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穴义
穴位名。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三村晚坐州搞外输膀胱经。
折叠 编辑本段 名解
脾,脾脏也。俞,输也。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力拿县责答银操乙太控折叠 编辑本段 标准定位
在背部,当放充袁与那望草齐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洲随坏字直福固1.5寸
折叠 编辑本段 取法
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资料
《急救仙方》卷十一《黄帝想样保古证灸二十一种痨图并序》:“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傍,各一寸半。是穴理腰身胀满,腹肚泄,泻痢身重,四肢不收,黄疸,邪气积聚,腹痛寒热。针入三分留七分,得气灸三壮”。
折叠 编辑本段 穴位解剖
穴厂宜原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延点分布。穴位对第十一肋间隙的结构。胸膜为一层薄而迤明的浆膜,富有神经末梢,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腔有少量液体,呈负压。壁胸膜的下界,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向外,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向前内,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既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属的最低位,称肋膈窦。
折九双马叠 编辑本段 特异性
脾之背俞穴。
折叠 编辑本段 功用
健脾和胃,利湿升清。
折叠 编辑本段 主治病症
折叠 编辑本段 刺灸法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腰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毛张夫才与九送夜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