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释义
[穴义]大肠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名解]大肠,大肠腑也。俞,输也。大肠俞名意指大肠腑中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折叠 编辑本段 标准定位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折叠 编辑本段 取法
俯卧位,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约与髂嵴高点相平。
折叠 编辑本段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经过。腰大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呈纺锤形。起于第十二胸椎、上四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止于股骨小转子。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腰大肌的前面还有输尿管由肾门行经到盆腔。
折叠 编辑本段 特异性
大肠之背俞穴。
折叠 编辑本段 功用
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折叠 编辑本段 主治病症
折叠 编辑本段 方例
配气海、足三里、支沟治便秘。
折叠 编辑本段 刺灸法
刺法:1.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
2.向下平刺2~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针感可向骶髂关节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