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简介
折叠 编辑本段 分类
折叠 天然胶乳
由橡胶树割胶流出(见天然橡胶),呈乳白色,固含量为 30%~40%,橡胶粒径平均为 1.06μm。新鲜的天然胶乳含橡胶组分27%~41.3%(质量)、水44%~70%、蛋白质0.2%~4.5%、天然树脂2%~5%、糖类0.36%~4.2%、灰分0.4%。为防止天然胶乳因微生物、酶的作用而凝固,常加入氨和其他稳定剂。为便于运输及加工,天然胶乳采用离心或蒸发等方法,浓缩至固含量60%以上,称为浓缩胶乳。天然胶乳主要用于海绵制品、压出制品和浸渍制品等。
折叠 合成胶乳
一般通过乳液聚合可制得固含量为20%~30%的合成胶乳(如聚丁二烯胶乳、丁苯胶乳等)。为使固含量达40%~70%,首先使橡胶微粒附聚成较大的颗粒,即在工业上主要采用调整聚合配方、添加附聚剂、搅拌、加压、冷冻等措施,再采用与天然胶乳相似的方法浓缩。合成胶乳主要用于地毯、造纸、纺织、印刷、涂料及胶粘剂等工业部门。
折叠 人造胶乳
折叠 编辑本段 胶乳制品的生产
折叠 概况
自19世纪20年代由天然胶乳直接制成胶乳制品以来,胶乳制品的生产已发展成为橡胶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80年代世界橡胶胶乳耗用量约占橡胶总耗量的10%左右。
胶乳制品的生产工艺与干橡胶的加工完全不同,不需庞大的重型机械及繁多的工序,配合剂均以水分散体形式加入胶乳中制成配料胶乳,然后在凝固剂的作用下胶凝,湿凝胶经过沥滤、干燥、硫化后制得产品。胶乳制品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浸渍法、发泡法、注模法和压出法四种,此外还有电沉渍法、微孔模型浇注法等,但应用不广。胶乳制品的生产可实现配料机械化、送料管道化、工艺连续化和检测自动化。
折叠 浸渍法
将制品的模型(通常由陶瓷、玻璃或金属制成)先浸入凝固剂液(通常为二价金属盐类)中,再浸入配料胶乳中,胶乳在制品模型表面遇凝固剂而胶凝。湿凝胶经脱水、沥滤、干燥及硫化等工序,即制得成品(图1)。这种方法用于制造形状简单的胶乳制品,如手套、气球、胶管等。如需要制造薄壁制品(如避孕套),则产品模型不浸凝固剂而直接浸胶乳。 胶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