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周朝楚王
周朝楚王是指楚国从楚君熊渠开始称王,其后子孙为了藐视对抗周室,在楚武王时期第二次自立为王,【韩非子】一书称楚武王的哥哥为楚厉王。而司马迁【史记】并无此记载,可能是楚武王称王后所追谥的王号。
西周楚王
1 | 楚熊蚤 | 熊蚤 | 前1046年-? | 在位 | 原名鬻熊,始以熊为氏 |
2 | 熊丽 | ||||
3 | 楚熊狂 | ?-前1042年 | |||
4 | 楚熊绎 | 前1042年-前1006年 | 37 | 被周武王姬发册封为诸侯,子爵 | |
5 | 熊艾 | 前1005年-前981年 | 25 | ||
6 | 楚熊黵[dǎn] | 熊黵 | 前980年-前970年 | 11 | |
7 | 楚熊胜 | 熊胜 | 前969年-前946年 | 24 | |
8 | 熊杨 | 前945年-前887年 | 59 | ||
9 | 楚熊渠 | 熊渠 | 前886年-前877年 | 10 | 楚国始称王,封三子为王,对抗周室。 |
10 | 熊挚 | 前876年 | 1 | ||
11 | 熊延 | 前875年-前847年 | 29 | ||
12 | 熊勇 | 前846年-前838年 | 9 | ||
13 | 熊严 | 前837年-前828年 | 10 | ||
14 | 熊霜 | 前827年-前822年 | 6 | ||
15 | 熊徇 | 前821年-前800年 | 22 | ||
16 | 熊咢 | 前799年-前791年 | 9 | ||
17 | 熊仪 | 前790年-前764年 | 27 | ||
18 | 熊坎 | 前763年-前758年 | 6 | ||
19 | 楚蚡冒 | 熊眴 | 前757年-前741年 | 17 | 【韩非子】称其为楚厉王 |
东周楚王
1 | 熊通 | 前740年~前690年 | 51 | 【夸志多穷曰武】 | 前704年,自立为武王 卞和再献和氏璧 | |
2 | 楚文王 | 熊赀 | 前689年~前677年 | 13 | 【经纬天地曰文】 | 楚文王元年,楚国迁都郢都,得和氏璧归楚王室所有 |
3 | 楚殇王 | 熊艰 | 前676年~前672年 | 5 | 【幼年不成曰殇】 | 即楚堵敖 |
4 | 熊恽 | 前671年~前626年 | 47 | 【安民立政曰成】 | ||
5 | 熊商臣 | 前625年~前614年 | 12 | 【中情见貌曰穆】 | ||
6 | 楚庄王 | 熊侣 | 前613年~前591年 | 23 | 【兵甲亟作曰庄】 | 一名旅,春秋五霸之一 |
7 | 熊审 | 前590年~前560年 | 31 | 《左传·襄公十三年》记载,子囊评论他的是非功过:"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而知其过,可不谓共乎?请谥之'共' |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龚王 | |
8 | 熊招 | 前559年~前545年 | 15 | 【安乐抚民曰康】 | ||
9 | 楚愍王 | 熊员 | 前544年~前541年 | 4 | 【在国遭忧曰愍】 | 即楚郏敖 |
10 | 熊围 | 前541年~前529年 | 12 | 【乱而不损曰灵】 | 原名围,即位后改名虔 | |
11 | 楚初王 | 熊比 | 前529年 | 1 | 《逸周书·谥法解》对此无解 | 即楚訾敖 |
12 | 熊居 | 前528年~前516年 | 13 | 【治而无眚曰平】 | 原名弃疾,即位后改名熊居 | |
13 | 楚昭王 | 熊轸 | 前516年~前489年 | 27 | 【昭德有劳曰昭】 | 出土楚国文献写作卲王;吴王阖闾来攻,破楚,昭王奔于随;楚昭王11年迁都鄀都,后复迁回 |
14 | 熊章 | 前488年~前432年 | 57 | 【柔质慈民曰惠】 | 又作献惠王;白公胜乱楚,公子高和沈诸梁平乱。楚惠王复位,楚惠王之际迁都鄢都,后复迁回郢都。 | |
15 | 熊中 | 前431年~前408年 | 24 |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 又作柬大王 | |
16 | 熊当 | 前407年~前402年 | 6 | 【不生其国曰声】 | 又作声桓王 | |
17 | 熊类 | 前401年~前381年 | 21 | 【年中早夭曰悼】 | 楚悼王用吴起改革,楚国强盛,败三晋,西却秦,天下诸侯畏楚之强 | |
18 | 熊臧 | 前380年~前370年 | 11 |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 ||
19 | 熊良夫 | 前369年~前340年 | 30 | 【圣善周闻曰宣】 | 楚国达到战国最强局面【宣威盛世】 | |
20 | 熊商 | 前339年~前329年 | 11 | 【猛以强果曰威】 | 楚国达到战国最强局面【宣威盛世】 | |
21 | 楚怀王 | 熊槐 | 前328年~前299年 | 30 | 【慈仁短折曰怀】 | 前299年被秦扣押,3年后死在秦国 |
22 | 楚顷襄王 | 熊横 | 前298年~前263年 | 36 | 【甄心动惧曰顷】 【甲胄有劳曰襄】 | 前279年 楚顷襄王21年 秦攻破楚国都城郢都 顷襄王迁都陈郢,屈原于同年投江自尽 |
23 | 熊完 | 前262年~前238年 | 25 | 【大虑行节曰考】 【有功安民曰烈】 | 楚考烈王10年迁都矩阳 楚考烈王22年迁都寿春 | |
24 | 熊悍 | 前237年~前228年 | 10 | 【壅遏不通曰幽】 | 一说为春申君之子 | |
25 | 熊犹 | 前228年 | 1 | 【蚤孤短折曰哀】 | 一说为春申君之子 | |
26 | 熊负刍 | 前227年~前223年 | 5 | 前223年,秦灭楚;昌平君被拥为楚王 | ||
27 | 昌平君 | 熊启 | 前223年 | 1 | 兵败身死 | |
28 | 前223年,秦灭楚;前208年,复国 | |||||
29 | 义帝(楚怀王) | 前208年~前205年 | 4 | 取先祖谥号为王号称其为怀王 | 命刘邦、项羽于南北进秦地,灭秦朝,后被尊为义帝,前205年为项羽所弑 |
折叠 编辑本段 秦末楚王
折叠 陈胜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阳城人。[1]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汉书》:"秦二世元年秋七月,陈涉起蕲。至陈,自立为楚王,遣武臣、张耳、陈馀略赵地。")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折叠 襄疆
陈胜起兵后,兵分多路进攻,部将葛婴进军楚国旧地,由于葛婴不知道陈胜自立为楚王,于是便立了原楚国王室后裔襄疆为楚王,统领楚地。后来葛婴听说陈胜为楚王后,便杀死襄疆,并向陈胜禀报,但是被陈胜所杀。
折叠 景驹
陈胜被杀后,秦嘉在彭城自立为大司马,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楚王。四月,原楚国贵族项梁借口景驹、秦嘉背叛陈王,大逆无道,派英布打败秦嘉,并将景驹、秦嘉杀死。
折叠 编辑本段 西楚楚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韩信等人齐名。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巨鹿之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长江段西)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项羽至今为止一直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勇猛的著名武将,称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折叠 编辑本段 汉朝楚王
折叠 西汉楚王
- 楚王韩信西汉名将,汉初三杰,汉初三大名将,前202年-前201年在位,平定齐地后以齐地动荡为由请求封为代理齐王,灭楚后刘邦以功封韩信为楚王建都下邳。
- 楚元王刘交汉朝太上皇帝刘太公(刘煓[tuān])第四子、汉高祖刘邦之弟,前201年-前178年在位。《楚元王世家》记载,"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於代。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於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 楚夷王刘郢客楚元王刘交之子,前178年-前174年在位。
- 楚王刘戊刘郢客之子,前174年-前153年在位
- 楚文王刘礼楚元王刘交之子,前153年-前150年在位
- 楚安王刘道刘礼之子,前150年-前128年在位
- 楚襄王刘注刘道之子,前128年-前116年在位
- 楚节王刘纯刘注之子,前116年-前100年在位
- 楚王刘延寿刘纯之子,前100年-前68年在位,谋逆自杀。
- 楚孝王刘嚣(xiāo)汉宣帝刘询(刘病已)第三子,前52年-前24年在位
- 楚怀王刘文楚孝王刘嚣长子,前24年-前23年在位
- 楚思王刘衍楚孝王刘嚣第三子、广戚侯刘勋之弟,前23年-前2年在位
- 楚王刘纡[yū ]刘衍之子,公元前2年-公元8年在位,被新朝建兴帝王莽所废
折叠 东汉楚王
楚厉王刘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与许美人所生的儿子,公元39年-公元70年在位,因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而后自杀
折叠 编辑本段 魏晋楚王
曹魏楚王
曹操之子曹彪(195-251),三国时魏国人,字朱虎,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魏国立,222年为弋阳王,同年升吴王。魏明帝即位,升迁,封为白马。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楚王。251年,太尉王凌谋划立曹彪为帝,却被司马懿识破。因同谋罪,被司马懿赐死,妃及诸子皆免为庶人
西晋楚王
楚隐王司马玮,晋武帝第五子,八王之乱的代表人物,楚隐王司马玮后被惠帝皇后贾后所杀
司马玮(公元271年~公元291年6月13日),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晋惠帝司马衷之弟,是八王之乱代表人物。晋永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东晋楚王
折叠 编辑本段 南北朝楚王
折叠 编辑本段 隋唐楚王
折叠 隋朝楚王
折叠 唐朝楚王
- 杜伏威,反隋义军首领,降唐,封楚王,后封吴王,暴毙。
- 朱粲,反隋义军首领,自称迦楼罗王,后又自立为帝。619年正月,闹饥荒有吃人的记录;闰二月,降唐后被封为楚王;四月,唐朝派段确慰劳朱桀,段确在宴席上讽刺朱桀吃人,使团全部被朱桀煮而食之,投王世充。621年,王世充投降,朱桀被斩首。
- 李智云,唐高祖李渊第五子,李渊反隋,李智云被俘,处死。李渊称帝后追封楚王。
- 李宽,唐太宗李世民第二子,过继给李智云为子,楚王。无子。
- 李佑,唐太宗第五子,武德八年(公元626年),高祖诏封宜阳郡王。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太宗诏封楚王。贞观二年正月(公元629年),封燕王。贞观十年正月(公元638年),封齐王。贞观十七年(公元645年),以"谋反罪"贬为庶人,赐死。
- 李灵龟,唐宗室李世都之子,过继给楚王李宽为子,楚王。子李福继嗣,降爵为楚国公。
- 武士让,武则天(又名武曌)的伯父、武士彟的兄长,武则天称帝时,追封他为楚王。
- 李隆基,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玄宗。
- 李俶[chù],楚王,后登基为帝,即唐代宗李豫。
- 李易,楚王,后薨。赵匡凝,赵德諲子,天佑元年封楚王。
折叠 编辑本段 五代楚王
折叠 马楚楚王
马殷,楚王本是唐朝武安军节度使。后梁时期封楚王,后来建立了"楚国",史称"马楚"。
第一任楚王,马殷,896年4月~930年11月。
第二任楚王,马希声,马殷次子,930年11月~932年7月。
第三任楚王,马希范,马殷三子,932年8月~947年5月。
第四任楚王,马希广,马殷七子,947年5月~950年12月。
第五任楚王,马希萼,马殷五子,950年12月~951年9月。
第六任楚王,马希崇,马殷九子,951年9月~10月。
折叠 后晋楚王
折叠 编辑本段 两宋楚王
折叠 宋朝楚王
-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 赵元佐,宋太宗赵炅[jiǒng]嫡长子,被封为楚王。
- 赵元偁[chēng],宋太宗赵炅第七子,被封为楚恭惠王。
- 赵宗辅,宋英宗之兄濮安懿王第四子,被封为楚王。
- 赵颢,字仲明,初名仲糺,宋英宗赵曙次子,先后封安乐郡公、祁国公、东阳郡王、昌王、雍王、扬王、冀王、楚王、燕王、吴王。
- 钟相,靖康二年(1127)初反,自立为楚王,后被岳飞所灭。
- 高遵甫,高琼之孙,高继勋子。由于高遵甫女是宋英宗皇后,故死后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楚王。
- 孟昶,后蜀末主,初名孟仁赞,字保元,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公元965年(乾德三年)正月,投降北宋,被封楚王,不久便暴毙。(《新五代史》载则是封秦国公,死后追封楚王。)
折叠 辽朝楚王
楚王耶律隆裕,辽景宗耶律贤第三子。
耶律涅鲁古,小字耶楚王墓地鲁绾,秦王耶律重元子。性阴狠。兴宗一见,谓曰:"此子目有反相。"重熙十一年,封安定郡王。十七年,进封楚王,为惕隐(官职)。清宁三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七年,知南院枢密使事,说其父重元诈病,俟车驾临问,因行弑逆。九年秋猎,帝用耶律良之计,遣人急召涅鲁古。涅鲁古以事泄,遽拥兵犯行宫。南院枢密使许王耶律仁先等率宿卫士讨之。涅鲁古跃马突出,为近侍详稳渤海阿、护卫苏射杀之。
王继忠,本宋将,咸平六年(1003年),契丹几万骑兵向南侵犯,王继忠虽勇战,但最终被契丹俘获。宋真宗听到这一消息后感到震动,开始认为王继忠已死,优诏赠大同军节度,增加等级送给财物以帮助办丧事,以他的四个儿子为官。景德初年,契丹请和,命令王继忠上奏奏章,才知道他还活着。王继忠曾附奏表请求召回他,皇帝因盟书约定各无所求,不想背叛盟约,赐诏书晓谕旨意。契丹主待王继忠很优厚,更改他的姓名为耶律显忠,又改名耶律宗信,封楚王,后不知王继忠所终。
萧孝忠,重熙十二年,封楚王,拜北院枢密使。
萧革,《辽史》:"以北院枢密使郑王萧革为南院枢密使,徙封楚王。"
韩德让(941年-1011年),赐名"耶律隆运"。统和四年(986年),率军击败北宋北伐的曹彬和米信部队,被封楚国公,旋即进封楚王。
萧孝先,字延宁,小字海里。统和十八年,补祗候郎君。尚南阳公主,拜驸马都尉。重熙初,封楚王,为北院枢密使。
折叠 西夏楚王
国相任得敬把持西夏军政要权,胁迫夏仁宗封其为"楚王",仪同夏主
折叠 金朝楚王
折叠 编辑本段 元朝楚王
- 牙忽都,拔都之孙,大德十一年十一月癸亥(1307年11月27日)由镇远王进封,封地不详,为金印兽纽王,至大三年(1310年)薨
- 朵列帖木儿,牙忽都之子,至大三年袭封,延佑三年(1316年)废黜,天历二年复封
- 八都儿,朵列帖木儿之子
- 燕帖木儿,八都儿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