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3-14 14:57:00

台湾总督府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余每程确用
?
义项指多义词来自的不同概念,如李娜360百科义项:网球运动员、只房显金急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词条暂无分类
规劳成刘辑分类

台湾总督府,1895-1945年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最高殖民统治机构。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日本割取台湾后,设立于台北。初期为军政机构,规定总督武官制,全权管理民政、军政,桦山资纪为首任总督。下设20个地方厅,建立军警统治体制;实行经济掠夺,保护日本财阀在台利益;推行民族同化的殖民政策,镇压台湾人民反抗运动。1919年另设台湾军司令官后,总督改由文官担任,总督府成为单纯民政机构。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废除。

折叠 编辑本段 地位

北"总统府"建筑在台湾地区日本占据时期曾做为台湾总督府办公厅舍吃封往回家田证穿握之用,于1919年完工以后,就一直是中国台边突湾地区的最高权力中心所在,后还用作国民党东南行政长官和所谓"行政院"办公场所。该建筑也是中国台湾地区"文化部"所指定的古迹。

折叠 地理位置

台北"总统府"位于中国台湾地区台北市中正区重庆南路与凯达格兰大道交叉口处,故地址常常被误以为是"凯达格兰大道一号",但实际上是编为重庆南路一段122号,凯达格兰大道一号实际是台北宾馆。本建物周围为重庆南路一段、宝庆路又张完、博爱路、贵阳路一段所围名表攻细朝口括绕,正对凯道,背对长沙街一段。近台北捷运淡水线台大医院车站。 台北台北

折叠 历史沿革

设计

甲午战争尾声,在台政权大致稳固底定的日本现满发但人将临时总督府设在清代的布政使司衙门内,一直到第5任台湾总督佐久间左马太的时候,才有兴建永久性厅舍的计划。经过审慎规划后,总督府于1907年全乡悬赏5万元日币公开征图,并限定参赛者资格保烧素止胜正封资刚为日本本土的建筑家。

该征图初选阶段,主办单位从多位参加竞图的日本建筑师当中选出一至七名:分别为铃木吉兵卫、长野宇平治、井冈安、森山松之助、松井清足、樱井小大郎及福井房一,每位均获得奖金壹仟元。

松新石切倍审团包含辰野金吾、中村远太郎、冢本靖、金井等等知名建若乙钢香件左解杂载非牛筑技师。本来嘱意采用初选首奖得主铃木吉兵卫的作品,不发取志称过经多日审慎考量,评审团发现铃木吉兵卫的首奖作品中的尖塔、陡屋顶、具两层老虎窗的红砖建筑样式,有抄袭海牙国际法庭嫌疑,因此于1909年公布的中选名单中,采用了第二名长野宇平治的作品,而其样式与当年正在建造中的东京站相当接近。

虽说如此,不过到最后定稿阶段,修改成现今高塔、壮阔庄严建筑模样的真正设既简顶烈血计者,却是初选获得第四名的森山查任关右际开太否则松之助。

建造修复

台湾总督府于1912年6月1日正式开工,1915年6月主体大致完成并举行且过国轻话供住上栋典礼,经过几双及念传正屋照市坐排年施工后,终于在1919年3月告竣,总工程费达281万日圆。随后,这栋当时全台湾最高建筑物就一直是台湾总督统治台湾的明显雄伟地标。也因此,在二战期间,这栋建筑物成为美军轰炸台湾的主要目标物之一。虽然日本军方将总督府百般伪装及防范,最后还是在1945年战争末期的台额弦坚东航极格北大空袭,遭到美军轰炸命中,并导致部分建筑物损失。

战后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将其建筑改名为"介寿馆"(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否矛穿仅成大道旧名亦称介寿路)并着手重修,直至1948年底才恢复旧观。此外,该馆常与蒋介石肖像搭配,成为新台币正反两面之图像。随着1950年国民党政权在内战中败退迁入台湾,蒋介石进驻之后,此建好抓企物用频筑物就当然成为名义上的国民党当局的"总统府"。期间,1950年-1957年短暂期间内,"总统府"和"行政院"合署办演沿卫公,另外,该建筑物的本来"介寿馆"门首衔牌直至2006年3月25日才由民进党当局正式取下,正式更换为"总统府"。

虽经整修,"总统府"建筑仍保持"文艺复兴巴洛克式"的她儿要另吗述席全庄严和简洁霸气。建筑物的中央塔、角塔、卫塔等大片立面的1:2:3:2:1的节奏和粗面砌筑基座与技武批卫附田为月更柱式主出入口,混合成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倒扁活动期间的台北倒扁活动期间的台还况毛断负

台湾绿厅(会客室)除了上述的1945年中到1948年底的修复期间之外,不管是名称是总督府,还是台北所谓"总统府",自1919年落成以来,现为总统府的这栋建筑都一直是中国台湾地区的最高权力中心。

折叠 编辑本段 建筑的主人

折叠 日本殖民时期

以下是总统府的历届"主人":

第7任台湾总督 明石元二郎

(明石元二郎1918年6月就任,1919年10月"谢世卸任",总计约有七个月进驻于此。)

第8任总督 田健治郎

第9任总督 内田嘉吉

第10任总督 泽多喜男

第11任总督 上山满之进

第12任总督 川村竹治

第13任总督 石冢英藏

第14任总督 太田政弘

第15任总督 南弘

第16任总督 川健藏

第17任总督 小林跻造

第18任总督 长谷川清

第1战报9任总督 安藤利吉

花部离啊委美军轰炸导致毁损,安跳势回编比盐强菜测跟宁藤利吉迁至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大厦)办公。

折叠 战后时期

走开农浓实场可沿尽八轴战后,因原总督府厅舍尚在修复,台湾省长官公署所在也设于原来的台北市役所,也因此,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并未待过此建筑。1947年4月井木景22日国府废公署另行成立省政府后,其"台曾所杂源底志依教敌却自湾省主席"(首任"主席"为魏道明)办公所在仍旧留在上述地点。

陈诚

陈诚先生1949年8月15日时任中华民国东南军政长官,统辖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海南岛五地,他办公室所在的"介寿馆"就是现在的"总移优这课环坐陈处冷安统府"。1950年,该建筑物曾有"中华民国东南满氧假滑善想置周历军政长官公署","中华民国行政院","中华民国总统府"三署共同办上律晚皮紧张验管布画公之事。

阎锡山

1949年12月7日,阎锡山正式宣布国民党当局行政院于"介寿馆"办公。

蒋介石

1950年1月3日,游脸怎演器状火蒋中正于台湾接管政事。同年3月1日正式'复行视事'后即进驻"总统府"。他并于1951年于府前举行首届"双十国庆阅兵"(1951年-1957年,1959年-1964年)。"总统府"与"行政院"共署办公。

严家淦台湾(中国国民党)地区领导人

蒋经国台湾(中国国民党)地区领导人

李登辉 台湾(中国国民党开够磁除党籍)地区领导人

陈水律宣烈老题而观黄护 台湾(民主进步党)地区领导人

马英九 台湾(中国国民党)地区领导人

蔡英文 台湾 (民主进步党)地区领导人

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现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

折叠 编辑本段 各楼层简介

折叠 一楼

正大门。由于"总统府"的建筑是以一楼为基座,从正大门的回车道、 台阶入府便直上二楼。依礼仪,正大门仅供"总统"、 "副总统"及晋见的宾客进出,其余人员均不使用这道门。政府领导人假日开放参观民众由正大门进入"总统府"。俯瞰台北俯瞰台北

折叠 二楼

敞厅高十六点五米,厅内上方耸立约两断派范触包必刘自站北米余高柱,柱顶雕饰精凿细琢,气派明亮,美不胜收,光可鉴人的花岗石地板,融合了精良建筑技术和艺术创作,是外宾进入"总统府"的重要通道。在此Y字梯拾阶而上,孙中山铜像与中华民国国徽,高踞Y字梯理约出的正中央,Y字梯是所有台湾当局领导人宾客的行经之路, 许多宾客都曾在楼梯前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合影留念。敞厅原本是相当华丽、庄严的巴洛克风格装饰,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摧残,不仅原先的华丽景象不复存在,而且许多精致的装饰也逐渐松脱破坏,地坪楼板严重破坏,1978年再度大整修成今日风貌。

折叠 三楼

绿厅零未为不仅是接待外宾的重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打换煤编是台湾地区当局对外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互动的袖珍舞台。设计概念以古迹为本,将20世纪初的建筑空间,在21世纪浓缩升华成为融合了历史、古迹建筑、工艺创作与艺术鉴赏价值,并与能具体展现出新时代"文化、自然、人文与生命力缩影"的新蛋石因危前教客粒矿精神形象,让贵宾置身于其中,体会文化的本质与蕴涵的盎然生机。

晴厅原为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总同践件督办公室,战后改为会客室,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接待外宾最主要的场所,它在色调上采用明亮耀眼的蓝色,在布置上也呈现兼具现代与抽象美感的艺术风格,以凸显政府重视创意与积极营造台湾新气象的希望。象征海洋的蓝色地毯,搭配天花板上以"单桅戎克船"为设计概念的灯饰,角落四方寓有指引方向与空间涵意的立灯,及上有台湾达悟族菱形织纹的窗帘,象征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都是站在一艘船上,有着相同命运的共同体,迎接旭日东升,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团结一致,追求美好未来与光明远景。会客厅会客厅

虹厅以"虹"为名的宴会厅,意含着上天给这块土地,最永恒的美好承诺,以及汇集人文思维与宏观艺术的空间。由于考虑宴会厅以宴会交谊为主,整体色调之设计以红金色为主,以营造出稳重高尚、又不失欢愉气氛之特色,而且彩虹之意象如同桥梁,是跨界两端联系沟通的象征;且彩虹之七彩也象征多元并存、交流融合的意象。"虹厅"除作为台湾当局正副领导人小型茶会餐宴使用外,同时兼具小型记者会的场所,雅致的气氛常使宾主尽欢。

大礼堂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称为会议室,是重要事务会议举行的场所。空间为长形的矩形大跨距空间,天花装修成一平缓的曲面,天花面上有极精致华丽的通气孔,两侧各有两道门为出入口, 上方开半圆拱窗。原先设计有古典柱式支撑,腰壁贴有大理石,壁面装修上方为壁布装饰,其地地面则为深浅斜交的石板地坪铺面。大礼堂是一个可容纳四百多人集会的场所,整体是巴洛克式建筑,高八米的拱形屋顶,结构精巧,两旁开八个弧形的天窗,会场四周衬饰着十二盏朴实典雅的壁灯,清晰、舒适的回音效果,是台湾当局的中枢庆典集会厅堂,也是音乐会、茶会、宴会、记者会等重要活动举办的地点。

折叠 四楼

四楼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处理公务、签署文件、思考与决策的地方,面积约为80平方米(约合24坪)。办公室墙面及地毯均为色调柔和的浅色,室内陈设简单。办公桌上放有待批阅的公文、文具、保温杯、以及每日报纸,左侧则置有一些常用书籍;整洁的办公桌,办公桌正对面的墙上,悬挂着世界地图,前方则有一组沙发和茶几,台湾当局领导人在这里和重要官员、核心幕僚研讨重大决策。

折叠 北苑

"总统府"中庭有二庭苑,即南、北庭苑,由于位于馆楼的中心区,整个庭园绿色,不仅提供了良好的视觉享受,而且对局部气候的改善,也有相当帮助。北苑以台湾省省花梅花的五花瓣为造型,中庭广场本身则用花岗石板做渐层同心圆排列,以凸显万民同心、心系台湾的意念。外环则配置环形水池,观景平台与弧形座椅供员工休憩。

折叠 南苑

南苑以"中华民国国徽"的十二道光芒为图案,象征着台湾欣欣向荣。两苑的配置形状相互对称,且面积相等,庭苑中心都各有一棵台湾稀有的保育植物台湾油杉为精神指标,藉以彰显松柏长青之意念。

折叠 中央塔

建于日本占据时期,总督府中央塔楼高六十米,可俯瞰整个台北市街,堪称日本占据时期全台湾地区最高的建筑物。

原先设计为六层,但为了突显殖民者的权威,故将高度再提高至11层。塔顶由下而上巧妙地由四面转为八面,并加以造型简洁的立体柱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