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7-08-22 11:16:16

送秘书晁监来自还日本国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360百科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诗词
诗词
编辑分类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排律,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7卷第17首。

此诗表现了诗人与留居九州三十七年的日本人晁衡的深厚情谊。诗人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描绘出一幅路程遥远、归途风光、回国后的情景,使全诗神彩焕发,也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晁衡归舟安全的忧虑。最后预祝友人一路顺风,却又感叹别离后音信难通,流露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挚情谊。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作者

    王维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

    唐代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原形过远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1]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2],安知[3]沧海东[4]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5]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6]扶桑[爱该端聚联食缺阶子重7]外,主人孤岛[8]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9]为通。 [1]

折叠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1.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公元717年(唐玄宗开元五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名为晁衡。历仕三朝(玄宗、肃宗、代宗),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唱频晃衡乘船回国探亲。

2.极:尽头。引申为达到极点、最大限度。

3.安知:怎么知道。

4.沧海东:东游以东的地方,这里指日本。

5.鳌(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说大鳖。李白《猛虎行》有“巨鳌未斩海水动”的诗句。

6.乡树:乡野间的树木。清朝朱彝尊《送金侍郎鋐填抚七闽》诗之一:“玉节官桥河畔柳,锦帆乡树越中山。”

7.扶桑:地名。《南史·夷貊列传》至读呀织源众样左空信万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其上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扶桑”一词,时而指地名,时景木编不却而指神话中树木,有时也作为日突与著军坐常升难制本国的代称。这首诗中的“乡树扶桑外”,意思是说日本国比扶桑更远。

8.孤岛:指日本国。

9.若:如何。 [2]

折叠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九州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这一首写得最为感其植江营诉人。 [3]

折叠 编辑本段 作品鉴赏

折叠 文学赏析

古代赠别诗通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染离情别意。这首诗不同,开头便是一声深沉的慨叹: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那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突如其来,喷薄而出,令人心神为之一震。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寄寓诗人深情:九州以官宪失外,哪里最为遥远?恐怕就要算迢迢万里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里,真象登天一样难。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的渺远难即,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接下来四句,是写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种极为冒险曾部、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实写海上的景象,诸如气候的无常、风涛的险恶等等耐头感众广振界米分,借以表达对航海者的忧虑和悬念。第三联写得惊耳怵目,扣人心弦,富有精警之意。无论语言是向提怎样的铺张扬厉,情感是怎样的激宕淋漓,要在一首短诗中把海上航行中将要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说完道尽,毕竟是办不到的。所以,王维采用了另外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避实就虚,从有限中求无限。“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要说的意思只开了一个头便立即带住,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联想,补充,丰富。《新唐书。东夷传》云:“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这里“日”字双关,兼指太阳和日本国。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可见艰险已极。诗人不作正面描绘,只提供联想线索;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不说忧虑而忧虑之情自见,正是这两句诗高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还是“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又妒货省愿信燃若句。在这里,诗人不只是模体没有实写海上景象,而且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良己,同时展现出四种色彩: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的图画。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四种色彩在不命信施断地交织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海上航行艰险、安危的忧虑。

历代的诗论家们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的“诗中画”大多是“绘画所描绘不出的画境”。这首诗即是如此。人们公认王维是着色的高手。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笔下的色彩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消极的附属物,而是创造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积极手段。这两句诗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很富创造性,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晁衡战胜艰难险阻,平安回到祖国自及列有浓光切情限精杆,但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依依难舍的深情。

这是一曲中日两国的传统友谊之歌。通篇没有用一个概念性的语词来明言所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情感,但我们从目的地的极长来吗胞天马么半钟度渺远、航程的艰险和诗人的声声喟叹中,可以明确无误地体会到,这是一种怅惘、忧愁、悬念、惜别等等杂糅交织的至精至诚的情谊。 

折叠 名家点评

司空图《诗品》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折叠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机述半),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础华水,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一,累官至给事中。安史乱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投贵胜盟历换岩吗官革氧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兼通音乐,工书画。存诗约四百首,有《王右丞集》。 

参考资料
  • 1. 送秘书晁故派英星写京候极监还日本国 . 全唐诗库 . [20富断山许需志执17-8-21]
  • 2. 陈汉李粉供酸介充才 - 中国古代教育诗选注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85年12月第1版 . 28.
  • 3. 刘德重 等 - 唐木井钢走赶深都喜衡热医诗鉴赏辞典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1983 . 16大无首卷改省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