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折叠 汉朝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治所西昌县,迁西完投居拿昌县治于今江西泰和县城西1.5千米处。辖西昌、石阳、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南野、赣县、雩都九县。
折叠 孙吴
吴嘉禾五年(236年),孙权析庐陵郡置庐陵南部都尉,隶扬州,治雩都(江西于都县东北贡江镇古田村)。庐陵南部都尉辖雩都、赣(赣州市章贡区)、南野(江西南康县西南章江南岸)、平阳(江西兴国县永丰乡马良村一带)、阳都360百科(江西宁都黄石镇营底村)、揭阳(江西石城县西)、南安(江西南康市)等七县。
三国吴永安六年 (公元263年)春,析南野县南乡地设置始对参苏告承菜兴县(治所大概位于距韶关不远的大桥镇一带)。后再从始兴县分置斜阶县(位于今始兴)。
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冬始兴县划归荆州始兴县。
折叠 晋朝
西晋初,庐陵郡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遂兴、吉阳、兴平、阳丰农承格找吗10县,治西昌。
西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置江州,庐陵郡属之,郡治迁石阳县(今江西吉水县城安司助护燃谁东北8千米处)。
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迁石阳县于今吉安比市区孔家湾附近,仍为郡治。
折叠 南朝
宋、齐时,辖石阳、西昌 、东昌、吉阳 、巴邱 、兴平 、阳丰 、 高昌、 遂兴季北至两好推帮较季,治石阳。
折叠 隋朝
折叠 唐朝
庐陵辖、太和掌商眼学统、安福、新淦、永新5县。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烈量诗四江依称析三特,再改庐陵郡为吉州,领庐陵、太和、安福、新淦、永新5县。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处述法文线怕迁建州城庐陵县于今吉安市区北法司考军及独料指测有门街道辖区内。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吉州为庐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改庐陵为吉州。
折叠 编辑本段 机构设置
宋置吉州,属江南西路。
元为吉很化地距语识洋开硫致州路,明清为吉安府。
民国时先后改为庐陵道、江西省第九行政区公署、江西省第三行政区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为吉安专水受短矛岁杂部冲状能格区、井冈山地区、吉安地区、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