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折叠 早期事迹
折叠 迫擒屈突
617年(大业十三年),唐高祖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段志玄募兵千余人,被授为右领大都督府军头,并担任先锋,夺取霍邑(今山西临汾)、绛郡(今山西新绛),攻打永丰仓(在今陕西大荔),累功至左光禄大夫。
后来,段志玄随刘文静到潼关抵御屈突通。刘文静被桑显和偷袭,军营溃散。段志玄率领二十余骑冲阵,连杀数十人,身中流失,仍三次冲入敌阵。最终,唐军军心大振,桑显和大败。不久,段志玄与诸将追擒屈突通,因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
折叠 屡建功勋
621年(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段志玄在作战时马倒被擒,敌军两将抓着他的发髻,要将他带走。在渡洛水时,段志玄纵身跳起,将二人拉坠马下,夺得马匹驰归。数百人在后面追赶,但是都不敢逼近。不久,王世充、窦建德相继被平定,段志玄因功升任秦王府右二护军。
626年(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欲谋害李世民,以重金贿赂段志玄,企图诱其归顺。段志玄拒不接受,并将此事告知李世民,后与尉迟敬德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不久,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段志玄迁任左骁卫大将军,封樊国公。
634年(贞观八年),段志玄被任命为西海道行军总管,率领边军与契苾、党项等部落兵马征讨吐谷浑。段志玄击破吐谷浑,率军追击八百余里,到距离青海湖三十余里时,吐谷浑驱赶着牧马逃走。 唐太宗诏令段志玄追击到青海夺取吐谷浑的牧马,段志玄停留不前,被唐太宗罢免其官职,不久又官复原职。
折叠 晚年生活
折叠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评价
李世民:司徒赵国公无忌、……故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志元、……故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等: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纲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炜,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或竭力义旗,委质藩邸,一心表节,百战标奇;或受命庙堂,辟土方面,重氛载朗,王略遐宣。并契阔屯夷。劬劳师旅,赞景业於草昧,翼淳化於隆平。 理怀沈毅,气干强雄,蜀汉委质,早效忠款。颍川从我,备尽心力,预艰虞於藩朝,陪戎征於阃外。勤宣阶陛,功表旌旗,西城之地,襟带巴蜀,藩翰之重,实俟勋庸。
吕温:褒公虎臣,先运而臻。谒帝太原,许唐以身。拥剑驾气,腾风跃云。积忠累仁,光有厥勋。建旄北伐,细柳宵屯。风谧霜凝,严扃达晨。天子之使,驻车军门。安众秉威,此真将军。侁侁桓桓,克壮有闻。
刘昫:敬德夺槊陷阵,鼓勇王师,却赂报恩,竭忠霸主。然而奋拳负气,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诫之言,可为功臣药石。叔宝善用马槊,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知节志平国难,拜隼篽则致命辅君,可谓忠矣。而并晓世充之猜贰,识唐代之霸图,可谓见几君子矣。志玄中镝不言,竟安师旅。公谨投龟定议,志助储君。皆所谓猛将谋臣,知机识变。有唐之盛,斯实赖焉。
折叠 编辑本段 后世地位
折叠 编辑本段 家庭成员
折叠 先辈
折叠 编辑本段 史籍记载
折叠 编辑本段 文艺形象
折叠 编辑本段 墓葬纪念
段志玄墓
段志玄墓是昭陵陪葬墓之一,位于陕西礼泉县九嵕山。
段志玄碑
段志玄碑立于唐朝贞观十六年(642年),现存于昭陵碑林第一室。碑额以篆书阳刻"大唐故右卫大将军扬州段公之碑",碑文以楷书书写,共32行,满行65字,漫漶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