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天津工业大学1912年,北京专业专科学校机织科。
1929年,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科。
19低影38年,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1946年,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
1950-1951,河北工学院纺织系并入,组成天津大学纺织系。
1951-1952,四川乐活指费山技艺专科学校棉范密项树直断位纺织科和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天津大学纺织系专士位久练承总致准。
1958年9月,天津大学纺织工程系,纺织工业部天津纺织工业学校以及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棉纺织科组建成河北纺织工学院,正式独立建校,隶属于纺织部。
1968年,改为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划为直辖市)
2领五执开半深到送停输000年,天津经济交管理干部学院和天津纺织工学院合并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1]
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2]
2011年,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成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
2012年3月,纺织工程、劳钟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四个专业获批成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病尔农液讲片景计划”。
2017年9月,教育部且、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铁马及孔快爱汽班换渐根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天津工业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9]
2018年9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天津在夫肥常材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天津工业大学。同年,入选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止判报队酒看孙论。[10]
折叠 编辑本段 办学条件
折叠 院系专业
据善常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下设20个学院,有61个本科专业。[3][4]
学院 | 专业 |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应用化学、制药工套观难充始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微明优十调探搞也在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负子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本市国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团报蒸雨务督局再论势洋通信工程(中外合作)、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软布型见简穿律缩电重件学院 | 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动画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光源与照明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力伟集搞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艺术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表演门女缩儿回应、产品设计、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程 |
经济与管理配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云光修作)、工业工程、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学 会计似最独够注区然来室副眼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 |
法双免命卷逐概学院 | 法学 |
人文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预供受杂、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永、英语、日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规派罗深-- |
生命科学学院 | ------ |
人工智能学院 | ------ |
博雅书院 | ------ |
资料来源: |
折叠 学科建设
承技周却磁例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食粉上活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世低灯愿穿办收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5]
学科类别 | 学科名属海这应消状船黄均亮静称 |
---|---|
世界一流 建设学科 | 现代纺织学科群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纺织工程 |
天津市重点学科 | 纺儿月团黑汉模的帮医往战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发胡足药下星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一级学科博士点 | 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
二级学科博士划清用景地续销天点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圆感英考一级学科硕士点 | 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
二级学科硕士点 | 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设计学、美术、艺术设计、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经济法学、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电影、广播电视、应用经济学、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学 |
专业硕士学位点 | 工程硕士、商管理硕士(MBA)、金融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 |
博士后流动站 | 机械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 | 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
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 | 非线性优化及应用、现代电工装备与电工新技术、光电信息检测与智能处 理现代纺织、城市水资源安全与保障 |
天津市重点学 | 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折叠 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召集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
截至2016年1月,天津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4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0个。
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张锁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国、夏长亮[11]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夏长亮(2013年)
“”特聘(讲座)教授:顾而丹、夏长亮、冯献社、仲崇立
学习风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夏长亮(2008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邱冠雄、肖长发(召集人)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嘉禄(2006年)、肖长发(2014年)
中国纺织行业十大创新人物:李嘉禄(2006年)、肖长发(2008年)
中国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肖长发(2014年)
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奖获得者:程博闻(2011年)、张兴祥(2012年)、李建新(2013年)、陈莉(2014年)
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溥臣(1986年)、崔永芳(1992年)、肖长发(1997年)、程博闻(2013年)、李建新(2014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庆新(2006年)、吕晓龙(2009年)、夏长亮(2009年)、程博闻(2013年)、李建新(2014年)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张玉忠(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李嘉禄(2008)、夏长亮(2013年)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吕晓龙(2003年)、夏长亮(2007年)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夏长亮(2012年)
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牛萍娟(2012年)、郑帼(201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陈利(2005年)、夏长亮(2006年)、李建新(2006年)、赵宏(2008年)、刘俊成(2004年)、房宽峻(2004年)、桂建舟(2011年)、刘雍(2012年)、宋世栋(2010年)、石海峰(2013年)、刘晓明(2008年)、张新陆(2011年)
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樊顺厚(2003年)、杨锁廷(2006年)、徐东(2006年)、宋广礼(2007年)、郭明林(2007年)、赵宏(2008年)、黄东卫(2009年)、王建坤(2011年)、朱春红(2013年)、张继梅(2013)、王金海(2014年)、杨建成(2014)、陈汝栋(2014)、杨世明(2015年)
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张玉忠(2002年)、张兴祥(2006年)、陈利(2006年)、牛萍娟(2011年)、李建新(2012年)、杨涛(2013年)、肖志涛(2013年)、李振环(2013年)、桂建舟(2014年)、石海峰(2014年)、汪剑鸣(2015年)、宋丽梅(2015年)、庄旭品(2015年)、胡艳丽(2014年)
级别 |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所属学院 | 批准时间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针织学课程教学团队 | 宋广礼 | 纺织学院 | 2009年 |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王瑞 | 纺织学院 | 2010年 | |
天津市“十二五” 综投教学创新团队 | 针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李津 | 纺织学院 | 2013年 |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王瑞 | 纺织学院 | 2013年 | |
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 樊顺厚 | 理学院 | 2013年 | |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 魏亚平 | 管理学院 | 2013年 | |
天津市教学团队 | 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王瑞 | 纺织学院 | 2007年 |
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 陈汝栋 | 理学院 | 2008年 | |
针织学课程教学团队 | 宋广礼 | 纺织学院 | 2009年 | |
大学生创业理论及实训课程教学团队 | 魏亚平 | 管理学院 | 2010年 | |
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王建坤 | 纺织学院 | 2013年 | |
纤维材料教学团队 | 肖长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3年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课程团队 | 赵宏 | 经济学院 | 2013年 | |
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 吴赞敏 | 纺织学院 | 2014年 | |
电子设计及工程实践教学团队 | 王金海 | 电子信息学院 | 2014年 | |
经济类专业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 朱春红 | 经济学院 | 2015年 |
折叠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1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8门。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天津市品牌专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纺织工程、轻化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环境工程 |
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 复合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风力发电与电气节能)、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产业金融)、信息与计算科学(高性能计算方向) |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纺织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纺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苏州大学—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廊坊中纺新元无纺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纺织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 |
天津市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 | 机械基础及纺织装备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 机械基础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经贸综合能力开发实验教学中心、工商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工程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动画实验中心、环境工程实验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传媒教学示范中心 |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联合) |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 天津工业大学-新兴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天津工业大学(牵头)、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
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纺织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
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 天津工业大学创业园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针织学、纺纱原理 |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 纺织与现代科技 |
天津市精品课程 | 染整工艺原理、织物结构与设计、化纤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工及电子技术、电路理论、服装结构设计、财务管理、大学物理(包括实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通信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物理化学、有机化学 |
- 教学成果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都超过500项
届次(年份) |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等级 |
---|---|---|---|
第六届 (2009年) | 构建天津市信息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 国家级二等奖 |
第七届 (2014年) | “学校-行业(联合会)-企业”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 | 天津工业大学 中国纺织联合会 | 国家级二等奖 天津市一等奖 |
第七届 (2013年) | 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市一等奖 |
第七届 (2013年) | 适应纺织强国需求的纺织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天津工业大学 | 天津市一等奖 |
折叠 学校荣誉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术研究
折叠 科研平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7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实验室 |
先进纤维与储能技术实验室 | |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实验室 | |
现代机电装备技术实验室 | |
电工电能新技术实验室 | |
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实验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
天津市工程中心 | 天津市膜技术工程中心 |
天津市纺织纤维界面处理技术工程中心 | |
天津市半导体照明技术工程中心 | |
天津市非织造技术工程中心 | |
天津市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中心 | |
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 | |
天津市聚酯新材料技术工程中心 | |
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 | 天津市纺织化学品技术推广中心 |
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现代纺织业创新研究中心 |
折叠 科研成果
- 成果综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9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奖,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额保持稳定增长。
- 重要成果
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了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功能吸附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置中的关键技术、应急供水一体化集成设备、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制备技术与产品等研发工作。
在轻工纺织领域,进行了阻隔太阳热的涂层织物、柔性氧化铝超细纤维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飞腾智能计算机配棉与纱线质量预测系统、罗布麻纤维纺织加工及功能纺织品开发技术、生物电干电极及心电监控服装开发、有机物吸附功能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等研发工作。
在装备制造领域,进行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单面缝合机器人系统、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焊接修复系统、织机伺服送经、卷绕及整机控制系统、机构动力学及其控制理论及方法、喷气织机引纬气流消耗量检测装置、基于风力机组振动的关键部件故障诊断等研发工作。
在石油化工领域,进行了千吨规模纤维级和膜级聚苯硫醚合成和产品开发、植物甾醇酯高效绿色制备技术等研发工作。
在电子信息领域,进行了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无线传能与转换方法研究、电力变压器铁心磁致伸缩力与振动噪声问题研究、智能型大功率LED节能照明产品研发、模块化LED路灯、基于BCCSL和SFMS的光学三维成像与检测系统、电工磁性材料三维磁特性检测技术等研发工作。
- 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奖项目 | 奖项级别 | 获奖年份 |
---|---|---|---|---|
高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 房宽峻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5年 |
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 | 程博闻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4年 |
高性能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及在污水资源化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 张宏伟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12年 |
棉冷轧堆染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 张健飞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1年 |
复杂约束下高效能电机智能化综合设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夏长亮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11年 |
耐高温相变材料微胶囊、高储热量储热调温纤维及其制备技术 | 张兴祥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10年 |
复合型导电纤维系列产品研制与应用开发 | 程博闻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9年 |
新型功能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 | 肖长发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二等奖 | 2008年 |
卫星结构用高性能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构件的研制及其生产线的建设 | 李嘉禄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7年 |
三维异型整体编织工艺的研究和三维编织设备及织物的研制 | 李嘉禄 | 国家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2001年 |
折叠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6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报纸90余种。电子图书13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英文电子期刊25000余种。先后引进近80多个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读秀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以及《SCI》(科学引文索引)、《IEL》(IEE/IEEE电子图书馆)、Elseiver公司SDOS、《SciFin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纺织特色外文文献全文数据库》、《服装信息平台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
- 学术资源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版学术类期刊,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所设栏目主要有纤维新材料、纺织与服装、染整与化工、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加入了美国《世界纺织文摘》、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美国《爱思维尔数据库》等多种国际检索系统数据库,并全文载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等多家大型数据库。
折叠 编辑本段 合作交流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2+2”、“3+1”等多种模式的校际交流,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来校学习。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传统
折叠 校标
产生:

在校标征集活动中,广大师生踊跃参与,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经专家、校领导多次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后,聘请专家创作出这一简洁明快又具有特色的校标。
释义:
以天津大学的校标作为基础,表明该校是原北洋大学和天津大学的一脉。外沿的圆圈寓意规矩和方圆;内含天津工业大学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寓意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发扬光大;中间的图形是"盾牌"、"天工大"和"~1912~"的组合体。天津工业大学是由1912年创立的中国第一个完整的高等纺织教育专业--原北平大学的前身北京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发展而来。由于抗日战争中平津失陷,北平大学与北洋大学及北平师范大学三校西迁,组成西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北联大纺织专业的部分师生随北洋大学返迁天津,同时,西北联合大学时期设立的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的系主任和专业教师先后来到天津,并入北洋大学纺织系。1951年北洋大学易名天津大学。1958年在天津大学纺织系的基础上,建立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改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天工大"三字的组合像一个顶天立地、昂首阔步的人,盾牌代表永久和坚固。校标的整体既含蓄、饱满,又平稳、庄重,表明该校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丰富内涵,是一所以人为本、特色鲜明、步伐坚实、永续发展的高等学府。[6]
折叠 校旗

产生:校旗是在征集校标的基础上,由专家创作而成。
释义:校旗以灰蓝色为底色,左上角是学校校标,中间是白色的天津工业大学中文名称。整体采用灰蓝色和白色,灰蓝色是学校校色,白色代表了工大人纯朴明洁的品质。校旗既反映了该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工大特色和风格,又体现了当代工大沉稳、纯朴、理性而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既庄重典雅,又明朗简洁,诚朴平实;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着勃勃生机。不同场合可按照学校要求选用相应规格和颜色的旗帜。
规格:选用国旗尺寸规格当中的二号标准,长240厘米,宽160厘米。中间"天津工业大学"六字长165厘米,"天"字的高度为34厘米,距旗的左边(不算旗套)40厘米,距旗的下边60厘米。左上角校标直径35厘米,左端距旗的左边20厘米,上端距旗的上边20厘米。[6]
折叠 校歌
天津工业大学湖边朝迎海河晨曦,暮浴津门霞光工大,我们成材的学府啊,我们心中的殿堂峥嵘岁月,敬业桑麻育人才崭新时代,倾情科教普华章山川锦绣,有我们桃李芬芳祖国腾飞,有我们事业辉煌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天津工大,永向前方。春览静园绿景,秋听泮湖吟唱,工大,我们耕耘的沃土,啊,我们自豪的地方,有为奋发,奉献青春作栋梁,无尽创造,汇聚智慧奔理想,中华崛起,有我们真情飞扬,人民欢笑,有我们心潮激荡,严谨严格求实求是,天津工大,永向前方,向前方,未来充满希望。
产生:2004年2月以来,在校歌作品征集活动中,产生了多首入围作品。这首代校歌歌词在创作过程中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形成了初稿,经专家和校领导反复研讨,多次修改,最终定稿。校歌歌词创作完善的过程中,征集活动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对歌词进行谱曲,反复试唱,反复修改,逐步锤炼而成。
释义:歌词明确表达该校的地理位置、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体现该校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重心、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饱含一片炽热之情,激发师生对学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通过唱响"天津工大",鼓励师生齐心合力,办好学校,贡献国家,服务人民。歌曲采取进行曲式,曲调明快、流畅,既悠扬典雅,又豪情满怀,抒发该校师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蓬勃的进取心。
折叠 校训
严谨严格 求实求是
产生:2004年2月以来,在校训作品征集活动中,经评委研究筛选,产生了一大批入围作品,通过师生投票,选出了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校领导反复研讨,集中广大师生集体智慧,博采众多入围作品之长,形成"严谨严格求实求是"这一有该校特色、个性鲜明的校训。它既是过去该校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是"工大人"今后必须长期倡导和发扬光大的行为规范和精神。这八个字既借鉴和吸取了天津大学校训的思想精华,也对该校原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加以继承和发展,又前后呼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释义:
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严谨"用于该校校训,旨在鼓励广大师生继续弘扬讲究逻辑、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倡导广大师生尊重科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
严格:即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格"用于该校校训,指制度严格、标准严格、措施严格、实施严格、考核严格。要求在办学的各项工作中,始终秉承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精神,使各项工作都能上水平、出成果。
求实:即讲求实际,求真务实。"求实"用于该校校训,意在倡导广大师生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更不要不懂装懂,而是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求得实效,结出实果。
求是:即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求是"用于该校校训,要求广大师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兴虚浮,勇于创新,不畏权威;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各项事业。[6]
折叠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折叠 现任领导
折叠 历任校长
天津工业大学 | ||
历任校长 | 邱冠雄 | 2000年9月-2001年9月 |
李家俊 | 2001年9月-2003年2月 | |
张宏伟 | 2003年2月-2008年2月 | |
杨庆新 | 2008年2月-2018年9月 | |
历任党委书记 | 2000年9月-2007年10月 | |
张宏伟 | 2007年10月-2016年12月 |
天津纺织工学院 | ||
历任校长 | 1959年4月-"文革时期" | |
1980年8月-1981年8月 | ||
贾路桥 | 1983年12月-1986年12月 | |
解如阜 | 1986年12月-1991年6月 | |
贾路桥 | 1991年8月-1992年9月 | |
邱冠雄 | 1992年10月-2000年9月 | |
历任党委书记 | 王前 | 1959年4月-"文革时期" |
阎盾展 | 1974年3月-1983年12月 | |
赵波 | 1973年7月-1974年3月 | |
房士勤 | 1983年12月-1988年1月 | |
贾路桥 | 1988年1月-1991年8月 | |
杨希禄 | 1991年8月-1999年1月 | |
李全生 | 1998年12月-2000年9月 |
天津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 |||
历任校长 | 王怒 | 1985年---1991年 | 院长(天津市经委副主任兼) |
陶正熠 | 1985年---1991年 | 副院长(主持院行政工作) | |
钱鸣皋 | 1991年---1992年 | 代院长(主持院行政工作) | |
张环 | 1992年---1994年 | 代院长(主持院行政工作) | |
赵国瑞 | 1994年---1997年 | 院长 | |
钱鸣皋 | 1997年---2000年 | 代院长(主持院行政工作) | |
历任党委书记 | 杨金镛 | 1985年-1991年 | 院党委书记 |
张环 | 1991年---1994年 | 院党委书记 | |
赵国瑞 | 1994年---1996年 | 院党委书记 | |
张丽娟 | 1996年---1998年 | 院党委副书记(主持院党委工作) | |
田子军 | 1998年---2000年 | 院党委副书记(主持院党委工作) |
历任领导参考资料来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