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1952年,东北河运学校创建;[1]
黑龙江工程学院1958年,东北河运学校升格为"黑龙江交通学院",隶属于交通部,并招收本科生;
1962年,黑龙江交通学院改建为"黑龙江省交通学校";
1987年,黑龙江省交通学校升格为"黑龙江交通专科学校";
1994年,黑龙江交通专科学校更名为"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27所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之一。
1953年,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创建;
1953年,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测量科)并入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
1955年,哈尔滨土木建筑工程学校(测量科)改建为"重工业部哈尔滨测量学校";
1956年,重工业部哈尔滨测量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哈尔滨测量学校";
1958年,冶金工业部哈尔滨测量学校升格为"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
1963年,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改建为"哈尔滨冶金测量学校";
1985年,哈尔滨冶金测量学校升格为"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
1992年,哈尔滨冶金测量专科学校更名为"哈尔滨测量高等专科学校";
1994年,哈尔滨测量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冶金工业部撤销,学校的隶属关系由中央部属高校变更为黑龙江省省属高校。
2000年,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成立"黑龙江工程学院"。
2015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协议签约仪式在哈尔滨举行。[2]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设有17个院(部、系),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七个学科门类。[1]
院系名称 | ||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测绘工程学院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机电工程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 |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艺术学院 |
外语系 | 数学系 |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
职业技术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思政理论课教研部 |
公共体育教研部 | 图书馆 |
序号 | 二级学院 | 专业设置 |
---|---|---|
1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学、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2 | 测绘工程学院 | 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 |
3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物流工程 |
4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 |
5 |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与工程 |
6 |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 |
8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金融工程 |
9 | 艺术与设计系 |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 |
10 | 数学系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1 | 外语系 | 英语、俄语 |
12 |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 社会工作、网络与新媒体 |
13 | 国际合作教育中心 | 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联办土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
折叠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61门,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3][4]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测绘工程;
省级重点专业(7个):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工程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7个):土木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测量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汽车工程基础实验中心、道路桥梁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省级教学团队(2个):道桥专业教学团队(赵永平)、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齐晓杰)。
序号 | 课程名称 | 所述院系 | 负责人 | 级别 |
---|---|---|---|---|
1 | 土木工程材料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孙凌 | 省级 |
2 | 汽车构造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臧杰 | 省级 |
3 | 道路勘测设计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赵永平 | 省级 |
4 | 桥梁工程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王丽荣 | 省级 |
5 | 测绘视域中的地貌认知 | 测绘工程学院 | 王文福 | 省级 |
6 | 自然地理与地貌 | 测绘工程学院 | 王文福 | 校级 |
7 | 科技英语翻译 | 外语系 | 冯意心 | 校级 |
8 | 物理化学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宿辉 | 校级 |
9 | 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 | 测绘工程学院 | 郭英起 | 校级 |
10 | 财务管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孙淑华 | 校级 |
11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电子工程系 | 高旭东 | 校级 |
12 | 机械设计基础 | 机电工程学院 | 苗淑杰 | 校级 |
13 | 数控技术 | 机电工程学院 | 李伟 | 校级 |
14 | 高级财务会计 | 经济管理学院 | 孙淑华 | 校级 |
15 | 汽车制造工艺学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石美玉 | 校级 |
16 | 重点课程"信用证审核实务"建设网站 | 经济管理学院 | 金虹 | 校级 |
17 | 管理会计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朱晴 | 校级 |
18 | 建筑设备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张爽 | 校级 |
19 | 国际贸易概论精品课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李春林 | 校级 |
20 | 土木工程施工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刘俊玲 | 校级 |
21 | 机械美学 | 艺术与设计系 | 王兴彬 | 校级 |
22 | 财务管理原理 | 经济管理学院 | 李悦 | 校级 |
23 | 数学建模 | 数学系 | 吴昶 | 校级 |
24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 机电工程学院 | 张荣沂 | 校级 |
25 | 计算机天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雷国华 | 校级 |
26 | 大学英语 | 外语系 | 马冬虹 | 校级 |
27 | 电力电子技术 | 电子工程系 | 李萍 | 校级 |
28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 测绘工程学院 | 黑志坚 | 校级 |
29 | 大学物理 | 电子工程系 | 韩桂华 | 校级 |
30 | 交通管理与控制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张鹏 | 校级 |
31 | 实用交际礼仪课程 | 思政部 | 胡成广 | 校级 |
32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王丁 | 校级 |
33 | CATIA三维设计与动画 | 机电工程学院 | 苗志滨 | 校级 |
34 | 线性代数 | 数学系 | 肇慧 | 校级 |
35 | 数值计算方法 | 数学系 | 袁海燕 | 校级 |
36 | 交通流理论与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冯雨芹 | 校级 |
37 | 材料科学基础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莫淑华 | 校级 |
38 | 电路分析基础 | 电子工程系 | 马成 | 校级 |
39 | 建筑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孙迪 | 校级 |
40 |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卢志滨 | 校级 |
41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电子工程系 | 徐泽清 | 校级 |
42 | 中外建筑发展史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孙迪 | 校级 |
4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数学系 | 曲绍平 | 校级 |
44 | 高等数学精品课 | 数学系 | 马晓峰 | 校级 |
45 | 工程材料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莫淑华 | 校级 |
46 | 设计色彩 | 艺术与设计系 | 刘玉立 | 校级 |
47 | 三大构成精品课程群 | 艺术与设计系 | 周艳芳 | 校级 |
48 | 有机化学 |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 黄恒钧 | 校级 |
49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齐浩亮 | 校级 |
50 | 风景园林与文化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郭丽娟 | 校级 |
51 | 城市历史文化与建筑保护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姜琳琳 | 校级 |
52 | 数据结构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周屹 | 校级 |
53 | 三大构成精品课程群 | nullnull | 校级 | |
54 | 信号与系统 | 电子工程系 | 杨冬云 | 校级 |
55 | 大学生心理健康 | nullnull | 校级 | |
56 | 电子商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郑晓霞 | 校级 |
57 | 工程地质课程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李立 | 校级 |
58 | 运筹学 | 数学系 | 吴昶 | 校级 |
59 | 大学语文 |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 卢元昕 | 校级 |
60 | 桥梁文化与美学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丁剑霆 | 校级 |
61 | 测量学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 张家平 | 校级 |
序号 | 获奖项目 | 奖励级别 | 参加人 | 年份 |
---|---|---|---|---|
1 | 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赵永平、武、鹤、王百成、曹晓岩 | 2001 |
2 | 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探索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赵永平、武、鹤、王百成、曹晓岩 | 2000 |
3 | 汽运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郝晨声、刘文霞、付百学、王大力 | |
4 | 测量平差课程建设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周秋生、李秀海、鲍建宽 | |
5 | 地形绘图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
6 | 《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探索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陈、琦、王会文、安永东、石健滨 | |
7 | 工程机械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李洪智、董、莉、孟兆生、王东胜、胡天明、党跃轩 | 2001 |
8 |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吴晓滨、杨泽运、谈鸿奎、张、贺 | |
9 | 会计(电算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仲崇俭、曹子琴、李相波、李崇超 | |
10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高工专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叶树江、董、莉、李洪智、李、伟 | |
11 | 财会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理论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胡永举、赖胜才、朱、晴、叶树江 | |
12 | 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侯晓力、陈英军、秦进平、张正苏 | 2003 |
13 | 高校网络德育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胡成广、李锦峰、高青梅、赵丽梅 | |
14 | 新世纪工科院校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董、莉、赵永平、周秋生 | 2005 |
15 |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杨、茹、李、军、安、波、王亚东 | |
16 | 应用型人才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秦进平、侯晓力、张继东、张春艳 | |
17 | 计算机支持的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马宁慈、李鸿雁、李春梅、张 琪 | |
18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工程教育及其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姜岱勤、董、莉、赵永平 | 2007 |
19 |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建设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曹晓岩、孙、凌、王丽荣、董胜利 | |
20 |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于春鹏、赵国迁、臧杰、张金柱 | |
21 | 应用型本科人才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高青梅、付翃飞、杨晓梅、苏、光 | |
22 | 基于行业认知的应用型本科交通运输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与探索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齐晓杰、吴彪、臧杰、卢志滨、戴彤焱 | 2011 |
23 |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张洪田、叶树江、郭秀颖、张显悦、吴彪 | |
24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魏兆胜、张慧研、吕秋君、胡静 | |
25 |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张显悦、杨冬梅、史冬梅、何成辉、李丹 | |
26 | 基于宏图项目的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王百成、苗淑杰、须莹、魏国丰、党跃轩 | |
27 | 研究国外企业培训模式探索电气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叶树江、宋起超、赵雪梅、张继东、刘柏森 | |
28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校企共建实验室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丁、波、王强、徐蕾、郭秀颖、周东海 | |
29 | 工程教育模式创新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张洪田、张庆久、郭秀颖、吴彪、王云龙 | 2013 |
30 | 应用型本科汽车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教材)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齐晓杰、安永东、臧杰、纪峻岭、张金柱 | |
31 | 卓越工程师知识及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叶树江、赵雪梅、刘柏森、吴彪、李丹 | |
32 | 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付百学、张平、倪明辉、杨林、王兴彬 | |
33 | 基于卓越工程师数学素养与能力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郭秀颖、王君祥、田国华、范广慧、马晓峰 | |
34 | 基于卓越理念和大土木建构的测量学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 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 张家平、王颖、董胜利、王慧颖、吴辰龙 |
折叠 师资力量
黑龙江工程学院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5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14人,硕士学位以上7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6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9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54%,教师中有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龙江学者1人、黑龙江省级教学名师3人。[4]
省级教学名师(3人):赵永平、叶树江、黄红。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个,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7个。
省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个):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
省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7个):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折叠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联合招收培养本科生,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关系,达成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协议;与日本新舄大学开展了合作项目研究;建立了由日本丰田公司授权并提供培训设备的丰田技术培训学校,扩大了与丰田公司技术培训范围;与世界前五十强企业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澳大利亚威斯特公司的合作,联合建立了培养人才基地,推动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10月,学校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2个,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个。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寒区公路养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空间地理信息综合实验室、汽车运用与智能交通技术实验室、寒区道路工程技术实验室;
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寒地公路施工及养护新技术新材料研发中心;
黑龙江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个):汽车制造与维修、交通运输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折叠 科研成果
2009年至2014年,学校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0余项,各类科研基金项目150余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奖项名称 | 年份 |
---|---|---|---|---|
1 | 黑龙江省公路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工程 | 苏群、王延亮、范海波 | 省科技三等奖、省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 2009 |
2 | 工科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郭树东 | 省高教学会一等奖 | 2009 |
3 | 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马俊海 | 省高教学会一等奖 | 2009 |
4 | 基于稳健估计的高精度坐标转换参数解算方法 | 郭英起 | 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2009 |
5 | 基于ArcSDE的地形数据一体化管理系统 | 孟庆武 | 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2009 |
6 | 基于网络的测绘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 黑志坚 | 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2009 |
7 | 上边界的选取对GPS掩星反演结果影响的分析 | 曲建光 | 第十一届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三等奖 | 2009 |
8 | 离散植被冠层的解析混合BRDF模型-MGeoSALL | 王强、刘丹丹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1 |
9 | 卫星定位技术观测方案优化设计 | 郭英起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1 |
10 | 基于GPS的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研究 | 张洪田、 张金柱、王延亮 |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1 |
11 | 大型矩阵原位替换快速解算模型研究 | 黑志坚、张洪田、周秋生 | 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11 |
12 | 基于GIS、SMS、GPRS环保监测管理系统 | 黄明、王延亮、刘勇贤 |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 2011 |
13 | 自然地理与地貌 | 王文福 | 省高教学会教材三等奖 | 2011 |
14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GI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黄明 | 黑龙江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技术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1 |
15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GIS and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黄明 |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协会三等奖 | 2011 |
16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刘丹丹、曲建光、王强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委员会三等奖 | 2011 |
17 | 基于卫星定位技术观测方案优化设计新方法的研究 | 郭英起 |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委员会三等奖 | 2012 |
18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诉求的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面向CDIO理念的地图学教改构想 | 王文福 | 省高教学会一等奖 | 2012 |
19 | 基于空间直角坐标系高精度坐标转换方法研究 | 郭英起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技术学术委员会三等奖 | 2013 |
20 | 多维度图像压缩方法及系统实现研究 | 张晔等、张雷 |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 2013 |
21 | 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与学科创新点的研究 | 周艳芳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2 | 文化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 娄国祎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3 | 有氧舞蹈课程对普通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 | 白冰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4 | 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跨文化交际与翻译 | 于佳颖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5 |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 李菲菲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6 | 中外文化与风俗 | 国锐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7 | 审美教育中的审美体验 | 赵凌飞 | 省艺术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2013 |
28 | 企业社会工作在黑龙江省改制后国有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 黄红 | 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 |
29 | 网络德育研究 | 胡成广 | 省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 2013 |
30 | 翻新轮胎失效仿真及纳米复合强化技术与工艺研究 | 齐晓杰 |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3 |
31 | Tm/Ho掺杂晶体发光机理及激光性能的研究 | 李林军 |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3 |
32 | 汽车电子控制信号模拟与故障诊断系统及仪器的研制 | 鲍宇 |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3 |
33 | 发动机电喷内核模型的研究及实践 | 叶树江 |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3 |
34 | (SiC)P表面化学修饰、界面性能及机理研究 | 宿辉 |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3 |
35 | 高光谱土壤成分信息量化反演研究 | 刘丹丹、王强 |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 2014 |
36 | 先进中红外固体激光技术的研究 | 李林军 | 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4 |
37 | 微污染水源安全供水微型生物控制技术 | 张敏 |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14 |
38 | 基于双语文档反馈的跨语言信息检索研究 | 齐浩亮 |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14 |
39 | 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语音端点检测技术 | 刘柏森 | 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2014 |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图书馆拥有馆藏图书164.1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5.82万册,电子图书42.59万册。订购中文纸质期刊883余种、外文纸质期刊80种,中文报纸156余种。购有CNKI、维普、万方、读秀、SPLINGER等10个数据库、自建9个数据库。[5]
- 学术期刊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以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道路与桥梁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汽车工程、计算机科学、工程管理为主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该期刊为季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扩刊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测绘工程》,创刊于1992年,是学校和中国测绘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测绘科技双月刊,介绍国内外测绘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交流科研、教学、技术革新的成果和经验;报导国内外测绘科技动态、专题讨论和新技术讲座;介绍著名学者和专家的成就等。该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交通科技与经济》,创刊于1999年,是学校主办的以道路与桥梁工程、汽车应用技术、工程机械、实用技术、交通运输管理、经济管理等栏目为主的技术类期刊。该期刊为双月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徽
校徽设计来源:校徽采用圆形为基本图形,以中文校名、象形图案为基本构成元素。
校徽象形图案主体体现出三层寓意:一是表现出学校英文名简称HLJGCXY,二是变形为"工"字造型,表现出学校以工为主的办学方向。三是表现为双手紧握的形态,象征原两所学校合并组建后的深度融合、团结进取、共谋发展的态势。
校徽图案主体由绿色和蓝色两种色调构成,绿色代表学校的蓬勃生机,蓝色代表科学、先进、严谨的同时,象征学校的前景与希望。[6]
折叠 校训
明德求真、知行合一
"明德求真"是学校伦理价值追求的基本体现。"明德"即明辨是菲善恶,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求真"即追求科学真理,追求人生的终吸价值。
"知行合一"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思考与行动的统一。引导全校师生潜心探索,身体力行,不尚空谈,努力实践,坚忍不拔,执着追求,将理论化为实践,把思考付诸行动。[6]
折叠 校歌
在春天放飞希望[6]
风雨半世纪,
我们走到这一天。
披荆斩棘坎坷路,
英雄谈笑间。
东北河运掀波澜,
哈测扬名非等闲。
一朝携手图宏愿,
跃马再扬鞭。
啊,工程学院!
我把青春点燃,
点燃在万里征程路,
点燃在希望的春天。
啊,开拓奉献。
啊,祝福明天!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李青 |
校长 | 张洪田 |
党委副书记 | 杨弘宇、白玉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刘建驰、董莉 |
工会主席 | 周家郁 |
折叠 历任领导
职务 | 担任人 | 在职时间 |
---|---|---|
支部书记 | 王育恩 | 1953.3-1953.4 |
支部书记 | 周立仁 | 1953.4-1955.4 |
支部书记 | 林献国 | 1955.5-1956.3 |
总支部书记 | 林献国 | 1957.1-1957.5 |
党委书记 | 陈法平 | 1959.3-1962.11 |
党委书记 | 黄志斌 | 1979.7-1992.2 |
党委书记 | 宋瑞 | 1992.2-1995.11 |
党委书记 | 钱治国 | 1997.4-2000.11 |
校长 | 张大成 | 1952.8-1955.4 |
院长 | 陈法平 | 1958.9-1962.4 |
革委会主任 | 陈兴士 | 1968.7-1970.10 |
革委会主任 | 胡守志 | 1970.11-1973.8 |
校长 | 杨思冷 | 1979.7-1983.12 |
校长 | 朱尚文 | 1983.12-1992.2 |
校长 | 傅晓光 | 1992.2-1995.12 |
校长 | 张铁军 | 1996.4-1999.5 |
校长 | 苏群 | 2000.2-2000.11 |
职务 | 担任人 | 在职时间 |
---|---|---|
支部书记 | 李致中 | 1953.9-1956.11 |
总支书记 | 肖林 | 1956.11-1957.11 |
总支书记 | 王志毅 | 1957.11-1966.5 |
总支书记 | 王志毅 | 1972.9-1979.11 |
党委书记 | 商俊生 | 1980.11-1983.12 |
党委书记 | 姜召宇 | 1983.12-1992.9 |
党委书记 | 姜立本 | 1992.9-1998.2 |
党委书记 | 顾建高 | 1998.2-2000.11 |
校长 | 肖林 | 1955.2-1957.11 |
校长 | 王志毅 | 1957.11-1966.5 |
革委会主任 | 赵尚斌 | 1967.10-1971.5 |
革委会主任 | 王志毅 | 1971.5-1976.10 |
校长 | 王志毅 | 1976.10-1979.8 |
校长 | 赵尚斌 | 1980.11-1983.12 |
校长 | 沈迪辰 | 1983.12-1988.10 |
校长 | 姜立本 | 1988.10-1992.9 |
校长 | 王振忠 | 1992.9-1997.4 |
校长(代) | 顾建高 | 1998.2-2000.11 |
职务 | 担任人 | 在职时间 |
---|---|---|
校长 | 魏兆胜 | 2000.11-2006.2 |
党委书记 | 申林 | 2006.2-2011.2 |
校长 | 魏兆胜 | 2006.2-2011.2 |
党委书记 | 申林 | 2011.2至今 |
校长 | 张洪田 | 2011.12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