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6-03 09:26:23

审级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测是区件天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政策
政策
编辑分

审级是司法制度名。法律规定诉讼案件须经司法机关审理才算终结的制度。

5
本词条 百科名片缺少图片,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审级

  • 类别

    司法制度名

清代的司法机关分为五级:

(一)州、县为第一审级。有权决定笞、杖刑案件以及在州、县的"田土、户婚、斗殴细事"等"自理案件",徒刑以上案件经初审后,按期将案件及案犯一起解交上司复审。

(二)道、府为第二审级。负责审理辖地以内的大小案件及复审州、县上报的徒刑案件;品神卫含志杆又渐有关徒以上案件经审理提出意见,再上报省。

(三)按察使来自司为第三审级。负责复审道、府上报的徒刑案件以及审讯军、流、死刑案件和官吏犯罪案件。如"审供无异",上报督抚;如发现差错,可以驳回重审,或改360百科发其他州、县更审。

(四)核鱼级如斤总督、巡抚为第四审级。有权批复徒刑耐前相气义了案件,复审军、流、死刑案件和审庆把两赶称整训于西海理官员犯罪案件。如无误,分别题咨;有疑,则提审或发还更审。

(五)刑部、三法司为第五审级。专门受理上诉案件,刑部复审和决定地方上报的流刑案件,审理京畿地区徒罪以上案件和官员犯罪案件;对检教味组额底息聚还子件于死刑案件,则由站司意三法司会审或会勘后奏报皇帝裁夺。清末官制改革,行政与审判分开。根据宣统银测煤元年(1909)公布的《法院编制法》的规定,全国审判机关分为四级,即初级审判厅、地方审判厅、高等审判厅和中央的大理院,实前受记斯航行四级三审制 。

阅读全文

热点资讯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