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园内风景
五龙潭公园,位于山东省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占地面积5.44公顷,其中水面0.8公顷,是由潭、池、溪、港等景观构成,以质朴野逸为特点的园林水景园。
五龙潭泉系并成为济南四大著名泉群中水质最好的泉群。有水自池底涌出,形成累累串珠的古温泉、东流泉、回马泉、濂泉;有水从碗口粗的泉眼腾涌,水花飞溅,状若趵突的玉泉、青泉、潭西泉;有水从池岸石隙漫溢,跌落清溪,形似瀑飞的宫家池、虬溪泉;还有"地涌千珠乱,天重一镜湖"的天镜泉,"滋味美如饴,一饮似天浆"的蜜脂泉,以及贤清泉、并洗钵泉、睛明泉、七十三泉等名泉。
盛水时节,游人在观赏众泉的同时,还可以参观山东省领导机关旧址、秦琼故宅旧址、古历亭旧址及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等。"门神--秦琼故宅"旧址,相传唐时秦琼随太宗征战,累立战功,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名护国公。故在五龙潭侧建祠,并存有"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故宅"石碑,定为济南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中奇书法篆刻展览馆坐落在公园的西部,展厅内陈列武中奇书法篆刻作品200余件。
游览最佳时节为四月至十月,公园内设有潭西茶社,这里是品茶赏泉的最佳去处。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景点
五龙潭公园位于济南旧城西门外,泺源桥北,因内有五龙潭而得名。五龙潭,金代《名泉碑》所著录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当时称其为"灰湾泉"。据史书记载,此潭六朝时称其为"净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宋时又称"四望湖",为古大明湖的一部分。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新建五龙神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五龙潭。
五龙潭内与其附近的天镜泉(江家池)、七十三泉、潭西泉、古温泉(温泉)、悬清泉(贤清泉)、净泉、醴泉、洗心泉、回马泉、静水泉、濂泉、西蜜脂泉、东蜜脂泉、月牙泉、井泉、泺溪泉、虬溪泉、金泉、裕宏泉、东流泉、北洗钵泉、显明泉、晴明泉、聪明泉等28处名泉,共同组成五龙潭泉群。
折叠 古温泉
折叠 悬清泉
悬清泉又名贤清泉,位于五龙潭北侧。泉池深2.4米,呈不规则状,以自然石驳岸。泉水清澈,杨柳垂荫,景色怡人。清人沈廷芳在《贤清园记略》中写道:"济南名泉甲天下,旧传七十有二……其著者为趵突,为珍珠,而贤清实具二泉之体而微焉者也"。清代,悬清泉畔曾建有一处别致的水景园-朗园,后荒废,人们在其旧址上修建了揽泓榭,景色亦佳。
折叠 天镜泉
天镜泉又名江家池,位于五龙潭南端。因泉水清澈明亮,日月星云倒映水面如天垂镜而得名。清道光《济南府志》中载:"天镜泉……即江家池,方广一亩,可鉴须眉"。天镜泉是五龙潭泉群中第二大泉,水势甚好。池内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很是好看。 七十三泉在五龙潭西南侧葡萄架下。泉池以自然石驳岸,玲珑别致,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汇入五龙潭。七十三泉的出现尚有一段佳话:清乾隆五十六年,著名学者桂馥命人在五龙潭西侧修建潭西精舍。孰料在挖地基时,挖出一个泉眼,泉水汨汨喷涌,水势甚佳。桂馥大喜,大宴宾客,请众人为此泉起名。众人七嘴八舌,所起的名字都不甚理想。最后桂馥灵机一动,为此泉起名为"七十三泉",众人无不称妙,桂馥还赋诗一首:"名泉七十二,不数五龙潭。为劳算博士,筹添七十三。"
五龙潭池长70米,宽5米,水深4米有余,溢水标高25.80米,用水量达8600~43000立方米/日,在"四大泉群"中居第三位。潭水有五处泉水汇注而成主流,经北护城河,最后注入小清河。
五龙潭周边景色极佳,1985年辟建成五龙潭公园,如今已成为济南的一大胜景。
五龙潭又名净池、乌龙潭、龙居泉,古时曾是大明湖的一部分。相传昔日五龙潭颇有灵性,每逢大旱,在潭边祈雨必灵。故元朝初年,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此后便称五龙潭。
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传说甚多。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五龙潭是济南诸泉中最深的一个,泉水碧绿凝重,深不见底,终年涌流不息。桂馥曾在潭边建潭西精舍,后颓废。现于其旧址建起潭西阁,游人可于阁中赏看龙潭秀色。
折叠 编辑本段 相临景点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说
五龙潭来源的传说
六朝时所谓"净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是不是五龙潭?有不同看法。
传说之一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在《复龙祥观施田记》中说:"闻故老言,此唐胡国公秦琼第遗址,一夕雷雨,溃而为渊。"清代训诂学家桂馥在《潭西精合记》中写道:"历城西门外,唐翼国公故宅,一夕化为渊,即五龙潭也。"
传闻的源头追溯到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当时这里是唐朝名将秦琼的府邸,秦叔宝是唐开国名将,程咬金、罗士信都是唐初的英雄,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末期,朝政荒废,奸臣当道,秦琼之子在府里痛斥朝廷的腐败与奸臣的恶毒,结果被小人告发,玄宗大怒,派人来济南缉拿秦琼之子,并将秦府抄家,结果朝廷官兵刚来济南快到秦府时候,突然电闪雷鸣,有人见五条金龙闪现空中,随即秦府塌陷,塌陷处形成渗坑,大量水冒出,形成了今天的五龙潭,自此秦府便消失,被一池潭水取代。
1982年,当时济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五龙潭进行两侧清理时,曾挖出一唐石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至尽保留在五龙潭公园内,多年来,有很多济南市民在潭边捡拾古物与器件,不知道从那里来的。
异相传说
传说,每逢治极乱世与人心向恶的时代,此潭便会发生异相,最近的两次有明确考证的记载一是1908年清末,此潭在深夜突然沸腾,随即有一处唐代府院浮现,这在《山东志》有明确记录,还有一次是1938年,一夜之间潭中水声巨响,第二天早水面漂浮大量古书,目睹当时情况的是当时山东民办大学一李姓教员。
折叠 编辑本段 实用信息
折叠 门票
全票5元;学生票2.5元
导游、军人、老年人持有效证件免票;支持使用"济南市公园通游年票"。
2019年9月29日起,济南五龙潭公园正式免费开放。
折叠 开放时间
4月10日-10月9日:7:00-19:00;10月10日-次年4月9日:7:00-18:00。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信息
公交
火车站乘坐K3路"西门"下车西行50米或北行100米左右
长途汽车总站乘坐K50路"西门"下车西行50米或北行100米左右
高铁济南西站乘坐K109路"西门(五龙潭公园)"下车西行50米或北行100米左右
市区乘坐K5路、K59路、K101路、K101路、K103路、K104路"五龙潭公园"站点
乘坐K41路、K66路、K91路"西门(五龙潭公园)""西门"下车西行50米或北行100米左右
乘坐K1路、K5路、K82路、K85路、K103路、K51路、K54路、K59路"趵突泉东门"下车北行100米路西
旅游公交游777路停靠"西门(五龙潭公园)"站点,票价10元,全程通票
【注】请注意公交停靠站点上下行设点的区别:"西门"站点位于泉城路,"西门(五龙潭公园)"位于趵突泉北路,K1路、K5路、K51路、K91路的"趵突泉东门"站点设立在黑虎泉西路,K41路、K66路、K82路、K85路等的"趵突泉东门(泉城广场)"设立在趵突泉东路,"五龙潭公园"站点设立在共青团路。另,K101路上行停靠"西门站点",下行停靠"五龙潭公园";K103路、K104路仅仅停靠"五龙潭公园"路南站点(此处存在微循环,公交绕行趵突泉南门返回原线)
画舫线路:环城公园任意乘船点乘船,经行西护城河趵突泉船闸进入五龙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