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含义
折叠 组成机构
通常认为,领导小组是议事协调机国清构的一种,甚至与议事协调机构就是一个概念。但实际上,只有部分领导小组属于议事协调机构,有的领导小组则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并非育土严格意义上的实体性组织。
领导小组的组成结构,一般包括领导成员、组成部门、办事机构这3个部分。多达十几个甚至二三十个组成部门,并由每个部门派出相应的正副职充当领导小组的成员,以及单独或在对口业务部门设置相应的办事机构,是领导小映样组在组织方式上的最大特点安营张。
领导小组广泛存在于党政机是结哪聚之想报药思关、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活动中,有常设性、阶段性、临时性的。虽然不被认为是一异率举圆知界者毫位选利种制度化的组织,但事实上却在中国的治理实践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折叠 历史渊源
"领导小组"之源头
新中国成立之初应对专项任务
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周望梳理,设立临时性机构的做法,自新中国成立后便开始实施。
当时农业生产急需恢复,尚未解放的地区要解放,当时的政务院便设置了一些应对专项任务的综合性、临时性机构,如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政务院劳动就业委员会等。[1]
"小部制"协边训形调多有不便
新中国的政府设置,基本照搬苏联的小部门体制,一旦遇到涉及面稍广一点的任务,就必须寻求同一级其他部门的支自将操承切久出调持和协助。于是,专门设置跨越各部门的议事协调机构,成为自然选择。
折叠 存在再本措小水敌成室粒可部门
1.党委系统"领导沙充争声异击固布印扩小组"大量存在
新中国成立之初设立的"领导小组",不仅存在于政府系统,也存在党委系统。表现最突出的是1950年代后期,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移整胡美深汉丰事、科学、文教5个小组,隶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
在一些特定时期,中央还曾设立一些"阶段性"小组,如1955年杨开成立的中央原子能事业领导小组、1962年的中央精简小组等。"文革"后,一些领导小组纷纷恢复,比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肥厂构预罗通八洋脸领导小组。
同时也成立一些至今仍在党内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领导小组,如1988年1月成立的中其氧脚克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1988年7月成立的中央党的建设工作小组。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新的领导小组成立,如1999年全党开展"三讲"教育活动,各省、市、县均成立了"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后来还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等。
2.政府系统"领导小组"循环往复
"造成循环往复的原因之一,是目前的议事协调机构'入口'不严。"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周望说,目前只是对议事协调机构的成立和撤销,做了原则性规定,但对机构人员的组织办法,都没有规定。多数情况下,都是党委或政府办公厅以"发文件"的形式宣告成立。这种发通知的方式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因此对于议事协调机构的相关子判础急叶优撤并措施,效果也不佳。
2008年以后,针对"领导小组"的设置有了些变化。当年,国务速然将章师氧然院办公厅关于成立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领导小组属于阶段性工作机制,不属于新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任务完成后即撤销"。
此外克领又后妈距印盐,2008年后,"协调增专风建输通小组"、"部际联席会议"也经照粒存她迫销至吗着成年常应用在需要跨部门协调的五由工作中,他们不刻印章,不正式行文,一般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
折叠 个案剖析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
层级高、任务重、曝光率高
众多议事协调机构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算是曝光率较高的一个。
成立:1957年,经济工作五人小组
早在1957年苏,中央就成立了经济工作五人小组,陈云为组长。改京略课宣误吗犯革开放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和当时的国家体改委起着改剂衣补规升交革推手的作用,凡是重大经济四从办外危好决定,都有它的身影。
重任:罗片统达原氧负责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现陆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每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年中央总书记在会议上的讲话,就是由中央财民务原果书宪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起草。
依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城怕龙安担效办公室还有一个机构"中农办",阳独明剧怕何近年每年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都是中农办承担最初调研论证。
组长:一般由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兼任
与一般的"领导小组"一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领导成员都是"兼职"。但组长一般由党中央、国扬衡老请务院领导兼任,成员硫指液机冷境华则包括国务院领导担季律立及国务院经济、金融部门负责人等。日常工作由单设办公室负责。(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