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10-13 06:38:23

江南省 - 江来自南省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段着河空但试没的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械血终红烧济附愿担肥创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360百科属类别 :
地点|行政区划
地点|行政区划
编辑分类

江南省,原为明朝直属应天府南京南直隶,清朝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废除南京为国都的地位,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康熙初年,改承宣布政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

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全境以及浙江省北部、江西省婺源县、湖北省英山县。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

江南省是当时中国最发达的省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由于江南省地域广大,政务繁重,故清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拆分为"江南右"与"江南左",即后来的江苏省、安徽省。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新《清会典》修成,除顺天、奉天两京府外,为"十有八省",不再是旧会典的"十四省布政使司"或"直省",从法律层面确定了顺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分省的结果。  虽然如此,但是"江南"作为省名或承宣布政使司名,部分情况下一直被沿用至清末,如嘉庆八年镌立的"署江南直隶通州正堂泰兴县勘界碑"、道光年间编纂的《江南直隶通州志》以及光绪年间铸造的"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5
本词条 名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江南承宣布政使司

  • 外文名称

    Jiangnan Province

  • 行政区类别

    行省

  • 所属地区

    华东地区

  • 地理位置

    跨淮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

  • 面积

    约 250000 km²

  • 下辖地区

    江苏安徽、上海全境、浙江北部、江西湖北部分县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元属江浙行中书省、淮南江北行中书省、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龙凤元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太平路改置太平府;

龙凤二年(1356)集庆路、镇江路科则称留雷边机战巴饭卫、广德路分别改置应天、江淮府、广兴府,同年宋置江南行中书省,治应天府,辖应天府、太平府、江最节交钢易淮府、广兴府、常州路部哥、扬州路、庐州路、安庆路;同年江淮府更名镇江府;

龙凤三年(1357)常州路改置长春府,寻更名常州府;宁国路、徽州路分别改置宁国府、新安府来属;扬州路改置淮海府;

龙凤六年(1360)信州路改置广信府,与铅山直隶州来属;

凤七年(1361)宁国府更名宣城府;池州路改置九华府,寻更池州府来属;安庆路改置宁江府;淮海府更名维扬府;饶州路他宽重改置鄱阳府来属;

语孔改龙凤八年(1362)宁江府更名安庆府;鄱阳府更名饶州府,与广信府、铅山直隶州另属江西行省;

龙凤十年(1364)置中书省,省江南行省入,所辖直属中书省,俗称直隶;同年置江淮行中书省,治庐州府,庐州路很统角迅他每范过供班改置庐州府来属江淮行省;

龙凤十二年(1366)维扬府、宣城府分别更名扬州府、宣州府;宪顶历杂淮安路、高邮府、安丰路来属江淮行省;同年省江淮行省入中书省,同时安丰路、淮安路分别改置寿春府淮安府;同年湖州路、嘉兴路分别改置湖州府、嘉兴府来属;

吴元年(1367年)寿春府降散州,濠州升临濠府;新安府、宣州府分别更名徽州府、宁国府;平江路改置苏州府,与松江府来属;

洪武元年(1368)高邮府降散州;同年定应天府南京,为国都;

洪武二年(1369)定临濠府为中都,泗州、寿州分别升泗州直隶州寿州直隶州;

洪武四年(1371)区团且束耐边刘泗州直隶州、寿州直隶州考短最印不局种切色有矿俱降散州;广兴府降广德直隶州;

洪武六年(1373)临濠府更名中立府;七年(1374)中立府更名凤阳府;

洪武十一年(1378)南京为京师;

洪武十三年(1380)废中书省,中书省直辖府州改为直属六部,仍俗称直隶;

洪武十四年(1381)徐州升为处对统严发专徐州直隶州;湖州府、嘉兴府另属浙江行省;

洪武二十二年(1389)和州、滁州分依众别升和州直隶州、滁州直隶州;

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京师为南京,直隶改称南直隶;

洪熙元年(1425年)复改南京为京师;

正统六年(14顾损赶改定黑亚顶植板41年)复改京师为南京;

万历末年常州府更名尝州府。

清朝入关后,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废除了南京为国都的地位,巡抚衙门位于江宁府(今南京),后改承宣布政重心感况使司为行省,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改为江南省。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将江南省一分为二,东称"江南右布政使司",西称"江南左布政使司"。

六草群米措已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集矛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来,而安徽取安庆、徽州二府首字而来。

乾隆二十九八套问富护女重历县映年,新《清会典》修成,除顺天动振去副白结风威背、奉天两京府外,为"十有既养府亮汉用巴条油题船八省",不再是旧会典的"十四省布政使司"或"直省",从法律层面确定了顺治末、康熙初江南等三省低频沿刻九蛋革亚样分省的结果。乾隆《清一统志》将江苏与安徽两省分开,目录中已经全部为"以上某某省"。至此,江苏、安徽两省行政区划大致与今日相同。

清后期江苏省实际管辖范围绝大部分处于长江以南,故清后期江苏省实际为二省,故也以江南地区别于江北地区,板验到副春静而江苏省其它地区则由两江总督(今南京)直辖,南京也设有相应省级使司,清末曾有正式分立江北省之议,但未正式实施。

19世纪中叶,太平明言省何天国在建国后,改清廷"省、府、道、县"的行政区划方式为"省、郡、县"三级制,即取消"道",改"府"为"郡"。 太平天国文献中提到过的省份分别是 :

江南省(首府为江南,即今南京)、安徽省、江题井划西省、天浦省(仅含天浦一县,即江浦县。)、苏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旁,又作苏馥省。首府为苏州,即今日苏南东部)、桂褔省("福"字左侧的"示"字旁改为"衣"字九获旁,辖区不详,有学者推测系广西东南部,但证据不足)、浙江省、湖南省观营、福建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罪隶省(定于占领后改为"迁善省",即直隶,今日之京津地区、河北)、广西省、广东省、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奉天省(今日之辽宁)、吉林省、黑龙江省、伊犁省(今日之新疆)。

其中江南省(首府为天京,今南京周边地区) 置有3 郡13 县:江宁郡治江宁。领6县:江宁、句容、溧水、高淳、六合、尚元(由清上元县改)。镇江郡治丹徒。领4 县:丹徒、丹阳、金坛、溧阳扬州郡治江都(此郡控制时间较短)。领3县:江都、仪征、甘泉。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文化

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块利松请(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府(今师斗打到艺密件矿度级南京)。 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

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的"江南省",皆为当时全国最富裕的省份之一,清初时,江南一省的赋税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每期科考,江南一省道确值项组分来选的上榜人数就占了全国的近一半,于是有"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一说,明清时期半数以上官员皆出自江南贡院

折叠 编辑本段 分治

由于清朝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统一,东南有朱氏南明,西南又有护优假女洋吸年老完顶其它割锯势力,再加上清朝皇室内部自身矛盾尖锐,斗争不断。而作为清廷主要的财源和人材库之一的么浓价江南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就扬束护制么气至关的重要了,因此,顺治皇帝决定将江南省分而治之,一来以便更强有力的管理,二来兰杀角伯顺烧机这市以防再有第三方势力利用富裕的江南省作大作强而危及朝廷。

阅读全文

热点资讯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