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8-06-15 00:57:31

半开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川致斗承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来自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图书
图书
编辑分类

半开是近代云南、贵州、四川、广西部分地区民间对云南铸造的每枚重库平3钱6分的小银元的称谓。以其抵通用银元的半元而得名。户部造币总厂云南分厂于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 11月开始铸造,作为全国通用银元的辅币。以后历届云南地方政府续有添铸。版模甚杂,有"满龙"、"细龙"、"拥护共和纪念币"、"双旗"等,成色不一。由于云南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计价起点低,少数民族乐于使用此种较易识别和计算的银币做交换媒介和妇女装饰品;云南地方政府把它作为保存自身财经实力的手段,半开便在云南地区的货币流通总量中占绝对优势。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半开银元

  • 出土地点

    云南

  • 所属年代

    民国

  • 性质

    近代云南流通中的主币

半开

半开银元成为近代云南流通中的主币,主要是在辛亥革市切危育句板艺染进命后至抗日战争前这一360百科历史时期内。1911年,云南"重九光复",建立了军都督府,并成立了地方金融核心机构--富滇银行。1912年增欢杂态般,军都督府发布告示,明令富滇银行"发行各种纸币与银元,一律通用",从而确立了银元本位,成为全国继四川之后"改两用元"的点速持名关度笑景子管第二个省份;接着又将云南造币分厂改为云南造币厂角条氢,自行铸币,铸数日多。[②]云南在历史上是"受协"省份,辛亥革命后,由于"协饷"停止,为筹措军政费用,"本省造素工则坚区办号标币厂所铸大元,为数不多,后来由于纸币充斥,铸料不足,乃专铸半开银元。"[③]1918年,护国成功,又铸银元,而"公开发行的仅有半元一种,后铸新版'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也是五角银币,……共铸200万枚。"[④]经此过程,半开银元沿袭其清末时已在云南广泛流通和使用的习惯基础,实际上已在云南取得了流通中主币地位。初铸的半开银元,尚维持着原来的成色标准,如上文提及的"拥护共和"纪念银币,"与老云南半开银币成色一致",[⑤]都为含银八成六。但护国军兴后,因军用浩繁,被迫以铸造减色半开为筹饷办法,致使半开"由八成降至七成、六成,乃至五成,甚至不足五成者。"[⑥]尽管这种低值银币在不断铸造出笼,但因同时还有富滇银行发行的大量纸币充斥市场,铸币竟还"远远跟不上滥发纸币的需要",[⑦]以致在金融日益混乱的市场上,人们"宁要半开,不要纸币"。于是,贬色的半开越铸越多,流通愈来愈广,甚至越出省界,进入贵州、广西及四川的部分地区。[⑧]云南遂成为半开之天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