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概述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长江武汉段的第三座长江公路大桥,也被称为武汉长江三桥,位于武汉长江大桥上游 8.6公里 处。1997年3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2000年9月8日正式通车。
大桥全长 3586.38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栓焊结构钢箱梁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合的斜拉桥,跨径为 50米 + 180米 + 618米 + 180米 + 50米 ,(最大跨度为618米,为世界第三大桥)全宽 30.2米 ,桥面净宽 26.5米 ,桥面设6条机动车道,车行道宽22米,中央分隔带宽1.5米,路缘带宽度共1米,两侧各设宽0.75米检修道,检修道与机动车道间设置0.25米的防护栏。A型主塔高 175米,采用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设计时速为80公里,日通车能力为5万辆,分流过江车辆29%,主要分流外地过汉车辆。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武汉88公里中环线上的重要跨江工程。南岸在洪山区青菱乡长江村与107国道正交;北岸在汉阳江堤乡老关村与318国道连通。白沙洲大桥的建成,使107、316、318等国道由"瓶颈"变通途,是打通武汉中环的两座桥梁之一。[1]
折叠 编辑本段 技术
折叠 编辑本段 缺陷
武汉白沙洲大桥陷武汉白沙洲大桥由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设计,工程总投资11亿元。
白沙洲大桥为钢桥面,自2000年9月建成通车以来,桥面铺装层陆续出现车辙、开裂、推移、拥包等病害,虽经2004年大修和多次小修(几乎每次下雨就需要维修)仍未能解决问题。
白沙洲长江大桥于2000年建成通车至2010年9月,十年间维修"整容"24次,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陷入"屡坏屡修、屡修屡坏"的怪圈。[3]
白沙洲长江大桥自从建成后,基本上每年都会进行不间断的维修,通车10年修24次。2009年,该桥耗资逾亿元大修,当时市长的要求是最少管5年。通车后才9个月,但2010年4月的时候,桥面又已经是大坑套小坑,深坑套浅坑了。[4]
2010年9月,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开始为期40天的局部封闭维修。据统计,这已是这座投资11亿元的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10年间的第24次维修,平均不到1年要修两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