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折叠 早年经历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 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故而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折叠 入主益州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因为道路不通,刘焉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军首领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五斗米道"首领张鲁的母亲长相美丽,加上懂得神鬼邪说,和刘焉家有往来,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进攻汉中郡,杀汉中太守苏固。张鲁在汉中得势后,却杀死张修,截断交通,斩杀汉使,刘张两家由此结怨。刘焉则以米贼作乱阻隔交通为由,从此中断与中央朝廷的联络。他进一步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天下诸侯讨伐权臣董卓之时,刘焉也拒不出兵,保州自守。犍为郡太守任岐及之前平乱有功的贾龙在司徒赵谦的游说下起兵反对刘焉,赵谦又奉命率军进益州,但是因贾龙等被刘焉击杀,于是撤军。
中原大乱之下,南阳、三辅一带有数万户流民进入益州,刘焉悉数收编,称为"东州兵"。这支军力在刘璋继任后,虽然侵暴百姓并引起了不少民患,甚至有一部分参与了反叛,但是也成为平定赵韪内乱的决定性力量。
初平二年(191年),刘焉更造作乘舆车具(天子所用的车架)千余辆,欲称帝。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刘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意指其图谋不轨)"。
折叠 疽发而死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影响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作品
《全后汉文》载有刘焉《荐任安表》、《遣张鲁据汉中上书》、《建议选牧伯》等奏疏。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刘备: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於治。
陈寿:昔魏豹闻许负之言则纳薄姬于室,刘歆见图谶之文则名字改易,终于不免其身,而庆钟二主。此则神明不可虚要,天命不可妄冀,必然之验也。而刘焉闻董扶之辞则心存益土,听相者之言则求婚吴氏,遽造舆服,图窃神器,其惑甚矣。
范晔:①刘焉睹时方艰,先求后亡之所,庶乎见几而作。夫地广则骄尊之心生, 财衍则僭奢之情用,固亦恒人必至之期也。 ②焉作庸牧,以希后福。曷云负荷?地堕身逐。
常璩:刘焉器非英杰,图射侥幸;璋才非人雄,据土乱世,其见夺取,陈子以为非不幸也。
郝经:焉利本颠,堕剥维城。
李清植:焉、璋以枝叶之亲,而阴怀攘窃之志,汉帝既尝收戮其二子,则亦与于叛乱之者数也。
王夫之:刘焉妄人也,而偷以自容。
柳从辰:卓虽受诛,豪杰并起,跨州连郡如刘虞、公孙瓒、陶谦、袁绍、刘表、刘焉、袁术、吕布者,皆尝雄视一时,其权力犹足匡正帝室。
折叠 编辑本段 亲属成员
折叠 先祖
刘余,汉景帝刘启之子,封鲁王,卒后谥号"恭",世称"鲁恭王"。
折叠 父母
刘某,刘焉之父,为长沙郡太守,葬在荆州。
黄氏,刘焉之母,太尉黄琬的姑母。
折叠 妻子
费氏,费伯仁之姑。
折叠 子辈
折叠 孙辈
刘循,刘璋长子,曾经在刘备攻益州时,在雒城驻守抵抗刘备的攻势长达一年,刘璋投降后,由于岳父庞羲的推荐,一直在蜀汉任职,拜为奉车中郎将。
刘阐,刘璋次子,一名纬,随父刘璋流放荆州,后来刘备失荆州,刘阐曾经于蜀汉雍闿等地作乱之时,再被东吴任命为益州刺史,驻守在交州、益州边境。诸葛亮平南蛮后归吴,官至御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