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概况
胜利乡名源于驻地胜利村名。胜利村,原名田家村, 土地改革时,农民协会为纪念革命胜利,改为胜利村。清末属汤原县东二区,中华民国以后隶属第四区。东北沦陷后期,隶属太平川村。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般才景露毫浓,隶属太平川区,后改为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仍为第道二区,1956年2月设置胜利乡。1958年10月,将太平川乡并入改称胜利人民公社。1974年12月,将胜利公社西北部地区划出,分设新兴公社和太平川公社。1984年7月,将胜利公社改为胜利乡。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状况
胜利乡境内地势平坦,江河环绕,有多处大、中型抽水站。全乡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主要种植水稻和玉米,水稻产量占总产量的1/3以上。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全乡共有17个行政村,18个乡直单位,乡村总户数3,546户,其中农业户数3,431户,农业人口14,390人,劳动力3,018人,战阻虽京视土地总面积134,718.2亩,其中耕地面积78,600亩,另有洪源区耕地3,207.5亩,林地10,920亩,荒地草原10,410.9亩,水域11,984.4亩,建设用地17,869.2亩,其他用地1,725.5亩。耕地土壤肥沃。沿松花江18.4造啊刚映接8公里建有标准防洪堤坝,引汤续建工程水流经4个村,直接受益水田面积达1.5万亩,可发展水田面积5,000亩。
简微居映洲配棉突值10521人(2017年),107.1平方千米(360百科2017年)。
折叠 编辑本段 特色
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发展方针
乡认真实施"市场导向、科企兴乡、依托交通、四开富民"的十六字方针,现已初步形成粮、牧、企、烟、菜五业觉搞并举的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