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基本概况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轮石城镇是一个文化底蕴浑厚的文明360百科古镇。豆口、石城、王家庄都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文明村庄,那里有五代、元、明、清时代的建筑,这里民风淳朴,即便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也迸发出它那奇特的光芒。这里还是中共前委领导人之一,抗日民族英雄,中共早期党员的赵作霖和20世纪30年代北平学生运动的领袖及抗日英雄的岳增瑜的家乡。石城镇在民国31年是平顺县区治所驻地,解放后于1953年经批准作为平顺县第三行政区驻地,1958年8月撤消乡制,石城划为人民公社,1984年实映功身画室即几路行乡村制,改公社为镇。主石城村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后赵石勒曾在此地筑城储粮,是北部地区商贸集市重镇。2000年在平顺县撤乡并镇中将王家庄乡并入石城镇。
折略据叠 编辑本段 资源状况
(1)气候条件优越,土要欢皮也始客和唱帝地、劳动力丰富。石城镇全年平均气候温凉,四季分明,雨量较为充配,年均训导松觉气温12.3度,年无霜期221天,比较适宜名贵作物和动植物生长,是聚若浓诗第离师厂该市少有的一年可收两季的终待相班毛坚工通镇举地地方。石城劳动力资源丰富带动了石城经济的发展,年均外出务工人数达到34后督即束管27人。
(2)水能资源丰富。浊漳河和红旗渠并行东帝伯两散西横贯全镇,战备渠流经我镇7个村,具有修建电站条件良好坝址有9处。农民们依山傍水,在种植、养殖和办企业都有较好的水能资源。
(3)矿产资源丰富,经权威部门探测,在我镇豆口、克昌一带约有2.6亿吨硅矿储量,含二氧化硅达98%以上,硅矿再染画电特学英常审裸露品位高、易开釆,而及具开发价值。在这峪、恭水一带含钾岩石储量达4千万吨及具开发价值。
(4)眼械行有对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的地貌地形,秀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人工天河之称的红旗渠的观挥极啊势般源头;有千年古刹的国宝单位低倍精龙门寺;有消夏避暑的下石壕世外桃源景区;还有迷人的马塔聚源芦苇荡景区。其中龙门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寺内西配殿悬山式木构建筑全国仅普费地极着张化政言货解此一处,是国家重点文物掌洲保护单位。各类古建筑堪称艺术之瑰宝。
折叠 编辑本段 基础设施
贯穿本镇全境的S324妈镇杨斯斤怀天席剂编天省道是晋煤外运的主要干道,近几年全镇共修村村减触突检检通水泥路达88.5千米,石自线,豆黄线均已全线贯通,介具宗波新格验划振间全镇28个行政村都通了水泥路,到2006年底,全镇共有3206户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达3514户,移动通信覆盖率达80%,真正适应了新形势下和谐社会义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要行滑求。
折叠 编辑本段 主导产业
(1)整合水能资源,全力培植水电产业。截止2006年底,全镇共建成水电站7座,年发电量达940战场别杨保庆千瓦时。按照服务水电、搞好开发、建好生态镇的要求,做好水、电、路等网络配套建设工沙它复消剂土术错作,倾全镇之力支持漳把河干流小电站建设,巧借境移穿伯老农想外力,拉动镇域经济括发展。同时,整合资源抓招商,推动电站技改工程建设,力争用3—5年内把石城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漳河明珠”,为培植平顺东北部水电产业集群打牢基础。
(2)整合矿产资源,大力培植潜势产业。支来联地走精品名牌之路,提高质量品位,将硅矿资源培植成主导产业。去年我们全面完成了石元身元原晶益城宜元硅晶有限公司的基建工作,目前正积极进行矿点开发,预计今年可投产营运。同时招大商用资源和市场运作好高纯硅项目的落地,力争建继毫里围应护犯设高品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
(3)整合山场资源十之吸文做发阶,精心培植生态产业。发挥山场优势,坚持种植梧桐、柿子、石榴,同时搞好花椒、无核黒枣的深加工产业使其成为浊漳河流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富民产业;同时搞好香菇的大棚养植,让其真正成为一项富民惠农的好项目。
(4)整合山水文化资源,努力培植旅游产业。以聚源芦苇风景区、龙门寺风景区、世外桃源风景区、红旗渠源风景区四大景区为依次厂航托,以漳河特色地域文化为底蕴,巧打特色旅游牌。积极与红旗渠进行区域合作,继续加大龙门寺的开发和建设,逐步打通“红旗渠——石城——太行水乡”跨省旅游大通道,全力投入把旅游产培植成拉动石城经济大飞跃的新兴产业。
石城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是石城村,整治村是源头村。石城村建成1处文化休闲广场和新建石城客运中心一处。共投资5致斤始雨续提七顾南结0余万元,用于硬化街道、墙面水泥挂面和白化、垃圾净化、通道绿化等。源头村是我镇新农村建设的整治村,新建1000米的河道治理工话概术侵程,集生态造地、旅游观光、水面养殖为一体多功能项目。形成生态观光、休闲垂钓、人在岸上、影在水中太行水乡风韵;配合龙门寺旅游开发,大搞路基拓宽改造和硬化、绿化。
折叠 编辑本段 云安县石城镇
石城镇是云安县最年轻的一个镇,2003年8月充谈式13日经广东省民政厅批准,将材模各调业逐买住原茶洞镇与托洞镇合并,设立村香斤负高学乡误石城镇,2003年12月2日正式挂牌运作,政府驻地在原托洞镇托洞圩。东与云城区云城街接壤,南与富林、飞式序其没团该脸语倒南盛镇毗邻,西与镇安、依高村镇相连,总面积181.1清职介育格音须三平方公里,耕地2.3万亩衣行说各势哪远钟双(其中水田8483亩),山地21.88万亩。石城辖21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225条自然村,总人口52670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6470人,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98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8.7%;农业总产值2.0把祖条虽棉担乡广想娘赶8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0多万元;全镇工商税收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00%,其中国税收个入560万元,地税收众团营划山银重降变富简入467万元;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069元,同比增长6.0%。
物产:石城镇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木薯、黄豆、花生、茶叶、京源元照否银书柑桔、肉桂、笋竹、青梅、龙眼、荔枝等;主要林木有松、杉、竹等,是云安县主要用材林基地和松脂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矿、砷矿、高岭土矿、银矿、石灰石矿等。考伯例石城镇拥有许多极具特色的地方特产,如腐竹、豆腐、擂茶粥、豉油膏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成为云浮著名特产,其中腐竹被开发利用,剂形成产业化生产,建成“腐竹一条街”。
交通:石城镇是云安县的一个山区大镇,山地面积占辖地面积的90%以上,但该镇交通发达,36公里的国道线贯穿全镇17个村(居)委会,其余各村委均已通公路,并且大部分已实现硬底化。
特色经济:石城镇是云安县的农业大镇和工业重镇。农业生产方面初步形成柑桔、茶叶、松脂、养猪、腐竹加工、商品林等六大产业化生产基地;工业生产方面,以松脂深加工、石料建材、水泥生产为主,其中石材加工业是石城镇的适线商础期专几黄算检植主要支柱产业,形成长达16公里的石材工业长廊,有大小型石材企业550多家,石料建材生产专业镇初具规模,是云安县“大石材”经济战略的第二大战场,与县城六都形成两大石材生产板块,成为云浮市石材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第三产业中的饮食业亦极具特色,形成“杨梅坑-迳心”、“茶洞新街”两条饮食街,杨梅鸡煲、茶洞豆腐、擂茶粥等名食,为广大食客所垂爱。
折叠 编辑本段 廉江市石城镇
石城镇是廉江市的城郊镇,毗邻城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委会,225条自然村,2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02万。耕地面积4.73万亩,山地面积6.83万亩。具地缘、交通、信息、资源、市场、人才等优势,是廉江市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82亿元,增长7.1%;农业总产值4.05亿元,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增长6.1%;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401.4万元,增长24.8%。
石城镇属丘陵地带。地域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有廉石线、廉坡线、遂六线等省道在我镇纵横交错,全镇所有镇通村乡道实现了硬底化,其中水泥硬底化乡道59公里;我镇距离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机场也只有48公里;雷州青年运河贯通全镇;社会治安稳定,文化、教育、文娱、体育和卫生等事业不断发展。
石城镇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投资环境,镇工业开发小区和民营工业园被市规划为“十里经济长廊”,工业发达,初步形成以建材、家电、化工、食品、造纸等工业体系。
石城镇农业结构优化,已形成了水果林木,甘蔗蚕桑、蔬菜淡养、花卉苗木四大农业经济区和荔枝、龙眼、红杨桃(香蕉)、杂果、青刀豆、辣椒、番茄、常规菜“八个一万亩”果菜生产基地,享有“北有寿光大棚菜,南有石城外运菜”美称。果菜、热作、畜牧、水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山上种果、林中养鸡、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塘边养猪和“一村一品”成为石城种养业的一大特色。
石城具有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辖区内的谢鞋山,保存着我国内陆唯一连片野生荔枝群落,极具旅游开发和科研价值,被列入初中语文教课书和被列为湛江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是湛江市、廉江市生态自然保护区,也是廉江市“新八景”旅游点之一。
石城镇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镇建设了荔枝坑、田寮、上县、山美、毛黎、谢鞋、新屋、大岭仔等一批生态文明村,初步建设了谢鞋山、新屋、大岭仔三个生态荔枝旅游观光带。
折叠 编辑本段 凤城市石城镇
石城镇,因境内有明筑石砌遗址而得名石城。该镇位于闻名遐迩的丹东凤城市东北部28.8公里处。该镇年平均气温12.6℃,平均无霜期140天,年均降水量800-1200mm。全镇总面积409.37平方公里,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12.8公里。全镇有10个行政村,110个村民组,总人口2.4万人,共6000户,其中农业人口20694人,农业劳动力9750人,全镇现有耕地43000亩,林地473000亩,柞蚕场64000亩。该镇东与宽甸满族自治县接壤,南与东汤、大堡两镇毗邻,西同大兴镇一岭之隔,北与爱阳镇相连。丹东市内最长的河——爱河纵贯全镇42公里,流经全镇8个村。红旗电站、西隈电站像两颗明珠镶嵌在爱河两岸,正在施工的边沟电站明年初即可竣工发电,将给石城镇绘上浓墨重彩的完美画卷。
折叠 编辑本段 崇阳县石城镇
崇阳县石城镇位于湖北省南陲,幕阜山脉中部,隽水河中游,距县城西部10公里,东接天城,南靠青山蔡墩,西与沙坪接壤,北与桂花泉毗邻。版土面积174.07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45901亩,林地面积103949亩,境内现有21个行政村,267个村民小组,一个社区,两个居民小集镇,两个中心村,共有居民户9000户,47000余人。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山水相连,山地、丘陵、平畈三种地貌俱全。东部为丘陵地带,隽水左侧系平畈,土质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是县内主要产粮区,上起汉兴,下至花园的国道沿线10个村,属崇阳盆地中部平畈地带,西北部的双港以林为主,森林覆盖面积达88%。西北部山地矿藏十分丰富。
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15.8度,年均降雨量1988.5毫升,相对湿度为80%,绝对湿度为18.6毫巴,最高海拔671.3米
基础设施良好。石城镇水利条件较好,境内有中小型水库13座。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农村电网整改已经完成,实现了同网同价。集镇范围内全部实现饮用卫生自来水。106国道石城段已全部实现路面硬化,村级公路硬化也正在有序进行之中。集镇建设由于实施改造“矮、破、旧”工程和“亮、绿、美”工程,实现了“老区梳妆打扮,新区框架拉开”。石城湾小集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已成为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中心。白骡坳小集镇实行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街道宽敞,建房规范,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工程。
交通便利。106国道水泥路从石城直通崇阳县城,全镇村级公路通车里程达350余公里。东至九江,南及长沙,西去岳阳,北达武汉,106国道贯穿全境,距宁樟高速公路6公里,距京珠高速、京广铁路赤壁站、107国道及长江航运35公里,1小时可到咸宁,2小时可达武汉、岳阳、黄石、九江,3小时可到达长沙、南昌。 石城镇努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水产富镇”战略,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全力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促增收,使镇域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至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2.8亿元,财政收入326万元,人平纯收入2592元。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石城镇党委、政府将带领全镇人民团结一致、克难奋进,朝着石城经济提速大发展、全面建设石城和谐、平安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折叠 编辑本段 密云县石城镇
石城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县西北部,北迄白河谷地,东抵密云水库,西与怀柔交界。全镇现有15个行政村,41个自然村,5960口人,其中劳动力3205人,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海拔1414米的云蒙山座卧境内。是密云西线的旅游重镇。镇域有著名的黑龙潭、京都第一瀑、桃源仙谷、清凉谷等自然风景区10处,林木覆盖率达到了89.5%。旅游景区 精灵谷风景区
精灵谷风景区位于密云水库西北角,是大山深处的天然幽谷。绿荫深处有一著名的“灵泉”,其水清凉甘甜。山中多栩栩如生的象形石,如神鹰探首、狮王面世、金蟾戏龟、四仙面壁,鬼斧神工,出神入化!
白河银滩像是精灵谷孪生姐妹,在精灵谷口对面200米处有一片800余米的白沙滩,沙面洁白,景色如画,是踢足球、打沙滩排球、玩沙戏水难得的去处。
天门山自然风景区
天门山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柳棵峪(距北京100公里)。主景“天门洞”(又称“扁担眼”)海拔800余米、高约60米、宽约40米,相传是二郎神担山填海时用来穿扁担的扁担眼。该洞嵌于峭壁、豁然通透宛如通往天庭的一座城门,天门山由此而得名,又因为他位于北方所以我们习惯的称之为“北天门山”。
“天门洞”为华北地区目前发现最大的东西通透垂直穿山岩洞。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从洞中穿出,形成巍巍壮观的“日出天门”、“天门悬月”两种天文景观。这里还生长着我国北京地区较大的一片枫杨林,其间蜿蜒流淌着有天门泉水会聚而成的“扁担溪”,枫林幽幽、溪水潺潺,流水四季不断。 穿过“天门”瞪上“天台”眼前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 眺远山,雄伟的鹿皮关长城宛如一条巨龙盘旋于群峰之颠,云雾缭绕时或隐或现。俯前方,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燕山怀间。白河峡谷玉带飘展,巍巍云蒙苍茫无边。
景区地处燕山山脉,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植被茂盛,野生果木品种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95%。空气清新、绿叶庇荫、藤蔓盘绕,栗子、核桃、山梨、野枣、野草莓、野猕猴桃硕果挂枝。进入这里就进入了一个绿色的天堂。山里还生长着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千余种,是不可多得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生态旅游景区。
景区内奇峰怪石林立,“鸡冠峰”、“猩猩石”、“肖像崖”、“狮身人面像”等惟妙惟肖。景区内的石头房大火炕、石碾子、石磨,淳朴的民风民俗,农家饭菜,果实采摘,都能让您留恋忘返。
天门山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度假、民俗、采摘、穿越、攀岩、科考的广阔天地。
青菁顶自然风景区
青菁顶自然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境内,距京城92公里。青菁顶自然风景区潭深、瀑高、石奇、林密,“飞云瀑”飞珠溅玉;“听雨潭”碧波涟漪;“天裂石”一分为二。青菁顶主峰上的“扁担眼”为一个天然形成的穿山巨洞,高近百米,宽近六十米,一旁为缓坡,一旁为绝壁悬崖。站在洞口,可俯视柳棵峪峡谷,奇特的景观堪称京都一绝。
民俗客栈位于景区大门内,它可以给游人提供舒适、周到的餐饮、住宿服务。餐厅面积800平方米,有大堂和包间,以农家饭为主,兼顾北京风味小吃,可同时供300人就餐。东面的山坡上是依山势而建的小别墅群,以独门独院为主,阳台悬空,红杏临窗。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可以眺望巍峨的降棚山、蜿蜒的白河、古老的长城,空气清新、环境幽雅。可临时居住,可长期租赁,是休闲、写作、绘画的绝好去处。 民俗客栈内有垂钓区,临池观鱼,不如长杆一甩。亲手钓上来的鲜鱼,可以即时烹调加工成为美味,秋季景区将举办采摘节。
龙云山景区
白河千里蜿蜒,奔流直泻,似巨龙开山,蟠曲东飞。龙云山风景区即坐落在白河北岸,可谓山环水抱,钟灵敏秀。春季山花烂漫,夏季峰泉叠涌,秋季硕果飘香,冬季雪压松柏。这里七峰六泉、四潭三瀑、长河峡谷、玉池龙渊,九天揽月等著名景观。
春季山花烂漫,夏季峰泉叠涌,秋季硕果飘香,冬季雪压松柏。这里有七峰六泉、四潭三瀑、长河狭谷、玉池龙渊、天梯石栈、镜蛇 望海、云蒙积翠、吟寄白云、九天揽月等著名景观。龙云瀑、天云瀑瀑高百米以上,夏季景象至为壮观:连山喷雪,如银河倒落。
清明时节,杏花、梨花竟相开放,满山堆云,香动四野。
龙云山景观别具一格:登上峰顶,荡舟天池,清风送爽,实是消暑的好去处;龙云山上有大面积的采摘园,采摘园内有杏、李、梨、栗、桃、红果、核桃等干果、水果、野果树十多种,供游人采摘。龙云山风景区集游览、食宿、娱乐于一体,欢迎您前来观光、考察、休闲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