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专业上它它右利车住情程状乡控多有35个专业学会和两个联合会。IEEE发表多种杂志,学报,书籍和每年组织300多次菜专业会议。IEEE定义的标准在工业界有极大的影响。它既是一个国际性非营利组织(ORG),也是一个专业组织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致力于电子技术相关的研究。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成员人数)。
IEEE Fellow是IEEE院士,国内一般翻译为会士,为协会最高等级会员,2011利配领纪专年6692人。经过IEEE董事会审核,每年有300名左右新会士,通过率一般为35~40%。2013年新当选Fellow名单请参考链接。
折叠 编辑本段 成为会员
IEEE Fellow (会士)是在相关领域做出过一定贡献的工程师、科学家、教育工作者、技术主管或发明家。一般经过普通会员,会员和专业会庆员的多年成长才有资格成为走费全西入居氧光只绿教会士。 会员申请有两种方式:在线申请和邮寄注册表申请,可以具体参考官方网址上的内容:
普通会员(Assoc土米iate Member)资格--凡对IT 领域感兴趣者均可申请加入,会费27~93美元/半年。
学生会员(Student Member)资格--现就读于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和IT 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可申请加入,会费13~16美元/半年。
专业会员(Member)资格--具有高等教育背景或在IT 行业从事研究、怕设排开发、经营、管理工作6 年以上,会费27~93美元/半年。
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资格--IEEE 有关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教育工作者、技术主管或发明家,至少拥有十年专业实践者(本科学位-3年,硕士学位-4年,博士学位-5年,真收范纸石致这直皮兵最近五年内工作成绩突出(担任过项目组长,或发表过论文/专利,或义务组织参加相关社会活动),提交三份相关IEEE会员的推荐信。
会士(Fellow M由ember)资格-- 在相关领域做出过一定贡献,已经成为IEEE高级会员,并连续加入IEEE五年以上。由任何人提名(最好是IEEE会士)缩排,并提供至少5份I板掉片EEE会士的推荐信后在线提交个人申请。IEEE Society/Technical Council 首先初审,后提交 IEEE Fellow C领握哥ommittee 复审,最后由IEEE董事会终审。 每年有800份左右个人申请,促气早神300名左右通过审核并成为新会士(IEEE Fell士但沉族际代内普ow),通过率35~40%。
成为基本会员后可以得到一份《Spectrum》杂志、一份《Institute》报纸。当进一步需要参加一个专业分会时,还要另外交费。各个专业分会的收费标准各不相同。但都在10-20 美元之间。参加第一个专业分会时,会费还可以半费。
可以参加多个专业分会,但从第二个分会开始,就要交全费。每参加一个专业分会,都可以免费得到该分会的学报(Trans孩往真河逐望脱action)。专业学会的学报,在市场上的订价一般都在200 美元左右。
折叠 编辑本段 奖项设突九物没也前置
折叠 奖章
IEEE荣誉勋章
IEEE爱迪生勋章
IEEE创始人勋章(领导,规划和管理)
IEEE詹姆斯·穆里根,小教育奖章
IEEE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奖章(通信工程)
IEEE西蒙·拉莫勋章(系统工程)
IEEE工程卓越奖章
测红路仅著整科环境与安全技术IEEE奖章
IEEE动力工程奖章
IEEE理查德·海明勋章(信息技术)
I古百获政终电孩德从EEE,海因里希赫兹勋章(电磁)
IEEE约翰冯诺依曼奖章(计算机相关的技术)
IEEE杰克·基尔比信号处理奖章
IEEE丹尼斯J.皮卡德奖章雷达技术及应用
IEEE罗伯特N.诺伊斯勋章(微电子)
本方IEEE医疗技术创新奖章
很都行井宗集吧曾要叫群IEEE / RSE沃尔夫森詹姆斯·克拉克·麦克古拿门段令直督关斤引破斯韦奖
IEEE百年奖章
折叠 技术领域
IEEE生物苦医学工程奖
"IEEE Cledo Brunetti的奖(纳米技术和小型化)
IEEE 克劳德·香农信息理论奖
IEEE组件,夜饭笑术封装和制造技术奖
IEEE控制系统奖
IEEE电磁奖
IEEE詹姆斯·L·弗拉纳根的语音和音频处理奖
IEEE安德鲁·格罗夫奖(固态器件)
乙难民电班IEEE赫尔曼·霍尔珀林电气输配电奖
IEEE井深大消费电子产品奖
IEEE互联网奖
IEEE雷诺B.约翰逊数据存储设备技术奖
IEEE雷诺B.约翰逊信息存储系统奖
IEEE理查德·哈罗德·考夫曼奖(工业系统工程)
IEEE约瑟夫F.吉时利奖的仪器仪表和测量
IEEE古斯塔夫城基尔霍夫奖的(电子电路和系统)
IEEE莱昂K. Kirchmayer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IEEE小林浩二的计算机盐均还色阳试和通信奖
IEEE威廉·E·纽厄尔电力电子技术奖
IEEE丹尼尔命治富光领联例善误于E.贵族奖(新兴技术)
唐纳德·O. IEEE固态电路佩德森奖
"IEEE Frederik飞利浦的奖(管理的研究和发展)
IEEE光子奖的
IEEE伊曼纽尔·预读剧际六乙田皮奥里奖(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科学)
IEEE朱迪思A.雷斯尼克奖(航天工程)
IEE收找E机器人与自动化奖
IEEE费听弗兰克·罗森布拉特奖(生物和语言的动机,如神经网络计算范式
IEEE大卫·萨尔诺夫奖(电子)
IEEE查尔斯变形斯坦梅茨奖(标准化)
IEEE玛丽斯克罗多夫斯卡静众样-居里奖(核和等离子工程)
IEEE埃里克·萨姆纳奖(通信技术)
IEEE本少什述鲁全科教学奖
IEEE尼古拉特斯拉曲问卷夜剧爱马背空奖(功率技术)
IEEE纪要富安奖(技术创新应用的承图型失诺)
折叠 荣誉
IEEE Haraden普拉特奖
IEEE理查德·艾伯森奖
IEEE企业创新识别
IEEE恩斯特·韦伯工程领导认可
IEEE荣誉会员
折叠 奖论文奖
IEEE唐纳德·芬克奖论文奖
IEEE WRG贝克奖
折叠 奖学金
在2000年由IEEE,IEEE终身会员建立电气工程研究生研究奖学金。该奖学金每年颁发一次的拉微历爱五伤鸡第一年,全日制研究生获层得他们的主人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工作,在公认站在全球工程学校/程序。
IEEE查尔斯LeGeyt Fortescue的研究生奖学金成立了爱尔兰于格散围1939年纪念查尔斯Legeyt福蒂斯丘的贡献,电气工程。该奖学金是颁发为期一年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工作,在电气工程的的ANE工程学校公认的地位,在美国获得他们的主人。
折叠 编辑本段 组织构成
折叠 协会
支持IEEE是由村胜面久社38个协会,每个人专注于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他们提供了专门的出版物,会议,商务网络,有时还有其它服务。
IEEE航空航天与电子系统学会
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
IEEE广播技术协会
IEEE电路与系统学会
IEEE通信学会
IEEE元器件,包装及制造技术协会
IEEE计算智能协会
IEEE计算机学底害沿染会
IEEE消费电子协会
IEEE控制系统协会
IEEE电介质与电气度经绝缘学会
IEEE教育学会
IEEE电磁兼容学会
IEEE电子器件协会
IEEE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
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
IEEE工业电子学会
IEEE工业应用协会
IEEE信息理论学会
IEEE仪器与测量协会
IEEE智能交通系统学会
IEEE磁社会的
IEEE微波理论与技术协会
IE室程夜EE核与等离子体科晚叫得离损女话学学会
IEEE海洋工程学会
都住重亲的IEEE光电子学会
IEEE电力电子学会
IEEE电六跳块冷力与能源协会
IEE输简续举入社充固第E产品安全学会
IEEE专业通信几农田耐排朝散看乐厂学会
IEEE可靠性学会
I短任应艺农句于图酸指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
IEEE信号处理学会
IEEE协会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IEEE固态电路协会
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学会
IEEE超声学,铁电和频率控制学会
IEEE车辆技术学会
折叠 技术委员会
IEEE技术委员会几个IEEE 社会上更广泛的知识领域的合作。目前有:
IEEE生物识别理事会
IEEE电子设计自动化理事会
IEEE纳米技术委员会
IEEE传感器理事会
IEEE超导技术委员会
IEEE系统理事会
IEEE技术管理委员会
IEEE对地观测委员会(ICEO)
IEEE技术委员会对RFID(CRFID)
折叠 组织单位
技术活动委员会(TAB)
折叠 IEEE基金会
IEEE基金会是一个慈善基金会成立于1973年,以支持和促进科技教育,创新,卓越。[ 18 ]分别从IEEE成立,虽然它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基础董事的董事会成员都必须是积极的IEEE成员,三分之一的人必须是现任或前任的IEEE董事会成员。
最初,IEEE基金会的作用是接受和管理捐款IEEE奖励计划,但捐款增加超越什么是必要为此目的,范围扩大。除了 拉客无限制的资金管理,基础管理特定捐赠者指定的资金支持教育,人道主义,历史保存,同行认可的IEEE节目。2012年年底,该基金会的资产总额分别为近3,700万美元之间平分不受限制和捐助者指定的资金。
折叠 编辑本段 版权政策
IEEE一般不会创建自己的研究。它是一个专业组织,协调期刊同行评议活动,并持有特定主题的会议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IEEE出版的作者的论文在期刊和其他法律程序,并要求作者转让其著作权的作品所提交的出版物。
第6.3.1 IEEE版权政策-小节7和8 - "所有作者...须将以书面形式向IEEE任何版权持有其单篇论文",但是,IEEE将授予作者进行复制和使用权限他们最初撰写的论文,所以只要该等使用允许的董事会。董事会认为"不准"使用的准则并不完全清楚,虽然允许个人控制的网站上张贴副本。笔者也不允许改变工作从组织没有明确批准。IEEE条第一款规定,这种做法辩护说,他们将"服务和保护的利益,它的作者和他们的雇主"。
IEEE的研究论文和其他出版物,如IEEE标准后面的" 付费墙 ",虽然IEEE明确允许作者撰写的论文,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自由可用的副本。截至2011年9月,IEEE还提供了作者的支付选项,允许免费下载他们的论文由IEEE出版网站公众对于大多数新的期刊论文。
IEEE出版物已经收到了绿色评级由肯定"的作者和/或他们的公司有权张贴他们自己的服务器上擅自IEEE受版权保护的材料"(IEEE出版政策的夏尔巴/罗密欧指南8.1.9.C)。这种开放获取政策,有效地允许作者,在他们的选择,使他们的文章中公开。大约1/3的IEEE作者走这条路[ 需要的引证 ]。
其他一些专业协会使用不同的版权政策。例如,USENIX协会要求,笔者只能放弃其他地区为12个月,(除了允许作者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的文件拷贝在这段时间)发表论文的权利。该组织的运作成功,即使所有的出版物可在网上免费。
折叠 编辑本段 获奖名单
折叠 2015年
蔡宁NingCai,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程明MingCheng,东南大学
崔铁军TieJunCui,东南大学
范平志PingzhiFan,西南交大
高西奇XiqiGao,东南大学
刘成林Cheng-LinLiu,中科院自动化所
刘云浩YunhaoLiu,清华大学
陆建华JianhuaLu,清华大学
梅宏HongMei,北京大学
梅生伟ShengweiMei,清华大学
吴季JiWu,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张化光HuaguangZhang,东北大学
张志军ZhijunZhang,清华大学
周昆KunZhou,浙江大学
折叠 2014年
高会军(Huijun Gao),哈尔滨工业大学
何芸(Yun He),清华大学
刘胜(Sheng Liu),华中科技大学
宁滨(Bin Niing),北京交通大学
施建成(Jiancheng Shi),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徐常胜(Changsheng Xu),中国科学院
张永光(Yongguang Zhang),微软亚洲研究院
张纪峰(Ji-Feng Zhang),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折叠 2013年
姓名 | 单位/职称 | 获奖理由 |
李衍达 | 清华大学(教授,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signal processing and bioinformatics |
李世鹏 |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image and video coding |
马毅 |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视觉计算组主任),现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信息学院副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聂在平 |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 | for leadership in engineering and education in electromagnetics |
王熙照 | 河北大学(教授,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development of fuzzy decision tree and clustering techniques |
吴枫 |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 for contributions to visual data com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
徐德鸿 | 浙江大学(教授,工学部副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powe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to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
尹文言 | 浙江大学(教授) |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physics solutions for intentional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nanostructur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周志华 |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learning systems in data mi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
姓名 | 单位/职称 | 获奖理由 |
毕奇 |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所(总工) | for contributions to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
程时杰 |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control of power systems with energy storage |
丁晓青 | 清华大学(教授) |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lingu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and face recognition systems |
马维英 |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 |
折叠 2012年
姓名 | 单位/职称 | 获奖理由 |
冯正和 | 清华大学(教授, IEEE Beijing Chapter主席 | for contributions to smart antenna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for leadership in microwave and antenna education |
洪伟 | 东南大学(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 circuits and 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s |
毛军发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电子信息学院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interconnects and passive components in integrated circuits and systems |
李学龙 | 中国科学院(OPTIMAL中心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
牛志升 | 清华大学(教授,信息学院副院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collaborativ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
温江涛 | 清华大学(教授,物联网研究中心主任) | for contributions to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tandards |
吴建平 | 清华大学(教授,计算机系系主任) | for leadership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 |
尤肖虎 | 东南大学(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 for leade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 China |
张文军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副校长) | for contributions to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and standards |
折叠 2011年及之前未更新。
折叠 编辑本段 当选者
截止2011年中国大陆高校共有约41名教授当选IEEE FELLOW,分布在20所高校以及研究所,名单如下:
1、清华大学(17人)
蔡宣三、周志刚、洪先龙、卢强、陈剑、白净、何金良、余志平、高上凯、马莒生、张伯明、丁晓青、朱文武、冯正和、牛志升、温江涛、吴建平
2、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8人)
谭铁牛、李子青、刘成林、徐常胜、王飞跃、刘德荣、田捷、杨柳青
3、东南大学(6人)
章文勋、洪伟、尤肖虎、程明、崔铁军、高西奇
4、浙江大学(5人)
何湘宁、徐德鸿、何赛灵、尹文言、周昆
4、西安交通大学(5人)
6、北京大学(4人)
6、华南理工大学(4人)
6、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4人)
陈翰馥、郭雷、程代展、吕金虎
6、上海交通大学(4人)
黄惠良、郑元芳、张文军、毛军发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人)
11、重庆大学(3人)
唐远炎、李文沅、何金良
12、华中科技大学(2人)
程时杰、刘胜
13、电子科技大学(3人)
聂在平、刘盛纲、李乐伟
14、南京理工大学(2人)
刘国岁、方大纲
15、北京邮电大学(2人)
叶培大( Life FeIlow)(已去世)、刘元安
16、下列高校各1人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闵应骅
中国科技大学徐善驾
东北大学柴天佑
南京大学周志华
折叠 编辑本段 当选情况
中国科大(31人)
截止2011年11月,中国科大校友入选IEEE会士为31人,他们是徐善驾(605)、曹希仁(624)、陈以龙(633)、周郁(752)、李卫平(776)、付敏跃(776)、孙静(776)、陶钢(776)、余星火(776)、邓立(778)、张亚勤(786/78少)、姚新(786/78少)、胡小平(782)、曾凡钢(786)、陈长汶(786)、谢旻(78少)、韩家炜(79研)、乔春明(806/8011)、李鹏(807)、高立新(806/8011)、李凯(81届北京研究生院)、王善祥(812)、龚维博(82研)、李世鹏(836)、罗杰波(846)、汤晓鸥(859)、朱松纯(8611)、范汕洄(8800)、朱文武(88级北京研究生院研)、孙启彬(BA9306)和李学龙(946)。
1 陶钢81本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
2 李卫平82本 Lehigh大学EECS系
3 龚维博 82本 美国UMass ECE系
4 付敏跃 82本 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电子系
5 孙静82本 美国Michigan大学
6 邓立82本 美国微软研究院
7 余星火 82本 皇家墨尔本工学院
8 陈长汶83本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
9 张亚勤83本 微软全球副总裁
10 姚新90博 英国伯明翰大学计算机系
11 韩家炜Jiawei Han (University of Illinoisat Urbana-Champaign)
12 胡小平Xiaoping Hu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mory University)
13 罗杰波Jiebo Luo (Eastman Kodak Company,U.S.A)
14 汤晓欧Xiaoou Ta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5 王善祥Shan Xiang Wang (StanfordUniversity)
16 Lixin Gao 中科大本 umass博
17 Chunming Qiao 中科大本 上交大研究生肄业 匹兹堡大学博
清华大学(22人)
1 管晓宏 81本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2 司捷 82本,85硕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3 Robert X.Gao 82本(美院)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4 王瑶 83本 Polytechnic大学
5 陈剑 83本,86硕,89博 清华大学
6 陈通文 84本 加拿大Alberta大学
7 上官东恺84本 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
8 童琅 85本 康奈尔电子工程系
9 Bin Zhao 85本 美国Freescale公司
10 徐雷 86本 香港中文计算机系
11 黄学东84硕 微软公司
12 程玉华 89博 Siliconlinx公司
13 何金良 94博 清华大学
14 Albert Z.H. Wang(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15杨媛媛(StonyBrook University)
16 余志平(TsinghuaUniversity)
17 Ming Yu(COM DEV, Canada)
18 Keith Q.T. Zha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 Chang Liu 清华本,加州理工硕博
20 Yong Rui 东南本、清华硕 伊利诺伊州大学博
21 Chengshan Xiao电子科大本,清华硕悉尼大学博
22 Boming Zhang 西南交大本 哈工大硕,清华博
东南大学(22人)
1 刘盛纲 (55本,无线电) 电子科技大学
2 章文勋 (58本,无线电) 东南大学
3 丁峙 (82本,无线电) 美国UC Davis
4 郑卫新 (82数学本84自控硕89自控博) 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5 尤肖虎 (82本85硕88博,无线电) 东南大学
6 吴柯 (82本,无线电) 加拿大University of Montreal
7 胡毅 (82本,自控?动力?) Quanta Technology
8 华英波 (82本,自控) 美国UC Riverside
9 李烨 (83本,无线电) 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0 程明 (83本87硕,动力) 东南大学
11 沈向洋 (83本,自控) 微软EVP
12 童文 (8?本,无线电) 华为CTO
13 祝雷 (85本88硕,无线电)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14 洪伟 (85硕88博,无线电) 东南大学
15 陈志璋 (86硕,无线电) 加拿大Dalhousie University
16 余星火 (87博,自控) 澳大利亚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7 姚育东 (88博,无线电) 美国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8 卢建宇 (88博,生医) 美国University of Toledo
19 高雨青 (89博,无线电) 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
20 芮勇 (91本,自控) 微软亚洲工程院
21 张化光 (91博,动力) 东北大学
22 高西奇 (96博,无线电)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20人)
1 赵梓森:1997年当选。1949.9-1950.8在国立浙江大学农业化学系就读
2 吕勇哉:1998年当选。196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曾任浙大工控所所长,IFAC主席
3 刘盛纲:1999年当选。1951-1953年在浙江大学电机系就读
4 徐扬生:2002年当选。浙大本硕,1984年硕士毕业,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5 王飞跃:2003年当选。1984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
6 贺斌 :2003年当选。1982年本科毕业于电机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
7 李晓榕:2005年当选。浙大本硕,1984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美国新奥尔良大学教授、信息与系统实验室主任、电机工程系主任,国际信息融合学会主席
8 张正友:2005年当选。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工程系,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9 黄勤 :2006年当选。198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北卡州立大学教授
10 俞滨 :2007年当选。1985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1988年硕士毕业,美国加州的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工作
11 马科悦:2008年当选。82本,85硕 加州大学厄文分校
12 王一成:2009年当选。美国商业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13 诸自强:2009年当选。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
14 何湘宁:2011年当选。89博 浙江大学教授
15 陈晓华:2011年当选。82本,85硕
16 徐德鸿:2012年当选。1983、1986、1989获浙江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17 何赛灵:2012年当选。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浙江大学教授。
18 刘雁飞:2012年当选。84本87硕,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
19杨瑞青:2013年当选。82本,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 (University of Oklahoma) 电子工程系教授
20 周昆:2014年当选。93本,97硕,02博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20人)
1 冯大淦82本 香港理工
2 白尔维 ER-WEI BAI 82本爱荷华大学
3 施云庆 82本 美国新泽西理工
4 刘震84本 IBM T.J. Watson 研发中心
5 GuanghanXu 85本 Navini Networks
6 XiaodongWang 92本 美国Columbia大学
7 Yong Lian 84届 84届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8 Feng Lin 82届 (Wayne State University)
9 Wei Su 上海交大本硕 纽约城大博
10 Feng Zhao 上交大本 mit博 微软亚洲研究院
11 Ping Li 南邮本 上交大硕 格拉斯哥大学博香港城市大学
12刘建影 78肄 瑞典Chalmers技术大学
13乔春明 87硕肄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
14杨广中 86本 英国Imperial College
15 毕 奇 78本81硕 贝尔实验室
16 Lei Wang 82本 加拿大Power System Studies集团
17 张文军 84本90博 上海交通大学
18 毛军发 92博 上海交通大学
19 Huan Liu刘欢 83本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 Junyi Li 厉隽怿 Qualcomm Inc. Bridgewater, NJ, USA 85级交大少年班,自动化系研究生1年半
华中科技大学(11人)
1 Jian-Gang Zhu 82本 美国CMU大学
2 汪立宏 84本 美国Texas A&M
3 Qing Ken Yang 82本 多伦多硕 路易斯安那博
4 程时杰 81硕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5 吴青华 81本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 利物浦大学终身教授
6Junshan Zhang 93本,乔治亚大学硕士,普度大学博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
7 吴大鹏,90本, 佛罗里达大学教授
8 王舟,93本,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副教授
9 Liuqing Yang, 90本,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
10 Hong Jiang,82本,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教授,2015年当选
11Xiaolan Xie,84本,法国国立南锡高等矿业学院教授,2015年当选
北京大学(11人)
1 潘晓川 82本 芝加哥大学
2 张希成 82本 美国伦塞勒理工学院计算机及系统工程系主任
3王德良83本 Ohio州立大学教授
4 郁彬 84本 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
5 Zhi-Quan (Tom) Luo 84本
6丛京生85本 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
7 Qiang Yang 杨强(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8 David Zhang(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9 Baining Guo 北大本,康奈尔硕博
10Jing Kevin Chen 陈敬 北京大学本,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11Zhigang (Da vid) Pan 潘志刚 北京大学本,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TX, USA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人)
1、王革 82届 美国Iowa大学
2、李荐 85届 美国Florida大学
3、刘兑现82届 IBM Watson研究中心
4、张良杰90本 Kingdee软件高级副总裁、首席科学家
5、曾更生82本美国犹他大学
6.、吴枫92本 微软亚洲要研究院,微软四少之一
7、尹文言89硕 浙江大学
8、崔铁军87本、89硕、93博 东南大学
9、邱才明 87本 美国田纳西理工大学
西安交大(9人)
1 王煜 81本
2 徐文远82本 加拿大Alberta大学
3 刘奕路 82本 佛州理工
4 谭铁牛84本 中科院自动化所所长
5 李尔平86本 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
6 郑南宁 75本 81硕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7 Xi-Fan Wang 王锡凡(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8 Fei (Fred) Wang 西交大本 usc硕博
9 Changyun Wen 西交大本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博
南京理工(6人)
1 刘德荣82本 美国UIC大学
2 Qi-Jun Zhang 82本 加拿大carleton大学
3 周孟初83本 美国新泽西理工
4 谢利华 83本 南洋理工大学
5 黄捷 82硕 香港中文大学
6 吴克利 81本 Laval University (Canada) 89博
武汉大学(8人)
1彭方正83本 密歇根州立
2 何金良 84本(武水)
3 姜钟平 88本 美国Polytechnic大学 4
4 熊子祥?届 德克萨斯州A&M大学
5 Xiaohua Xia 武水(现武大)本硕 北航博
6 吕金虎 98硕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7 沙踪 49本
8 熊子祥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无线电信息工程系
华南理工大学(6人)
1 Keith Q.T. Zhang(硕)(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 梁志培 82本 美国UIUC。
3李海洲1984年本现任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百度新加坡研究中心总监。
4王舟1993年硕士、博士 现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
5张启图1980年硕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
6苏春翌1990年博士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5人)
权 龙 84本 香港科技大学
张 涛 87本 美国贝尔实验室
牛志升 85本 清华大学
沈卫明 83本,86硕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
宁 滨 82本 北京交通大学
复旦大学(5人)
1 周迅宇 84本 香港中文
2 史传进 85本 华盛顿大学
3 卢建宇Jianyu Lu 82本 美国Toledo大学
4 Hui Liu(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5 Juyang Weng(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哈尔滨工业大学(5人)
1 徐雷 81本 香港中文计算机系
2 黄秋亭 82本 苏黎世理工
3 Wen Gao 高文(博)(PekingUniversity)
4 David Zhang(博)(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5 Boming Zhang 西南交大本 哈工大硕,清华博
其他高校(4人以下)
南京邮电大学(4人)
1 李坪 81本 香港城市大学
2 严洪 82本 香港城市大学
3 高雨青 83本 86硕 IBM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4 姚育东 82本 85硕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大学
湖南大学(4人)
1 Li Qiu 81本
2 黄学东 82本 微软公司
3 Stan Z. Li 李子青(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 Jie Yang 85 硕(杨杰)
电子科大(4人)
1 黄勤 86硕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2 Fa Foster Dai(Auburn University)
3 Chengshan Xiao电子科大本,清华硕悉尼大学博
4 Xue Quan 84本,电子科大本硕博 香港城市大学
南开大学(4人)
1 张震 80本 南加州大学
2 康伟 82本,85硕 美国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3 杨恩辉 91博 加拿大Waterloo大学
4 夏香根 92硕 美国特拉华州大学
厦门大学(3人)
1 柳清伙 83本 美国杜克大学
2 陈本美 83本 新加坡国立大学
3林宗利83本
北航大学(3人)
1 周克敏 82本 美国Louisiana州立
2 葛树志86本 新加坡国立
3席宁 ?届
山东大学(3人)
1郭雷 82本 中科院系统科学所
2 程玉华 81本 Siliconlinx公司
3张元亭81硕 香港中文大学
重庆大学(3人)
1 李文沅 81硕 加拿大哥伦比亚省水电局
2 何金良 91硕
3 唐远炎 66本 香港浸会大学
大连理工(3人)
1 Jun Wang 82本85硕
2 赵亦林 82本 Personal CommunicationsSector, Motorola, Inc.
3 Aidong Zhang 张爱冬(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北京理工(3人)
1 周孟初 86硕 新泽西理工
2 孟庆虎88硕 香港中文大学
3 Yun-hui Liu(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兰州大学(3人)
1 梁正荣 81本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2 刘惠春82本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成像器件组组长、微结构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3 Qing Hu 兰大本 哈佛博
国防科技大学(4人)
1 Stan Z. Li 李子青(85硕)(Institute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EEE Fellow 2009 class)
2 Wenwu Zhu 85本 伊利诺伊理工硕 纽约理工博 (IEEE Fellow 2010 class)
3 陈学敏 83本86硕 博通 副总裁 (IEEE Fellow 2004 class)
4. 毛军发 85本 上海交大教授 (IEEE Fellow 2012 class)
南京大学(3人)
1 章启明81本 宾州州立大学
2 金建铭 82本 美国UIUC
3 周志华 南京大学本硕博 南京大学
天津大学(2人)
1 程玉华 85硕
2 Ling Guan 82本
东北大学(2人)
1 XiaopingYun 82本 美国Naval研究生院
2柴天佑?本,硕,博
上海大学(2人)
1 Ren Hong Wang 82本 Blackand Decker, MagneForce Software Systems
2 Jie Wu(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
1 Gang Feng(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 Xiangning He 南航本硕 浙大博
北京邮电(2人)
1 吴奕彦 82本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Canada (CRC),
2 唐远炎 81硕 香港浸理会大学
东华大学(2人)
1 Bin Wu ?本(原中国纺织大学)
2 Guoxiang Gu 东华本 明尼苏达大学硕博
大连海事大学(2人)
1 Xuemin Sherman Shen(University of Waterloo)
2 庄卫华?本,硕 滑铁卢大学
安徽师大 Jie Tian 安徽师大本
北京工业大学Xiaodong Zhang 张晓东(Ohio State University)
福州大学 Zhizhang David Chen 福州大学本 东南大学硕 渥太华大学博
哈尔滨科技大学 Wen Gao 高文(Peking University)
合肥工业大学Zheng Zhang(WhirlpoolCorporation, U.S.A)
河南科大 孟庆虎 ?本(原洛阳农机学院)
华侨大学杨恩辉 86本 滑铁卢大学
吉林大学(2人)
白净 81本 清华大学
梁应敞 (原长春邮电学院) 新加坡科技局资讯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解放军理工大学陈志宁85本,88硕 (原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Xiang-Gen Xia(Universityof Delaware)
曲阜师大 方玉光 83本,87硕 美国Florida大学
山东化工王飞跃 82本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
四川大学 宋永华84本(原成都科大)
太原理工 Yue Ping Zhang 太原理工本硕,香港中文博
同济大学卢建宇 Jianyu Lu 85硕 美国Toledo大学
西北大学Jie Tian 西北大学硕
西北工大 陈杰82本
西南交大 Boming Zhang 西南交大本 哈工大硕,清华博
徐州师大 李乐伟84本
郑州大学 张宏江82本 微软亚洲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Sheng Chen(University ofSouthampton, UK)
中南大学Zhihua Qu 中南本硕,GIT博
中山大学 陈关荣81本 香港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