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热点
问题一
在连续几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是否会从偏快走向过热?
问题二
资金流动性过剩压力进一步加大,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多个层面,其背后有哪些原因?该如何有效利用流动性?
问题三1月~4月,CPI(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依次为2.2%、2.7%、3.3%、3%。个别月份物价涨幅超过全年3%的调控目标,全年物价水平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问题四
部分城市房价上涨依然过快,老百姓反应强烈。房价高涨的背后存在哪些问题?今后房市调控重点是什么?
问题五
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等三项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进行调控。面对宏观经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今后宏观调控的方向该怎样选择?力度又该如何拿捏呢?
折叠 编辑本段 四"不"问题
折叠 编辑本段 失衡现象
第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旺盛。需求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增长的条件下,经济快速增长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要,而且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增加了国家税收,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第二,消费价格平稳,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幅度较大。上半年消费价格平均上升1.3%,各类消费量供给充足,企业经济效益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月份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5.5%;上半年中央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6%。
第三,投资品供给较充裕,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有了很大缓解。上半年,煤炭供应和电力供应大大增加,全国五大发电企业完成发电量增长12.5%;生产天然气增长26.7%;成品油产量、钢材产量、货物运输能力和运输量都有所提高。投资品供给充足,生产能力增强,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四,金融调控适当,运行总体平稳。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公开市场业务等调控工具,控制货币信贷过快投放,优化贷款结构,解决银行流动性过剩,取得了明显成果。
第五,财政收入增加,国家财力增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大增长22%。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达36000亿元,增长20%;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又增长,预计全年将超过40000亿元。国家财力增强了,就能拿出更多资金投资公共产品,扶助弱势群体,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社会经济。我国"十一五"规划第一年,开局良好,运行正常。
折叠 编辑本段 应对措施
1,中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
这需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第二,要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体系;第三,要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完善法制;最后,要加强股市市场情况信息的及时披露,使股民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
2,用好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成为新难题
中国实行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是基于外汇安全的考虑。中国要组建一个外汇投资机构,这个机构是超脱任何部门的,依照国家的法律来经营外汇,有偿使用,接受监管,保值增值。 >>>详细
3,组建外汇储备投资公司不会影响美元资产
中国对外投资时间还短,十分缺乏经验。截至2005年底,中国非金融类的对外投资只有733亿美元,去年一年新增160亿美元。但这与发达国家相比,简直微乎其微。
4,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着眼于困难群众
温家宝说,"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