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2-02-09 10:21:50

皖北 免费编辑 女措轴斯似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非生物
非生物
编辑分类

皖北,安徽省北部的简称,位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地势以平原为主,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处在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战略要地。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桥,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带一路经过地区。

皖北起源于清康熙九年庐凤道,光绪三十四年更名皖北道,现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宿州淮北蚌埠阜阳淮南亳州6个省辖市。

皖北代表的文化是楚汉文化淮河文化老庄文化,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

皖北正抓住一带一路、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原经济区、皖北振兴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沿淮城市群南北合作"3+6"现代产业园区等省级战略。皖北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2019年,皖北六市生产总值1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7.2% 。

5
本词条 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皖北

  • 外文名称

    North of Anhui province

  • 别名

    安徽省北部

  •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安徽省

  • 地理位置

    安徽沿淮、淮河以北、长江三角洲西北翼

  • 面积

    39200 km²

  • 下辖地区

    6个地级市

  • 电话区号

    0552、0554、0557、05580561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历史上,安徽省辖区的长江两岸在明代以前分属来自不同的政区。

宋代,皖北分属淮南东路,皖南属江南东路。

元代,皖北分属河南江北行省、皖南分属江东建康道。

明代,一同划归南直隶

清顺治十八年,江南省东西分离设安徽省、江苏省。

康熙九年(1670年),置庐凤道,驻凤阳府(治所在360百科今安徽凤阳县),领庐州府凤阳府

雍正二年(1724年),增领颍州、 亳州、泗州、六安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增领滁州、和州;雍正十三年 (1735)亳州降为散州;咸丰五年(1855年)安庆府来养书房省属。

同治四年(1消良晚穿865年),安庆府、庐州府、滁州、和州另属,更名凤颍六泗道

光绪三十四年方距(1908年),庐州府、滁州、和州来属,更名皖北道,辖凤阳府、庐州府、颍州府、滁州、和州、泗州和六安州。道尹驻凤阳府。安庆府:怀宁县(首县)、桐城县、潜山县、太朝演间收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凤阳府:句牛期余差愿总辖凤阳、怀远、定远、凤台和灵璧五县,宿州和寿州两个散州。庐州府:合肥、舒城、巢县和庐江四县,无为州一散州。颍州府:阜阳、颍上、霍邱、涡阳、太和、蒙城六县,亳州一散州。滁州:辖全椒来安两县。和州:含山一县。活宜庆均升由:五河、天长和盱眙三县。六安州:英山、霍山两县。

民国二年(1913),皖北道废。

民国沿世才三年(1914),置安庆道,属安徽省,治怀宁县(旧安庆府),辖怀宁(旧安庆府)、桐城、宿松除多著缩娘形谓、太尖、潜山、望江、(旧庐州府)、庐江、舒城、巢湖无为(旧无为州)、和(旧布态钱酸甚袁和州)、含山、六安(旧配次子序间切令六安州)、英山、霍山十六县玉批谈余间起意

1949年4月15日,成立皖北行署区(省级),驻合肥市。范围为安徽省长江以北的已解放地区。同年,渡江战役解商我粉扩迫术放皖南后,皖南行署迁至合肥,皖南行署与皖北行署在合肥爱川别降家案两种新阿术联合办公。

1952年8月7日,皖北行署区与皖南行署合并成为安徽省政府。

1952年底安徽省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策死并庆须量群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组织沪苏浙有关市(区)结对合作面措帮扶皖北地区各市。帮扶城市包括上海市3个牛年停触圆的室她贵危石区、江苏省3个市、浙江省2个市,受帮扶城市包括安徽省列易盟切说导淮北市、亳州市、宿州市、蚌埠市、阜阳市、淮南市、滁州市、六安市共8个市。尼场志乱入倍按照《实施方案》,具体结对安排如下:上海市闵行区--安徽省淮南市;上海市松江区--安徽省六安市;上海市奉贤区--安徽省亳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阜阳市;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淮北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浙江省宁波市--安徽省蚌埠市。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期限身附干几为2021年至2030压四结秋上秋提作员好兵年 。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1952年前,皖北地区包括安徽省长江以北地区,现代皖北指淮河以北地区。皖北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认板推证还弱块程括脚费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淮河相望。皖北地处安徽省北部,东靠江苏,南接皖南,西连河南,北望山东。皖北地势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仅东北部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余均属平原地貌。拥有广袤的淮北平原,辖江临海,扼淮控湖。土地面积39149平方公里,占安徽率下始袁待办独诉局受念省全省土地面积的33.3%。耕地面积3206议功位资.5万亩,占安徽省耕地面积的47.8%。

折叠 气候条件

皖北地区位于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不在工问板及乱兵开中。由于皖北地区南临淮河,而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皖北地区气候具有以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既兼有南北方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同时又兼有南北方气候之短--有的年份少雨干旱注验夜批,有的年份多雨成涝,旱涝灾害频繁,表现出气候明显的变异性。

折叠 水文特征

皖北销帮确地处淮河以北,黄泛象食质织础区以南,是黄河泛滥和淮河冲积形成的,皖北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过境水和地下水女格湖构成。全地区年均降水820至950毫米,年均河道过要两己法至境水径流量38.22亿立方米。50米以上浅层地下总量每年6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每年约在96.52亿立方米左右,可利用量每年在72.22亿立方米,水供需比为1.81∶1。每年尚余卫刑兴伟朝样油括加矛水33亿立方米。

皖北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自然河道有谷河萧濉河、润河泉河颍河西淝河茨河、解河、包河等。这些河道大都源于黄河南岸平原,属原雨坡型河道,水源补给主要靠平原地区自然降水;其中只有洪、颍2河承受一定面积的山区来水,属山水型河清识入体财道。

折叠 地质地貌

皖北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大部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北部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余均属平原地貌,平坦舒展,一望次收困书缩奏线套我喜无际。皖北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

由于皖北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境内冲积物不断交互堆积,形成了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相间分技书北布,小区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

折叠 矿产资源

皖北地处华北、扬子两个板块的结合延们击笔带上,华北板块的特色资源在该区均有发现,先后探明空儿经准有资源储量煤炭18亿吨、铁20多亿吨、铅锌数十万吨、铜30万吨、金数十吨等。凤阳县开采10多万吨铅锌矿,并发现层控型含金大理岩,为安徽金矿新类型;在临泉县发现厚度为20多米的铁矿,为皖西北地区首次发农殖现铁矿,改变亳州、阜阳两市没有金属矿产的历史。两淮地区和阜阳地区仍有较大的找矛散才括保材需煤空间;霍邱地区找到20亿吨铁矿;徐(州)宿(州)成矿带和永(城)涡(阳)成矿带发现新的接触交代型铁矿;太和、涡阳、蒙城、怀弦药远、固镇、蚌埠、凤阳地区是寻找沉积变质铁矿的有利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找金希望较大。特别是随着对该地区物化探异常等的深入研究,有望重新认识其基底构造。据推断,涡阳、蒙城等地可能与蚌埠地区基底类似,具备寻找金多金属矿产的条件;皖西北可能与霍邱、新蔡等地基底类似,或有大面积铁矿。

折叠 水资源

皖北地下水资源丰富。浅层含水岩组有两个含水层,一层约在5至20米,另一层约在30至50米,均受古河道带发育控制。浅层地下水运动以垂直交替为主,侧向径流极其微弱,属"入渗蒸发型"。地下水水质较好,属碳酸盐淡水,矿化度小于每升1克,含盐度在每升5毫克当量左右,含碱度小于每升4毫克当量,尚未受到人为污染,适宜饮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折叠 生物资源

皖北森林植被属华北区系类型,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现有树种300多个,分属66个科,147个属,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77种,藤木14种,竹类8种。古稀珍贵树木有古柏古槐银杏等。果树主要有核桃石榴蜜枣等。

皖北共有野生动物230余种,其中兽类35种,鸟类188种,爬虫类15种,两栖类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蟒蛇、扬子鳄、鹦鹉、白薇、大鸨、金雕等;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猕猴、天鹅、鸳鸯、鹰类、类等。

折叠 光照资源

淮北平原在全国太阳能区划中,位于光能资源较富带的南缘,太阳辐射年总量达 5200-5400 兆 J/㎡,年日照时数2300h以上,均高于沿江江南地区,居安徽省首位。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民族

折叠 人口

截至2013年,皖北户籍人口3152.5万,常住人口2544.8万人。 少数民族聚集在淮河沿岸和豫皖接壤地区(属皖北地区),人数较多且集中。

折叠 民族

截至2011年4月,皖北主要有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傣族羌族等民族。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综述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

2019年,皖北六市生产总值1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7.2% 。

折叠 第一产业

2011年,阜阳粮食总产108亿斤,增长1.6%;淮南和淮北粮食生产实现"八年连增";蚌埠、亳州和宿州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9%、1.63%和2.8%。2011年,淮南、蚌埠、宿州、淮北、亳州和阜阳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795元、6615元、5720元、6313元、5638元和5100元,阜阳市已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116个。淮南市养殖业增加值在农业增加值中占据"半壁江山",蔬菜、花卉苗木、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产值提高。亳州市推广中药材种植,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1.6万亩。淮南市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712"提升行动,2011年农业产业化总产值130亿元,农产品加工总值超过90亿元,拥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6家。阜阳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0家。亳州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42个。宿州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5家。2011年淮南市有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土地托管中心,各类型农业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500家。蚌埠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7万亩,2011年流转5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63个,流转2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27个。淮北市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35万亩,培育各类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688家。宿州市全市10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发展到500多家。亳州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08万亩,土地"托管"面积达39.5万亩,有75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阜阳市土地流转面积104.6万亩。淮南市大力推广农业机械,2011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73.8万千瓦,蚌埠市拥有农业综合试验站8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家。淮北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每年引进示范新品种30个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全覆盖。宿州小麦、玉米、蔬菜和大豆4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已投入运营。亳州市农业"三品"认证产品达到152个。2014年,粮食产量2267.4万吨,占全省比重63.5%。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7个。

折叠 第二产业

2006年以来,皖北6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

2011年,皖北6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0亿元,除淮南和淮北外,皖北其它四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全省排名靠前,其中宿州、亳州的增速在全省排名前2位。2011年,皖北地区工业化率达到43.2%,其中淮南和淮北工业化率分别为57.6%和56%,蚌埠工业化率为43.3%,2011年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达103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14.5%。2011年底,淮北非煤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7.8%。蚌埠培育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及汽车零配件、生物化工、新材料、食品医药、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宿州、亳州、阜阳等市在加快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宿州制鞋产业,中国(中部)鞋业基地、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已经挂牌;亳州利用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现代中药产业链,建成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园;阜阳建设商贸物流名城,形成"南有义乌、北有临沂、中有阜阳"的格局。 2014年,皖北6市工业化率由42.9%,城镇化率43.4%。2015年六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642.1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3%,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煤电、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对经济支撑力明显增强。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6090户,占全省比重的33.8%。省级开发区达到57家,有2家国家级开发区。

  • 经济数据
皖北各市GDP(2017年)

排名

城市

gdp总量(亿元)

增长率/%

城镇人均收入(元)

农村人均收入(元)

1

阜阳

1571

-

25483

9776

2

蚌埠

1550

-

28653

12591

3

宿州

1503

-

25533

9917

4

亳州

1183

-

25053

10576

5

淮南

1111

-

28098

10848

6

淮北

929

-

27248

10653

皖北入围安徽县域经济GDP20强(2017年)

名次

城市

gdp

名次

城市

gdp

7

濉溪县

300

18

颍上县

262

8

怀远县

293

19

太和县

232

11

涡阳县

279.4

20

霍邱县

228.1

14

蒙城县

275

-

-

-

15

萧县

270

-

-

-

17

凤台县

265

-

-

-

折叠 第三产业

2014年,皖北六市固定资产投资额5242.1亿元,同2013年相比增长15.9%。其中阜阳、宿州、亳州增速分别居全省前三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5亿元,增速12.7%。2014年,皖北六市全年人民币存款余额8032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速12.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其中阜阳、亳州、宿州居全省前三位;贷款余额4853.2亿元,增速16.5%,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其中蚌埠亳州宿州居全省前三。皖北地区企业实现直接融资90.62亿元。 2010年-2015年,皖北六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分别增长22.8%、14.6%、30.2%、32.9%,增幅分别高于全省2.5、0.1、15.1、10.8个百分点。

2017年1-11月,皖北六市接待入境游客284.17万人次,国内游客1.3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8.18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教育事业

折叠 科学技术

截至2014年11月,皖北地区已拥有1家国家级高新区,4家省级高新区,1家高科技园区。高新区总数占全省的31%。皖北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和实践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辐射、带动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做出了贡献。

截至2013年底,皖北地区开发园区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80家,同比增长23%;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7亿元,同比增长39%;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了29%和19%。

2013年,皖北地区开发园区共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91亿元,同比增长56%,占工业总产值的31.5%,;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9849件和5634件,万人专利授权量达到了41件;拥有研发人员数19936人,比上年净增4200人;研究与发展经费(R&D)支出37亿元,同比增长39%,占经营(销售)总收入的比重为0.8 %。

据统计,2014上半年皖北地区高新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407亿元,同比增长34.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值338亿元,同比增长31%,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07家,同比增长29%。

皖北高新区

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淮北龙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张江萧县高科技园区

折叠 基础建设

2014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42.1亿元,增长15.9%,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1863个、建成922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合肥铁路枢纽及南客站、宁绩高速、徐明高速安徽段建成运营,完成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260公里,杭黄铁路、庐铜铁路、济祁高速、淮水北调、淮干蚌浮段、淮南-上海特高压输变电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促进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20.8亿元,增长13%,大力培育旅游、信息、健康、养老、文体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实施宽带安徽和信息惠民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城市商贸服务示范区建设,旅游总收入3430亿元,增长14%,信息消费规模1498亿元,增长44%。

折叠 文化事业

2012年,皖北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6%,高于安徽省平均0.46个百分点,公共图书馆藏书量从2007年的23051万册提高到2012年的44543万册。皖北地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法人单位占全省10.5%,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的7.4%。

安徽省13个国家级、27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7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多数在皖北;6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影视基地均在皖北。

截至2013年底,阜阳建成市、县两级"三馆一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剧院),淮北建成农家书屋516个,亳州建成168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淮南所有县区全部建成达标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蚌埠加快建成新"三馆"。截至2013年底,皖北有25个图书馆、5个博物馆、17个文化馆、3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入国家等级馆(站)行列。 2013年淮南市少儿艺术发展项目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蚌埠市"花鼓灯"特色文化建设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淮北市入选首批省级农民文化乐园试点名单。 2014年皖北的泗县、界首市成功获得首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如淮北以群众文化品牌"优秀文化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实现了群众文化由市到村(社区)的四级联动。亳州组织古韵亳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淮南推出"四进一下"(进社区、进矿区、进军营、进校园、下农村)文化惠民演出工程。皖北有9个县(市、区)、乡镇获评为2014-2016年度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折叠 医疗卫生

截至2012年,蚌埠市市直管医疗机构28家,宿州市直管医疗机构约40家,淮南市直管医疗机构约30余家,淮北市成立了医疗服务监管分所,宿州市泗县还自制了《告无证行医告知书》。蚌埠市每次稽查时抽查4-5家医疗机构,宿州市每地抽查10家医疗机构,对发现的违法行为根据情节酌定由哪级卫生监督部门予以查处。

折叠 体育事业

2012年,皖北新增公共体育场地12个,其中:体育馆5个、体育场1个。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皖北共有公共体育场馆407个(不包括学校场馆和场地及农民健身工程篮球场)。2012年,皖北体育系统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金额115771万元(其中:体育场馆投资计划金额110761万元)。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

折叠 地方文化

皖北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老庄文化。淮河因基本上均在皖境,作为区域文化,故可综合和总称皖文化,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北由于淮河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淮河文化作为融合中原文化、吴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区域文化,具有兼容性和过渡性的特点,孕育出了中华文化奠基人的老子庄子管子、颜回等先哲,以及 "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的巨擘。淮河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皖北地区发生过垓下之战大泽乡起义、淮海战役等多次著名战役,其中有些战役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战争给淮北平原留下了斑斑伤痕,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迹,滋养着这个地区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这个地区的人文精神和豪爽、乐天、侠义的民风。

折叠 方言文化

皖北方言大部属中原官话,小部分属江淮官话

蚌埠、凤阳、淮南、寿县、霍邱、灵璧、泗县属中原官话信蚌片。亳州、阜阳属中原官话商阜片,宿州、淮北、濉溪、萧县、砀山属中原官话徐淮片。

蚌埠市南部及淮南市南部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

折叠 戏曲文化

皖北地区代表性的戏曲有泗州戏坠子戏蚌埠花鼓灯推剧亳州梆剧淮北花鼓戏渔鼓道情四平调等,其中泗州戏坠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泗州戏与皖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显示出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综述

皖北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安徽省"两干三支"骨干航道网中的一"干"一"支"经过皖北,皖北有一座4C级民航机场。十一五期间,皖北日趋畅达的综合交通网正在形成,皖北地区,主要的通道是欧亚大陆桥,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带一路经过地区。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初稿已经编制完成。根据《规划》,淮北-宿州-阜阳、扬州-蚌埠-亳州、宿州-蚌埠-滁州等城际铁路将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

折叠 高速公路

皖北有"四横两纵"高速路网相连:横有连霍高速、宁洛高速、合淮阜高速、泗许高速,纵有京台高速和济广高速,大幅拉近连南接北的时空距离。2006年,亳州至阜阳高速竣工通车,作为济南至广州高速路的组成部分,北连连霍高速公路,南接宁洛高速公路。2008年,合淮阜高速公路通车,实现了皖北"市市通高速"的交通战略目标,阜阳至合肥的车程也从四五个小时骤然缩短至两个小时。泗许高速公路全长204.5公里,分宿州段、淮北段、亳州段、泗县至泗洪段四段建设,是连接苏皖豫三省的省际通道,途经苏北皖北豫中,是在皖北大地东西方向的宁洛高速和连霍高速之间,又一条东西向高速公路。

折叠 高铁

皖北城际铁路网

京沪高铁在安徽境内长约266公里,占总长度的20%,途经宿州蚌埠和滁州三市。京九铁路漯阜铁路、青阜复线、阜淮线、符夹线等多条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商杭客运专线北与郑徐客运专线连接,从商丘引出,从北至南先后经过亳州、阜阳、合肥芜湖、宣城,出省后与宁杭高铁连接直达杭州,架起皖北通往长三角的快捷走廊。

皖北铁道线路

类型

名称

始发站

终点站

途径站

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

北京南站

上海虹桥站

蚌埠南站、宿州东站

郑徐高铁

郑州

徐州

萧县北站、砀山南站

合蚌高铁

蚌埠南站

合肥南站

淮南东站

徐淮宿城际铁路

徐州站

宿州站

萧县北站、淮北站

萧淮客运联络线

淮北站

萧县北站

萧县北站、坡里站

郑合高铁

郑州

合肥

阜阳、淮南

商杭高铁

商丘

杭州

亳州、阜阳、淮南

普速铁路

京沪铁路

北京站

上海站

蚌埠站、宿州站

京九铁路

北京站

深圳站

亳州、阜阳

三洋铁路

三门峡

洋口港

亳州站、涡阳站、蒙城站、怀远站、蚌埠北站、五河站、天长站

陇海铁路

兰州站

连云港东站

萧县黄口站、砀山

宿淮铁路

宿州站

淮安站

灵璧站、泗县站

阜淮铁路

阜阳

合肥

淮南

青阜铁路

淮北

阜阳

涡阳站

漯阜铁路

漯河

阜阳

界首市站

阜六铁路

阜阳

六安

六安、霍邱站

折叠 航空

截至2015年底,皖北有正在运行中的民用机场阜阳西关国际机场,正在选址建设的有蚌埠机场亳州机场宿州机场

皖北机场

阜阳

阜阳西关国际机场

1998年

宿州

宿州机场

已选址

蚌埠

蚌埠机场

已选址

亳州

亳州机场

已选址

折叠 水运

皖北境内的淮河、沙颍河是安徽省"两干三支"骨干航道网重要组成部分。淮河干流沟通苏豫,在煤炭等能源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5月18日,淮河蚌埠复线船闸正式投入运营,1000吨级运输船从此可在淮河蚌埠闸自由通行,极大提升了淮河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作为淮河第一支流,沙颍河自上世纪70年代起大部分航道基本断航。12月8日,沙颍河安徽段航道整治正式启动,计划工期两年。2014年初,沙颍河全线复航,常年能通行500吨级船舶。

皖北航运

河道

港口

等级

淮河

蚌埠港淮南港

一级巷道

新汴河浍河

宿州港

五级航道

沙颍河

阜阳港

三级航道

涡河

亳州港

五级航道

肖濉新河

淮北港

规划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折叠 景点

皖北地区是安徽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中心集散地,旅游业发达。截至2015年底,皖北地区有2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寿县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蒙城、萧县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亳州淮南

三大战役:淝水之战垓下之战,淮海战役

四大遗址:禹会遗址尉迟寺遗址隋唐大运河,黄河故道

四座名山:荆涂山,八公山,龙脊山皇藏峪

四大湖泊:龙子湖颍州西湖焦岗湖,安丰塘

湿地公园:迪沟,八里河,南湖,白鹭洲,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

著名景点

5A景区

八里河风景区

4A景区

皇藏峪宿州博物馆龙子湖公园张公山阜阳生态园相山公园花戏楼天静宫寿县古城小岗村明皇陵、寿县博物馆、灵璧奇石文化园阜阳生态园荆涂山曹操运兵道上窑山、龙湖公园、迪沟、焦岗湖禾泉农庄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古井酒文化博物馆

山水景观

新汴河涂山龙子湖风景区张公山风景区蚌埠闸水利风景区荆山白乳泉风景区垓下古战场、淮河民俗风情园、龙脊山、涉故台、五柳风景区、蕲县古城址、赛珍珠故居、扶疏亭、乐天园皖北教育、中国梨都-砀山、生态果林公园、黄河故道生态景观带、中国灵璧奇石馆、灵璧渔沟奇石一条街、相山风景区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红城子遗址南湖湿地公园、柳孜隋唐大运河游览区、颍州西湖、文峰塔、刘琦祠、王家坝、八里河风景区尤家花园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春申君陵园八公山茅仙洞风景区毛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白鹭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人文景观

曹操地下运兵道、花戏楼瑞云寺、天门寺、圣泉寺垓下古战场遗址、虞姬墓、馗王阁、中国古鞋博物馆、萧县文庙、花鼓灯嘉年华泗县烈士陵园、曹操宗族墓群、古井酒文化博览园、佘家台、释迦寺、华祖庵曹操公园、汤王陵、道德中宫亳州市博物馆南京巷钱庄亳州城里清真寺中国老子文化生态园天静宫嵇康墓、东岳庙、张乐行故居捻军会盟旧址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店集镇柘王宫辉山革命烈士陵园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尉迟寺遗址萧县孔庙万佛塔、庄子祠、马公府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临涣文昌宫临涣古城龙兴寺明中都皇城遗址鼓楼

折叠 名吃特产

宿州:符离集烧鸡、小鸡喝饼、鱼咬羊、萧县羊肉萧县面皮、萧县蛙鱼皇藏峪蘑菇鸡、宿县砂汤、新庄狗肉、萧县米线白鸡丝

蚌埠:烧饼夹里脊雪园小吃怀远石榴湖沟烧饼、春卷、王庄花生、沱湖螃蟹、五岔烧全鸡、蚂虾(小龙虾)、白老五炒货、和平酸奶、河溜小豆饼、芡河银鱼、龙亢泡条馓子白莲坡贡米

阜阳:格拉条枕头馍田三卷馍芙蓉蛋卷粉鸡汤太和板面、麻糊、撒汤、地锅鸡、方集锅巴、郜台板鸭、阜阳蒸饺、八大块

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

淮北:卤狗肉、老城辣汤、三刀子、淮北烫面、老城油茶、油条、地锅鸡、地锅粥

亳州:牛肉馍、麻叶、肉合子、亳州回族油茶、吗糊、娃娃鱼、辣汤、铜关粉皮、油炸馍、锅盔、蒙城油酥烧饼、撒汤、涡阳干扣面、牛肉、涡阳高公糖醋蒜、涡阳店集豆腐、利辛阚疃板鸡

折叠 编辑本段 名人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涡阳)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蒙城)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亳州)

庄子: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亳州)

朱温:五代后梁开国皇帝(宿州)

嵇康: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淮北)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亳州)

刘开渠:雕塑家(萧县)

王进玉:评论家、书法家(宿州)

张良勋:书法家(宿州)

管仲:法家先驱、圣人之师(阜阳)

闵子骞:七十二贤之一(宿州)

吕蒙:东吴著名将领(阜阳)

孙叔敖:楚国相国(淮南)

刘安:淮南王(淮南)

刘玲:魏晋时期诗人(宿州)

徐树铮:收复外蒙古(宿州)

雷被:西汉剑术名家(淮南)

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淮南)

折叠 编辑本段 发展定位

皖北地区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是安徽省北上和西进的重要通道。2008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皖北的人口、资源、基础设施、干部情况等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快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将皖北振兴纳入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层面提及。新老十条、宿州会议纪要、园区合作共建、干部人才支持、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等一系列举措密集出台。2012年底,皖北五市一县一区正式入围中原经济区。在政策的带动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叠加优势开始显现。2014年,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到沿江五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其中首次明确了安徽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部分,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6年,皖北地区淮河生态经济带进入十三五规划。

皖北各市定位

宿州

打造煤电化产业、轻纺、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加快融入淮海经济圈,建设成为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新兴中心城市。

蚌埠

巩固提升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光伏、生物、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基地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带动皖北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皖北中心城市。

阜阳

强化巩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打造新兴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经济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建设成为带动皖北、黄淮地区发展的重要城市,皖西北中心城市。

淮南

推进合淮同城化,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煤电化和矿山机械制造基地,建设成为依山傍水、生态优美的淮河流域重要现代化城市。

淮北

打造煤电化、矿山机械装备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式城市。

亳州

打造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养生文化旅游基地,建设成为辐射皖豫交汇区域的新兴中心城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