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6-20 12:12:26

惠栋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文化人物
化人物
编辑分类

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 江南元和(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和经学家。 吴派汉学的代表人,学者惠士奇之子。

家学不断,三世传经。自幼笃志向学,家多藏书,日夜讲诵。惠栋对家中大量藏书,经史、诸子百家杂说以及释、道诸类,无不阅读。其学识渊博,通训诂,工诗词,学识以详博见长。其学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考中生员,后仕途不畅。其学自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靡不关心。治经尤精于汉代《》学。 所著《易汉学》《易例》《周易述》等,驳诘宋人《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说,为清代吴派经学奠基,深得乾嘉学者推重。但固守汉儒《易》说,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又撰《古文尚书考》,继清初阎若璩之后,辩证《古文尚书》为晋人伪作。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著述宏富,还著有:《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后汉书补正》《周易本义辨证》《山海经训纂》《松崖笔记》《松崖文钞》等。

概述图来源: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惠栋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697年11月18日

  • 逝世日期

    1758年6月27日

  • 职业

    考据、著述

  • 出生地

    江苏苏州

  • 代表作品

    《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文钞》等

折叠 编辑本段 来自人物生平

惠栋,生于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于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

早年,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父卒归里,课徒著述,造周事讨终身不仕。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

超观宣兵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惠栋为首。他们的治学方法是信家法而尚古训,一切务在恢复汉人的说法。由于吴派墨守汉人的成说,360百科比较保守,所以成就不大。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评价

嘉定钱大昕尝论:"宋元以来,说经之书盈屋充栋,高者蔑古训以夸心得,下者袭人言以为己有。独惠氏世守古学,而栋所得尤精。拟诸前儒,当在何休、服虔之间,马融、赵岐辈不及也。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但一味推崇汉儒旧说,不论是非,墨守信从,厚古薄今。

--《清代学人列传◎惠栋》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所著易汉学哥危岩(《清代学人列传◎惠栋》:其撰《易汉学》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使学者得窥其门径。)

周易述(《清代学人列传◎惠栋》: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康成、宋咸干宝之说;约检品须单其旨为注,演其说为疏。书垂成而疾革,遂阙"革"至"未济"十罪路岁你史土刻首创也诗五卦及《序卦》《杂卦》两传。虽为未完之书,然汉学之绝者干有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却神现款菜奏快刻都复章。)

《荀爽易》一感台否良顶大选唱(《清代学人列传◎惠栋》:其末一卷,则先生发明汉《易》之理,以辨正河图触丰密洛书先天太极之学。)

易例》二卷(《清代学人列传◎惠栋》:乃镕铸旧说,以发明《易》之本例,随封条争抗损括在手题识,笔之于册,以储作论之材。)

作品多驳诘宋人《河图》洛书先天爱望晶胡帝听侵洋座之说,为清代吴派经学奠基,深得乾嘉学者推重。

但固守汉儒《易》说,不复甄别,以致当时及后世有"株守汉学"、"嗜博泥古"之讥。

又撰《古文尚书考》,继清初阎若璩之后,辨证《古文尚初林画目宽》为晋人伪作。

著有《去毫著位武笑政整切鱼句九经古义》二十二卷,《易汉学》《孟喜易》二卷,《虞翻易》一卷,京房易》二卷,修律服套祖离友钢哥补医《郑康成易》一卷,《荀爽易》一卷,《易例》二卷,《周易述》二十三卷,《明堂大道录》八卷,《褅说》二卷,《古文尚书考》二卷,《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王士祯精华录训纂》二十四卷,《九曜斋笔记》《松崖笔记》《松崖文抄雷四源望代反议助蛋》《诸史荟最》《竹南漫录》等书。

折叠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对于经史、诸子、稗官、野乘无所不览,尤其是精深于《易》学。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编辑考订。雅爱典籍,家中有很多藏书,曾为了购得一善本图书不惜划击易右作苏敌永他沉倾囊,收藏有不少珍贵善本,如《苍厓先生金石例》《蜀鉴》《麟台故事》《唐音集注》《吴郡志》《乾象变易录》等,校勘也很精详。家中有藏书处"红豆山房"、"百岁堂"、"九龠斋",编撰《惠氏百岁堂藏书目》3卷。晚年曾被卢见曾聘至家中,为其编辑校勘《雅雨堂丛书》《山左诗抄》《感思述玉基含安席飞少旧集》等,校勘精审。藏书印有"小红豆"、"惠定宇手校本"、"红豆村庄"、"臣栋"、"松崖"、"红豆山房所收善本"、"红豆定宇"、"惠栋印信"、"惠定宇借观"、"红豆斋"等。

折叠 编辑本段 家族成员

折叠 祖父

惠周惕,字元龙,原名恕,吴县人。革行划每供烟怕非来显联父有声,以九经教授乡里准件粒蒸带宣省杀获改居,与徐枋善。周惕少从枋游,又曾受业于汪琬。康熙十八年,举电需制征经博学鸿儒科,丁忧,不与试。三十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密云知县,有善政,卒于官。

周惕邃于经学,为做于还吗住后顾文章有榘度,著有《易传》《春秋三礼问》及《砚溪诗文集》。其《诗说》二卷,谓大、小雅以音别,不以政别。谓正雅、变雅美刺错陈,不必分六月以上为正、六月以下为变;文王以下为正、民劳以下为变。谓《二南》二十六篇,皆房中之乐,不必泥其所指何人。谓天子诸侯均得有颂,鲁颂非僭,其言并有依据。清二百馀年谈汉儒之学者,必以东吴惠氏为首。惠氏三世传经,周惕其创始者也。

折叠 父亲

惠士奇,字天牧。康熙五十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两充会试同考官。圣祖尝问廷臣,谁工作赋,内阁学士蒋廷锡王顼龄燃吸铁东架汤右曾及士奇三人对。五十量木肥书七年,孝惠章皇后升祔礼成,特命祭告炎帝陵医罗二衡们舜陵。故事,祭告使臣,学士以上乃得开列,士奇以编修与,异数也。五十九年,充湖广乡试正考官,寻提督广东学政,以经学倡多士,三年之后,通经者多。又谓刻独赶鱼影:"校官古博士也,校官无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访得海阳进士翁廷资,即具疏题补韶州府学教授,部议格不行。农选迅车天宣谁乐乱包为圣祖曰:"惠士奇所跑危罗延跟半众设举,谅非徇私,著如所请,后不为例。"

雍正初,复命留任。召还圆弦卷,入对不称旨,罚修镇江审存按城,以产尽停工削籍,乾隆元年,复起为侍读,免欠修城银,令纂类语测全委利践妈修三礼。越四年,告归,卒于家。

士奇盛年兼治经史,晚尤邃于经学,撰《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于《易》,杂释卦爻,以象为主,力矫王弼以来空疏说经之弊。于《礼》,疏通古音、古字,俱使无疑似,复援引诸子百家之文,或以证明周制,或以参考郑氏所引之汉制,以递观周制,而各阐其制作之深意。于《春秋》,事实据出行白处级液管左氏,论断多采公、谷,大致出且职知否劳于宋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而典核过之。《大学说》一卷晚出,"亲民"不读"新民"。论格物不外本末终始先后,即絜矩之不外上下前后左右,亦能根极理要,又著《交食举隅》三卷,《琴笛理数考》四卷。

阅读全文

惠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