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行为
自助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为保护权利人自己的合法权益;
2.必须情事紧迫而又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助;
3.必须为法律和社会公德所认可的强制措施;
4.必须不得超过必要限度,如可以扣押财产,但不能羁押人身,(并非绝对不能限制人身自由,但只能在必要的情况下,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超过必要限度的,会构成侵权行为;
5.必须事后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举个例子:
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助行为的是(B )
A 反击行凶者保护自己的人身权
B 暂时扣留乘车不买票的人
C 通过给付之诉使责任人返还原物
D 为救助被洪水所困财务而未经同意使用他人小船
再举一例:
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时饮酒过度,离去时拒付餐费,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甲酒醒后回酒店欲取回遗忘的外衣,乙以甲未付餐费为由拒绝交还。对乙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A.是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
B.是行使不安抗辩权
C.是自助行为
D.是侵权行为
【答案】C
【详解】本题考察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之自我保护。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又称私力救济或自力救济,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民事权利主体自己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权利。民事权利的自我保护方法有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本题涉及的是自助行为。
自助行为是民事主体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对他人的人身自由予以拘束或对他人的财产予以扣押或毁损的行为。对此我国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但实践中确认了自助行为。自助行为的条件十分严格,一般认为自助行为应具备四个条件。第一,为保护自己的权利;第二,情势紧迫来不及请求公力救济;第三,采取的手段适当;第四,事后及时请求有关部门处理。本题中甲在乙经营的酒店进餐,因酒醉而拒付餐费离去后,乙不知甲的身份和去向。在甲酒醒后回酒店取回外衣时,乙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防止甲离开后无法找其下落,在来不及请求有关机关救济的情形下,扣押了甲的外衣,其行为完全符合自助行为的条件,应属于自助行为。故C项正确,D项错误。至于A、B两项属于干扰项,所说抗辩权,是指阻却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甲未付餐费而离开酒店,酒醒后回来取外衣的行为不是行使请求权的行为,因此,就不存在行使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