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阅读
国内首个元宇宙反诈集市
冬至
优秀用户
lgdbaike
FZY201310
哦也也12138
super_二倩
染子帆_001
念君长安i
热门任务
解决词条问题可获得额外积分和经验奖励哦~
视频百科
以更便捷易懂的方式获取知识
知识大奖
咔咔小马多功能手机支架
剩余0个
70200
帮你解答
着丝点(kinetochore)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高等植物的着丝点呈球形。着丝点的定位与形成决定于着丝粒特异的DNA顺序,在有丝分裂一开始便形成。着丝点(Kinetochore)是细胞分裂的重要细胞器,是细胞纺锤体微管附着的地方。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体微管的缩短,将复制后的二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遗传物质DNA随之平分到二个子细胞中去。
中文名称
着丝点
外文名称
kinetochore
含义
染色体和纺锤体的附着区域
形状
圆盘形或球形
形变标志
细胞有丝分裂
关联细胞
细胞纺锤体管附着
长期以来,着丝粒和着丝点这动审亚对棉欢赶占敌空完两个术语是作为染色体上纺锤体附着区域的同义语使用的。遗传学文献中多用着丝粒一词兵衣杂器例队,而细胞学家多用着丝点一词。后来在电镜下研究哺乳类染色体超微层规始红眼策如够免调结构时发现,主缢痕两侧是一对三层结构的执用助述就含风厚断类特化部位,认为是非染色质性质物质的附加物,称为着丝点。在主缢痕区存在着丝粒,由此把染色体分成二臂。着丝粒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称为着丝点。
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或行祖预盟种今传品载练核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
阅读全文
隐私管理 | 百科协议 | 关于我们使用帮助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