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校园环境
折叠 建筑景观
科大建筑风光牧星湖:“牧”,《易.谦卦》中有“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此处取人才成长不仅在于教育也在于个人修养之意。“星”,是夜晚在湖面上看到的景象,暗喻校园里的莘莘学子必将学有所成,绽放异彩。
时间广场:巨大的圆形景观区内设有时钟和喷泉,给人以强烈的时间和空间感,“时钟”寓意科大发展承接历史,永不停歇、代代相传。“喷泉”有思源之意。古代“泉”同“钱”,喻意知识就是源泉,知识创造财富,愿科大兴旺发达。
和苑:站在和苑园区中间位置,击掌、呐喊皆有回声相和。这是“和苑”的本源。此外,取名和苑呼应了学校大力倡导的“和”文化。即把树立“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建设“内和外顺”的运行环境、创建“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作为广大师生的自觉文化诉求。
天佑园:“天佑”取自詹天佑之名。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该校是以理工科为主、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素有“工程师摇篮”的美誉。取名“天佑园”契合了学校的办学渊源和办学特色。
守敬园:“守敬”取自郭守敬之名。郭守敬是元代杰出的天文、水利、数学、仪器仪表制造专家。他一生科技成就有二十几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以河北省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命名园区,寓意研究学问要永葆科学严谨的“守敬”态度,才能不断创造骄人业绩。
结网岛、羡鱼桥:“结网”、“羡鱼”均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喻示为学治学之道,在于脚踏实地,潜心学问,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曲直桥:该桥在建筑形式上有曲有直。道路有曲直,人生亦有曲直。“曲直”道出的是人生哲理, “若想直中取,先向曲中求”、 “求同存异、化曲为直”(出自《求同存异,化曲为直》——2004,计卫舸,《中国高等教育》),契合了该校“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云衢亭:“云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处化而用之,喻指天街。该亭位于学校牧星湖边假山山顶之上,地势险要。云衢亭近处与水、亭、岛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衔远亭:“衔远”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该亭位于牧星湖畔,位置虽低,气势却不减,以“衔远”为名与周围的“牧星湖”、“放梦亭”等雅趣景观形成宏大之势。
折叠 对石景观
科大对石风光“览山、击水”对石:“览山”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击水”,取自庄子的《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览山”寓意学习要博览群书,“击水”寓意要重视实践。
“问高、莫问高”对石:“问高”寓意师生要勇于攀登科学高峰;“莫问高”寓意师生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要一往无前、永不止步。
“知足、知不足”对石 :“知足”时刻警示同学们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知不足”寓意科大学子探索科学知识永不知足。
“至善、若水”对石:“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寓意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追求完美;“若水”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寓意师生要追求那种“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的优良品性。
“恒安、恒德”对石:“恒安”石外形似大象之躯,取其谐音,寓意“祥和、祥泰”,“恒”代表恒久长远,“安”代表安详、稳定,寓意科大事业恒久、稳定,快速发展。“恒德”石其外观纹理似万条江河汇入大海,取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共谋学校发展之意。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阶 段 | 组成部分 | 备注 |
---|---|---|
工读师范学院时期 (1956-1970) | 河北交通学院(1956-1964) | 河北交通学院与保定师范学院于1964年合并为河北工读师范学院。河北工读师范学院于1970年更名为河北化工学院。 |
保定师范学院(1956-1964) | ||
河北工读师范学院(1964-1970) | ||
一机部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 (1958-1970) | 于1970年更名为河北机电学院 | |
化工学院与机电学院时期 (1970-1996) | 河北化工学院(1970-1987) | 河北化工学院于1987年更名为河北轻化工学院 |
河北轻化工学院(1987-1996) | ||
河北机电学院(1971-1996) | ||
河北科大时期 (1996-) | 河北科技大学(1996-) | 河北轻化工学院和河北机电学院于 1996年合并组建为河北科技大学 |
工读师院时期(1956-1970年)
学校平面图河北科技大学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建校的河北交通学院和保定师范学院。河北交通学院位于石家庄市裕华路北(即河北工读师范学院北院),原为交通部6所公路院校之一,设有道桥、汽车、和企业管理专业,为四年制本科,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全国分配;保定师范学院位于保定市前卫路,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设有四系四科一部,即中文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历史科、地理科、外语科、政教科,以及教师进修部,为四年制本科,参加全国统一招生录取。两校历经搬迁合并,并于1964年11月26日正式改建为河北工读师范学院,由郭沫若题写了“河北工读师范学院”的校名,这是河北省第一所文、理、工兼有的新型师范学院,目标是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业技能的新型教师,学校位于裕华中路南北(即河北科大中校区和路北的河北广播电台部分),占地370余亩,附设有机械厂、化工厂和滹沱河农场三大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1万册,设有机电、数理、文史、化工4个系和1个教师进修部,学制为五年制本科,规模约2400人,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是文革前夕石家庄仅有的3所高校之一。
化工学院与机电学院时期(1970-1996年)
河北化工学院于1970年10月由河北工读师范学院改建而成,是一所省属多科性高等工科院校,由郭沫若题写了校名。设有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环境工程、纺织工程、轻工工程5个系。1987年1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河北化工学院改名为河北轻化工学院,是一所多科性高等工科院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化工、轻工、纺织等高级技术人才和科学研究人员的任务。该院位于裕华路,占地263亩,图书馆藏书27万余册。时年有无机化工、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染整工程、针织工程、工程纺织工程、服装、食口工程、工业发酵、制浆造纸、工业管理工程、环境工程、工业分析、化工设备与机械、生产过程自动化15个专业,本科学制4年。该院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在师生中提倡"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风气。以招本省学生为主兼招其他省、市、自治区学生,学院建立了科技开发中心,成立了石家庄市轻化工业科技生产联合集团,与河北省和其他省的5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横向联合,开展跨行业,跨地区的科技协作,河北纺织职工大学与该学院联合办学。
河北机电学院成立于1971年11月29日,是一所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工科大学,由郭沫若题写校名。该校坐落在石家庄市新华路北,占地面积288亩。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石家庄电机制造学校",后划归河北省领导,1971年建为"河北机电学院"。学院拥有5系12个专业,即机械工程一系(设机械制造艺及设备专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机械工程二系(设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锻压工艺及设备专、焊接专业)、自动化工程系(设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电机专业)、电子工程系(设电子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管理工程系(设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四年本科学制。该院面向河北省招生,毕业分配主要面向河北省内厂矿企业。学院是时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的九所试点院校之一,以“只问攀登莫问高”为校训,为河北省培养了大批人才。
河北科大时期(1996—)
1996年5月,河北轻化工学院与河北机电学院合并组建为河北科技大学,同年河北纺织职工大学并入。
2002年,建校90余年的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并入河北科大。
2003年,人民警察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分离,成立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河北科大取得优秀成绩。
201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联合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大学协议书》,该校成为省部共建大学。[1]
2014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
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2017年2月,河北省确定河北科技大学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学科专业涉及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门类,与河北省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省级“双一流”建设学科。工程学学科位于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学科接近ESI世界排名前1%。[2]
一级硕士点:教育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数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共17个。[2]
级别 | 课程名称 |
---|---|
国家级(2) | 药物合成反应 、大学英语 |
省级(10) | 材料性能学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分析化学 、计算机网络 、化工工艺学 、书籍设计 、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形势与政策 、工业药剂学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级别 | 批准时间 |
---|---|---|---|
环境工程 | 工学 | 省级 | 1994 |
化学工艺 | 工学 | 省级 | 2000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工学 | 省级 | 2005 |
发酵工程 | 工学 | 省级 | 2009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省级 | 2009 |
数量经济学 | 经济学 | 省级 | 2009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工学 | 省级 | 2013 |
纺织工程 | 工学 | 省级 | 2013 |
药物化学 | 工学 | 省级 | 2013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级别 | 批准时间 |
---|---|---|---|
应用数学 | 理学 | 省级 | 2013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级别 | 批准时间 |
---|---|---|---|
材料加工工程 | 工学 | 校级 | 2010 |
英语语言文学 | 文学 | 校级 | 2010 |
折叠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5个本科专业学院,79个本科专业。
类别 | 名称 | ||
---|---|---|---|
二级学院 | |||
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 | |||
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
独立学院 | |||
研究生院 | 河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
教学部 | 河北科技大学体育课部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药学、药物制剂、能源化学 | |||||
经济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交通运输、物流工程、物流工程、金融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管理 |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环境科学、给水排水工程 | |||||
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化学 | |||||
文法学院 | 法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新闻学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法语 |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质量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 | |||||
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
纺织服装学院 | 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表演、产品设计与商务、针织与服装、服装工程 | |||||
建筑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 | |||||
艺术学院 |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 |||||
影视学院 | 戏剧影视动画、录音艺术、导演 |
折叠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376人,专任教师1098人,其中,教授195人,副教授34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99人。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34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河北省教学名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河北省级优秀教师10人、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劳动模范1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4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跨世纪双十双百双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一、二、三层次人选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河北省级教学团队2个。[2]
李 强 | 教育部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贾英民 | 教育部食品与营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陈 辉 | 教育部轻工与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许景朝 |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张 森 |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于奕峰 | 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分委员会委员 |
杨景亮 |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工程分委员会委员 |
张占柱 | 教育部轻工与食品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轻化工程分委员会委员 |
国家级优秀教师 | |||
河北省省级优秀教师 | |||
河北省省级模范教师 | |||
河北省劳动模范 | |||
河北省教学名师 | |||
第一层次 | 牟德华 | |
第二层次 |
第一层次 | |||
第二层次 | |||
张丹参 | |||
第三层次 | 李 艳 |
折叠 开放办学
折叠 编辑本段 科研成果
折叠 研究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截至2018年6月,现建有18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基地等)。近五年,主持承担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口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0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39项。2015年在中国大学评价专利技术转让排名中位列第58位,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批为“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2]
折叠 学术期刊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主要报道有关化工、食品、纺织、染整、服装环境保护、工业分析、机械、材料、自动化、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文献综述、科技信息等内容。该学报获得荣誉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河北省优秀期刊、河北省教育系统十佳期刊。[3]
折叠 学术交流
学校积极实施对外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省内外29个地方政府签定了科技教育全面合作协议;与36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65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
折叠 科研成果
河北科技大学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有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1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电子设计大赛、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节能减排竞赛等重大赛事中,我校学生获奖数量、层次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飞翔创客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是省内首批获此殊荣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十五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被评为首批“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2]
发表论文
2003-2007年间,该校共有281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被收录的论文数呈现连年递增趋势,反映了学校基础研究理论水平有很大提高。截至2013年12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共收录该校学术论文一万三千余篇。
学生获奖
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科研类)、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等多项活动和竞赛中,共获国家级奖励240余项、省级奖励290余项,获奖数量、层次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其中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科研类)上,我校连续多年稳居奖牌榜首位。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中获创意类一等奖。我校代表国家参加英国国际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大赛,荣获电动组项目冠军,并获该赛事唯一一项最佳设计奖。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训
折叠 校徽
学校标识学校标志以科技蓝为设计基色,以DNA双螺旋结构为设计基点,整合了DNA、山水、人等设计元素,表现了河北科技大学的文化特质。构图上虚下实,寓意河北科技大学厚重的文化根基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的校名标准字体为毛体字。
DNA:是生命科学的起点,生命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归宿。DNA代表了学校的“科技”特征。
山水:山代表巍巍太行山,水代表浩浩渤海水,学校正孕育其中。
人:蕴含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折叠 校歌
《河北科技大学之歌》
雪浪石上,铭刻着志向,牧星湖畔书生朗朗
啊,博学,啊,于文
约之以礼,浩然正气,心飞扬,心飞扬
啊,兴业,尽责
自强不息,燕赵大地,舞青春理想
崇尚真理,薪火相传
细雕琢,细雕琢,国家栋梁
樱花绽放,满园啊芬芳,讲堂群里文字激扬
啊,上善,啊,若水
厚德载物,胸怀宽广,筑梦想,筑梦想
啊,兴业,尽责
开拓进取,科技之舟,扬帆远航
迎着朝阳,击水中流
创辉煌,创辉煌,民族兴旺
折叠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校园文化河北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资料中心成立于2008年6月,隶属于校团委,在河北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基础上建成。河北科技大学重视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整合了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校艺术团等相关院系(单位)的人才优势,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作为选修课,纳入学分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2006年6月14日,河北省文化厅授予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这项工作受到国务委员刘延东等领导的肯定。
中心设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搜集整理非遗影音资料、组织课题申报、筹备非遗展室等工作。中心任务为收集、整理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形成线索清晰、重点突出的科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发展脉络。同时,在现有非遗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组织申报相关学术研究课题,建立影音资料档案库。长远目标是探索传统文化如何与大学育人功能相结合,通过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整合,形成用传统文化育人的教育特色,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折叠 发明节
以“梦想照进现实”为主题的发明节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现科技才华的舞台,促进学校与社会、企业的交流,实现知识教育、实践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活动期间节目丰富多彩,大学生科技创新展,开放学校实验室、航模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举办作品展和各项科技赛事展示。大学生科技竞技,学生自愿登台演绎发明创造梦想,现场问答,即兴创造。
折叠 科大学生节
2011年开始举办,每四年一届,时间为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倡导关心关爱学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是学生节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学生节各项活动自始至终立足于突出学生、展示学生,活动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为此,“学生节学生办”、“我的节日我做主”,成为科大学生节的显著特色。
折叠 合唱节
合唱节是以“畅想中国梦、唱响中国梦”为主题,是继学生节、发明节之后,又一项以学生自我参与为主的全校活动,合唱节通过音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搭建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帮助学生主动张扬个性与才能,使学生在音乐中传扬中国精神、在歌声中畅想中国梦想、在协作中汇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