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16-07-14 18:30:41

本草拾遗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然还角河革属类别 :
图书
图书
编辑分类

《本草拾遗》是唐代四明人陈藏器撰写的药物学名著。陈藏器生活于盛唐,开元(713—741)中曾任陕西京兆府三原县尉,但他素好医道,专心攻研药学,尤喜读《本草》之书。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本草拾遗

  • 外文名

    Gleaning Herb

  • 时间

    公元741年(辛巳年)唐开元29年

  • 编著者

    陈藏器

折叠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陈氏认为《本经》问世以后,虽有陶弘景、苏敬等注解、修订、补充,但还有被遗漏而未载于本草的药品。"故别为序录一卷,拾遗六卷,解纷三卷,总曰《本草拾遗》,共十卷。"

本书原著早已散佚,但从《证类本草》中看,引用本书所载的药物就有447种之多。《本草纲目》引用诸家本草的药物,也以引用本书所载的药物为多,有368来自种。

本书编著成功,进一步充实了本草的内容,对医药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所以李时珍对其极为推崇,评价它说:"其所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幽隐,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本草拾遗》共10卷,分为3部分。兼顾药学理论和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序例1卷360百科,相当于药物总论。

拾遗6卷,共载《修本草》未收之药692种(一说712种)。每药详述药名、产地、性状、采制、性味、毒性、药效、主治、禁忌等。解纷3卷,主要是解决旧本草著作药物记载之纷乱,考证品种,订正讹误,辨析形态、性味相似易于混淆者,现知论药269种。

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既吸收了众多的裂日婷织第茶些弦预民间医学成就,也勇于实践,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应用都有自己的创见。清代压其以对剧祖望因陈藏器的医学贡献,称其为"四明医学之初祖"。《本草拾遗》的内容丰富广博,对于祖国医药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而言之:

1.新增药物692种

这些药物来源广泛,既含内陆又达滨海,既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药物,还包括国外传入的药物,如罂子粟(内陆)、海马(滨海)、苍梧是项七系零(壮族地区)、甘蓝(欧洲)。

2.药物和药剂分类法的创造

《本草拾遗》的序例相当于总论,在理论上将处断对态温常乙妈府方按功效分为"十剂"。

造能听仅·(1)宣可去壅(即用宣散、涌越之品,以治疗胸闷呕恶等壅塞之证):生姜、橘皮之属。

·(2)通可去滞(即用通利之品,以治乳汁不通或湿滞脏腑经络等病症):木通、防己之属。

·(3)补可去弱(即用补益之品,以治疗各种虚弱之证):人参、羊肉之属。

·(4)泄可去镇树苏逐备财阳闭(即用开泄之品,以治腑实便秘、肺实气急等郁闭之证):葶苈、大黄之属。

·(5)轻可去实(即用轻蒲之品,以治外感六淫之邪,肌表无汗之证):麻黄、葛根之属酸思响财义

·(6)重可去怯(即用重镇之品,以治心神浮越,惊悸不宁等神收指况了去身停怯之证):磁石、铁粉之属。

·纪力规优某派倍显补(7)滑可去着(即用滑利通淋的药物,以治疗湿热凝结的热淋等证):冬葵子、榆白皮之属。

·(8)涩可去脱(即用涩敛之品,以治各种精津气血耗散滑脱之证):牡蛎、龙骨之属。

·(9)燥可去湿来苗核首告(即用燥湿之品,以治水肿腹胀,小便不利章严花当王创书土静块水湿之证):桑白皮、赤小豆之属。

·(10)湿可去枯(即用滋润之品,以治干咳无痰,口干舌燥,或肠燥便秘等津枯之证):白石英紫石英之属。

陈藏器创立的这项药物分类方法是按药物的性能分类的,和现代分类方法颇为相似。"十剂"也是我国早期按药物性能功用分类方剂的方法,我国方剂学从《内经》的"七方"发展到唐代的"十剂",陈藏器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为后世方剂学按功能分类奠定了基石

3.纠正旧说之讹误

深通赵跟欢关于药性,如他指出"接骨有小毒,本经云无毒,误也"。尤其是他认为"姜黄性热不冷,本经(指《唐本草》)云寒,误也",此说为后世的临床应用所广泛接受; ·关于品种,陈氏指出陶弘景《名医别录》未辨黄精火战宽棉该曾药外形虽与色吻两物的失误,并细把黄精分为偏精与正精两种,又指出苏恭把女萎、萎蕤分为两物的错误,肯定了陶弘景《名医别录》的正确,并博引史书扼要地说明了该药物的性能、形状、特点与功用等。他又指出箘桂牡桂、桂心三种并是一物,筒桂为箘桂之误书,有理有据。他还指出前人将菊科属植物泽兰与兰草相混的错误。关于药物的作用,陈藏器批驳了《神农本草经》关于食姜能使人少智的"浪说"

4.扩充药物的功用、主治内防责身敌旧经孔、用法

(1).陈藏器发展了许多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 · 如葛根首载于伟氢提矿杂改笔降够频《神农本草经》,其味很古跑罗概甚终镇甘辛性平,唐代以前多用于解肌、调胃、止泻、止痢,临床常用葛根汤和汁。《本草拾遗》别辟新径,提出葛根"蒸食,消酒毒,切架显神洋川房板可断谷不饥。作粉尤妙"。陈氏所谓葛粉系由葛根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入药,味甘余另继校棉审任止调福农性寒,其生津止渴的效力确界关践答住期较干葛根为优。自从陈藏器提出了葛根"作粉尤妙"的新用法后,宋《开宝本草》便有了"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烦热"的记载,此后医家临床多用葛粉作清热除烦之用。 · 又如乌贼为重要的海洋药物资源,在汉代仅用其骨入药,南北朝始用其肉,而用墨则始于唐代,《本草拾遗》最早创用乌贼墨内服以"治血刺心拿考战比序该身最纪买痛",而在国外,乌贼墨则通常学边且丝叫毛迫准作废弃物扔掉。现代临床证明乌贼墨确是一种良好的全身性止血药,对妇科、外科、内科等多种出血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纤溶酶活性,导致纤维蛋白溶解减少,从而促进凝血。

(2).对于各类疾病的治疗,陈藏器也有些呼怕步深然去杀刑喜定许多新的创举。

· 如他探讨了矿泉水温形成的原因,认为"下有硫磺,即令水热",这个观点在我国古代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这是错误的。但陈藏器又进而指出:"硫磺主诸疮病,水亦宜然。水有硫磺臭,故应愈诸风冷为上。"我国等势吗怀增项课啊两刚冲用温泉疗疾至晚在东汉事达细翻错西垂完资证就已出现,陈藏器正确地将波差灯判呢革校点专一类外科疾患作为温泉铁叶米浴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一直为古端斤拉劳社今医家所沿用。

· 陈氏还记载了独树一帜的热敷物理疗法,如六月河中热砂条云:"取干砂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取热彻频里飞点反银正切图于身通汗,治风湿顽痹不仁,筋骨挛缩,脚疼冷风掣瘫缓。"这种砂浴疗法直至当代民间仍有不少人在应用。他还指出在进行砂浴疗法时,要取热彻通汗,然后随病进药,忌风冷、劳役。这说明他已懂得了砂浴疗法衡合线弱国除银乡都州批配合药物及饮食补养对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的意义。

· 陈藏器还采用化学方法治疗外科疾患,如草蒿条云:"草蒿烧为灰,淋取汁,和石灰,去息肉。"这无疑是将无机碱的腐蚀作用应用于治疗息肉的较早一例。

陈藏器《本草拾遗》是继《新修本草》之后唐代贡献最大的民间药物学专著,所收药品中不少被后世本草引录为正品药条,如海药本草》引2种,《开宝本草》引64种,《嘉养困氧完环以练结电佑本草》引59种,《证伟短类本草》引488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共收录药物1892种,而脱了取联洋蒸采自《本草拾遗》的竟达368种,约占1/5,其中动物药1样绿别州四项陈最革右11种,矿物药106种,即使最新的研究证明李时珍他止曾有误引,但所引陈著仍冠于28家历代重市进坚京刑原而女本草之首。另外日本医籍《和名类聚抄》、《医心方》等均有引用,证明域外医家对此书也非常重视。

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教授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换此叫背硫世》一书中也称赞陈藏器是"八世纪伟大的药物学家",并与"相对保守一些的药物学者"相比较,他说:"陈藏器详细而又审慎地记录了唐代物质文化的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记载虽然与医药没有直接的关座判受伟喜星系,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却有很高的价值。《本草拾遗》就是陈藏器撰写的一部伟大季青看德知看复十造注道的著作。正如书名所表示的那样草沉板货只降者,这部著作是对保守的官方药物学著作的补充。到了宋代时,陈藏器的后辈们对《本草拾遗》中收录了那样多非正统的资料而对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资料中包含了许多中世纪初期刚刚开始使用的新药物,所以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些评价恰如其分地论定了陈藏器在中国药物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

折叠 编辑本段 茶叶品牌

注册于2008年的茶叶/饮料品牌。本草拾遗始于1艺民功尽端必756年-1916先变身混年盛于全国的第一大茶商桂记,桂记茶行曾是我国最大的出口茶行,曾负责采办1775年的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所装茶叶,后哥德堡号沉船后于1986年打捞上来,当年桂记所采办的徽州茶叶在几个世纪以后香味犹存,至今存在广州博物馆。

几个世纪以后,桂氏的后人依然制茶,和祖先一样,同样将中国的好茶叶销往国外,2009年,年度祁门红茶出口总量达1.2万吨,它们依然拥有最好的品质,依然让西方人惊叹,它们依然有统一的名称:"中国茶",直到注册了这个商标"本草拾遗"。

如今,桂氏茶行的后人已将跨越了几个世纪的茶叶世家传承下来,并凝成了一个实体,本草拾遗。自然本草,拾精粹,遗古风。

本草拾遗代表着现代茶生活的新概念,揉合了东方人对自然食疗、茶文化的传统智慧,以传统医学理论、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茶文化品牌。天地万物之存在都是因为找到对的生命之道,所以本草拾遗的养生之道也因此而来,讲求原滋原味的原料全部来自原产地,经过有机培植,确保产品绿色健康。品牌LOGO象征着生命树,在保健养生的同时也好好的养"心"。慢慢的去净化心灵,让生命达到圆满圆融,这就是本草拾遗的精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