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历史
1984年,约翰·电婷断毛当歌打批点拉塞特(John La来自sseter)离开了工作多年的迪斯尼,加入了卢卡斯影业旗下的工业光魔公司。同年,约360百科翰·拉塞特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部3D短片《The Adventures of André & W片挥阻空陆时婷世德ally B》。
1986年,卢卡斯电影公司旗下的工业光魔公司的电脑动画部被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以1000万美元收购,正式成为独立制片公司—课控条线占封补振—皮克斯。自1979年便在卢卡斯公司电影动画部担任副总裁的埃德·卡特穆尔(Ed Catmul防我川镇迅析款l) ,被任命为皮克斯的共同创办人和技术总主管。这时,皮克斯共有员工44人。
1987年,皮克斯的短片《Luxo Jr.》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并且获得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电脑影像类影片第一评审团奖--金门奖。这部短片也是皮克斯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短片,片中的主角就是后来成为皮克斯象征的跳跳灯,它可鲜以让我们联想到很多含义:孜孜不倦的工作、勇于实践的风格、左右逢源的灵感以及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皮克斯动画工厂1988年,短片《Red's Dream》获得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电脑综合影像奖以及奥地利Prix Ars Electronica电影节的金尼卡斯奖。
1989年,皮克斯自主开发的程序R音算械信四让脚修统顺志enderMan正式启用。同年,皮克斯为纯品康纳果修足果犯血城仅陆倍存汁做了第一个商业广告:《一觉醒已来》。动画短片《Tin Toy》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第三届洛杉矶国际动画节一等奖以及美国电影协会蓝带奖。这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动画短片,也是《玩具总动员》的创意来源,乡院区含谈影片以一个玩具的视角去观察它们容班对最最浓又创贵孩的主人:孩子,在它们凯场欢决让切苦们看来,这些孩子简直就是魔鬼!
1990年,皮克斯乔迁至加州波特里奇蒙的独层办公楼。在这里皮克斯创作了几组广告片:其中包括为加州彩票制作的“跳舞的卡片”、为大众汽车制作的 "La Nouvelle Polo” 以及为人寿保险公司制作的“婴儿”等等。动画短片《Knick Knack》获得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巴达洛纳电型李往纸知怀影节最佳动画奖。
1991年5月,皮克斯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与娱乐巨匠迪斯尼结为合作伙伴。从1937年的《白雪公主》到2002年的《星银岛》一直稳居动画耐味三帝霸主地位的迪斯尼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动画片。这些片子都是手绘的,但电脑迟早会融入动画的创作领域。于是,皮克斯与迪斯尼签订了制作三部电脑动画长片的无供种常什倍州件烈协议,由迪斯尼负责发行。同年,皮克斯为芝麻街拍摄的唱节目赢得了伦敦电脑动画竞赛最佳影片奖。
1992年,由皮克斯研发小组开温所移获坏置重特硫发的电脑辅助制作系统(CAPS)获得奥斯卡科学工程金像奖。
1993年,在拍摄了9组广告之后,皮克斯为IBM制作了企业标识。RenderMan 程序研发小组获得奥斯卡科学工程金像奖。
皮克斯动画工论范结全理厂1994年,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制作了企业标识。
1995年,皮克斯股票上市。同年11月22日(感恩节),皮克斯也是世界上的第香掉不名等态阻消一部全电脑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在全美上红西措量息映(由迪斯尼发行)。影片以1.92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纪录,成为1995年美国票房冠军,深燃树在全球也缔造了三亿六千万美元的票房记录,还为导演约翰·拉塞特赢得了奥斯卡特殊成就奖。该片的巨大成功还促成了一件事情,皮克斯的老板斯蒂夫·在千弦就抓脱谈婷乔布斯因为此时坐拥10亿美金的身价政袁示额沿阻,而被濒临倒闭的苹果公司请了回去,恳求这位元老重整河山。乔布斯欣然应允,iPod 就是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杰作。由于角色深入人心,约翰·拉塞特决定拍摄《玩具总动员2》。
《玩具总动员球集课组凯现去导于查新》被称为是继《米老鼠》赋予动画片声音和《白雪公主》赋予动画片色彩之后的第三次飞跃——赋予动画片3D!
1996年,约字欢极袁曲营注容适厂得翰·拉萨特获得奥斯卡厂倍士秋村水蛋露述特殊成就奖,《玩具总动员》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音乐喜剧类)、最佳主题曲、最佳原千侵充须尔下著剧本提名,同年还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及最佳主题曲提名。
1许衣997年,皮克斯与迪斯尼达支施信章成进一步协议,决定强强联手共同制作五部动画长片。6月,皮克斯扩大编制,员工增加到375名,办公场所扩至2层。同年,皮旧采架脚武岩克斯发行短片《Geri's Game》,本片在动画角色的皮肤及服装的材质上有了很明显的改进。
1998年11月25日,迪斯尼与皮克斯合作的第二劳起证部电脑动画长片《虫虫危机》( A Bug's Life)上映。《虫虫危机》在北美共有1.63亿美元进账,全球票房为3.课宽端当服端62亿美元,击败了同期推出的梦工厂《蚂蚁雄兵》,成为当年动画长片票房冠管心标放真掌特本然鲁牛军。同年,《Geri's Game》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皮克露松斯研制的Marionette 3-D动画系统和数位绘图技术获得奥斯卡科学工程奖。
皮克斯动画工厂199细液主沉担专若区政临若9年11月24日,世界上第一部完全数码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上映,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先后打破首映周票房记录。这部迪斯尼与皮克斯合作的第三部电脑动画长片的内容及人物都接续《玩具总动员》。凭借《玩具总动员2》2.45亿美元票房的佳绩,导演约翰·拉塞特与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等并称为好莱坞最会赚钱的十大导演。同年,《虫虫危机》获得格莱美最佳电影/电视演奏配乐奖和奥斯卡音乐喜剧类最佳配乐提名,PixarVision 获得奥斯卡技术成审断就奖。
2000年,皮级克斯搬迁至加州 Emeryv济于玉木何极确在ille 的新办公楼。同年,《玩具总动员2》获得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奖首耐某再讲务因、最佳原创歌曲;格莱美最佳电影/ 电视歌曲奖及最佳儿童音乐专辑奖;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
2001年11月2日,迪斯尼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第四部电脑动画长片《际且两气而志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 In革例许始使独静特向c.)上映。10天就突破了一亿美元大关,成为影史上最快破亿的动画片,也是当时全球排名第二的高收入动画电影(仅次于1994年迪斯尼的《狮子王》)。同年,执行副总裁约翰·拉塞特与皮克斯签下10年专任契约。皮克斯再次扩大编制钢它拿外只兵外煤,员工增至600名。RenderMan影像设计系统获得奥斯卡技术奖,约翰·拉萨特获得美国电影协会颁发的荣誉学位。
2002年,皮克斯再获殊荣,美国制片协会为表彰其再开发新媒体及新技术方面的成就,特为其颁发Vanguard奖。
2003年5月3压例派要0日上映的《海底总动员》是迪斯尼与皮胜白杂伯怀专促有余千克斯公司合作的第五部电脑动画长片。皮克斯刷新纪录的治落却饭究卷达斤速度着实让人吃惊,在短短八天的时间内票房冲破一亿美轴元,刷新了《怪物公司》的票房神话。上映二周后,其票房来音财云声明弱各设已经高达1.43亿元,最终以3.4亿美元的全美票房打破了《狮子王》保持的3.285亿美元的动画片最高票房纪录,荣膺学收该集军黄起济旧酒我全美历史上最卖座的动画片。皮克斯正在挑战一个新高度,那就是不再靠物理仿真技术吸引观众,而是超越了以往电脑动画中以技术挂帅的原始阶段,回归到靠内容题材的升华和剧情的内在涵义为主旨的制作模式,将神奇的电脑技术与传统的人性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感人至深的动画故事。凭着《海底总动员》的傲人成绩,皮克斯正考虑修改与迪斯尼的协议。假如负责发行的迪斯尼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皮克斯就将寻找其他合作伙伴。
皮克斯位于加州的总部2004年11月5日,皮克斯继以《海底总动员》创下电影史上最卖座动画片纪录后又更上层楼,挑战以真人为主角的超高动画技术,更值得一提的是《超人总动员》是皮克斯历史上第一部“动作片”,也是皮克斯第一次电脑挑战超级英雄的故事。
同年,新兴动画帝国皮克斯和老牌传统媒体帝国迪斯尼之间的商业矛盾开始愈演愈烈。2003年开始,双方开始商讨续约问题,由迪斯尼继续全权发行后者制作的动画,但2004年1月谈判破裂,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迪斯尼CEO迈克尔·伊斯纳(Michael Eisner) 与乔布斯不和(前者称电脑动画做出来的人物“很可怜”,后者称迪斯尼拍的续集“很丢脸”),而且价格问题也没有谈拢。2004年,乔布斯曾要求与迪斯尼共享影片的所有权利,但被迪斯尼拒绝。于是双方将于2006年6月上映的《汽车总动员》(Cars)后终止合作。 双方分手后(尤其是在伊斯纳下台后),迪斯尼一直努力恢复和皮克斯的关系。罗伯特·伊格(Robert Iger) ,在2005年10月取代前任CEO伊斯纳时就宣称,复兴迪斯尼的动画实力将是他的首要任务。
2006年1月23日,美国第二大媒体巨头迪斯尼公司董事会授权CEO罗伯特·伊格以每股59美元、总出价70亿美元的赠股方式收购皮克斯动画公司,此举花费了迪斯尼13%的股票,而皮克斯的老板史蒂夫.乔布斯也因此拥有迪斯尼6.05%的股票,成为迪斯尼最大的个人股东。皮克斯公司5月5日召开的股东大会最终批准了以74亿美元价格的这项收购。
2006年6月9日,推迟半年多的《汽车总动员》(Cars)终于上映。该片由约翰·拉塞特和李·安克瑞奇共同执导。由于采用新的“光线跟踪”技术,使得皮克斯的影片水平更上一层楼。
2007年6月29日,《料理鼠王》(Ratatouille)在美国上映,本片由曾执导《超人特攻队》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执导。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周末3天的收入就达4720万美元,力压布鲁斯·威利斯的《虎胆龙威4》,夺得周末冠军头衔。[1]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底蕴
皮克斯最著名的企业文化就是“以下犯上”,确切地说,在创作领域,皮克斯内部完全没有“上下”的概念。看过《怪物公司》DVD花絮的朋友一定非常羡慕皮克斯的工作环境,那里好比一个“娱乐无极限”的大型游乐园,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玩具和稀奇古怪的员工,任何一个普通动画师都可以提出创意供大家讨论。当地报纸称此处为“前青春期的天堂,连自助餐厅里都在招待好玩的食品,普通员工会很高兴地告诉老板怎样做才最好”。《海底总动员》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也曾经说:“什么中层、部门、领导,这些词我们统统没有,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地方。”
一个在动画历史上闪现光芒不亚于迪斯尼的公司就此结束其传奇般的历史,可以说它实现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超越迪斯尼,但是它凭借精彩的创意和先进的技术成功了。虽然它结束了作为独立公司的历史,但是其精神依然在不同的地方延续。[2]
折叠 编辑本段 动画长片
虫虫危机皮克斯的动画长片都采取了迪士尼发行,皮克斯制作的方式进行。[3]
1995年 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1996年 获得安妮奖(ASIFA-Hollywood Annie Awards)的杰出动画长片(Outstanding Animated Feature)、导演、制片、剧本等七项大奖;金球奖音乐和喜剧类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原创音乐(You've Got A Firends in Me)提名以及三项奥斯卡提名。
1998年 虫虫危机(A Bug's Life)
1999年 获得葛莱美电影、电视及其他媒体类最佳配乐奖;奥斯卡最佳音乐和喜剧剧本提名;安妮奖最佳动画长片、导演、制片和编剧提名。
1999年 玩具总动员2(Toy Story 2),历史上第一部完全数字化的电影,也是第一部续集收入超过第一集的动画电影。
2000年 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提名;金球奖音乐及喜剧类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歌曲提名;葛莱美电影、电视及其他媒体类最佳歌曲奖(Best Song Written),最佳儿童音乐专辑奖以及两项提名;包括动画长片奖在内的六项安妮奖。
2001年 怪兽电力公司(Monsters, Inc.)
2002年 获奥斯卡最佳歌曲奖、最佳动画长片提名、最佳音乐剪辑提名和最佳配乐提名。
2003年 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
2004年 横扫安妮奖;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最佳配乐提名和最佳声音剪辑提名;金球奖音乐及喜剧类最佳影片提名。
超人总动员2004年 超人总动员(The Incredibles)
2005年 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和最佳声音剪辑奖;包括最佳动画长片在内十项安妮奖;金球奖音乐及喜剧类最佳影片提名。
2006年 赛车总动员(Cars),全球票房达4.3亿美元。
2007年 料理鼠王(Ratatouille),2007年6月29在美国上映,是皮克斯最受好评的影片之一。
2008年 机器人总动员(Wall-E),Andrew Stanton 导演。
2009年 飞屋环游记(Up),Pete Docter 导演。
2010年 玩具总动员3(Toy Story 3),原本由迪士尼独立制作,后来约翰拉斯特加入迪士尼后决定亲自挂帅,并重新进行该片的前期制作,原配音演员汤姆汉克斯和提姆艾伦也将加入配音阵容。
2011年 赛车总动员2(Cars 2)
2012年 勇敢传说(Brave)
2015年 恐龙当家 彼得·索恩 导演
2016年 海底总动员2
2017年 赛车总动员3-极速挑战(Cars 3)
2017年 寻梦环游记(Coco)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长片”“最佳原创歌曲”
2019年 玩具总动员4(Toy Story 4)
2020年 心灵奇旅(Soul)
折叠 编辑本段 动画短片
小雪人大行动1984年 安德烈和威利的冒险(Andre and Wally B.)
1986年 顽皮跳跳灯(Luxo Jr.)
1987年 在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获计算机成像组的金门奖(Golden Gate Award)第一名。1991年获得伦敦计算机动画竞赛的长片及短片类奖;第六届国际计算机动画竞赛戏剧类一等奖。
1987年 独轮车的梦想(Red's Dream)
1988年 在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获计算机成像组的金门奖: Best of Category。
1988年 小锡兵(Tin Toy)
1989年 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第三届洛杉矶国际动画节电脑动画(Computer-Assisted Animation)一等奖;美国电影录像协会(American Film and Video Association)Blue Robbin奖。
1989年 小雪人大行动(Knick Knack)
1990年 获得西雅图国际电影节Golden Space Needle奖的最佳短片奖;巴塞罗那的Badalona电影节上获得Animation Competition的第一名。
1997年 棋局(Geri's Game)
1998年 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安妮奖动画短片类杰出成就奖。
2000年 鸟鸟鸟(For the Birds)
2002年 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大眼仔的新车2002年 大眼仔的新车(Mike's New Car)
2003年 获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2003年 跳跳羊(Boundin')
2004年 获安妮奖最佳动画短片奖;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
2005年 小杰的攻击(Jack-Jack Attack)
2005年 许愿池(One Man Band,也翻译成一人乐队)
2006年 Mater and the Ghostlight,基于赛车总动员创作,将在赛车总动员DVD中出现。
2006年 Lifted,将在料理鼠王(Ratatouille)片前放映。
2007年 Your Friend the Rat,基于料理鼠王创作,将在其DVD中出现。
2008年 Presto,将在机器人总动员片前放映。
2008年 Burn·E,基于机器人总动员创作,将在其DVD中出现。
2009年 Partly Cloudy,将在飞屋环游记片前放映。
折叠 编辑本段 相关信息
折叠 皮克斯总动员
如果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导演一部有关皮克斯(Pixar)如何成长的动画长片,那一定是非常"皮克斯式"的--性格有诸多缺陷的主人公在寂寞的冒险道路上,如何最终收获温情与梦想,或许结尾还要加一句:"Adventure is out there"(冒险就在前方)。
从一个曾经被抛弃的动画工作室,到今天成长为市值300亿美元的动画创作公司,皮克斯用25年的时间成就了自己的动画王国。作为皮克斯缔造者之一,约翰·拉塞特所进行的每一步冒险,都被视为成功的典范。
8月1日至10月30日,"皮克斯动画25年展"将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展出,以"故事"、"角色"、"世界"三个角度,全面呈现皮克斯动画的幕后世界。从1995年的第一部《玩具总动员1》到刚上映的《赛车总动员2》,皮克斯历年所有动画长片的角色,将以设计草稿、概念图、雕塑、彩绘脚本与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展览中。这场展览无疑可以满足皮克斯迷多年的好奇:那些打动人心的动画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思路与创意。
这样的"皮克斯总动员",2005年起在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首展以来,到世界各地美术馆进行了巡展,几乎都获得了与其动画长片同样爆满的票房。
曾被抛弃的动画王国
皮克斯动画工厂今天的约翰·拉塞特,显然不曾想到,这些曾挤满他办公室的各种玩具公仔,如今要包裹在一层层厚重的保护套里,甚至美术馆工作人员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轻轻挪动,如同对待一件件重要文物。
皮克斯产品成为艺术品,似乎有着命中注定的天分。早在约翰·拉塞特为这个工作室起名字时,就把像素(Pixel)和艺术(Art)两个单词融合在一起,成为皮克斯(Pixar)。他试图让人们相信,动画电影除了电脑特技之外,艺术的创意与非凡的想象力,才是最关键的。
这个拥有绿毛怪、大眼仔、挺着肚腩的超人的皮克斯世界,早已脱离了迪士尼早年用动画取悦孩童的路线。这里宣扬着成人世界的命题与价值观:关乎寻找自我身份,关乎友情与亲情,关乎冒险与梦想,关乎小人物的命运。
"约翰·拉塞特的理念深刻地烙在每一部皮克斯的动画电影中。从一开始,他就决心要为2岁至92岁的人创造他们喜欢的电影,这一点从未改变。"皮克斯世界巡回展览策展人、皮克斯大学校长艾丽斯·卡尔德曼说。
而皮克斯本身的成长故事,就与它所塑造的那些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一样,也在不断的孤独寻路之旅中,秉承着对3D梦想的追寻走到今天。
20年前,约翰·拉塞特还是动画界初来乍到的小孩,在迪士尼干得并不愉快--那时的迪士尼动画仍然以高大全的二维形象来取悦孩子作为其主要市场。郁郁寡欢的约翰结识了埃迪·卡特穆尔(Ed Catmull),并成为星战系列导演乔治·卢卡斯旗下工业光魔里动画工作室一员。
谁知当时的老乔治正在打离婚官司,无暇顾及这些动画旁支部门。这个被老乔治认为没什么大用的动画工作室,以1000万美元价格出售。而接手的正是另一位奇才:史蒂夫·乔布斯。当时乔布斯正被苹果扫地出门,他卖出所有的苹果股票获得1000万美元。于是,这看似被时代所抛弃的三人组,怀揣着对3D动画的美好梦想,建立起皮克斯的王国。
皮克斯在动画界的真正崛起,是1995年《玩具总动员1》的上映。这个1991年就出炉的剧本,在皮克斯酝酿了4年之久才推出。而为了影片的全球发行和制作成本,又不得不接受迪士尼老大哥所横加的15∶85的票房分成比例。令人震惊的是,《玩具总动员1》作为动画史上第一部3D动画长片,在全球获得了3.6亿美元的票房。
此后,几乎每一部皮克斯推出的动画长片,都在影院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伴随皮克斯的声名日隆,皮克斯与迪士尼的恩恩怨怨也就此成为长跑。
皮克斯的第二次被抛弃,是在2006年,主角换成了乔布斯与迪士尼。在2005年与迪士尼进行5∶5全球票房分成的续约谈判失败后,老到的乔布斯在次年以换股权的方式,将皮克斯以74亿美元的价格全数卖给了迪士尼,自己则成为迪士尼当时的最大股东。而皮克斯成为迪士尼旗下的子公司。
"老实说,2000年初时,迪士尼当时的CEO迈克尔·艾斯纳与乔布斯就有一些冲突,大家都对迪士尼有一些害怕,所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一点惶恐的感觉。不过,2006年罗伯特·艾格成为迪士尼新的CEO后,情况有了改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迪士尼要确保皮克斯在创意上的独立,迪士尼也一直没有违背这个承诺。"艾丽斯·卡尔德曼回忆说,她自1996年加入皮克斯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
让艾丽斯·卡尔德曼感到自豪的是,尽管皮克斯最终被老大哥收购,却担当起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主力,几乎重要的动画长片投资资金,甚至是动画制作人员动用,都以皮克斯为核心。而2010年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更是以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载入史册。
建立冒险的环境
如果说坚持梦想是约翰·拉塞特创立皮克斯的初衷的话,那皮克斯的崛起则深深打上约翰·拉塞特这个玩世不恭的老男孩之印记。
现如今,这个庞大的创意王国拥有1000多位动画艺术家。可是巨大的办公场地却布置得像一个游乐场,办公室里不仅有滑滑梯、游泳池、迷你高尔夫场地,甚至是每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都显得非常具有个性。
在皮克斯里,你永远看不见"一本正经好好工作的员工"。这样的场景在皮克斯大楼里随处可见:几个艺术家在中庭的二楼玩叠纸飞机的飞行比赛;另一些艺术家则拿着画稿、踏着滑板或是穿着溜冰鞋从一楼穿梭而过。
早些年,《纽约时报》的记者拜访皮克斯时曾如此记录:他们在办公室里坐着闲聊并大嚼零食、打电玩打得忘乎所以,甚至带着宠物狒狒来回游走,一旦看到陌生人,他们又立马装作忙碌的样子。
这还不是最糟的,《怪兽公司》的导演之一大卫·希弗曼在自己办公室墙上挖了个洞,并在洞里造了一间密室,里面温馨舒适,每次构思剧本时他便钻进洞里,而后很多好莱坞名人都光顾过这里,你能在上面找到很多名人的签名留言。
在约翰·拉塞特的眼里,有趣而充满激情的人才能胜任动画制作这样的角色。"让帮助他人成功的人充当领导者"、"不鼓励内部竞争"、"建立大家敢于冒险的环境"、"如果总是尝试安全的选项,你永远不可能保有创意性",这些约翰·拉塞特管理创意的哲学在皮克斯深入人心。
"皮克斯刚开始的规模很小,创业时,我们所有的人都很真诚、热情、玩性十足,这些特质都被传承下来,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到现在,这种企业文化已经确立了,所以现在招聘新员工,也按照真诚、热情并富有童心这些特质来考量。我们总要挑选那些充满激情、诚实善良、聪明有趣的人。最后这种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就成了皮克斯最大的特色。" 艾丽斯·卡尔德曼说。
"皮克斯的工作环境几乎是每一个动画艺术家所向往的殿堂。"创作《世博总动员》的加拿大籍华人动漫导演刘大刀说道。刘大刀曾在温哥华最大的动画公司Main Frame Entertainment Ltd.担任3D动画师,并参与过3D动画片《变形金刚》,他不仅目睹了皮克斯的成长,更是直接受到皮克斯的影响。
"他们这种'Play Hard,Work Hard'(狂玩猛干)的理念一直让人羡慕。在皮克斯未搬家前,我去参观过,那里简直像一个200人的大学宿舍,凌乱而有趣。皮克斯艺术家在这样玩世不恭的环境里能产生出创作的严谨态度,又让人惊叹。为了制造3D动画的渲染效果,很多电脑动画软件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开发的,比如Rendenman 3D。"刘大刀说道。为了制造《海底总动员》里逼真的3D海底世界,导演甚至带着主创人员专门去学习潜水以挖掘灵感。
温情路线
皮克斯动画至今,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卢凯恩还清楚记得16年前的那一天,他在台湾地区迪士尼试片室里观赏《玩具总动员1》时那个令人惊诧的瞬间。
"我当时看完《玩具总动员1》就吓趴在地上,原来动画电影也可以拍得这么生动感人。" 卢凯恩说道。作为皮克斯的发行方,迪士尼对于皮克斯可谓又爱又恨。每一次皮克斯出品的3D电影总可以把迪士尼同期的2D电影在票房上打得惨败。但皮克斯又总为迪士尼带来更多的票房分成。
"皮克斯从《玩具总动员1》到现在的《赛车总动员2》的12部动画长片,几乎可以说是弹无虚发,次次都获得巨大的成功。尤其是《海底总动员》里那种父子情深让我至今念念不忘。"卢凯恩说。值得一提的是,"皮克斯"这个中文译名就是卢凯恩所创造的。
皮克斯的巨大成功,得益于约翰·拉塞特自始至终贯彻的"故事"、"角色"、"世界"三个维度都必须完美的要求。在拍摄《玩具总动员2》时,拉塞特及其团队还专门创作了两个版本,因为不满第一个版本的故事情节,又特地推倒重新设计了第二个版本,即使在迪士尼所认为"第一个版本已经足够精彩"的情况下。
影评家总试图为皮克斯的温情路线找到"过时"的理由,甚至有人专门整理出皮克斯相似的故事线索:"性格要多点缺陷、大爱要用寂寞铺垫、情节要足够搞笑。"然而皮克斯用一次又一次不可复制的成功告诉他们,创意和故事才是关键。皮克斯几乎将整个拍片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三的时间,都花在故事的构建上。
比如《飞屋环游记》的最初形象,仅仅是"一位手上抓着一串氢气球的老人,以及一只能说话的狗"。这个奇怪的形象来自导演彼得·道格特小学三年级时在作业本上涂画的灵感。而《海底总动员》诞生的最初动力,出自导演安德鲁·施坦顿在生活中的瞬间感悟。施坦顿的儿子喜欢在台阶之间跳上跳下,不受管束,他担心儿子的安全,但又明白儿子对教训向来抵触。由于家里有一个微型水族馆,施坦顿经常观察里面的鱼儿,于是就想,不妨从鱼来入手,讲述一个关于父子感情的故事。
当然,这些对皮克斯模式的拷问,都将生动地呈现在这次展览中。伯德·洛奇(Bud Luckey)为动画短片《跳跳羊》所绘制的角色速写,呈现出艺术家在进入电脑作业之前,事先关于角色动作的揣摩与想象。一些低解析度的色彩脚本,是皮克斯赖以预览完整故事的最好工具,透过颜色和明暗,来研究如何表现片中角色的情绪变化。
在展厅的最后一个部分,是一个剪辑了皮克斯过去25年来所有动画片段的超宽银幕短片。它用连续镜头将以往的皮克斯作品的片段串成一部完整篇章,即使这样一个短片,转场也会十分讲究,衔接得天衣无缝,光晕的质感变化、移动的特效、错落层级感等技术的运用极其娴熟。从这里,人们似乎可以瞥见皮克斯之所以成功的奥秘。
折叠 迪士尼与皮克斯
愉快合作
1991年,皮克斯与迪士尼公司签约,开始13年的合作。在合作期间,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了6部电影: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2、怪兽电力公司、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每一部动画电影都横扫美国本土和全球票房,为迪士尼和皮克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及各个奖项所带来的荣誉。[4]
谈判破裂
海底总动员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后,皮克斯的主席兼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越来越不满于迪士尼。根据双方1997年签署的合同,皮克斯与迪士尼平均分摊动画片制作的成本和利润,而迪士尼还获得一笔额外的电影发行费。皮克斯希望在新合同中独享动画片的发行利润,只给予迪士尼约10%的发行费用。同时,皮克斯还要求迪士尼在电影发行5年后将发行权交还给皮克斯,并放弃对双方在过去几年合作拍摄的动画片的所有权。这意味着未来迪士尼公司只向皮克斯出租其庞大的发行网络,获得小部分利润,因此遭到迪士尼公司前任主席兼CEO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D. Eisner)的拒绝。在几番谈判后,最终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分道扬镳。
谈判破裂后,传言皮克斯开始寻找新的合作发行伙伴,而迪士尼的长篇动画部也推出了自己的电脑动画形式的电影四眼天鸡(Chicken Little),并发行了一些其他工作室制作的动画长片,更表示自己正在独立制作玩具总动员3。
再续前缘
2005年上半年,迪士尼新任CEO罗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上任,开始与皮克斯进行积极的接触。由于皮克斯的CEO史蒂夫乔布斯同时是苹果电脑公司的CEO,所以从2005年到现在,可以看见三家公司的合作频繁,包括在苹果的iTunes音乐店中出售迪士尼旗下的电视节目。2005年下半年,传出史蒂夫准备将皮克斯出售的消息,立刻就传出了迪士尼会收购皮克斯的传言,但当时很多评论人士都认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在2006年1 月,迪士尼正式对外宣布收购皮克斯,两家公司再续前缘,史蒂夫也将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据说,收购后,玩具总动员3的制作也将会转入皮克斯自己的门下。
随着本次收购活动,史蒂夫乔布斯将以独立董事的身份进入迪士尼的董事会,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此外,原皮克斯总裁Ed Catmull 将成为新工作室的总裁,直接向罗伯特艾格和Dick Cook(华特迪士尼影视制作公司/Walt Disney Studios主席);而原皮克斯执行副总裁John Lasseter 将出任新工作室的首席创意官(Chief Creative Officer)和迪士尼幻想工程(Walt Disney Imagineering,负责设计全球的迪士尼乐园以及迪士尼公司的部分建筑)的首席创意顾问(Principal Creative Advisor)。[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