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姜堰位于北地害你升倍督说纬32°30′、东经120°09′,地处江苏省中部,地跨长江三父汽风角洲和里下河平原,东邻海安县,南接泰兴市,北毗兴化示牛才护善善假、东台市,西连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 姜堰区总面积927.5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0.89%。其中:平原面积751.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75.82平方公里。姜堰区耕地面积5.02万公顷。
折叠 气候
卫星地图姜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气候影响显著,四季分明,来自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常年360百科平均气温14.5℃;年平均积温5365.6℃;年平均降水量991.7愿表识甲始毫米,年平均雨日117天;年真背否类文证我右字片平均日照时数22059小时;无霜期215 天。作物生长季较长,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作物生长期平均为223天器者触右啊态逐息许,高于15℃喜温作物生长期172天。全年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农业气候条件优越。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姜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农作物主产水稻、三麦、棉花、大豆、油菜等,特色经济作物有香丝瓜、青椒线几好终富笔、食用菌等,绿色食品有"河横大米"、"三泰酱菜"等,养殖业主产猪、羊、鸡、鹅等,水产品主要有鱼、蟹、虾等,特种养殖有彩豚、鹌鹑、银鱼等。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料。
水资源
姜堰区境内河流分属两大水系,南部是长江水系,北部是淮河水系。通扬运河、周山河、西姜黄河等主要河流构成"四横十竖"水系。
矿产资源
姜堰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里下河地区的石油、天然气、粘土以及溱湖风景区的地热矿泉水等。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姜堰区下辖2个街道,14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5A级风景名胜区,39个居民委员会,262个行政村。
镇/开发区/街道 | 下辖居委会 | 下辖村委会 |
罗塘街道 | 22个(河西、南街、北街、高陈、东街、光明、罗塘、老庄、叶舍、康华、振兴、河东、西街、河南、南苑、荷叶、太平、桃园、古田、新城、彭垛、中天) | 前堡、公园、工联、幸福、西桥、城中、朱云、城东、通扬、东桥、城北、银穆、院子、太宇、唐园、三园、殷家、沿河、曹家、城南 |
三水街道 | 1个( 生穿互总仍陈庄) | 陈庄、新河、石黄、前马、城西、南石、此必己剂停马厂、双寿、陆庄、西裂氧难础印务陆、唐宁、杏林、而留鱼东查、西查、三舍、小冯甸、军铺、果林场 |
溱潼镇 | 4个(城北、城南、湖西、渔花池) | 洲城、洲南、湖滨、读书址、龙港、溱东、湖北、湖西、南寺、洲城、洲南、湖滨、读书址、龙港、溱东定阿标盐、湖北、湖西、南寺 |
顾高镇 | 1个(顾高) | 顾高、夏庄、芦庄讲用套坚集益始、塘桥、翟庄、野庄、千佛、申洋、俞庄、张庄、西芦 |
蒋垛镇 | 2个(镇南、仲院) | 邱刘、六港、蒋北、高曹新、孟莲、许桥、朱高、薛港、许庄、仲院、蒋垛、溪河、南港、盐大、界河、兴港、新桥 |
大伦镇 | 2个(大伦、运粮) | 大伦、麻墩、响堂、茆戚、申扬、塔子、缪埭、桥东、朱宣、造太平、顾野、运粮、东徐、兴驰、卫星、土山 |
白米镇 | 2个(白米、张沐、振华) | 拜官、昌桥、甸河、白米、纪林、吴堡、曹新、马沟、杭家铺、新华、孔庄著冷、蛙庄、野沐、孙舍、和平、大台入设限兵去要护安、碱场 |
娄庄镇 | 2个(娄庄、洪林) | 娄东、娄庄、马赛、朱翟、先进、团结、新龙、东阳、兴胜、袁联、三行军报鸡征时读盐价联、红庙、连心、放牛、概民每次洪林、李庄、曹杨、 |
沈高镇 | 2个(沈高、官庄) | 河横、夹河、夏北、沈高、夏朱怕城毛同消、双星、华杨、官庄、后堡、万评众、单塘、冯庄、联盟、超幸、天民 |
俞垛镇 | 2个(俞垛、叶甸) | 何野、俞耿、忘私、房庄、宫伦、角墩、姜茅、柳官、叶甸、南野、微够轻答西布级仓场、田管、薛陈集革卫终、花庄、祝庄、春草、许庄、横庄 |
兴泰镇 | 1个(振兴) | 印步称顾席布含八赶互薛何、孙楼、甸址、三里泽、沙垛、尤庄、西陈庄、苏庄 |
张甸镇 | 3个(兴甸、梅垛、蔡官) | 张甸、杨港、张桥、魏家、严唐、张前、高庄、三彭、花彭、甸头、三野、梅垛、高家、大丁、杨俞、三周、华杨、尹庄、三陈、葛庄、宫王、蔡官、把回求梅网、西网、河垛、沙梓、朱赵入可映延表适声克顾、土桥、单庄、大窑、蒋胜神矿两衣思肉佴、大李、三兴、三盟、周徐、 |
淤溪镇 | 2个(淤溪、三垛) | 武庄、卞庄、淤溪、杨庄运信、靳潭、孙庄、潘庄、甸夏、若完画三垛、马庄、北桥、里溪、周庄、染够迅音法渐排书吉庄、南桥 |
梁徐镇 | 2个(梁徐、王石) | 葛联、桥林、张埭、双墩、黄、新南、梁徐、周埭、江、坡岭、邢家、岭家、三林、东官、二塘、新九、王石、前舍、林野、官野、前时、钱港 |
桥头镇 | 1个(桥头) | 小杨、大杨、桥头、李堡、杨院、三沙、状元、 |
华港镇 | 2个色线击翻办投刚(里华、港口) | 里华、港口、桑湾、溪西、下之音鲜仅护持溪、塔岳、徐家垛、野马、许家庄、双烈、李家庄、左舍、葛舍、 野营、刘庄、溪东、董潭、 |
开发区 | 1个(陈庄) | 城西、新河、石黄、前马、陆庄、西陆、南石、马厂、双寿、陈庄、果林场、唐宁、杏林、东查、西查、军铺、小冯甸、三舍 |
湖南 |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姜堰由水而生,古时,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姜堰汇聚,抗输调诉载诉液差响家故称"三水"。又命线因三水汇聚,冲击成塘,塘水多旋涡,形似人指罗纹,又名"罗塘"。北宋年间,洪水泛滥,姜仁惠、姜谔父子仗义疏财,率领民众筑堰抗洪,保护了一方百姓生命财产,古镇由此名为姜堰,至今流芳千年。
姜堰属泰州。崇祯《泰州志》载:"《禹贡》(泰州)淮海为扬州,言北据淮,东距海为扬州之域。周百准较秋呢京士武王封泰伯于吴,其地属吴。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之地,遂属楚车……" 姜堰夜景
近代考古证实,6800年前姜堰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了。
春秋战国时历属吴、越、楚。楚时为海阳邑地,秦代属东海郡(洋保二一说九江郡),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唐高祖武德三年(科它汽第从量哪620年)改海陵为吴陵,武德七年复称海陵,南唐元元年(内占读便绍府字严937年)年升为泰州。民国初年废州设县,县治泰州。
1940年10月,泰县抗日民主政权于海安建立。
1949年5月,泰县人民政府驻姜堰镇西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县与县级泰州市两度分合,1962年1月复计面县吗称死称泰县,县治姜堰镇。
1994年帝千赵月判乡撤县设市,改称姜堰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
201素素拿妈货心哥温棉洋带2年12月,经国务院燃或和省政府批准,撤销县级姜堰市,设立泰州市姜委布审飞田车死联顶错堰区。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截止201致花若步色言回别的么物3年末,全市总户数27.47翻药万户,比上年末减少2244户,户籍总人口79.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35人,在总人口中:女性39.16万人,占49己光刻缩候阻刚足.4%。全年出生人数卷景料苏空6269人,人口出生率普答术映为7.9 ‰;死亡人数7763人,死亡率为9.78‰;人口自然增长率-1.88‰。
折叠 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2013年,姜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89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2亿元,可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31.92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三产业增加值186.85亿元,同比增长12.7%。2013年度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77位。续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科学发展百强和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201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1383.20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0.39亿元,同比增长1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93.66亿元,同比增长12.2%。2013年全年姜堰区进出口总额(海关数 )8.58亿美元,增长11.4%,出口总额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全年姜堰区供电量为2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7%,工业用电量为21.21,同比增长5.1%。
2013年姜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06元,同比增长9.7%,农民人均纯(现金)收入13695元,同比增长12%。201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人民币)477.89亿元,同比增长12.5。2013全年居民储蓄存款298.44亿元,同比增长17.4,人均存款3.76万元。
折叠 农林牧渔业
2013年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年粮食产量5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4%,实现"十连增",荣获全省首批吨粮县(区)称号。棉花产量1630万吨,油料产量2.83万吨,跻身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行列。
2013年新增造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3.1%。全年生猪饲养量87.08万头,比上年增长5.7%,其中:生猪出栏60.75万头,增长4.0%。家禽饲养量1267万只,比上年增长3.7%,其中:家禽出栏856万只,增长3.1%。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5.75万吨,比上年增长2.0%;禽蛋总产量2.69万吨,比上年增长8.5%。全年水产品产量4.1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折叠 工业
2013年,姜堰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95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三大园区贡献突出,实现产值471.15亿元,增长21.2%,高于姜堰区增幅2.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9.6%。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完成产值76.48亿元,增长2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99.03亿元,增长16.4%;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15.81亿元,增长15.5%;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177.40亿元,增长26.4%。
2013年,姜堰区4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6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实现利税总额98.58亿元,增长17.9%,其中:利润62.12亿元,增长17.8%。全年主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39家。
折叠 商业
2013年,姜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27.27亿元,增长13.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11亿元,增长6.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1.12亿元,增长12.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6亿元,增长12.0%。按规模分,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4.33亿元,增长7.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7 %;限额以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13.05亿元,增长13.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2.3%。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
折叠 科技
2013年,新增企业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申请专利2900件,其中发明专利653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高新技术创业中心通过国家级孵化器复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33.8%,比2011年提高3个百分点。双登集团、苏中药业入选全省首批创新型领军企业。3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申报省著名商标4件、名牌产品5个,双登集团获泰州市市长质量奖。
折叠 教育
截止2013年末,姜堰区各级各类学校90所,其中幼儿园33所,小学26所,高中8所。姜堰区各级在校学生8.44万人,教职员工0.72万人。共组建5个教育集团、9个教育联盟。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入近亿元在城区东侧、东南侧、西南侧新建东桥小学南校区、巴黎城小学、实验小学南校区等3所小学,投入1800万元完成2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操场塑胶化改造。2013年姜堰区8709名考生参加高考,4061人达本科控制线,本科达线率为46.62%。
折叠 文化
2013年,组织开展了第八届姜堰市群众文化艺术节十项系列活动,举办了"激情三水"2012演出季活动、迎接和庆祝十八大、国庆节系列活动。2013年姜堰区各镇组织开展以及村、社区文艺团队自发开展的文艺演出活动达300多场。"三送工程"大力开展,全年完成电影放映3160场,为农村和社区群众演出70多场,文化遗产保护展牌到15个镇巡展、"行走的课堂"送讲座进社区、学校、乡村举办讲座64场。市文体中心启动建设,博物馆主体工程封顶,白米、沈高被命名为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镇,沈高河横村农家书屋被表彰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
折叠 卫生
2013年,通过全国基层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复核,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93家,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侧2.2万座,被表彰为全省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市、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姜堰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5.8%、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5.18%、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96.06%、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94.75%。截止2013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00个,实有医疗机构床位数2754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47人。
折叠 体育
2013年,参与承办中国姜堰市第七届湿地旅游节及2012年姜堰溱潼会船节的组织会船展示和比赛,参与主办了第二届溱湖龙舟大赛,举办和承办了姜堰市"锦绣姜城"杯、"南洋雅苑"杯广场舞大赛。承办了"黄龙士双登杯"世界女子围棋锦标赛、江苏省桥牌升级赛、省少儿象棋比赛等,组队参加全省农民运动会的特色项目和武术等单项比赛。被命名为全国围棋之乡、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市。
折叠 城市建设
截止2013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获省政府批准,编制完成城区"两线四区"旅游、地下空 姜堰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6条城区道路竣工通车,7处道口完成渠化改造。城区绿化初见成效,老通扬运河景观长廊初具雏形,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义务植树及城区主次干道增绿、补绿活动,共栽植各类乔木26000多株。推动滨河两侧绿化工程改造升级,打造全新十里滨河景观长廊工程。完成12条主干道两侧和13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中转站逐步投入运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初步形成。
折叠 社会保障
2013年,姜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4元,比上年增长12.5%,人均消费支出15688元,比上年增长14.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37330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28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消费支出8785元,比上年增长11.9%。
2013年,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为521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3%,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3%,其中: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7.29万人,失业保险覆盖率达98%;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49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16.8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8%。姜堰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10178户13991人,城镇1452户2785人。
折叠 编辑本段 城市荣誉
全国荣誉 | 省级荣誉 | 其他荣誉 | |
全国围棋之乡 | 首批创建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 | 江苏省文明城市 | 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溱湖风景区) |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县) | 国家卫生城市 | 江苏省园林城市 |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国家4A级旅游景区(溱潼镇) |
全国生态示范市(县) | 全国六星级慈善城市 | 江苏省首批生态农业市 | 生态环境"全球500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部省共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中国绿色村庄(河横村) |
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县) | 江苏省小康市(县) |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溱潼会船") |
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 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市(县) | 江苏省卫生城市 | 全国文明镇(娄庄镇) |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溱湖风景区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泰州地区唯一的省级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风景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有4.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风景区地处中国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古长江与淮河曾在此交汇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而作为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的连接点,溱湖风景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景区湖泊、河流等面积占到总面积的 37%左右,其中溱湖规模较大,溱湖又名喜鹊湖,因"昔多喜鹊飞集"而得名。溱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3500亩左右。
溱潼古镇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AAAA级风景区。为里下河四面环水的小岛,溱潼古镇风光秀丽;麻石当街,蜿蜒曲折。
溱潼古镇保存完好,有小溱湖巷、八仙桥巷等一大批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古山茶院里的"中国茶花王",树高11米,树龄数百年,每年清明节前后,万朵茶花竞放。民俗风情馆,展示了秦砖汉瓦、耕织器具,彰显了溱潼人民的聪明才智。中国茶花王、民俗风情馆和院士旧居、禅院古槐等重要景点,别具一格的岛镇环境以及传统工艺、溱湖八鲜美食等。
泰州华侨城
泰州华侨城坐落于国家5A级风景区--江苏省泰州市姜泰州华侨城堰区溱湖湿地公园西侧。泰州华侨城着力打造"中国湿地生态温泉第一城。 形成了"蓝脉绿网、水城小镇"的特色风景,规划内容包括温泉度假区、古寿圣寺区、低密度住宅区、湿地体育公园、水上乐园和水上观光线,其中云海温泉、温泉奥思廷酒店、水岸商业街、湿地体育公园和纯水岸一期已在2010年对外开放。
河横生态科技园
1990年河横村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环境"全球5河横村00佳"殊荣。1996年,河横生态科技园区被评为江苏省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旅游示范点、中国绿色村庄、全国绿色小康村、江苏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江苏省重点农业园区,2006年被确定为全省唯一的部省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曲江楼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曲江楼是新四军苏中指挥部旧址,被辟为姜堰区新四军革命纪念馆。
天目山遗址
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通扬运河南侧,姜溱河东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00多年前,姜堰先民的勤劳智慧和喜怒哀乐全在这里定格。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会船风俗
中国泰州姜堰溱潼会船节会船是姜堰里下河特有的民间风俗。《中华全国风俗志》、《泰县风俗谈》及民间流传的《港口竹枝词》均有记载,有"溱潼会船甲天下"之称,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溱潼会船",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盛赞为"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之称,并被列入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荣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称号。"溱潼会船"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溱潼会船每年清明节第二天在姜堰溱湖举行。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五种类型,千舟竞发,百舸争流,溱湖闹春。赛船结束,会船节活动临近尾场时,欢闹的演戏、酒会、送头篙三部曲又凸现高潮。会船节规模一年胜似一年,已蜚声海内外。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
姜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五千年前,便有先民生息。明代著名画家唐志契、唐志尹与唐日昌叔侄三人齐彰,时称画苑"三唐",唐志契画论专著《绘事微言》,收入清代《四库全书》;清康熙年间,围棋国手黄龙士棋艺精湛,著有《弈括》、《黄龙士全图》,时人尊为"棋圣";清乾、嘉、道年间,桥头镇刘荣庆、刘国庆兄弟二人考中状元,时称"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精研诗文,造诣极深,其力作《<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成为文坛书苑佳话。
王栋(1509--1581),"泰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王栋长期在姜堰讲学,其授课处"王公祠"已作文物保存。明学者、学官。字隆吉,号一庵。
高二适(1903-1977),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1963年经章士钊引荐,被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在文史哲、诗词、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方面成果卓著。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校录》、《刘宾客辨易九流疏记》、《高二适书法选集》等。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号龙士,以号行。清代围棋国手,和范西屏、施襄夏并称清代三大棋圣之一,康熙中期围棋霸主,棋风不苟一格,留下十局名局"血泪篇",著《弈括》。
凌文渊,原名渊,号植之。曾任知县、知州、布政使。清季两江优级师范出身,清宣统元年(1909)为江苏省谘议院议员。民国成立后,历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参议院议员、财政部参事、代理财政部次长、暂代财政部总长等。辛亥革命后官至财政部组长。善书、画,尤长花鸟,笔劲墨湛,气势磅礴,颇似陈道复、徐渭。与齐白石、陈半丁、陈师曾齐名,时称京师四大画家。
刘荣庆(1761-1842),字崇弼,大清乾隆甲辰武科武状元,历任御前带刀侍卫、总兵、都督等职,一生驰骋疆场,立下赫赫战功。他也是两仪拳有史料可查的第一位祖师。
当今风采
李德仁(1939.12.31-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知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李德毅(1944.11.28- ),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副理事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
杨元喜(1956.07--),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缪昌文(1957.08--),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奖",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