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字源演变
交,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人两腿左右错立。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反叉两腿站立。隶书变形,成为"六"、"乂"组合,没了"人"影。 《说文》:"交,交胫也。"古时五岭以南(向南可到今越南境内)有"交趾"之国,或与此"交"字有某种关联。泛指交叉、交错。《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由交叉引申为连接、接触,由连接、接触引申为结交、交往、交付、付给等义,由交往引申为交情、友谊,由接触、交往引申为同时、互相,用作副词。
折叠 编辑本段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语 | 例句 | 例词 |
jiāo | 动词 | 象形。反叉两腿站立。 | |||
脚胫相交 | cross | 交,交胫也。--《说文》 交足而待。--《战国策·秦策》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 交趾 | ||
交叉;交错,错杂 | cross;interleave | 交臂厯指。--《庄子·天地》 交韔二弓。--《诗·秦风·小戎》 | 交裆、交拐、交戟、交牙、交歧 | ||
结交;交往 | associate with | 交游士林。--《资治通鉴》 | 交友、交礼、交驰、交绝、交善、交援 | ||
交接,移交;交换 | deliver;hand over and take over | 交,易也。--《小尔雅》 厥孚交如。--《易·大有卦》。疏:"交,谓交接也。" 是言上下之交。--《荀子·儒效》。注:"交谓上下相交接也。" 静郭君之交。--《吕氏春秋·知士》 | 交盘、交受、交点、交关、交贸 | ||
交配 | copulate | 虎始交。--《礼记·月令》 备以为交佩。--《楚辞·思美人》 | 交群、交构、交感 | ||
进入(某个季节);刚到(某个时刻) | set in | 交子时、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气、交节 | |||
接触 | wage |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情交而不感者。--白居易《与元九书》 战始三交失蛇矛。--《乐府诗集·陇上歌》 | 交兵,交战、交臂失之、交敌、交绥 | ||
送上、付出 | turn in | 六日内交清。--《广东军务记》 翌日先交 | 交作业、交款、交白卷 | ||
分配 | assign | 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实验室吧 | |||
名词 | 朋友 | friend |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 故交、旧交、知交、择交、深交 | |
友谊;友情 | friendship | 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战国策·赵策》 | 断交、私交、多年之交 | ||
相互认识,相识 | acquaintance | 一面之交、点头之交 | |||
交往 | relations | 布衣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共定交。--《资治通鉴》 交以绝。--清·周容《芋老人传》 | 绝交、邦交、建交、复交 | ||
(地点)相交之处,毗邻之处 | adjoining | 交界 | |||
(时间交替之际 | join | 十月之交。--《诗·小雅·十月》 | 春夏之交 | ||
贸易 | bargain | 成交 | |||
跟头 | fall | 鲁达焦躁,把那看的人,一推一交。--《水浒传》 | |||
地名。汉代交州的略称 | Jiao prefecture | 交、广布鲑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
副词 | 交替;更替,更迭 | alternately | 交用、交移、交讼、交转 | ||
一齐 | at the same time | 中外交荐。--《明史》 | 交至、交下、交攻、交赞 | ||
互相,相互 | each other | 疏条交映。--吴均《与朱元思书》 交相问难。--清·刘开《问说》 | 交注、交伐、交沁、交轧、交眩 | ||
形容词 | 通"姣" | ||||
美丽 | beautyful;pretty |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 |||
侮慢,骄傲 | treat disrespectfully;arrogant |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 |||
通"狡"。狡谲,诡诈 | deceitful;crafty |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
折叠 编辑本段 古籍解释
折叠 康熙字典
【子集上】【亠字部】交·康熙笔画:6 ·部外笔画:4
〔古文〕䢒《广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并音郊。《小尔雅》:俱也。《广韵》: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易·系辞》:上交不谄,下交不渎。《礼·郊特牲》: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
又交交,鸟飞貌。《诗·秦风》:交交黄鸟。
又交加,参错也。《前汉·刘向传》:章交公车。
又州名,南越地,汉置交州。《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传: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领也。扬子《方言》:衿谓之交。
又同蛟。《前汉·高帝纪》:则见交龙於上。《史记》:作蛟。
又同鵁。司马相如《上林赋》:交精旋目。卽鵁鶄。
折叠 说文解字
交胫也。从大,象交形。凡交之属皆从交。古爻切。
折叠 说文解字注
(交)交胫也。交胫谓之交,引申之为凡交之偁。故爻下曰:交也,烄下曰:交木然也。下曰:交灼木也,㮐下曰:木参交以枝炊䉛者也,衿下曰:交衽也,凡㒳者相合曰交,皆此义之引申叚借耳。《楚茨》传:东西曰交。邪行曰逪。䢒逪字之叚借也。《小雅》:交交桑扈。笺云:交交犹佼佼,飞往来皃。而《黄鸟》、《小宛》传皆曰:交交、小皃。则与本义不同,葢方语有谓小交交者。从大,象交形。谓从大而象其交胫之形也。古爻切,二部。凡交之属皆从交。
折叠 编辑本段 音韵汇集
韵书 | 字头 | 小韵 | 声符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韵部 | 韵母 | 反切 | 拟音 |
---|---|---|---|---|---|---|---|---|---|---|
上古音系 | 交 | 交 | 交 | 宵 | kreːw | |||||
广韵 | 交 | 交 | 平声 | 肴 | 见 | 肴 | 古肴 | |||
中原音韵 | 交 | 交 | 阴平 | 见 | 萧豪 | 萧豪齐一 | ||||
蒙古字韵 | 交 | 平声 | kjaw | |||||||
洪武正韵 | 交 | 交 | 平声 | 十三爻 | 爻 | 居肴 | ||||
分韵撮要 | 交 | 交 | 阴平 | 见 | 第十八交绞教 | 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