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奖项介绍
折叠 编辑本段 重要奖项
金豹奖/Golden Leopard
最佳男演员/Best Actor
最佳女演员/Best Actress
最佳导演/Best Director
评审团特别奖/Special Jury Prize
国际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第二名,仅次于金豹奖。
特别提及/Special Mention
荣誉金豹奖/Leopard of Honor
更多名为:终生成就奖
最佳处女作/Best First Film
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Netpac Award
观众奖/Audience Award
卓越奖/Excellence Award
自2004年起颁给拥有独特风格和取得卓越成绩的国际知名演员,由葡萄酒商Moët et Chandon赞助。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届回顾
时间 | 金豹奖 | 时间 | 金豹奖 |
1946年 | 1947年 | ||
1948年 | 1949年 | ||
1950年 | 1952年 | 第6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
1953年 | 1954年 | ||
1955年 | 第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1957年 | |
1958年 | 1959年 | ||
1960年 | 1961年 | 第1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
1962年 | 1963年 | ||
1964年 | 1965年 | ||
1966年 | 1967年 | ||
1968年 | 1969年 | ||
1970年 | 1971年 | ||
1972年 | 1973年 | ||
1974年 | 1975年 | ||
1976年 | 1977年 | ||
1978年 | 1979年 | ||
1980年 | 1981年 | ||
1982年 | 1983年 | ||
1984年 | 1985年 | ||
1986年 | 1987年 | ||
1988年 | 1989年 | ||
1990年 | 1991年 | ||
1992年 | 1993年 | ||
1994年 | 1995年 | ||
1996年 | 1997年 | ||
1998年 | 1999年 | ||
2000年 | 2001年 | ||
2002年 | 2003年 | ||
2004年 | 2005年 | ||
2006年 | 2007年 | ||
2008年 | 2009年 | ||
2010年 | 2011年 | ||
2012年 | 2013年 | ||
2014年 | 第67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15年 | 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16年 | 第69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17年 | 第7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18年 | 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19年 | 第7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20年 | 第7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2021年 | 第74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届得主
折叠 金豹奖
年度 | 获奖电影 | 导演 | 代表国家 |
---|---|---|---|
1946年 | 一个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 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 | 美国 |
1947年 | 沉静(Le silence est d'or) | 雷内·克莱尔 | 法国 |
1948年 | 德意志零年(Germany Year Zero) | 罗伯托·罗塞里尼 | 意大利 |
1949年 | 农场七宗罪(La ferme des sept péchés) | 让·德韦夫尔(Jean-Devaivre) | 法国 |
1950年 | 威利还乡记(When Willie Comes Marching Home) | 约翰·福特 | 美国 |
1951年 | 未颁发 | ||
1952年 | 猎杀(Hunted) | 查尔斯·克瑞奇顿(Charles Crichton) | 英国 |
1953年 | 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 | 约瑟夫·曼凯维奇 | 美国 |
格林卡(Kompozitor Glinka) |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Grigori Alexandrov) | 苏联 | |
1954年 | 地狱门(Jigokumon) | 衣笠贞之助 | 日本 |
五脚绵羊(Le mouton à cinq pattes) | 亨利·维尼尔(Henri Verneuil) | 法国 | |
Frutti selvaggi(Les fruites sauvages) | 赫尔维·布龙贝格尔(Herve Bomberger) | 法国 | |
Il Principe Bajaja(Prince Bajaja) | 伊利・唐卡(Jirí Trnka) | 捷克斯洛伐克 | |
Rotation | 沃尔福冈·施多德(Wolfgang Staudte) | 西德 | |
1955年 | Carmen Jones | 奥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 | 美国 |
L'usignolo dell'Imperatore(Dobrý voják Svejk) | 伊利·唐卡 | 捷克斯洛伐克 | |
1956年 | 未颁发 | ||
1957年 | Il grido |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意大利 |
1958年 | Un pugno di polvere(Ten North Frederick) | 菲利浦·唐恩(Philip Dunne) | 美国 |
1959年 | 杀手之吻(Killer's Kiss) | 史丹利·库柏力克 | 美国 |
1960年 | 英俊的安东尼奥(Il bell'Antonio) | 莫洛·鲍罗尼尼(Mauro Bolognini) | 意大利 |
1961年 | 野火(Nobi) | 市川昆 | 日本 |
1962年 | Un cuore grosso così(Un coeur gros comme ça) | François Reichenbach | 法国 |
1963年 | Trasporto per il paradiso(Transport z raje) | Zbynek Brynych | 捷克斯洛伐克 |
1964年 | 黑彼得(Cerny petr) | 米洛斯·福曼 | 捷克斯洛伐克 |
1965年 | Alle quattro del mattino, due uomini, due donne(Four In The Morning) | 安东尼·西门斯(Anthony Simmons) | 英国 |
1966年 | Il coraggio quotidiano(Kazdy den odvahu) | Evald Schorm | 捷克斯洛伐克 |
1967年 | 恍惚的土地(Terra em transe) | 格劳贝尔·罗恰(Glauber Rocha) | 巴西 |
1968年 | I visionari | Maurizio Ponzi | 意大利 |
1969年 | Charles mort ou vif | Alain Tanner | 瑞士 |
1969年 | Nessun orizzonte oltre il fuoco(V ogne broad net) | Gleb Panfilov | 苏联 |
三只伤心老虎(Los tres tristes tigres) | Raúl Ruiz | 智利 | |
Szemüvegesek | Sandor Simò | 匈牙利 | |
1970年 | 道路的尽头(End of the Road) | Aram Avakian | 美国 |
Lilika | Branko Plesa | 南斯拉夫 | |
无常 | 实相寺昭雄 | 日本 | |
Sole O(Soleil O) | Med Hondo | 毛里塔尼亚 | |
1971年 | Gli amici(Les amis) | 热拉尔·布莱恩(Gérard Blain) | 法国 |
Hanno cambiato faccia | 科拉多·法里纳(Corrado Farina) | 意大利 | |
In punto di morte | Mario Garriba | 意大利 | |
1971年 | Private Road | 巴尼·普拉茨-米尔斯(Barney Platts-Mills) | 英国 |
Znaky na drodze(Znaky na drodze) | Andrzej Piotrowski | 波兰 | |
1972年 | Bleak Moments | 麦克·李 | 英国 |
1973年 | Illuminazione(Illuminacja) | 克里斯多夫·赞努西(Krzysztof Zanussi) | 波兰 |
1974年 | Via dei pompieri n°25(Tuzolto utca 25) | 伊斯特凡·萨博(István Szabó) | 匈牙利 |
1975年 | Il figlio di Amr è morto(Le fils d'Amr est mort) | Jean-Jacques Andrien | 比利时 |
1976年 | Le grand soir(Le grand soir) | Francis Reusser | 瑞士 |
1977年 | 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监狱岁月(Antonio Gramsci - I giorni del carcere) | Lino Del Fra | 意大利 |
1978年 | I tembelides tis eforis kiladas(I tembelides tis eforis kiladas) | Nikos Panayotopoulos | 希腊 |
1979年 | Il gregge(Sürü) | 札奇·奥克坦(Zeki Ökten) | 土耳其 |
1980年 | Maledetti vi amerò | 马可·图利欧·吉欧达纳(Marco Tullio Giordana) | 意大利 |
1981年 | Chakra | Rabindra Dharmaraj | 印度 |
1982年 | 旅行者(Traveller) | Joe Comerford | 爱尔兰 |
Rapporti prefabbricati(Panelkapcsolat) | 贝拉·塔尔(Béla Tarr) | 匈牙利 | |
Les jocondes | Jean-Daniel Pillault | 法国 | |
Quartetto Basileus | Fabio Carpi | 意大利 | |
1983年 | La principessa(Adj király katonát) | Pál Erdöss | 匈牙利 |
1984年 | 天堂陌影(Stranger Than Paradise) | 吉姆·贾木许 | 美国 |
1985年 | Falò. Fuoco alpino(Höhenfeuer) | 佛瑞德·穆勒(Fredi Murer) | 瑞士 |
1986年 | Jezioro bodenskie(Jezioro bodenskie) | Janusz Zaorski | 波兰 |
1987年 | Il bebè(O Bobo) | José Alvaro Morais | 葡萄牙 |
1988年 | 远方的声音(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 | 特伦斯·戴维斯(Terence Davies) | 英国 |
Farfalle(Schmetterlinge) | 沃尔夫冈·贝克(Wolfgang Becker) | 西德 | |
1989年 | Why Has Bodhi-Dharma Left for the East? | 裵镛均 | 韩国 |
1990年 | Un valzer casuale(Slouchainij Vals) | Svetlana Proskurina | 苏联 |
1991年 | 梦幻强尼(Johnny Suede) | 汤姆·迪西罗(Tom DiCillo) | 美国 |
1992年 | 秋月 | 罗卓瑶 | 日本 |
1993年 | 高加索俘虏(Prisoner of the Mountains) | Ermek Shinarbaev | 俄罗斯 |
1994年 | 水缸(Khomreh) | Ebrahim Foruzesh | 伊朗 |
1995年 | Rai(Raï) | 托马斯·吉洛(Thomas Gilou) | 比利时 |
1996年 | Nénette e Boni(Nénette et Boni) | 克莱尔·丹尼斯(Claire Denis) | 法国 |
1997年 | Lo specchio(Ayneh) | 贾法·帕纳西(Jafar Panahi) | 伊朗 |
1998年 | 赵先生 | 吕乐 | 中国 |
1999年 | Pelle d'uomo cuore di bestia(Peau d'homme, coeur de bête) | Hélène Angel | 法国 |
2000年 | 冤家父子 | 王朔 | 中国 |
2001年 | Alla rivoluzione sulla due cavalli | Maurizio Sciarra | 意大利 |
2002年 | Il desiderio(Das Verlangen) | 伊恩·狄尔泰(Iain Dilthey) | 德国 |
2003年 | Acque silenziose(Khamosh Pani) | 莎碧哈·苏玛(Sabiha Sumar) | 巴基斯坦 |
2004年 | 私人地区(Private) | 萨维里奥·克斯坦佐(Saverio Costanzo) | 意大利 |
2005年 | 9 vite da donna(Nine Lives) | 罗德里格·加西亚(Rodrigo García) | 美国 |
2006年 | Das Fräulein(Das Fräulein) | Andrea Staka | 瑞士 |
2007年 | 恋する彼女、西へ | 小林正宽 | 日本 |
2008年 | Parque vía(Parque vía) | Enrique Rivero | 墨西哥 |
2009年 | She, a Chinese | 郭小橹 | 中国 |
2010年 | 寒假 | 李红旗 | 中国 |
2011年 | Aprire porte e finestre(Abrir puertas y ventanas) | Milagros Mumenthaler | 阿根廷 |
2019年 | 火焰的女儿 | 佩德罗·科斯塔 | 葡萄牙 |
折叠 最佳男演员
时间 | 影片 | 影帝 |
---|---|---|
1958年(第11届) | 阿Q正传 | |
1959年(第12届) | ||
1964年(第17届) | ||
1991年(第44届) | 谢卜 | |
2000年(第53届) | 抢劫 | Joachim Bissmeier,乔瑟夫·哈德、Roland Düringer |
2001年(第54届) | 两立方厘米的革命 | 安东尼·加西亚 |
2002年(第55届) | Yorgos Karayannis | |
2003年(第56届) | Maria | |
2004年(第57届) | Private | |
2005年(第58届) | 九连祷 | 帕特里克·多洛雷特 |
2006年(第59届) | 大使 | |
2007年(第60届) | ||
2008年(第61届) | Tayanç Ayaydin | |
2009年(第62届) | 柏拉图学园 | |
2010年(第63届) | 冰壶 | |
2011年(第64届) | 伯格丹·杜米特拉彻 | |
2012年(第65届) | Der Glanz des Tages | Walter Saabel |
2013年(第66届) | El mudo | Fernando Bacilio |
折叠 最佳女演员
时间 | 影片 | 影后 |
---|---|---|
1948年(第3届) | Film Without a Name | 海蒂嘉德·纳福 |
1958年(第11届) | Amore e chiacchiere (Salviamo il panorama) | Carla Gravina |
1960年(第13届) | 更高原则 | Jana Brejchová |
1964年(第17届) | 情迷意乱 | 高峰秀子 |
2000年(第53届) | Amour, l'argent, l'amour, L' | 莎宾·蒂莫提欧 |
2001年(第54届) | 蝴蝶 Nabi | 金浩静 |
2002年(第55届) | I Am Taraneh, I Am Fifteen Years Old | 塔兰涅·阿里多斯蒂 |
2003年(第56届) | 芳龄十三 Thirteen, Maria, Khamosh Pani: Silent Waters | |
2004年(第57届) | 守护你 守护你 | Pinar Erincin |
2005年(第58届) | 九条命 | Sydney Tamiia Poitier,玛丽·凯·普莱斯,莫莉·帕克,阿曼达·塞弗里德,罗宾·怀特,Rebecca Tilney,茜茜·斯派塞克,艾尔皮迪娅·卡里洛,艾米·布伦尼曼,凯西·贝克尔,格伦·克洛斯,霍利·亨特,丽莎·盖伊·汉密尔顿,达科塔·范宁 |
2006年(第59届) | 斯蒂芬妮·达丽 | 爱波·塔布琳 |
2007年(第60届) | 改变我 | Marian Álvarez |
2008年(第61届) | 黑海 | Ilaria Occhini |
2009年(第62届) | 只做陌生人 | 洛特·弗贝克 |
2010年(第63届) | 白白的世界 | 佳斯娜·杜里奇 |
2011年(第64届) | 姐妹情殇 | María Canale |
2012年(第65届) | 我还有话要说 | 耐安 |
2013年(第66届) | 少年收容所 | 布丽·拉尔森 |
折叠 最佳导演
时间 | 影片 | 导演 |
---|---|---|
1946年(第1届) | 雷内·克莱尔 | |
1948年(第3届) | 要塞风云 | 约翰·福特 |
1958年(第11届) | 漂亮的赛尔日 | 克劳德·夏布洛尔 |
1959年(第12届) | Foma Gordeev | 马克·顿斯阔依 |
2006年(第59届) | 风葬的童年 | 劳伦·亚查德 |
2009年(第62届) | 小手鼓 | Aleksei Mizgiryov |
2010年(第63届) | 冰壶 | 丹尼斯·考特 |
2011年(第64届) | 一番好意 | 阿德里安·斯塔鲁 |
2012年(第65届) | 我还有话要说 | 应亮 |
2013年(第66届) | 我们善熙 | 洪常秀 |
折叠 荣誉金豹奖终生成就奖
时间 | 得奖者 | 时间 | 得奖者 |
---|---|---|---|
1989年(第42届) | 埃尼奥·莫里康内 | 1990年(第43届) | Gian Maria Volontè |
1991年(第44届) | 雅克·里维特 | 1992年(第45届) | 曼努埃尔·德·奥里维拉 |
1993年(第46届) | 塞缪尔·富勒 | 1994年(第47届) | 琪拉·穆拉托娃 |
1995年(第48届) | 让-吕克·戈达尔 | 1996年(第49届) | 沃纳·施罗德 |
1997年(第50届) |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1998年(第51届) | 乔·丹特 |
1999年(第52届) | Daniel Schmid | 2000年(第53届) | 保罗·范霍文,Paolo Villaggio |
2002年(第55届) | 西德尼·波拉克 | 2003年(第56届) | 肯·罗奇 |
2004年(第57届) | 维姆·文德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特瑞·吉列姆 | 2006年(第59届)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
2007年(第60届) | 侯孝贤 | 2009年(第62届) | 高畑勋,富野由悠季 |
2010年(第63届) | 贾樟柯 | 2011年(第64届) | 阿贝尔·费拉拉 |
2012年(第65届) | 莱奥·卡拉克斯 | 2013年(第66届) | 沃纳·赫尔佐格 |
2017年 | 托德·海因斯 |
折叠 编辑本段 华人相关
折叠 获奖
王兵执导的《方绣英》是第六部获得金豹奖的华语片,在此之前有李红旗执导的《寒假》(2010)、郭小橹执导的《中国姑娘》(2009)、王朔执导的《我是你爸爸》(2000)、吕乐执导的《赵先生》(1998)以及香港导演罗卓瑶执导的《秋月》(1993)
折叠 评审
折叠 编辑本段 其他介绍
华语电影最早出现在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的是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黄土地》获得了那年的银豹奖,也让西方观众了解了文革后的中国新电影。后来田壮壮导演也有作品在这里获奖,张元的《北京杂种》也在洛迦诺电影节首映,吕乐的《赵先生》,王朔的《我是你爸爸》都曾获得过最高荣誉"金豹奖"。而陈果导演的《细路祥》,刘冰鉴导演的《男男女女》都曾在洛迦诺电影节引起了很好的反响。盛志民导演的《浮生》,彭韬导演的《血禅》也都从洛迦诺载誉荣归。
著名导演贾樟柯曾任第6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评委,并回顾放映《站台》。而华人导演的宗师侯孝贤在同届电影节上喜获终身成就奖--荣誉金豹奖。
瑞士当地时间2015年8月15日21点,第6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礼。毕赣导演的电影《路边野餐》一举斩获"当代影人"竞赛单元最佳新导演奖以及本次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两项大奖。影片年内将在国内各院线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