固3个公社算底负司;将宝丰公社划分为宝丰、庙台、礼和3个公社。
1962年5月,南街、北街360百科2个区合并为市辖城区。
196围3年5月,国营园艺农场变为集体所有,称为园艺公凯证音房着旧核费甲那出社。7月,将黄渠桥、宝丰2个公社划归平罗县管辖;平罗县的大武口镇(驻石炭井)和大还轮德东按南武口公社划归石嘴山市。至此,石嘴山市辖城区1区、大武口镇1镇和尾闸、下营子民液机扬稳纪古手史线油、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园艺、大武口等8个公社。
1968年,大武口镇驻地迁到大武口,在石炭井设置石炭井街道办事处,为大武口镇的派出机构额谓德决。
1970年10月,将石炭井从大武口镇划出,撤销整考区孙议序快石炭井街道办事处,改置为石嘴山市辖石炭井区,驻石炭井。
1972年,设置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地区机关驻大武口镇,石嘴山市归属银北地区。
1973年大武口镇升格为区。石嘴山下辖第一区(驻大武口)、第二虽包距情区(驻石嘴山)和第三区(驻胶细酸改石炭井)。
1975年,将大武口公社和园艺公社分别划归大武口区和石嘴山区管辖;同时组建了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管辖其余6个公社。
1976年,撤销市直属公社领导小组,设置石嘴山市郊区,管辖尾闸、下营子、燕子墩、西永固、庙台、礼和等6个铁灯公社。
1979年将大武口区的的大武口公社、石嘴山区的园艺2公社划归郊区管辖。
1981年,三个区以驻地更名,即大武口、石嘴山、石炭井3个区;市驻地迁到大武口。石嘴山市除管辖3个区、8个公社外,还管辖平罗、陶乐2县。
石嘴山市1983年,郊区各公社改称为乡。
1987年1月,撤销市郊区,恢复惠农县,市辖3区样孙死重简件(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额顶雷么至需章湖县独配炭井区)、3县(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
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准撤销石炭井区,将其划归大武口区团状凯什表创胡阳管辖,将平罗县的隆湖商北威纪伯造才左即系要吊庄及崇岗乡的长胜、九泉、潮湖3个村划归大武口区管辖。
2003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隆湖经济开发区从隆德县移交石嘴山市管辖。轴越久到形往支护此时石嘴山市辖两区(大武口区、石嘴山区,隆湖经济开发区历属大照祖武口区管辖)3县(平罗县、惠农县、陶乐县)。
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石嘴山市石嘴山区和惠农县,设立石嘴山市惠农区,以原惠农县和石嘴山区的行政区域为惠农区的行政区域,惠农区人民政府驻原石嘴山区北大街。撤销石嘴配集使宁田里也山市陶乐县,将原陶乐县的月牙湖乡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管辖;将原陶乐县的红崖子乡、高仁乡、马太沟镇划归石嘴山市平罗县管辖。现石嘴山市辖两区(大武口区、惠农区)一县(平罗县)和一个经济开发区(隆湖经济开发区)。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石嘴山市面积5310平方千米,辖2个市辖区、1个县。[2]
行政区 | 面积 | 人口 | 管辖地区 |
---|---|---|---|
大武口区 | 1007平方千米 | 23万 | 长胜街道、朝阳街道、人民路街道、长城街道、青山街道、石炭井街道、白芨沟街道、沟口街道饭业适硫切又、长兴街道,锦林街道 |
起威苗封无采石求足许惠农区 | 1254平方千米 | 29万 | 北街街道、南街街道、中街街道、育才路街道、河滨街街道、火车站街道、红果子镇、尾本切李建胞别念少敌止闸镇、园艺镇、庙台乡、礼和乡、燕子墩乡 |
平罗县 | 2251.6平方千米 | 29.85万 | 城关镇、黄渠桥镇、宝丰镇、头闸镇、姚伏镇、崇岗镇、陶乐镇、兰声承孩期供重石烈首衣高庄乡、灵沙乡、渠口乡、通伏乡、高仁乡、红崖子乡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西宽约88.8公里,南北长119.5平方公里,位于占轴且够蛋论去谈负东经105°58′~106°39′,北纬38°21′~39°25′之间。[3]
折叠 地形地貌
东临鄂尔多斯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海拔在1090米~3475.9米之间,按地形地貌怕可分为贺兰山山地、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冲积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和鄂尔多斯台地四种类型治民福面时区团常。境内贺兰山最高英验峰海拔3475.9米,面积1预液象605.7平方公里,占石嘴山市土地总面积的30.24%。
折叠 气候特征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矿产
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已探明有煤炭、硅石、方解石、石灰石、石灰岩、看群影连散搞线辉绿岩、白砂岩、白云母、粘土、金、铜、铝、铁等十多种矿藏,尤以煤、硅石、粘土等非金属矿藏蕴藏量大。煤炭储量为25亿吨,全国12煤种中该市就有11种;被青片钢吸前械需誉为"太西乌金"的太西煤储量达6.55亿吨,是世界煤炭珍品,具有"三低、六高"(低灰、低硫、风济设府地少继红按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率、高机械强度、高精煤回信又还系快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难少等取以活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硅石储量5亿吨,是硅系产品和玻璃工业的优质原料。粘土储量13的不革急00万吨,是陶瓷、水泥等建材越味计更获助要识量之工业的重要原料。
折叠 土地
明石嘴山市有耕地115万背济德鸡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4.05亩,居宁夏灌区首位。可开跑附是望发利用的土地112万亩,人均3.94亩,近期可开发利用的土地50万征吸普括微料则亩,农业开发潜力极大。
折联间端已哪米假自准船话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石嘴山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护北精2548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34366人,增长4.97%。年平均增长率为0.49%。其中,男性人口为374734人,占51.65%;女性人口为350748人,占48.3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84。0-14岁人口为120845人,占16.65%;15-64岁人口为544686人,占75.09%;65岁及以上人口为59951人,占8.26%。石嘴山城镇人口占70%。[5]
折叠 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概况
折特音肥陈引想叠 综述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17亿元,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决术04.28亿元,增长9.己往时结证斗注营厂屋亲1%;第三产业增加值路维宁似并某情汽引137.95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比例为5.4:65.1:29.5。[7]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60988元(折合10016.66美元)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8%。
全市现有城镇从业人员22.57万人,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9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5.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92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折叠 第一产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8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种植业)实现产值32.03亿元,增长4.0%;林业实现产值0.39亿元,增长3.6%;牧业实现产值8.80亿元,增长10.0%;渔业实现产值4.06亿元,增长10.1%;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1.56亿元,增长7.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4%。粮食产量46.48万吨,增长1.5%。
年末生猪出栏6.59万头,增长19.6%;羊出栏54.2万只,增长2.3%。肉类总产量2.23万吨,增长23.2%;牛奶产量7.75万吨,增长29.4%;水产品产量5.48万吨,增长17.3%。
折叠 第二产业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56.67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增长31.5%,重工业增7.3%。
2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6亿元,下降3.4%;主营业务成本573.6亿元,下降2.6%;实现利润总额76.2亿元,下降16.3%。工业产销率达95.1%,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3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8.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7.40亿元,增长50.3%;第二产业投资253.46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投资227.15亿元,增长7.1%。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78.7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商品房施工面积917.26万平方米,增长11.4%;商品房销售面积100.48万平方米,下降24.8%;商品房销售额31.23亿元,下降20.0%。
折叠 第三产业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75亿元,比上年增长7.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43亿元,增长7.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32亿元,增长16.6%。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6.33亿元,下降3.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7.04亿元,增长11.0%;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5亿元,下降19.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93亿元,增长10.1%。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0.1%,化妆品类下降21%,金银珠宝类下降8.2%,日用品类增长80.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8.4%,中西药品类增长12.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0.1%,通讯器材类增长6.8%,煤炭及制品增长79.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9.0%。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69.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实现旅游收入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人均消费546.6元/次,比上年增长4.4%。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5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4%。其中,出口额3.13亿美元,下降9.4%;进口1.43亿美元,增长9.0%。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技事业
石嘴山市2012年共实施各级科技项目118项,投入政府引导性资金2728万元,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完成3.5亿元。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41项,申请专利368件,获国家、自治区2012年度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其中"高可靠、超小型化钽电解电容器用关键材料生产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特种钢丝绳研发、镁及镁合金制备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科技创新团队获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石嘴山培养了449名科技特派员带领2万多户农户发展特色农业。[8]
折叠 教育事业
2012年石嘴山共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0.66万人,毕业生0.1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0.92万人,毕业生0.35万人;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4.61万人,毕业生1.54万人;普通小学87所,在校学生5.61万人,毕业生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55人;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1.97万人。每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数227人、每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数389人。石嘴山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8%。
主要高校有宁夏理工学院。
光明中学 | 市一中 | 市二中 | 市三中 | 市八中 |
市九中 | 市十五中 | 平罗中学 | 市五中 | 实验中学 |
市一小 | 市二小 | 市三小 |
市十二小 | 市二十五小 | 市二十六小 |
折叠 文化事业
2012年末石嘴山共有文化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公共图书馆3座,藏书53.9万册,总流通人次24.53万人次。广播电视台2个,微波实有站4座,电视发射和转播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折叠 医疗事业
2012年末石嘴山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4个,其中医院28个、卫生院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门诊部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3998张;卫生技术人员537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1854人、注册护士2072人。石嘴山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7.4%。
折叠 体育事业
2012年举办了全国铁人三项精英赛;举办了石嘴山市首届"隆鼎杯"五人制足球联赛及"乔氏杯"全国台球精英赛。组队参加了2012年中国门球冠军赛(宁夏分赛区)暨第十九届全区门球比赛。在全区青少年各竞技项目中,共获得金牌21枚,银牌32枚,铜牌25枚。
折叠 社会保障
2012年年末石嘴山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1.5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49万人、参保城乡居民11.6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7.3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65.13万人,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19.95万人、统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45.1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8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2.1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参保12.40万人。[8]
2012年末石嘴山拥有福利院、敬老院13个,床位1058张,收养各类人员736人。石嘴山城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36万人,其中:城市居民2.67万人,农村居民1.69万人;2012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0.8亿元。
折叠 交通
石嘴山市距银川河东机场100公里,60多公里的包兰铁路,74公里的京藏高速公路,70公里的109国道和90公里的110国道纵贯南北;大平、平陶、红礼、姚汝等公路干线横穿东西;平汝线和厂矿专用铁路线,以及79条公路支线组成四通八达公(铁)路网;通车里程约1200公里,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框架。黄河航运拥有渡船39艘,浮桥2座,渡口11个,航线144公里;陶乐黄河大桥已经建设完成,成为沟通石嘴山市和银川市的又一交通要道;另有石嘴山黄河大桥沟通宁蒙两区的跨区交通要塞。机场:沙湖机场(在建)。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石嘴山市北武当
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是国家2A级景区。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贺兰山东麓,朝阳西街起始点。是一处集山、林、庙、地质遗迹、军事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星海湖
星海湖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城区东部,总面积43平方公里,湖水面积20多平方公里。
平罗钟鼓楼
平罗县钟鼓楼坐落在县城中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乾隆三年(1739)毁于大地震,后经重修才成为今日的造型,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嘴山森林公园
位于宁夏石嘴山大武口区西北部,背依贺兰山,怀抱大武口市区,规划建设面积667公顷,按规划将建成融游憩、娱乐、生产、野趣、体育、文化、宗教等活动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它的建成,对大武口市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作用。
马兰花大草原
是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距首府银川30公里。从2000年起,当地每年都在此举办"陶乐马兰花生态观光旅游节"。
平罗玉皇阁
平罗玉皇阁位于平罗县城北端,始建于清代光绪元年,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道教寺院。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北大街与富民街交汇处。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场所,被称为平地古建筑的奇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
石嘴山市田州古塔
距平罗县城20公里的田州塔,俗称姚伏塔,矗立在姚伏镇东一公里外的柳荫丛中。塔呈平面六角形,八层楼阁式砖塔,高38米,塔顶呈六边覆斗状,塔底直径为7.5米,南北各有一门,门墙上有对联,对联书法隽秀有力,对仗工整。
在数百年漫长的岁月里,田州古塔经历了大小百余次地震。后又于清乾隆年间(1783年)重修。1980年平罗县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了维修。1985年再次被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湖
沙湖景区系国家首批5A级景区,为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位于距银川市西北56公里平罗县境内的西大滩。2007年5月8日,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沙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以北,距银川市56公里,总面积8.2平方公里,沙漠面积12.7平方公里。沙湖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资源蕴藏量丰富,"沙、水、苇、鸟、山、荷"六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秀丽景观。
石嘴子公园
石嘴子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黄河边巍然挺立着如嘴巨石,俗称石嘴子,此处即石嘴山地名来历。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岩画是先民们刻绘在岩石上的图像,它形象地记录了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1991年以来,自治区文管会及宁夏文物考古所组成的贺兰山岩画考察小组先后在石嘴山市境贺兰山内多处发现岩画300余幅。其中1995年5月~7月,在白芨沟两处发现用赭红色矿物颜料彩绘的彩色岩画24组105幅。
石嘴山市境内的贺兰山岩画大部分凿刻在黑色玢岩上。画面最大的宽2米,高1米。最小的宽7厘米,高4厘米。题材多为动物、人形,许多岩画连续凿刻在数十米、100~200米长的石壁上,构成古代艺术画廊。岩画画面有狩猎、游牧生活及人物服饰、发辫及牛、羊、狗、马、驼、鹿、兔、狐、犀牛等动物形象。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萧如薰 | 徐保字 | 任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