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校园风景1957年,创建内蒙古艺术学校,20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文化部确定的全国重点中专。
1987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作为附属中专保留。并先后开始培养大学专科、本科学生。
2000年11月,自治区政府下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理顺内蒙古大学和艺术学院管理体制的批复》,要求教育厅制定内蒙古大学和艺术学院管理体制实质性合并操作方案,同时要求内蒙古大学加强对艺术学院的管理。
2009年,艺术设计、美术、影视等系迁入内蒙古大学南校区。
2015年,学校脱离内蒙古大学,在其基础上成立独立的艺术类本科学校内蒙古艺术学院[1]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资源整合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独立公办大学),原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生毕业后属内蒙古大学毕业生,完全整合后内蒙古大学师资和学生撤出,内蒙古艺术学院颁发学校自身的毕业证和学位证。[2]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8月,学院有在校生5092人(其中本科生3921,研究生125人,中专生1046人),有8个教学系部、一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3]
音乐学院 | 美术系 |
艺术设计系 | 舞蹈系 |
影视戏剧系 | 文化艺术管理系 |
新媒体艺术系 | 公共课教学部 |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8月,设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1个文化产业管理二级学科,18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与文艺学二级学科授予权,民族学一级学科下设的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形成了中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4个学历层次的民族艺术教育的完整机制。[3]
序号 | 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 |
1 | 艺术学理论(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
2 | 音乐与舞蹈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
3 | 美术学(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8月,有教职工595人,其中专任教师445人,副高级以校园建筑上136人,大学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41.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为52%,国内外客座教授30多名。学院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荣获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文学艺术家"称号者3人,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6人;在自治区文联所属的专业协会中,拥有舞蹈家协会主席1名、书法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各一名,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副主席各1名,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两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名,还拥有全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各1名。[4]
折叠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8月,学院有《蒙古舞》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5] ,国家级特色品牌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和"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2008年,学院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3个专业获批"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的艺术类本科"招生资格。
序号 | 专业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所属系部 |
1 | 音乐表演 | 李世相 | 2006年 | 音乐系 |
2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高明霞 | 2007年 | 影视戏剧系 |
3 | 艺术设计 | 赵志生 | 2008年 | 艺术设计系 |
4 | 表演 | 宋生贵 | 2009年 | 艺术学院 |
5 | 绘画 | 王荣 | 2011年 | 美术系 |
6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好必斯 | 2012年 | 音乐系 |
7 | 音乐学 | 杨玉成 | 2013年 | 音乐系 |
(参考资料[6] )
序号 | 专业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所属系部 |
1 | 音乐表演 | 李世相 | 2010年 | 音乐系 |
(参考资料[7]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所属系部 |
1 | 视唱练耳 | 晨炜 | 2006年 | 音乐系 |
2 | 蒙古舞 | 赵林平 | 2008年 | 舞蹈系 |
3 | 作曲技能课 | 李世相 | 2008年 | 音乐系 |
4 | 服装造型艺术设计 | 包晓兰 | 2009年 | 艺术设计系 |
5 | 蒙古族传统音乐概论 | 杨玉成 | 2011年 | 音乐系 |
6 | 美声演唱技能课 | 孙德俊 | 2013年 | 音乐系 |
(参考资料[8]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所属系部 |
1 | 蒙古舞 | 赵林平 | 2008年 | 舞蹈系 |
(参考资料[9] )
序号 | 团队名称 | 团队负责人 | 获批年份 | 所属系部 |
1 | 服装设计教学团队 | 曹莉 | 2009年 | 艺术设计系 |
2 | 蒙古舞教学团队 | 赵林平 | 2011年 | 舞蹈系 |
(参考资料[10] )
折叠 编辑本段 艺术研究
折叠 建设成果
"九五"以来,学院师生10余项艺术作品在国际专业比赛获奖,100余件美术、艺术设计作品入选全国画展或作品展,400余件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类作品获自治区级奖项。"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3项,其中有2项与蒙古国国际合作项目,有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十一五"规划艺术科学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等6项国家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200多篇,发表创作成果30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4部,有60余项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1]
折叠 学术合作
学院与国内外艺术院校、团体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往。先后与蒙古、美国、丹麦、日本、韩国、德国以及港澳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艺术团体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多次应邀组团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扩大了蒙古族艺术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影响,为宣传、树立内蒙古改革开放的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艺术学院同美国肯塔基大学正式签署了"2+2"与"3+1"合作办学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宽度与广度,使学院朝着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正确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3]
折叠 科研平台
民族音乐传承驿站 | 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 |
民族艺术研究所 |
(参考资料[12] )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学院始终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作为学院艺术教育生命力的源泉,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紧密结合,成立了"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聘请多位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驻校艺术家。[13]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 李延俊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黄海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赵林平、蔡广志 |
(参考资料[14] )
折叠 历任领导
姓 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娜仁戈娃 | 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 1957年至1960年 |
张 炯 | 副校长 | 1957年至1960年 |
宝音达来 | 党支部书记、校长 | 1960年至1978年 |
莫尔吉胡 | 校长 | 1960年至1984年 |
阿日鲑 | 校党委书记 | 1985年至1989年 |
王吉祥 | 党委书记 | 1988年至1992年 |
温玉庭 | 院长 | 1991年至2003年 |
刘志雄 | 党委书记 | 1999年至2002年 |
锡胡尔 | 党委书记 | 2002年至2007年 |
(参考资料[15] )
折叠 编辑本段 知名校友
德德玛 | 女中音歌唱家。 |
拉苏荣 | 中央民族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
腾格尔 |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集歌唱、影视和作曲的三栖艺术家。 |
斯琴格日乐 | 歌手。 |
李镇 | 蒙古笛王,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阿拉腾奥勒 | 蒙古族作曲家。 |
三宝 | 蒙古族音乐家。 |
李德才 | 国家一级书法师,国家一级美术师。 |
敖登格日勒 | 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康绍辉 | 蒙古族舞蹈艺术家。 |
康洪雷 | 国家一级导演。 |
萨仁高娃 | 演员。 |
娅伦·格日勒 | 中央民族歌舞团常任指挥、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常任指挥、内蒙古少年合唱团艺术总监、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客座教授。 |
云飞 | 歌唱家,北京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 |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地址
内蒙古艺术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东街(长乐宫)。
可乘坐3路 27路 29路 31路 36路 59路 66路 75路 78路 82路 89路 92路 95路 97路 102路 k1路 青城1号线 青城2号线 一环1号线 一环2号线等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