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含义
折叠 编辑本段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中药的剂量单位,历代队能套相异,古今有别。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两=160钱。现今我国对中药生药剂量采用公制,即1kg=1000g。为了方便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剂量的换算,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折叠 编辑本段 确定剂量的依据
(一)药物进外棉快以的性质性能
1、药材质量 质优力强者,用量血蒸源任达全农够协矿远宜小些;质次力不足假武又者,用量可大些。
2、药材质地 花常交流司安含才叶类质轻之品用量宜轻,金石、贝壳类质重之品用量宜重;干品用量宜轻,鲜品用安富溶起量宜重。
3、药物的气味 气味平淡作用缓和的药,用量宜重;气味浓厚作用峻猛的药,用量宜皮雨让士胞灯轻。
4、有毒无毒 有毒药,冲向读责应严格控制剂量,不得超过安全范围;无毒药,剂量变化幅度较大,可适当增加用量。
(二)用药方法
1、方药配伍 单味应用时剂量宜大,复方应用时剂量宜小;在方中作主药时用征配批留地上妈抓先量宜稍大,而作辅药时则用量宜小些。
2、剂型入汤剂时用量宜大;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小。
3、使用目的 某些药因用量不同可出现不同作用,故可据不同使用目的增减国早用量。如以槟榔行气消积用6-15g即可,而驱绦虫则需用60-120g 。
(三)患者情况
1、体质 在以祛邪为主时,体强者用量宜重,体弱者用量宜轻。以补虚为主时,脾胃强健者,用量宜稍销手跟客师大;脾胃虚弱者,用量宜轻小。
2、年龄 小儿发都连起无少为东院文候育未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耐受力均较弱,故用量宜减少;而青壮年气血旺盛,对药物耐受力较景极述强,故用量宜大些。小儿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1/4,5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
3、性别 一般说男女用量差别不大,但在妇女月经期、妊取县免其角部制存娠期,投用活血化淤药则宜减量。
4、病程 新病正气损伤较轻,用量可稍重;久病正气损伤较重,用量宜轻些。
5、病势 酸天般怎陈调般青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
6、生鲁活习惯与职业 如以辛热药疗疾,平时不喜食辛辣热物或常处高温作业的人用量宜轻,反之则用量宜重。
(四)因时、因地制宜
依据气候的冷暖和地域的干燥或潮湿增减用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