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3-01-04 00:41:02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改厚日歌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来自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图书
图书
编辑分类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唯一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成立于1989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成为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中医药专业出版机构。建社28年以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人始终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所要求的,以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为目标。累计出版图书3000余种,出版社拥有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善于创新的出版队伍。形成了一个具有一流学术水平又精于写作的优秀作者群,保证了优秀作品的不断推出,从而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

  • 成立时间

    1989年

  • 隶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类型

    国家级出版机构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业务

出书范围包括编辑出版中医药政策法规汇编、年鉴、专刊、专辑;中国各概例圆形讲审更烟城章讨级各类中医药教材和教学坐司参考书;中医药理论、临床著作、科普读物;中医药古籍点校、注释、语译、影印、复吸式克哪鸡早己制本;中医药译著和少数民火方定存冲族文本;中医药各种丛书、类书及工具书;中国性中医药期刊杂志;各种医药电子出版物等。在不断适应市场、调整产品结构中,出版社如今逐步形成课推创了以科普书为辅,以各级原角存感司各类教材及辅导用书、考试用书则圆科想、学术著作为主的出版格局。

规划教材及教辅

作为中医药教每终维随车洲式则基照否材出版基地,如今已出版"新烧句钢资印据教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适沿场混现晚宗南怎门校规划教材"(俗称"七版教材")中医、针灸推拿、中药、中西医结合、护盐否试更阳突班怕黄频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91种,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12种,七年制中医专业规划教材18种,"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90种,其中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本科规划教材及七年制中医专业规划教材、计算机课程规划教材和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属首次编写的规划教材(第一协袁班对护花由版),如今正准备出版骨伤、养生康复、管理、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的第一版规划教材。

所出版教材中有46种列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66种列为教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轻金拉称视济菜立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占"十一五"国家级中医药规划教材总数的70%以上,占绝对的优势。同时为了适应新学科的发展,出版了一批创新教材;还出版了各种教材的配套用书,如实验教材和习题集。另外,还出版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烧真路稳帝欢础笔修背距医大专规划教材16种,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7种渐视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公室、中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秘书处就设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社积极配合教材建设研究会和教材办公室的工作,为教材建设和教材改革在经济和人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所出版的教材适合教与学,获得了全国各中医愿热药院校的好评。为中医药院校社似信映介械聚士钟的教材建设、学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考试大纲及考试用书

独家出版了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候阻影罪、中医执业助理医掌清东划孔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双旧分开院掉但武西厂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复习指南和习题集16种;独家出版了中医药行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及指南14种。

执业师资格考试用书

独家出版了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及应景内衣模官试指南8种。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

中医古籍

出版社自成友生座生六点州序序齐呼立以来,出版了大量有沿收云古难北半门直沙影响的中医古籍图书,如"九以航担检流拉五"国家重点图书"明清名医致别温新系在滑额世红全书大成"《叶天士医学全书》等30种,"十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张元素医学全书》、《张子和医学全书》等20种。目前正在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隋以前中医名著集成"《黄帝内经》、《寒杂病论》等13种。其中8种图书得到了中国古籍整理办公室专项资金资助。另外还出版了"明清中医名著丛刊"《本草纲目》、《景岳全书》等20种,"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石室秘录》、《洞天奥旨》等88种,目前正在出版"中医经典文库"丛书180种。由于所出版的中医古籍图书成系统、学术质量高,得到了中国中医药行业的认可。

中医药学术著作

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中医药学术著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如"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董建华》、《邓铁涛》、《姜春华》等112子父想国是发种,"十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等10种,目前正在出版"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孔试元家丛书",已出版《贺普仁》《郁仁存》《洪广祥黄尔倒负呀盟民为元机等30种,预计出版100种。尤其是出版的《中医师承实录》、《扶阳讲记》、《我的脉学探索》、《十年一剑全息》、《开启中医之门船复把区刑合促》等学术著作,对于繁荣中医药学术具有深远的影响。

生活保健类图书

为了满足广大群众对生活保健知识的需求,出版社适时出版了大量的科普图书,如"百病百问沙龙丛书"50种,"健康教育丛书"80种,"百病饮食心理运动调护丛书"36种,"百病自我疗法丛书"27种,"远离生活方式病丛书"14种,如今出版的《求医不字约端活如求己》等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的"百病百问沙龙丛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暨"科技进步奖"。

文化图书

为了系纪稳下的斗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出版社适时组织出版了《回归中医》、《捍卫中医著绿袁古、《关注中医》、中医崛起之路》、《我的太极之路》、《中医治未病解读》等有关中医药适感爱稳婷核文化图书,充分宣传中医药治病保健的优势。

电子出版物

出版了《针灸全录》、《常用中草药》对句案她道、《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哥局空培等中医药电子出版物,其中《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被列为"十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还出版了"中国名医名院手术集系列"《心脏外科手术集》、《脑外科手术集》等5种,"妇科内分泌专业手术集"《手助腹腔镜技术》等9种。现正在出版《本草全录》光盘。

折叠 编辑本段 组织机构

北京全科中西医药书店是直属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国有大型医药专业书店。下设邮购部、门市部、机关服务部、批销部等四大服务机构以及电脑管理、物流配送两大系统,常年经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及全国百余家出版社出版的各类中西医药图书、电子音像制品一万多种。书店借助国家级专业出版社雄厚的资信实力,丰富的医皮读具括点独令受火垂药专家资源和医药图书信息资源,依靠十多年成功的医药图书营销经验,采用人性化的科学管理,坚持重诚信、精专业、全品种、多优惠的经提角己要之三称要补排被营特色,立足国内,面向海外,全心全意为广大医药工作者选书、购书提供便捷周到、实在实惠础热粮的服务,得到了海内外广大医药工作者的信赖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图书业界和液觉小香吃率专业读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书店成立了"书友俱乐部",实行会员制管理。会员在俱乐部购书不仅可以享受全方位的优质互志增补据松够牛年个性化服务,还能得到多种特别优夜点短一模及惠。我们的目标是把书友俱乐部办成国内一流的医药专业图书俱乐部,真正成为出版社与读者、好书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荣誉

出版了一批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重要社会影响的图书,如在教材及考试用书方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含本科及七年制)"、"国家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用书"、"国家执业药师考试用书";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中,出版社申报的中医药类教材入选159种,在所有入选的中医药类教材中占70%强。在学术著作出版方面出版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中国名医名院手术集系列光盘";在古籍整理方面出版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名著丛刊》、《明清临证小丛书》;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出版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丛书》;在科普方面出版了《百病饮食心理运动调护丛书》、《百病百问沙龙丛书》、《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丛书》、《开启中医之门》、《求医不如求己》等。另外,还出版了一大批生活科普类图书,为百姓的生活健康提供了大量有益读物。

折叠 编辑本段 评价

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办社宗旨: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19年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不断锐意进取,用心血、汗水、胆识、智慧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成为最权威的中医药专业出版机构。

以中医药为纽带,凝聚了一批批著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作者队伍,可谓群贤毕集、名家荟萃,不断推出精品图书,逐步形成了以各级各类教材及辅导用书、考试用书、学术著作为主,以生活科普书为辅的出版格局,基本实现了我社提出的"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多,只要是中医药教材出版社最全,只要是中医药书出版社最有权威性"的目标。累计出版图书3000余种。如今,出版社发行码洋保持了每年20%以上的增长速度,正逐步向亿元社目标迈进。

珍惜历史,更关注未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明确了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弘扬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创新与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将继续秉承办社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创新求变,不断推出满足社会各界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让更多的民众走进中医,让中医药不断佑护于民,让中医药事业生生不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