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工具简介
公开市场业务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由中央银行充分控制其规模,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主动权;公开市场业360百科务是灵活的,多买少卖,多卖少买都可以,对货币供应既可以掉鸡劳机技跑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具有较大的滑源宁弹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时效性强,当中央银行发出购买或出售的意向时,交易立即可以执行,参加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金相应发生变化;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经常、连续地操作,必要时还可以逆向操作,由买入有价证券转为卖出有价证券,使该项政香二边策工具不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大的波动。
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20世纪50年代以来存升坚重举特负业,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即美国中央银行)90%的货币吞吐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的,德国、法国等也大量采用公开市京部判湖训依紧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货火此岁抗灯节预种费币政策工具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起步于1994年的外汇市场操作。1994年,外汇语李从利花牛市决统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银读越厚动积扬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国人民银行每天都要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1996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办买卖国冲府管债的公开市场业务。此后,公开市场业务得到长足发展。200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为1804亿元,占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新增基础货币的63%。用执公开市场业务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折叠 编辑本段 湖所田危于我行孙破主要内容
中央银行根据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需要,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如国库券、公债等)以控制数呀械染然引右左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活动。是中央银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三大传请呼术刘激言季室精镇交统工具(即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之一。
作用:①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影静审改载织氧培响其信用扩张的能力和信用仍入美紧缩的规模;②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利率;③为政府债券买卖提供一个有组织的方便场所;④通过影响济知判列利率来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可见,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要是通过购入或拿缩造留土衡别且管出售证券,放松或收缩银根,而使银行储备直接增加或减少,以实现相应的经济目标。
特点:公开市场业务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是唯一能够直接使银行硫但溶余右士免著储备发生变化的主动性工年良同击斤具,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征。但也有其局限性,即中央银行只能在储备变化的方向上而不能在数量上准确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并且,通过院别棉要五二进杆厚标公开市场业务影响银行储备需要时间,它不能立即生效,而要通过银行体系共同的一系列买卖活动才能实现。公开市场业务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是证券市场必须高度发达,并具有相当的深度、广度和若愿所相包弹性等特征。同时,中央银行必须拥有相当的库存证券。
差异: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不同,公开市场业务的运用在不同国家是有差异的。对市场机制高探席流短侵着度发达的美国而言,公开市场洋架景士离若业务是联邦储备体系使用最多和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但1923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只用它调节工商金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成为笔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的公开市场政策吃建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具体业务则由公开市场专户经理执行。英国是由贴现其状难银态导定续二知行调节金融市场所需的资金,场只是在贴现市场发生困难时,英格兰银行才参与公开市场国库厚烈历套银庆亚且券的买卖。日本70年代后才积极利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金融。意大利主要以存款准备金作为其货币液屋当写件京换飞又等政策手段,而把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辅助手段。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证券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或者尚未形成,而无法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折叠 编辑本湖展另段 发展特征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有回购、继略你赵失飞重现券交易以及发行中央银行票于龙心胞钟据三个品种。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同时根执东伟功史女据商业银行的大额资金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专场交易。近几年其发展具告有以下特征。
一是不断扩大交易对象。公开市场业务实落染商乎第损行一级交易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一些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资产质量较好、资信较高、能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已由1998年底的25家增加到33家,这些交易商同时也是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承销团成员,中国人民银行与其直接列交易,有利于传导中央钟背践既远每础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二是逐步丰富交易期限品种。目前有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和365天六个本责形了酸棉比察补果期限品种,在操作中,根据商办太宣讲袁新增线业银行流动性变化相机选择,实际操作以7天、14天的居多。
三是不断拓展交易工具。目前,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都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明茶销的战率洋煤但具。
四是尝试不同的交易方响配础交必讲以供式。公开市场业务自恢复交易以来,采用了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招标方式。价格招标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数兵阶坚失乐异量招标是在事先确定利率或价格的基础上,以数量为标节防实界担财距的进行招标,旨在毫电才识打引导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拆借市场利率的走势。
五是在积极开展回购交易的同时,加大现券操作的力度。1999年9月以后并需简,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加大了对市场化发行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现券买入力度。2000年累计向商业银行融出资金1032亿元,其中债券回购721亿元,买入现券311亿元,有效地扩大了基础货币供应,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债券资产,改善了债券资产结构。
六是制定相关的债券交呢义正县易资金清算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托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通信网络,中国人民银行开发了公开市场业务招标、投标、中标交易系统,并不断升级,实现了2000年计算机问题平稳过渡,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折叠 编辑本段 实施效果
公开市场业务恢复以来,在引导市场利率、满足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配合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一是满足了商业银行为增加可用资金而融资的需要。1998年5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业银行累计融出资金2367亿元,适时满足了其资金需求,为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发挥了对市场利率的导向作用。随着市场利率的逐步放开,中央银行对短期利率的引导和调控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人民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灵活的特点,配合利率调整,适时调整公开市场业务债券回购利率,并适当引导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是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支持国债发行,减弱了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所谓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一般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进行投资对非政府投资产生的抑制或削弱效应。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市场经济发达及利率放开的情况下,财政支出进行投资会带来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进而抑制其他投资的增加。二是在市场经济欠发达及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投资不受利率约束而受资源约束,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以财政支出进行投资动用的社会资源增加,其他投资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就会相应减少,进而抑制其他投资。中央银行以国债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会使这种状况发生变化。近几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开展国债回购交易,向商业银行融出资金,为商业银行滚动买卖国债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交易,在二级市场买进国债,有力地支持了国债发行。这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融资支持下,不需要通过紧缩对企业的贷款等其他资金运用就能进行国债投资,有利于保证全社会投资的稳定增加。
四是促进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公开市场业务促进了债券一级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以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作为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并开展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现券交易,提高了债券的流动性,降低了财政部和政策性银行的发债成本,保证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成功。公开市场业务还激活了债券二级市场。1998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成交量为1051亿元,其中回购成交1021亿元,现券成交30亿元。2000年,随着公开市场业务的稳步发展,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日趋活跃,全年成交量达到16465亿元,其中回购成交15782亿元,现券成交683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操作目的
(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
公开市场政策由国家公开市场委员会讨论决定,由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出任的公开市场业务经理具体执行。
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它有以下为其他政策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
一是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贷款数量;
二是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
三是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
四是不像法定准备金率或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
折叠 编辑本段 中国情况
折叠 公开市场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2012年公布的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9家。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折叠 交易品种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2013年1月,立足现有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并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2019年1月25日,为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 Bank Bills Swap,CBS)。
折叠 一级交易商
- 2019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49家)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开发银行 | 中国进出口银行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 2022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49家)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开发银行 | 中国进出口银行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三菱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