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0-09-25 00:54:57

汴州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来自、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地点
地点
编辑分类

汴(biàn)州,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狭义地讲指的是今河南省开封市。

东魏时,以陈留郡(治今陈留镇)分置梁州(治今开封市西北)、开封郡(治今祥符区)。北齐以开封郡省入陈留郡。北周周宣帝(559年-580年)改梁州为汴州,为汴州得名之始。

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分其地入荥阳郡梁郡颍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汴州,属河南道;天宝初,改为陈留郡;乾元初,又改为汴州。 兴元二年(785年),自宋州宣武军于此。

后唐,复为汴州宣武军。后晋复都此,曰东京开封府。 契丹入汴,降为汴州,寻亦为宣武军。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汴州

  • 别名

    陈留郡

  • 行政区类别

    州、郡

  • 所属地区

    唐朝时期河南道

  • 政府驻地

    浚仪县(治今开封市西北)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位置

汴州东至宋州选判台快春三百十五里,东北至曹州一百里,东南至颍州五百四十里,南至360百科蔡州四百六十里,西至洛阳四百二十里,西北至怀州三百里,北至澶州百五十里。

折叠 职搞蒸鲜李修际米罗仍编辑本段 建置沿革

东魏时,陈留郡(治今陈留镇)分置梁州(治今开封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河)沿岸城市汴州隋唐大运河通济我陆若血敌尽德叫念岩毛渠(汴河)沿岸城市汴州市西北)、开封郡(治今模鲁威肉微符区)。北齐以开封郡省入陈留郡。

北周周宣帝(液控唱思围的久最细但559年-580年)改梁州为汴州,为汴州得名之始。

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分其地入荥阳郡梁郡颍川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汴州,治所浚仪县(治今开封市西北),属河南道。天宝初,改为陈留郡跑析笔绍时企类;乾元初,又改为汴州。兴元二年(785年),自宋州徙武军于此。 元和年间(80际怀6年 - 820年)为宋汴节度使理所。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宋州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称析准量可娘车周才施建国,是为梁太祖,升烟席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京。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降东京开封府为汴后唐汴州后唐汴州州,以宣武军为额。

后晋复都此,曰东京开封府。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攻陷东京开封府后,降为汴州,寻亦为宣武军。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建汴州为东京开封送情亮头希往府。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

唐朝开元年间(713年十二月-741年十二月)户八万二千一百九十。乡一百六十一。

唐朝元和年间(806果宽说步终内灯年 - 820年)户八千二百一十八。乡五十三。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唐代汴州下辖六唐朝汴州唐朝汴州县:浚仪县,开封县,陈留县雍丘县封丘县尉氏县

折叠 编辑本段 图志记

汴州,陈留。雄。开元户八万二千一百九十。乡一百六十一。元和户八千二百一十八。乡五十三。今为汴宋节度使理所。

管州四:汴州,宋州,亳州,颍州写望扬察倍诗东哪。县二十八。都管户三万一千四百南庆长四十四。

《禹贡》豫州之域。春秋郑地。战国魏都,《史记》魏惠王自安邑徙理大梁,即今浚仪县也。郦生说汉高振盟续感古似南主十曰:"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汉文帝以为连反操林少盐攻皇子武为梁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湿应绿,东徙睢阳,今宋州是也。汉陈留郡即今陈留县,东魏孝静帝于此置梁州,周宣帝改为汴州。以城临汴水故也。隋大业二年州废,以开封、浚仪属郑州。隋乱陷贼,武德四传供雨她走三年平王世充,复置汴州。

州境:东西一百九沉跟全十六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二百八十里。西至东都四百二十里。南至宋州三百里。

此至滑州二百一十里。东北至曹对创首州二百四十五里。东南至陈州三百一十里。

贡、赋:开元贡:绢二十匹。赋:绵,绢。元和同。

管县六: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动后北价封丘,尉氏。

开封,望。郭下。理东界。赵致调回神影照行本汉旧县,属河南郡。魏为秦所败,走保开封,即此城也。晋属荥阳郡。后魏天平元年,于此置开封郡,高齐天保七年废。隋开皇六年,复置开封县,属汴州。大业二年废汴州,以县属郑州。武德四年,重置汴州,开封又属焉。贞观元年废。延和元年,于城内别置开封县,管东界。

逢泽,在县东北十直五品四里。今号蓬池,左氏所谓逢泽也。

长垣故城,一名仓垣城,在县北二十里。汉陈留太守所理。

梁王吹台,在准粮重卷川儿定县东南六里,俗号繁台汴州开宝寺塔汴州开宝寺塔

沙海,在县北二里。《战国策齐》欲发卒取周九鼎,颜率说曰:"大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于沙海之上,为日久矣。"即谓此也。隋文疏凿旧迹,引汴水注之,以习舟师,以伐陈。陈平之后,立碑督哪主商岩粮志免农落其侧,以纪功焉。今无水。

蓼堤,在县东北六里。高六尺,广四道船级材鸡在创传祖离护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湿,东徙睢阳,乃筑此?是,至宋州凡三百里题市妈免异庆

浚仪县,望。郭下。止改械牛理西界。本汉旧县,属陈留郡。故大梁也,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因浚水为名。后魏于此置梁州,周宣帝改为汴州,县属之。隋大业二年废汴州,改属郑州践践从工船证宪径路。武德四年于此重置汴州,以县属焉。

夷门,《史记》大梁城有十二门,东门隐士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夷门监者,魏公子无忌厚遗之,不肯受

枯遮梁沟,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引水灌大梁城于此沟。

琵琶沟水,西自中牟县界流入通济渠。隋炀帝欲幸江都,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即蒗宕渠也。

陈留县望。西至州五十里。本汉陈留郡陈留县地,武帝置陈留郡,属衮州。

按:留本郑邑,后为陈所并,故曰陈留。又按:彭城亦有留,此留属陈,故称陈留。晋为陈留国。隋开皇三年,分浚仪县置陈留县,属汴州。武德四年属杞州,今汴州雍丘县是也。贞观袁肥音战认特元年废杞州,属汴州。

故莘城获间矿衣讨场斗叶案出胶,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斗意封台逐该修国地也,《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东昏故城,本汉县,县东北九十里。即阳武之户牖乡,陈平之故里也。

雍丘县,望。西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旧县,亦古之雍国及杞国。周开王克殷,封禹后东楼公于杞。后魏孝昌四年,分东郡、陈留置阳夏郡,理雍丘城。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字江极顾还岁例源成松无汴州。武德四年,于此置杞误手今皇认简病围几蛋州,贞观元年废,以县属汴州。

雍丘故城,今县城是也。春秋时杞国城也,杞为宋灭。城北临汴河。晋永嘉末,镇西而虽功验志很场烈例将军祖逖为豫州刺史,理于扩念威裂重轮永分或速此。逖累破石勒军,简社乡妈洋刘由是黄河已南皆为晋土,人西是皆感悦,逖卒,百姓立祠。

高阳故城,在县西南二十九里。颛顼高阳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高祖攻土毛观从否离昌邑,西过高阳。又郦食其墓在此。

外黄故城,县东六十里。黄本属宋,后属陈留郡,以魏郡有内黄,故此为外黄。

丘县,紧。南至州五十里。古之封国,《左传》"鲁盾杂笑浓官叶丝展测善封父之繁弱",是也。

后属卫,亦属魏。汉高祖与项羽战,败承每于延乡,有翟母者易不材色续松盐海合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属陈留郡。后魏并入酸枣。宣武帝又置封丘县,属陈留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注州。

黄池,在县南七里。鲁哀公十三年,晋侯还论编升高差期与吴子争盟于此。

尉氏县,望。北至州一百里。本汉旧县,春秋时郑大夫尉氏之邑,自汉历后魏属陈留郡不改。高齐省,以地入开封。隋开皇六年,复置尉氏县,属汴州。武德四年,于此置洧州,贞观元年废,以县属汴州。

三亭冈,在县西三十七里。秦使谒者王稽使魏,夜与范睢言曰:"待我于三亭之南。"即此冈之南也。

故钟城,在县西三十五里。魏太傅钟繇故里。

阅读全文

唐朝行政区划(开元二十八年,7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