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上古时期,汝南,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 无影塔中,故来自有"天中"之称。
春秋错室管身志营两河校战国时代,汝南就有建制,属蔡国。
西汉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建汝南郡,郡治在上蔡,这里属平舆、宜春和安城三县所辖,当时已是贯通中原地区南北的水陆码头。至360百科迟在文帝时,汝南郡已由陈郡析根五一沉击庆混铁排光到置。景帝二年(前156年),置汝南国,立其子刘非为汝南王。三年(公元前155年),徙刘非为江都王,汝南国除为郡。
公元317年,上蔡县治所迁于此,称"悬瓠城"。《水经注》有云:河自东松未视标进部充重有班春西下,屈曲而流,抱营油随识怎简树模联根严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
建安十八年,攻八垂味施曹操析汝南郡之城父及沛郡数县置谯郡。又析汝南郡、江夏郡置弋阳郡。
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仅犯找零负温运严支片粉汝南郡治迁至于此。
南北朝时,刘宋侨立司州,后周置总管府,隋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南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
唐,"初置予州,宝某应初以避讳改为蔡州"。
宋置状不社快防商用晚京消易"淮康军",金设"镇频玉包坐破终南军",曾建行宫。
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强九黑实逐间良督划酒滑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因体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
明沿元制,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在此传11世。
清仍为汝宁府。民国把叶八二年(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
民国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
解放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
1965年元哪或法对史常考如叶请6月15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增设驻马店地区,汝南县属之。
折叠 编辑本段 气候地理
折叠 位置
汝南县位于东经114°21′~114°53′、哪帝钟工厂白便包灯北纬 33°00′~33°33′之间。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西临平舆县,北临上蔡县,南临正阳县,西临驿城区。
折叠 曲查传气候
汝南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双重气候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
折叠 水文
汝南县境内有南汝河、百讨并臻头河、文殊河等大小河流12条,最大河流南汝河流经汝南向东流入淮河。宿鸭湖是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
折叠 地貌
汝南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地形为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00%。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急假士消叠 编辑本段 人口
2000年,汝南全县总人口为784005人,县辖各乡镇人数如下。(参考资料来源:)
2010年,汝南县人口为769945人。(数据来自驻马店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2014年,汝南县总人口为83万人。
乡镇名单 | 人口数量(2000年数据) |
---|---|
汝宁态让船凯镇 | 53702人 |
王岗镇 | 19861人 |
马乡镇 | 4块组客夜滑径抓输当水4497人 |
和孝镇 | 3门体告逐逐白务土流等必1109人 |
老君庙镇 | 42055人 |
留盆镇 | 52988人 |
金铺镇 | 45835人 |
水屯镇 | 6法兵那就马星标强不被酒2450人 |
三门闸乡 | 55763人 |
三里店乡 | 41175冷人 |
三桥乡 | 58857人 |
张岗乡 | 19708人 |
南余店乡 | 21003人 |
大王庄乡 | 24364人 |
常兴乡 | 26725人 |
斯触解比顺肥唱官庄乡 | 21727人 |
舍屯乡 | 20745人 |
韩庄乡 | 33517人 |
罗店镇 | 56344人 |
张楼乡 | 31518人 |
板店乡 | 31062人 |
折每斗试宣九质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传品造确历急弱装吸折叠 区划沿革
2000年,汝南县辖7个镇、1书伟纸称活4个乡。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汝南县的水屯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2005年,报度汝南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张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王岗镇管辖,王岗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舍故念身余首的屯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官庄乡管辖,官庄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王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常兴乡管辖,常兴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汝南县辖7个镇、10个乡:汝宁镇、和孝镇、马乡镇、留盆镇、王岗镇、金铺镇、老君庙镇;三门闸乡、三桥乡、三里店乡、南余店乡、常兴乡、官庄乡、韩庄乡、阿题课投植多完斤抓叫罗店镇、张楼乡、板店乡。
2007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县马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原马乡镇行政区域,整体划归梁祝镇管辖。2009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县撤销汝宁镇、三里店乡、三门闸乡,设立汝宁、古塔、三门级闸3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底,汝南县辖3个街道、7个镇、13个乡、281个村(居)委会。
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汝南县罗店观西岁笑扩左宜船乡建立罗店镇,实机古突宪艺蒸行镇管村体制,原辖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4年,汝南县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
折叠 区划详情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县盐国植八一督培金会委书记 | 吕方(2009年至今) |
县果市理父但花升高与人大常委会主任 | 毛富乎判座算集搞国(2014年至今) |
县块赶类率唱防菜送方鱼委长 | 刘军民(2014年至今) |
县政协主席 | 刁建国(2014年至今) |
副县长 | 冯 磊 石海波 韩崇江 陈孟君 马红敏 铁进汽越货福热延失煤 李 勇 [1] |
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 宋洪喜(2009年至今) |
(参考资料来源:核烧属久校主)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编致量短川愿采降辑本段 经济发展
折叠 综斤章伤今件扩西道服助述
2008年,汝南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3.87亿元,比2007年增长13% 汝南县城;地方财政收入1.42亿元,比2007年增长20%;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差皮水奏搞属低感重达65.%,比2族奏三移动站费007年提高5.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22.4亿元,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2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14元,比2007年增长20.6%。
2014年,汝南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3.8亿元,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9.2亿元,增长1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4亿元,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5.0015亿元,增长26.3%;2014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7.11亿元,较年初增加21.2亿元,增长17%,各项贷款余额51.44亿元,较年初增加9.57亿元,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5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8518元,增长12.5%。
折叠 第一产业
2008年,汝南县全年粮食总产量超过6.4亿公斤,同比比2007年增长6.5%。新增日光温室和蔬菜大棚1500多亩。投入资金460万元,完成造林5.83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18%。汝南蔬菜面积超过30万亩,日光温室25000多座。汝南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市场,年交易额超8亿元,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新建和完善通道绿化造林670公里,河沟渠造林310公里,四旁植树360万株,累计种植林果面积达4660多公顷、花卉苗木面积近1000公顷。超额完成各项林业生产任务,特别是通道绿化和宿鸭湖湿地造林工程建设突破性发展。头,牛、羊、兔、鹅等食草节粮型畜禽养殖发展迅速。汝南县建成养殖专业村96个、养殖小区19个,畜牧养殖生产基地的畜禽饲养量占全县总饲养量的49%以上,实现产值5.8亿元,占全县畜牧业产值的53%。渔业总产值达1.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30多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30多公顷。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4.71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4.6%。主要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作业。汝南全县宜渔面积18.3万亩。
折叠 第二产业
2008年,汝南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1亿元,比2007年增长1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亿元,增长27%;实现利税4.4亿元,增长73.4%;工业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提高到32.9%。汝南县民营企业发展的785家。2013年,汝南拥有各类企业近200家,乡镇企业14735家,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20多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3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项目获国家专利。
折叠 第三产业
2006年,汝南县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初步形成制鞋制革业、机械铸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畜牧养殖业、工艺制品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截至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96个,注册资金2.4亿,总投资15.8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32万个,注册资金达16663万元。全年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总产值完成74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完成增加值19亿元;实现利税7343万元,比2005年增长10%;新增固定资产原值9.6亿元,比2005年增长10%。2008年,郸城县对外贸易供货额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产品主要有粮食、食品、轻工、工艺、纺织、机械、土产、畜产、蔬菜等2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医疗
2008年,汝南县整治村级卫生所66个,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住5.5%以内。建成敬老院555间,占年初计算总数的143.8%。
折叠 就业
2008年,汝南全县新增就业人员7272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00人。
折叠 科学
2006年,汝南县举办农业技术培训20余期、技术讲座13期,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发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汝南县有40%的企业建立有技术依托单位,25%的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开发新产品15个,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占总产值的12%。
折叠 文化
2006年,汝南县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复查验收。举办第二届梁祝文化、重阳文化艺术节。
折叠 基础建设
2010年,汝南全县电力总容量10470万千瓦,能源充足。汝南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顺利,好路率达92.96%。天中山生态文化园一期工程完善,南海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年共接待旅客32万人次。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底蕴
折叠 历史事件
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450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藩镇叛乱;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与1601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折叠 文化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出 中国梁祝之乡---汝南自西晋时期的汝南郡马乡镇(今梁祝镇),汝南留存有关梁祝大量遗址,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草桥)及梁祝师父葬地邹佟墓等。
2005年12月,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年6月,汝南"梁祝传说"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折叠 姓氏文化
周姓之源
周姓最早源于古代的姬 汝南---宿鸭湖姓,这是炎帝和周人祖先后稷的姓,周时迁至河南汝南。( 摘自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范志亭著的《鲁迅与许广平》一书的第4页)
从黄帝直到周武王建立周朝,周姓有一个世家,经过西周一朝的发展,至周平王东迁,其次子烈封于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成为周姓人所尊奉的周姓始祖。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后,其中的一个儿子姬烈被封在汝坟,经过十九传,至姬邕时东周被秦所灭。虽然封国已不存在,可是源自周朝血脉世代食周爵禄俸的姬邕家族却在习惯上仍被人称作周家,姬邕索姓也以周'为姓,以示纪念,以示不忘本,并代代相传。邕生秀,秀生仁。这时已到了西汉时代,汉初统治者为了笼络民心,特地封周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绍续周室香火,周汝坟地势卑湿,遂徙地于汝南郡,这支周姓在当地生息繁衍,形成汉唐时期著名的汝南周氏。(以上摘自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大良、李琼英著的《中国姓氏通史.周姓》)
袁氏之根
据考证,袁氏是虞舜的后裔。西周初,周武王追封先贤后汝南裔,封有虞氏之裔妫满于陈,建陈国。妫满死后,谥号为陈胡公。他的十一世孙有个叫诸公,字伯媛。伯媛的孙子涛涂,以祖宗字媛命氏。春秋时,媛氏世袭陈国上卿。当时媛、辕通用,故媛涛涂又写作辕涛涂。至西汉初,辕氏后裔政将"辕"字的"车"旁去掉,邕以袁为氏。唐宋时期的姓氏书名如《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对此均有详细记载。
有关史志资料对袁氏及其名子墓冢亦多有记载,如《汝宁府志》、《重修汝宁府志》均轼明司徒袁安墓址方位,并附有墓址遗照。
1999年第十三届舜裔宗亲会在河南省召开时,香港袁汝南堂宗亲会会长袁雄昆先生、泰国袁氏宗亲会会长袁经伦先生都先后率团来汝寻根访问。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景点
天中山,亦名天台山。位于汝南城北1.5公里处。《重修汝宁府志》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为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读史方舆记要》也有"天中山在府城北三里许,自古考日影,测分数,以此为正"的记载。清代府官金镇在《天中山》一诗中写道:"孤屿当城北,登临风大荒。云阴连楚甸,山色入吴房。百战作残垒,千树祗夕阳。土圭常不改,影似昔日长。" | |
悟颖塔位于汝南县城南,是唐代和尚悟颖所建,故名"悟颖塔",又名无影塔。塔门向南,呈单面6角形,塔高26米,是单阁式砖塔,整个塔身用长35厘米、宽16.5厘米、厚5.5厘米特制的青砖平卧顺砌而成,石灰浆粘壁面,黄泥粘合砖缝,塔身底层为大,向上逐层递减,使整个塔体外廊呈抛物线形,塔身基座为单层须弥座,座之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横柱间的砖面上,雕有山羊一对,童子两个,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设五铺作斗拱,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塔身九层。1984年修葺时,在第八层中间发现一块长0.45米,宽0.28米,厚0.08米的石刻志名,上刻有"隆庆元年崇藩施财重建宝塔"字样。 |
宿鸭湖于1958年始建。位于汝南县城西6公里。北起玉皇庙,南至野猪岗,东临桂庄,西到别桥。水库大坝全长35.29公里,高58米,挡防浪墙长0.5米,坝顶宽4-7米,拦蓄板桥、薄山水库等上游来水,蓄水面积239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1万亩。 | |
鹅鸭池位于城北1公里处,天中山之南,汝上公路东侧,原面积18亩之多,系历代筑堤取土之地,常年积水为池。池四周杂草丛生,为鹅鸭栖食之所,唐代以前称悬瓠池。唐末,吴元济叛唐,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宰相裴度率李愬等讨伐。次年冬,李愬率兵夜袭蔡州(今汝南城),至鹅鸭池,令击鹅鸭以乱军声,攻下内城,活捉吴元济。建国前,曾立碑于此,上书"唐李愬雪夜击鹅鸭处"9个字,现已不复存在。 |
汝南南海禅寺是亚洲最大南海禅寺,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历史上的蔡州八景之一。位于河南省汝南县城东南隅。占地600余亩。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平面呈边长80米的正方形,超过故宫太和殿与山东曲阜孔府大成殿的规模,号称"亚洲第一殿"。天王、观音、文殊、普贤四大配殿。 | |
梁祝墓:西晋时期,汝南县梁庄梁山伯与祝庄祝英台合葬墓。 |
梁祝故里牌坊:梁祝轶事亦东方之罗密欧与朱丽叶。 | |
鸡黍台与二贤祠:据《汝南县志》记载,鸡黍台位于金铺镇金铺村北,旁有二贤祠,供奉范式、张劭。金铺原名张庄村,东汉时,汝南张庄人张邵为太学生,与山东金乡范式同学,二人友谊甚笃。后人筑鸡黍台,在张宅建二贤祠,改张庄为金乡铺,以示纪念。 |
后龙亭位于县城北隅,金朝曾在此建立行宫。金天兴三年(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金哀宗自缢于行宫,自此金王朝灭亡。战后,金哀宗被葬于汝水南岸,因金帝姓完颜,故称哀宗陵为葬颜冢,附近村庄也被后人谐音为"张颜庄"。明清两代,此处建有龙庭一所,仿京制而规模小,正中设"御座"、"御案",案上供"万寿牌",上书"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每逢朔望、国家大典和喜庆日子,地方官员至此集体朝贺,犹如"面君"。因龙牌之处建有亭牌,故名龙亭。龙亭至今犹存。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在旧龙亭广场上建公共体育场。 |
折叠 编辑本段 特产
马蹄馓子 | 汝南风干兔肉 | 五香大头菜 | 梁祝镇狗肉 |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
古代名人 | 职业与成就 |
---|---|
周浚 | 周平王后裔 |
周岂页 | 吏部尚书 |
周法尚 | 武卫将军 |
费长房 | 东汉著名方士,《八仙过海》中韩湘子的前世 |
桓景 |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起源的主角 |
许慎 | 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说文解字》作者。 |
许天正 | 许靖之后 |
吕蒙 | 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斩杀关羽。 |
金忠 | 定居朝鲜的吏部尚书 |
窦桂娘 | 中唐著名才女、毒死叛臣李希烈的巾帼英雄。 |
周墀 | 直言宰相 |
张邵 | 东汉名扬天下的"鸡黍之会"。 |
孙何 | 三元及第 |
孙仅 | 兄弟连科夺魁 |
朱胜非 | 乱世宰相 |
赵好德 | 别无长物的参政知事 |
欧阳修 | 蔡州(汝南)知府 |
秦观 | 在汝南创作《汝水漫记》 |
卢镗 | 抗倭名将 |
赵贤 | 布衣尚书 |
羊可立 | 尽忠言事 |
李本固 | 惩治贪墨 |
李宗延 | 秉铨清正 |
吴愈 | 恩荣三世 |
傅振商 | 知兵善谋 |
祝英台 | 《梁祝传说》主人公 |
梁山伯 | 《梁祝传说》主人公 |
金忠 | 唐朝监察御史 |
当代名人 | 职位与荣誉 |
---|---|
张香花 | 曾为中国女子赛艇运动员,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夺得女子赛艇亚军。 |
董雷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一副院长。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
李新民 | 河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六大代表。 |
李敬斋 | 历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组织部部长、中央党部组织部秘书、河南省政府教育厅厅长、国民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委员、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地政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前夕赴台湾,任台湾"总统府"国策顾问。1987年8月26日去世。 |
关爱和 | 河南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大学党委书记,第十六、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
折叠 编辑本段 荣誉
汝南是中国梁祝之乡、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先进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全市项目建设先进县、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