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干流情况
大凌河是朝阳市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中国东北补水独流入海的较大河流之一。古时称"渝水",又称"白狼水"。唐朝时改称"白狼河",辽时称"灵河",金、元时改"灵"为"凌",装伟背配药孙称"凌河",也有记载称"凌江"(元至正年间《通济桥碑记》中记载:"城东合龙山下,有水曰凌江")。明朝时始称"大凌河",以与"小凌河"相区别。清朝时蒙古语称"傲木楞郭勒"。
大凌河有北、西、南3源。
北源出于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村,由此向南,流经万元店镇、凌源镇、河东乡至凌源县城南辛杖子汇入西源。
西源出自河北省平泉县宋营子乡水泉沟(古名"榆河",今称"南大河")号石德望便支轮了,河源高程1097米,于欺天乡段杖子村北进入凌源县境。流向东北转东,经欺天乡、大王杖子乡、凌河乡、河东乡和凌源镇,先后纳入宋杖子河、万元店河,至辛杖子与北源汇合,流长51公里。而后,河流折向东南,于乌兰白乡三家村东纳入黄金带机普金河,再向东南流15公里,经乌兰白乡进入喀左县弱境。再经喀左县官大元板跑以副复变服写海农场、大城子乡,至山嘴乡汇入南源,流病望长为98.5公里。
南源出自建昌县要路沟乡吴坤杖子的水泉沟,由西南流向东北,初为潜流,到土金塔职另故屯西陆续见有明水。继之再东北流至张家湾,方见明显明水,常年不断。由张家湾经南台子、建狮子沟、三湾子、陈家店至岱王山沟口,陆续有川水注入。由岱促北血均回号米部教突负王山口到宫山嘴,河流形成回水,建有宫山嘴水库。河水由宫山嘴再东北流9公里,到建昌县建昌镇北营折转西北向流,至荆条沟北立龙山,进入喀左县境。再西北流,经南公营子至白塔子乡大西山村,纳入白塔子河。再西北流至桃花池,左纳渗津河。而后转向正北,流经平房子、三台终普汉季若呼属介至三家乡,左纳四官营子河。再转向东北流,去令垂汽附王乙道至南哨镇的山嘴与西、北2源(务因愿条大凌河西支)汇合,流长99.5公里。
三源汇合后,呈西南-东北流向,经东哨、水泉乡,至水泉东纳入牤牛河。而后,进入朝阳县境,仍取东北向流,经乌兰河硕、木头城子镇,纳入胜利河。又经台子、大平房乡,纳入老虎山河。经馒头营子乡,于下三家乡嘎岔纳入大三权片商曾料量好级威家河,于十二台乡纳入八道河水。再经朝阳市城区(帝视包括双塔、龙城二区境),于城北英获丝毫液棉带最纳入十家子河后,再经他拉皋、长宝营子乡,于金沟车站东流入北票市境。此段流长8谈主间几领克练给整评0公里。河流进入北票市境后仍为东北向流,经章吉营、南八家子、大板、下府等乡后折转东南,于九官台门进入锦州市义县境内,流长57公里过责南。而后,大凌河经义县、锦县流入渤海。在北票段中,于桃花吐乡坤都营子纳入顾洞河,于上府纳入凉水河,于下府乡纳入牤牛河,又于常河营乡纳入长皋河,于九官台门纳入衮齐老河。
大凌河是义县第一条大河。古称渝水。远在北魏时称白狼河,辽代称称灵河,金代称凌河,元朝称凌水,明代始称大凌河。
大凌河源出于建昌县维般用演告杀士西南境的老山垛东北。流经喀左、朝阳、北票市转向东南轻战安亚维降交去校硫由九关台门附近入义县境内汇柳河后,地势渐缓,河两岸地势降到100米以下。上游冲积的泥沙,逐渐淤塞,水流至河夹心附近,形成河漫滩。李二河于大康堡附近汇入大凌河,右经万佛堂、龙王庙后折向东南。再经县城北门外,东流经边门子、复兴堡南与细河汇导单地封洲胡往易息合后南折,流经张家堡乡木厂堡后入锦县境内。大凌河在义县境内全长66.5公里。解放后最大流量为1.56万立方米每秒(最大洪峰1962年7月26日),最小流思新加量为0.54立方米每秒(1961年6月22日)。沿河两岸,多为冲积沙地,土质肥让子富源沃,是义县产粮区,夏季多雨时河水骤增,易泛滥成灾。解放后在万佛堂和县城北门口、边门子等处修筑河堤,以防泛滥。河两岸水土流经严重,经大面积植树造林,起到了固沙防风调节气候的作用。
大凌河有北法盐复富更蒸快、西、南3源。北源套端扬元约职数位主出凌源县打鹿沟,南源出建昌县黑山(古白狼山),到大城子附近会合,东北流经努鲁儿虎山和松岭间纵谷,接纳老虎山河、牤牛河、西河等支流,笑点到义县转向循医巫闾山西侧南流,在锦县东南注入辽东湾,河口三角洲规模大,汊流发育[1] 。
折叠 编辑本段 水文特征
大凌河全长397公里,流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流域内年降水量450~60酸土造蒸岩树0毫米,集中7、8月。年均径流量16.67亿立方米[1] 。
大凌河在朝阳市境内,流经5县1市2区,总流长为283公里,总流域面积为1教革例律目得配米4162平方公里,最大未造般径流量为15600立速电方米/秒,最小径流量0.0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为8.82亿立方米,可利用水总量为6.5549亿立方米。境内共有大少威凌河支流22条,主建汽满财吗要支流有大凌河西支、老虎山河、牤牛河等。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宫山嘴水库、菩萨庙水库、瓦房店水库、龙潭水库等。
大凌河水虽就候宪力混浊,水质较好,除北票凉水河外,主流及其它支流河水基本处在尚清洁水平,经澄清后均可饮用。但近钢误年来,特别是1981年以来,凌源至喀左河段、朝阳河段水质污染加重,使水中的COD、BOD5、挥发酚等娘敌时木提块满据变边均超过三级地面水标准,严重影响了流域内的生态平衡。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支流
折叠 西源支流
万元店河。发源于凌源县万元店乡热水汤村,流长26公里,在凌源县凌源镇注入大凌河西源。
宋杖子河,旧志记载谓"石塔始粮律查绝头充存国是要河",源于河北省平泉县郑杖子,在凌源县凌源镇居微注入大凌河西源。
折叠 南源支它笑西富带犯质识流
白塔子河。古名"蒿桑河",发源于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大黑沟,流长28公里,在喀左县白塔子乡大西山村注入大凌河南源。
渗津。河又名"石城川水"、"狗河",蒙古语称"僧机图河"。发源于凌源县三家子乡宣杖子,意假期燃讲频减成流长45公里,在喀左县桃花池,左岸注入大凌河南源。
四官营子河。古名"赛音河",发源于凌源县牛营子乡邢杖子,流长33.5公里,在喀左县三家乡,左岸注入大凌河南评把阻可谓味势听边件使源。
折叠 主干支流
牤牛河又名"牛儿河",上游名"深井河",发源于建平县深井乡努鲁儿虎山梁,流长66公里,至水泉东注入大凌河。
牤牛河。是大凌河一师白被宽内例鱼烟条较大的支流,又名"北土河",古称"滥真水",蒙古语为"图尔根河"。发源于内蒙古奈曼旗的黄音他拉,由台吉营乡入北票市约龙红松杂月来官雨超式境,流向西南,为北票、阜新的界河。先后有固尔班和尔图泉水及黑城子河、宝国老河、马友营河、什巴奤河、蒙古营河等水汇入。全长136公里,流域总面积为4400平方公里,流经北票市境71公里,于下府乡注入大凌河。
顾洞河。又称"哈尔脑河",古称"固都河",发源于平顶山南侧,流长60公里,于北票市桃花吐乡坤都营子注入大凌河。
凉水河。又名"百里水",有二源均余线师深复足会啊出自平顶山东麓,于北票市更助额只于上府注入大凌河。
老虎山河弦实她带。古称"波甸台根河",发源于内蒙古敖汉旗大青山西麓,流长75公里,于朝阳县大平房乡注入大凌河。
细河,明代称清河,清代始称细河。源出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八家子乡乌兰木头山。由义县瓦子峪乡孟家屯西北入义县境至东高家屯东南与清河汇流,至车坊乡石头庙子分两支,于常家屯东南两支复合,再经王宝城子、靠山屯、复兴堡之东穿过鞍羊公路大桥,于破台子西南流入大凌河。细河在义县境内长约23公里,流域面积509平方公里,是义县第二条大河。两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粮谷棉花主要产地。
清河,因河水含沙量少,水清澈故称为清河。发源于北票市境内。流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双山子,至清河门区的后窑,由三道壕注入义县境内,又经高台子乡的清河城子、清河洞,至东高家屯东南注入细河。清河在义县境内流经面积为19平方公里。河平均宽度约2 00米。
大定河,原名石河,又名石房河,发源于大定堡乡西大岭的东麓,流经蔡家楼、大定堡、红旗水库、牌坊、刘温屯、团山子西汇入一支流,再经西后台、景家堡、开州,经高台堡东南出义县界于锦县余积镇小方堡东南注入大凌河。河宽约100米,平均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沿河两岸修筑石坝2400延长米,设有提水站3处,有效灌溉面积1200亩。
李二河,亦称二道河,旧称大安河,发源于地藏寺乡东北部359高地,经冯家岭、歪脖岭、高家沟、小岭子、西砖城子、英窝山、头道河、二道河至大康堡穿过锦承铁路后流入大凌河,最大流量为1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为0.13立方米每秒。
小七里河,又称泥河子,发源于前杨乡西部黄花山东南龙头沟,流经大营子(原达子营),经前泥河子,穿过锦承铁路转东北,再经中泥渣子、后泥河子至小七里河屯桥,引入人工河后,注入大凌河,全长20公里。
沙河子(河北沙河子),因河多沙得名。发源于高台子乡西境老黑山,海拔712.2米。经旧陵、桑土营子、观音堂、大蔡家屯、庙儿沟、卧龙泉,至九道岭镇的西树行子流入大凌河。全长20公里,河宽0.5公里,河岸有大量沉积河沙,是工业建筑用的优质细沙。
红台子河,因发源于罗家屯乡的红台子而得名。流经偏坡子、石佛寺、夏家沟、星星屯后汇入大凌后,季节河,全长10公里,河宽约0.5公里。
柳河沟河(旧称大靖河),源出高台子乡西北白台沟附近,流经石柱沟、高家屯、砬子山、老黑册、北砖城子,经台子山南至马户穿过锦阜公路和新义铁路,再经高台子、雷家屯、前营子注入大凌河,全长约20公里。
瓦子峪河,源出冷家乡东南南长岭沟附近,流经刺梅花沟、二道沟、柳河梁子、上下五间房至冷家沟、龙湾、商家屯南,至瓦子峪西南,入老龙口水库,北出老龙口,经四台子西流入细河,全长约28公里。
稍户营子河,亦称沙河,源出北镇县大寺乡天仙观,流经北五台沟王景屯、花尔楼、铁河嘴子、销西、树林子、马圈子、至孟家屯折向西南流,在冉家窝堡西汇入细河。全长约20公里,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
老公沟河,源出刘龙台镇境内大台子山,流经老公沟、大白庙、小白庙子、金善堡、王家屯、富家屯、六台出义县境内,注入北票境内柳河,全长22公里。
小沙河,又称城西沙河,源出大定堡乡民家屯后山,流经头道河乡的大魏家沟、三百垄、靖家屯、树根底下、老爷庙、拉拉屯、贾庄子,穿过五里屯西桥,经后五里屯西关,流入大凌河,全长19公里。
灰山河,源出白庙子乡灰山子,流经吴家屯、戴家屯、白庙子、老君堡、大白台子、李家窝堡,注入大定河,全长25公里。
小岭子河,源出留龙沟南大山(大安山),由泉水汇集成河,经由北房子、小岭子、东霍居庙、西霍居庙、王家庄、大叶屯,流经曹家屯水量增大,经靠山屯水库流入北小河,于许家屯西南入锦县境内,在义县境内全长约20公里。
地干河,亦称北小河,是地藏寺乡境内唯一的河流。源出地藏寺乡上三宝屯西沟。流经下三宝屯、烧锅、杨树沟、铁匠沟、刘龙沟乡的许家屯后入锦县境内汇入小凌河。在义县境内全长约12公里。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灾害
大凌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自1930年以来,先后于1930,1945,1949,1962,1963,1977,1984,1994年发生较大洪水8次,平均不到10年就要遭受一次较重的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其中以1949、1962 年洪水灾害最重。
1949年7月中旬到8月中旬,辽宁大部分地区阴雨绵绵达超过40 d,又受台风袭击,各地河水猛涨,泛滥成灾,尤以辽西地区为重。据洪水调查,1949年洪水是大凌河历史上最大的洪水,义县站洪峰流量30 400 m3/s。在义县,洪水越过城墙,进入城内,造成县城内洪水泛滥。
1962年辽西地区大凌河中上游普降暴雨,造成大凌河河水暴涨,发生了1962年7月26日的大凌河实测最大洪水,义县站洪峰流量为17 300m3/s。此次洪水造成朝阳市哨口营子村左堤决口,洪水冲入市区,水深最大处达3.5 m,锦承铁路停运3 d,公路多处被冲毁,交通损失达1.66亿元(1962年不变价),市郊村屯大部分受灾,淹没农田2.0 hm2,直接经济损失4 400万元,锦县以下两岸决堤75处,受灾农田3.6 hm2,受灾人口9.5万人,倒塌房屋7 338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以及辽宁省各地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如历史洪水重现,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综合社会影响将越来越大。
折叠 编辑本段 水利工程
大凌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有阎王鼻子水库、宫山嘴水库、菩萨庙水库、瓦房店水库、龙潭水库、水泉鸽子洞水利枢纽、白石水库
白石水库坐落在辽宁省北票市大凌河干流上,地处朝阳、阜新、锦州三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白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观光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可控制流域面积17649平方公里。规模列辽宁第三,辽西第一。
大凌河干流上的以防洪、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并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境内,坝址距北票市区46千米,距义县县城45千米。
工程始建于1995年5月,2000年8月正式落闸蓄水,同年年底基本建成。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7649平方千米。水库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总库容16.45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3.8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7亿立方米,死库容1.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调节水量5.28亿立方米。水面面积约80平方千米。
宫山嘴水库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休闲、度假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辽宁省大Ⅱ型水库,绵延18公里,坝址以上河长51.5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51平方公里。它修建于1958年9月,1963年末竣工,总库容1.27亿立方米。水库设计养鱼面积1万亩,1961-1982年累计捕鱼497吨,年平均捕鱼21.2吨。1982年后,年捕鱼量稳定在40吨。水库建有水力发电站4座,装机10台,容量为3255千瓦,年发电量达773.86万千瓦时。水库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库为多年调节,设计洪水位75.05米。宫山嘴水库距县城9公里,坐落在建昌县宫山嘴乡的宫山嘴村西大凌河干流上,故起名为宫山嘴水库。
菩萨庙水库位于辽宁省凌源四官营子镇房申村上三家组,是大凌河西支大川河上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库。
瓦房店水库位于辽宁省喀左县大营子乡瓦房店村,因此取名。
这座水库于1976年11月动工,1982年11月竣工。防洪标准50年一遇设计。大坝为粘土心墙沙壳坝,高33.3米,长389.5米,顶宽5米。库容量3343万立方米,正常水容量为1380万立方米。此水库是灌溉、防洪、发电、养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也是该县最大的水库。
水库里养殖着鲢、鲤、甲鱼等鱼类,每年可捕捞5万公斤左右。灌溉利用水量为936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3万多亩。水面为1650亩。
老龙口水库,位于细河支流,库址在瓦子峪乡东四台村。1958年动工,1959年完成拦洪坝和溢洪道主体工程。1975年复修大坝和浇灌干渠。坝高程105.4米,长470米,高22.4米。水库设计标准为200年一遇,校核标准为2000年。水库控制面积210平方公里,总库容近60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900多万立方米,校核5600万立方米。
靠山屯水库,是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养鱼的综合性水库。位于留龙沟乡靠山屯大队。原名群英湖水库。1960年3月开工,同年9月竣工。设计库容1460万立方米,校核库容2010万立方米。
红旗水库,位于 义县西南大定堡乡牌坊村,1970年9月形式,1972年9月竣工。设计库容684立方米,校核库容918.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设计标准为50年,校核标准500年。
花尔楼水库,位于义县城东北稍户营子镇花尔楼村。1958年9月动工,同年11月竣工。设计库容553.5万立方米,校核库容834.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为5000亩。设计标准200年一遇校核标准500年。
折叠 编辑本段 流域概况
古代的大凌河,波涛汹涌,气势磅礴,被列为朝阳八景之一。大凌河流域更是林木茂盛,水草葱茏,除汉民族外,曾有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视为"福德之地",使朝阳成为曾称霸北方的"三燕"故都。清朝以后,大凌河流域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草木稀少,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导致流域内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径流系数低。又因河源地区植被残缺、水土侵蚀极重,加之区内风沙大,每遇大雨,大量表土被冲刷入河,使河水含沙量猛增,造成河流下游的严重淤积。大凌河水因浑浊,所产鱼虾、河鳖逐年减少,尤其朝阳段已很少见。
历史发展
大凌河位于辽宁省西部,全长398公里,大小支系纵横交错,主脉贯穿辽西,东南汇入渤海。是辽宁省西部最大的河流。古称渝水、大凌河龙川、汉唐时称白狼水,辽称灵河、金改凌河。[1]
其沿流经过,山川壮丽,物产丰饶,舟楫之利,滋养之功,载在史籍。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10万年前已有"鸽子洞人"在此休养生息,与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共同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辽文化,清代朝阳诗人沈芝先生曾把它比作东北的"黄河"[2] 。
大凌河又是古代沟通东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齐国北伐山戎、曹魏征讨乌恒、前燕入主中原、北齐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丽,均以大凌河谷为行军主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