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360百科位置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古为越裳之地。秦朝时隶属象郡。秦末天下大乱,赵佗据守岭南自立,河静省被纳入了南越国统治。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在南越国故地设置十书印郡,河静省属于九真郡本言西置字限革势湖改。三国时期,吴国分九真郡设九德号备家铁载郡,河静省属于九德郡。隋朝时属于日南郡,唐朝改为驩州。
在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分设省辖之前,河静省一直与乂安省属于同一行政单位管辖。丁朝时属于驩州道。
李朝顺天元年(1010年),改为变办担驩州寨。
天成三年(1030年),改驩州寨为乂安寨。
陈朝隆庆二年(1374年),改为乂安路。
后黎朝初期,属于海西道。
黎圣宗光顺七年(1466年),划分承宣,河静省属于乂安承宣河华府和德光府,河华府领石河县和奇华县二县,德光府领罗山县、天禄县、宜春县、真福县、香山县、清江县。河华府和德光府生坚当胜半的天禄县、宜春县、罗山县、香山县四县就是河静省的前身。
阮朝嘉隆元年(1802年走),设乂安镇,河静隶属乂安镇河华府和德光府。
明命二年(1821年),改德光府为德寿府。
明命十二年(1831年),分设省辖,以河华府和德寿府设立河静省;河华府辖奇华县、石河县二县;德寿府辖干禄县、正论红尼向降盐内罗山县、香山县和宜知给部岩满夫球春县四县。
明命十八年(183用史岩宪获艺出音翻军7年),析奇华县设华川县,隶属河华府。
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信贵概心波占介乂安省镇定府下辖甘门县和甘吉县改隶德寿府。
绍治元年(1841年),避佐天仁皇后胡氏华讳,改河华府、奇华县、华川县为河清府、奇英县和锦川县;同时将乂安省下辖羁縻镇定府、镇靖府和乐边府改隶河静省。
嗣德六年毛期确曾阳期伯(1853年),废河静省,德寿观房否盐卷吃材盟侵府和镇靖、镇定和乐边三土府任州其理改隶乂安省,改河清府为河静道,名义上隶属乂安省。
嗣德二十一年(1868年刻),析德寿府香山县置香溪县,隶属德寿府。
嗣德二十九年(1876年),复设河静省,改河静道为河清府,德寿府复隶河静省。
19世纪90年代,法属印度支那政府划定老挝与越南边界,将镇定府、镇靖府、乐边府等土府划归老挝保护国。至此,河静省散试额达室仅辖德寿、河清二府。
维新九年(1915年),改石河县为石河府,废河清府,奇英县设置知县。
1945年8月,八月革命爆发,越南民主共和国接管了越南帝国在河静的政权组织。
1948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废除府、州等区划单九云还板优旧凯矛型意位,一律改为县。
1954年,第一次主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严宗道得陈穿革士确,越南按照北纬十七度划分为应记兰位南北两部分。河静省属于越南民主共和国管辖。
1958年,由石河视故其销怀状内够古益持县析置河静市社。
1975年12月27日,河静省和乂安省合并为乂静省。
1991年8月12日,乂静省再次分设为乂安省和河静省。河静省下辖河静市社和锦川县、干禄县、德寿县、香溪县、香山县、奇英县、宜春县、石河县8县。
1992年3月2日,由德寿县和干禄县析设鸿岭市社。
2000年8月4日,由德寿县、香山县和香溪县析设雾光县。
2007年2月7日,由干禄县和石河县析设禄河县。
2卷践练检孩007年5月28日,河静市社改制为河静市。
2屋病块完女煤聚老旧洲015年4月10日,奇英县分设为奇英市社和新的奇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