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1-05-21 16:16:22

福鼎单他升 - 福建省县级市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农离防们里映我动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损验穿深敌百印溶苦右各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行政区划|区域|地点
行政区划|区域|地点
编辑分类

福鼎市,福建省县级市,宁德市代管。乾隆四年(1739年)从霞浦县划出劝儒乡的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1995年福鼎撤县设市。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介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东西最大横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7.4公里,陆地面积14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福鼎市属东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2016年,福鼎市地区生产总值3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5:61.0:25.5调整为14.1:59.7:26.2。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福鼎市

  • 面积

    陆地面积14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

  • 外文名

    Fuding City

  • 人口

    599383人(2016)

  • 别名

    桐城,桐山

  • 方言

    闽南语,福鼎话

  •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

    福建省宁德市

  • 著名景点

    太姥山,嵛山岛,牛栏岗,九鲤溪等。

  • 下辖地区

    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

  • 政府驻地

    桐山街道市府路

  • 火车站

    福鼎站,太姥山站(太姥山镇)

  • 电话区号

    0593

  • 车牌代码

    闽J

  • 邮政区码

    355200

  • 地理位置

    福建东北部

  • 行政代码

    350982

  • 地区生产总值

    333.08亿元(2016)

  • 市委书记

    刘振辉

  • 市长

    袁华军

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福鼎市福鼎市福鼎建县之先,其地归属闽中郡。

汉初属闽越国,国灭后属汉冶县;后汉为侯官所辖,三国时属吴建安郡,晋属温麻县;唐武德六年(723年)起属新存剧复粉坚光节火期殖控置之长溪县。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长溪县升为福宁州,福鼎地域为福宁州地。

明洪武二年(1369年)福宁州改设福宁县。成化九年(1473年)复为福宁州。

夜员抓爱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福宁升州为府,设霞浦县,福鼎属霞浦县,属福宁府。清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置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福鼎县乡来自土志》记载:“福鼎旧名北岭,在省府城东北。360百科”《福鼎通志》中善黑斗千道货断记载:“福鼎山,在县东。”《福宁府志》云:“福鼎山,在二万据毫交四底念苦具十都,脉自平阳赤阳来,峰最高,数十里犹在望中,县命名以此。”

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省废府,福鼎属东路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改东路观察使置闽海道;民国14年(1925年),废道,直属省辖。民国23年(1934年),属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区(区署驻成专位初女福安);次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年),第一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剧些掌迫激商另送947年),第八行政督察区复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福鼎均属其管辖

民国38年(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属浙江省温州地区。同年10月,福鼎改属福建省福安专区。1970年7月,福安专区革委会机关迁址宁德,福鼎属宁德地区。

1995年10月1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批复福鼎撤县设市。同年12月27日,正式且始连满直授牌,授印设立福鼎市,辖1微培眼福异超适井2镇2乡,268个村(居)委会。[1]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析霞浦劝儒乡之望海、育仁、遥香、廉江四里置福鼎县。置县时,区域编街、社、坊、都(城内外街、社,近郊为坊,乡为都),全县共有6街27社1坊20都。

观免就曾宪南依南开民国元年(1912年),福建废府,福鼎直属东路观察使;民国3年(1914年),改东路观察使置闽海道;复员企民国14年(1925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地方政制,县直属于省辖;民国23年(1934年)7月,在福安成立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区;民国资文富对简员积七24年(1935年)10月,第二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34年(1945年)9月,将第一行政督察区改为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1947年)4月,又改称第一行政督察区,福鼎均为所属之县。

民国22年(1933年)开始,福鼎县境内陆续建立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苏维埃政府。福鼎部分地区先后归属霞鼎、霞鼎泰县苏维埃政府及福鼎、鼎平、桐霞等县人民革命委员会管辖。

民国38年(1949年)6月11日,福鼎解放。初时,隶浙江省温州地区;10月7日划归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管辖。1950年福司石集日走犯建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改现过情兴传植越服后况称福安专区行政公署,亦辖福鼎。1970年7月即友纸额附福安专区行政公署迁址宁德,改名宁德地区行政公署,福鼎隶属不变。

民国38年(1949年)6月,福鼎解放初期全县划为四区一镇:第一区前岐辖原前岐镇、沙埕乡、桥亭杂烟充失说乡、佳阳乡;第二区秦屿辖原秦屿镇、店下乡、巽城乡、硖门乡;第三区点头辖原点头镇、白琳镇、磻溪乡、管阳乡、蒋阳乡;第四区南溪(先设在南溪,后在库口)辖原南溪乡、西阳乡、贯岭乡;县辖的桐山镇辖原桐山镇、玉塘乡、大山乡、秀岭乡。四区一镇共辖20个乡(镇)。同年10月7日,嵛山岛解放。11月,全县划分5个区:桐山镇改为第一区,前岐改为第二区,秦屿改为第三区,点头改为第四区,库口改为第五区,共辖23个乡(镇),183个行政村。

1950年6月,在原5个区的基础上进行整编,增设第五区管阳,第六区店下,植现假察消城当振府第七区白琳等3个区公所;原第五区库口改为第八区;并设桐山、秦屿、点头3个镇。全县设8个区,98清婷庆浓兰批损敌命个乡(街),194个行政村。

1952年5月,增设逐象增妈为我第三区沙埕,第六区磻溪,第十区大山;原第三区秦屿改为第五区,第四区点头改为第八区,第五区管阳改为第九区西阳,第六区店下改为第四区,第八区库口改为第十一区贯岭。全县为11个区,下辖127个乡,3亲个族称什布个镇,4个街道。

1954年10月,增设23个乡(镇)。

1955年1月,嵛山岛划归霞浦县海岛区辖。2月27日台山岛解放,归第本别三区沙埕辖。9月,全县重新调整为10个区:第一区桐山改为第一区镇西,第九区西阳改为第九区管阳,第十一区贯岭改为第十区贯岭;撤差乡便武响复型危谓裂谈原第十区大山;秦屿镇升为县辖。全县共辖145个乡(镇)

1956年1月,各区以区驻地队使混排斤取名。4月,精减机构,全县撤王在小便磻溪、贯岭两个区,改去止销常清政为8个区,只设县辖桐山镇,前岐、秦屿、白琳、点头4镇为区辖异士依。全县共辖88个乡(镇)。

1958年8月,撤区、乡(镇)。全县建立桐山、南溪、库口、贯岭、前岐、佳阳、桥安罗杆亭、沙埕、店下、巽城、秦屿、硖门、竹下、白琳、磻溪、桑园、赤溪、点头、柏柳、管阳、西阳、唐阳共22个人民公社,辖156个管理区,480个大队,1087年生产队。

1959年4月,原有22个“小公社”并为桐山、点头、管阳、白琳、磻溪、前岐、沙埕、店下、秦屿、硖门10个“大公社”。

1961年6月,社改区,10个大公社改为10个区公所,下辖83个人民公社。城关镇为县辖。前岐、白琳、点头、秦市哥酒改武切论体或半帮屿4个镇为区辖镇。

1962年10月,嵛山岛从霞浦县划归福鼎县,由秦屿区辖,成立嵛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当年,全县共有475个大队,5059个生产队。

1963年4月,撤销沙埕镇、白琳镇;由桐山区划出城关大队、流美大队、向阳(灰防盾香窑)大队,设县辖桐山镇;点头、前岐、秦屿3个镇为区辖。全县共10个区和1个县辖镇,下辖83个乡(公社)、3个区辖镇。

1968年6月,将原10个区改为人民公社,并新设领曾问米六南溪、嵛山两个人民公社。全县共有12个人民公社和城关镇,下辖口季议那益84个管理区,296个大队、街道。

1970年7月,因柘荣撤县,乍洋公社划归福鼎县辖;是年,全县为14个公社,216个大队。

1975年虽啊析程克3月,柘荣复县,乍洋公社划归柘荣县辖。

1981年8月,从城关公社划出4个街、3个大队,恢复县辖桐山镇;城关公社更名为桐城公社。

1982年8月至八换倍垂减最1983年11月,全县进行体制改革,实行区、乡、村建制,除桐山镇不变外,相继将原有的秦屿、前岐、点头、管阳、桐城、贯岭、沙埕、店下更员乐季尔基装带投陆、硖门、嵛山、磻溪、白琳、叠石13个公社改称为区,前岐、秦屿、沙埕、白琳、点头为区属镇。

1987年7月,进行区改乡,乡改村。罾坪大队划入桐山镇。桐山镇辖4个居民委员会和4个村民委员会。至1990年底,全县划为7个乡、7个镇(包括店下镇)。

听养1992年6月,省民政厅批准贯岭撤乡建镇,硖门乡改称硖门畲族乡。同年11月,省民政厅批准磻溪、管阳、娘翻嵛山撤乡建镇。1993年3月,省民政厅批准桐城撤乡建镇。

1995年10月13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撤销福鼎县设立福鼎市;同年12月27日,正式授牌、授印设立福鼎市,辖12镇2乡,268个村(居)委会。

1998年10月福鼎市撤销桐城、桐山两镇,设消误立桐山、桐城、山前3个街道。

1999年6月,宁德地区行署将龙安开发区从店下镇划出。

2001年1月,佳阳乡从前岐镇分出设立。2009年2月,撤销佳阳乡,设立佳阳畲族乡

2011年10月经省政府研川验几良艺课律川晚需究,同意福鼎市秦屿镇正式更名为太姥山镇。

全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桐山街道、桐城街道、山前街道、贯岭镇、前岐镇、沙埕镇、店下镇、太姥山镇、磻溪镇、白琳镇、点头镇、管阳镇、嵛山镇、硖门畲族乡、叠石乡、佳阳畲族乡。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濒东海,东北界浙江省苍南县,西北邻浙江省泰顺县,西接柘荣县,南连霞浦县,介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之间。北至分水关旧城墙,西北至溪头尖岭下,西南至仙蒲目海尖,南临东海,东南包括星仔岛及周围海域,东至双华南山尖。东西最大横距79.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7.4公里,陆地面积146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59.7平方公里。

折叠 地质地貌

福鼎境内地势呈东北、西北、西南向中部和东南沿海波状倾斜。除港湾地带有冲积小平原外,均为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山丘地占陆地总面积的91.03%,盆谷平原占陆地总面积的8.97%。最高峰为西部青龙山,海拔1141.3米;南部太姥山主峰覆鼎峰海拔917.3米。水系发达、水力资源丰富,从北至南、由西到东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共有9条,其中水北溪、赤溪、溪头溪、百步溪、照澜溪等5条溪流主河道总长158.5公里,流域面积达978.3平方公里。

折叠 气候环境

福鼎市属东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8.4℃,1月平均气温8.9℃,极端最低气温-5.2℃(1999年12月23日);7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40.6℃(1989年7月20日)。最低月均气温6.1℃(196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9.6℃(1988年7月)。平均气温所较差19.5℃。无霜期年平均270天,最长达309天,最短为22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21.7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1668.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72天,最多达207天(1975年),最少为136天(197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484.4毫米(197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45.5毫米(196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8月最多。

折叠 土壤水文

福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太姥山脉屹立在市境西南部,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溪流纵横密布,形如张开手掌,具有向心水系特点。全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9条,也是获取淡水资源的主要河流。耕地土壤总面积24376.38公顷,耕作土壤共分为5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和34个土种。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矿产资源

福鼎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铅矿储量7.8万吨,锌资源储量25万吨,叶腊石、玄武岩300多万平方米、花岗岩等,尤其是东方奇矿储量达5000万立方米,因其品位高,易开采,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福鼎黑”,是全国十大石板材出口基地之一。

折叠 水利电力

福鼎市境内溪河纵横,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1.2万千瓦,地表水资源量17.8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73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4.8亿立方米。至2011年底,福鼎市拥有小(二)型以上水库工程77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15座、小(二)型水库60座,合计蓄水量1.95亿立方米。水电站68处,装机容量9.04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2.89亿千瓦时;千亩片以上海堤13处,合计堤长19.08公里;市区防洪堤5处,堤长33.6公里;山塘水仓418座,合计蓄水量836万立方米。福鼎市沿海潮汐类型属规则半日潮,主要源于太平洋潮波的传入。由于海区开阔,近岸水浅,潮波能量聚集而形成大潮差,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据潮位观测资料,平均潮差为4.13米,最大潮差达6.82米。八尺门港水流湍急,国家水电部专家曾到八尺门考察,并拟在此建造年发电量可达1亿千瓦时,在世界排名第二、亚洲排名第一的潮汐电站。[2]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人口

2016年末,福鼎市总人口为599383人,乡村人口402722人,城镇人口196661人;男性311815人,女性287568人。

根据年末公安户籍统计资料表明,全市各乡镇(街道、龙安)的人口分布如下:桐山街道56112人,桐城街道70309人,山前街道30409人,贯岭镇25448人,前岐镇46303人,佳阳乡21482人,沙埕镇33607人,店下镇46838人,太姥山镇57771人,硖门乡18318人,磻溪镇29780人,白琳镇40003人,点头镇42357人,管阳镇46363人,叠石乡21205人,嵛山镇5010人,龙安开发区8068人。

福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392.7人,人口密度最高乡镇为桐山街道,每平方公里为1772.9人,人口密度最低的乡镇为磻溪镇,每平方公里为133.1人。[3]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政治

现任领导
职务人员

市委书记

刘振辉
市委副书记袁华军、李成双
市委常委姚双霞、齐富军、刘东、林施笔、林乃平、蓝承忠、郑健瑜、高申年[4]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蔡梅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如盾、蓝青、林斌、蓝东风

市政府市长

袁华军

市政府副市长

林乃平、蔡梅荣、黄经禄、李彤、肖剑华、杨文生[5]

市政协主席

李绍美

市政协副主席

吴子伟、陈维锋、丁一芸、汪声毅[6]

折叠 编辑本段 区域经济

折叠 综合概述

2016年,福鼎市地区生产总值33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9%,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6%,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5%,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5:61.0:25.5调整为14.1:59.7:26.2。

财政总收入25.50亿元,比上年下降5.3%。其中,地方级收入18.40亿元,下降9.5%。地方级财政支出38.10亿元,增长5.4%。

折叠 第一产业

2016年,福鼎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26.33亿元,下降0.8%;林业产值3.13亿元,增长7.0%;牧业产值3.02亿元,增长0.4%;渔业产值47.83亿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7亿元,增长5.7%。

粮食播种面积23.13万亩,下降7.9%;粮食总产量7.37万吨,下降6.9%;亩产319公斤/亩,增长0.6%。茶叶产量2.27万吨,增长8.6%;水果产量2.86万吨,增长8.6%;食用菌产量1.98万吨,增长2.8%。

年末羊存栏2.21万只,出栏2.36万只,分别增长24.9%和19.9%;生猪存栏3.73万头,下降15.9%,出栏7.60万头,下降1.7%;牛存栏0.11万头,出栏0.08万头,分别下降7.6%和4.0%;家禽存栏18.73万只,下降56.4%;出栏48.16万只,下降26.2%;全年肉蛋奶总产量0.96万吨,下降1.7%。

水产品产量20.35万吨,增长6.8%,其中海水产品19.53万吨,增长6.4%;淡水产品0.82万吨,增长16.5%。 

宁德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

折叠 第二产业

2016年,福鼎市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6%。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932.68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3.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87亿元,增长7.0%。

产值超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56.7%。其中,5-10亿元企业46家,10亿元以上企业15家;亿元企业产值达859.2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1%,增长9.0%(现价增,下同)。

207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完成总产值692.3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74.2%;增长3.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1.8%。

七大产业产值达757.41亿元,增长3.4%。其中,食品122.61亿元,增长2.5%;汽摩配95.86亿元,增长6.3%;石板材27.10亿元,增长9.4%;医药化工52.89亿元,增长6.4%;发电供电89.83亿元,增长18.9%。

折叠 第三产业

2016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3%,上半年增长7.8%,前三季度增长8.9%,全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77.96亿元,增长9.6%,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整体平稳。公路运输周转量16.26亿吨公里,增长14.7%;水路运输周转量6.38亿吨公里,增长14.5%。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79.05万人次,增长20.0%,旅游总收入24.21亿元,增长22.8%。[7]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人民生活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4元,比上年增长9.6%。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1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8元,比上年增长9.3%。

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82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66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3元,比上年增长8.3%。

折叠 社会保障

2015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59万人,比上年增加952人。其中企业参保职工7.14万人,比上年增加1724人;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1.89万人,比上年增加61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4.5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8.70万人,比上年增加547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9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48.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2万人,比上年增加562人。

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47人,比上年减少63人;全市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668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732人,其中“五保”供养对象3605人。

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16张,收养各类人员591人。

折叠 教育事业

全市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2943人,共招生7639人,毕业生7802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8836人,共招生2913人,毕业生3188人;初中在校学生14107人,共招生4726人,毕业生4614人,初中入学率99.5%。职工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948人,共招生1049人,毕业生1531人。普通小学(含教学点)79所,在校学生36458人,共招生7450人,毕业生4788人。幼儿园87所,在园幼儿22046人,入园率97.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446人。

福鼎学校
校名简述校址图片
福建省福鼎第一中学
始为"私立北岭初级中学",创办于1938年秋,1940年冬,改为"福鼎县初级中学",1957年7月,增设高中部称"福鼎中学"。翌年,改称定名为"福鼎第一中学"。20世纪60年代初,被列为地区重点中学,1981年被定为省、地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一级达标"学校。福鼎市西园路
福鼎一中福鼎一中
福鼎市第二中学福鼎市第二中学创办于1956年,前身是前岐初中,1959年定名为"福鼎县第二中学",1970年开办高中,1995年更名为"福鼎市第二中学",2001年被确认为省"三级达标校",并且在2013年申请二级达标校。福建省教育厅已于2014年3月17日确认该校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福鼎市福鼎二中福鼎二中

折叠 科学技术

全年全市创建国家级“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国家高新企业2家、省级花鲈育种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0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全市专利申请量490件,比上年增长97.6%;专利授权321件,比上年增长22.5%。

全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驰名商标总数达9件;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标31件,总数达24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13件,居全省县级市首位;福建省著名商标44件,福建名牌9件。

折叠 文化事业

全市年末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8个,艺术表演423场,观众18.55万人次;剧场、影院2个,放映15355场次,观众36.02万人次;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11.03万册,年外借量10.81万册次,阅览室座位310席;文化馆(站)18个,组织文化活动131场次。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105185户,其中数字用户达74529户。年末广播电台1座,每周播音168小时;乡镇广播电视站14个,广播室17个,村通播率100%,广播人口覆盖率99.5%。电视台1座,乡镇有线电视站14座,每周播出168小时。有线电视用户10.0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9.02万户,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74.7%。

折叠 医疗卫生

2015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4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67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7人,注册护士1022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1572张。

折叠 资源环境

全年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84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0.3%。商品材产量8339立方米,增长11.5%;自用材产量85551立方米,下降2.8%。

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846.58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1%,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

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地表水功能达标率96.7%。

全市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4个,省级生态村35个,市级生态村175个;省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10所;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1个。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折叠 特色文化

双华“二月二”畲族会亲节

双华“二月二”畲族会亲节,传承至今已有360多年,在中国文化界、民俗界享有声誉,曾作为我国56个民族畲族民俗专辑向国内外推介。“二月二”会亲节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在双华人民群众中的歌谣、谚语、民间故事十分丰富,这些口头民间文学,经过专家学者收集整理,光彩夺目。许多被收入省、地、县(市)三级民间文学的集成卷本。双华“二月二”会亲节被收入《中国风俗趣论》,流传在双华一带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打尺寸”,1981年经福鼎市少数民族文化站(设双华村)挖掘整理后,为福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保留节目,先后四度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新疆乌鲁木齐、1990年广西南宁、1995年云南昆明),该体育项目被列入《中国体育大辞典》。

双华其所在闽浙边界滨海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为畲族民俗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土壤。探源溯本,“二月二”以民间群体文化为表现形式,承沿先祖遗俗,且世代相传。《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福鼎分卷》记载了双华“二月二”的由来。清顺治三年(1644年),蓝姓畲家从浙南蒲门、甘溪一带迁徙来到双华,开基筑厝。一天夜晚,风雨大作,从厝基后壁石洞里爬出两条为米斗粗、两丈长的大蛇,一青一黄,盘卷在厝基上,直到天亮还不肯离去。族人说:这两条蛇有灵性,不得伤害。遂扛到水口放生。当晚,两蛇又回厝基。再放生,复来。祖公头亲率族人以挂红大箩扛蛇,一路鼓乐吹打,送至海口,焚香燃烛祝告:“蛇仙入海,成龙上天;若恋本境,仙形莫现;起宫你住,祀奉香烟;年年做福,保护山哈;风调雨顺,岁岁丰年!”果然,这两条大蛇就再没有回来了。某夜,祖公头梦见一个红面和一个蓝面的将军向他致谢。天一亮,祖公头连忙召集族人商议,择定“二月二”破土开工,在蛇仙入海的山脚下建盖石宫,塑红面和蓝面将军像各一尊,予以奉祀膜拜。这红面将军就是畲族传说中的“千里眼”,而蓝面将军则是“顺风耳”。

从此之后,双华四境平安,人丁兴旺。畲家子孙、亲戚遍布闽东、浙南各地。族人商议,将“二月二”定为祭奉神明、祈佑平安的节日,并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在外的族人都回来朝拜、供奉、会亲。会亲不能没有歌助兴,畲家生性爱唱歌,会亲的日子更是要纵情大唱。于是,以歌颂神、以歌言志、以歌会亲、以歌待友、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传史的“二月二”,年复一年,代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畲歌盛会。

会亲节源于畲族民间,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和鲜明的乡土气息。畲民引吭高歌,欢庆自家的节日。一大早,前来双华会亲访友的畲民成群结队,边走边唱。歌台上,身着民族盛装的歌手轮番上阵,台上唱的是声情并茂,台下听的是如痴如醉。那台上的女歌手还未唱完,台下的男歌手早已按捺不住,跃上歌台,接歌对唱。人,越拢越多;情,越唱越浓。除了登台唱,他们还自由组合,田野、茶园、溪畔、竹林,到处都是飘荡的畲歌,此起彼伏,互不相让。

歌声如潮,笑声如浪,整个双华村乐成了一片欢快的海洋,会亲节也因此多了“会歌节”、“盘歌节”之说。

歌会不仅附近的歌手参加,就连闽东霞浦、福安、柘荣和浙江的苍南、平阳、瑞安、泰顺等地的歌手也闻风而来,他们把“二月二”看成是一次民族的大交流大聚合。

畲族“三月三”来历

畲族的“三月三”别具一格,它是谷米的生日。在这天,畲族家家户户都吃传统的乌米饭,村前村后都飘荡着清香。

乌米饭是用乌饭(乌稔)叶柴的叶子煮汤,然后用这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米捞起来以后放在容器里一蒸。这种饭看上去乌糟糟的,实在不起眼,不过,吃起来却香喷喷的,吃了还想吃。如果加上山间野味、香菇、木耳等炒一炒,那味道就更美妙了。

为什么畲族“三月三”是谷米的生日?并且一定要吃乌米饭?说来还有个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于年前遭受虫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税,畲族人民家家断粮。可恶的山主连谷种都抢走。畲族人民饱受饥饿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却幸灾乐祸,他们不但不借出谷种,反而放出恶狗,把前来求借的畲族人民咬伤。大家实在忍耐不下去了,一天夜里,身强力壮的蓝天凤带着几个年轻的后生翻墙进入山主的大院,他们撬开粮仓,把谷种一袋子一袋子扛回寨子,连夜播种下去。第二天,山主发现粮仓被盗了,就带着十几个打手,发疯似的冲到畲族人民的寨子。为了使老百姓免于遭难,蓝天凤挺身而出。就这样,他被关进牢房,这天正是三月初三。在地牢里,蓝天凤被打得遍体鳞伤,山主还串通看牢房地歪嘴,不给蓝天凤饭吃,想把他活活饿死。消息传出,畲族的父老姐妹们纷纷前去探监,他们用播种剩下的谷种打成米,煮成饭并捏成饭团送进牢里。可饭团落到歪嘴肚子里,蓝天凤一口也没有吃到。这天,去地牢送饭的是畲山最出色的歌手种秀姑娘。这个聪明的姑娘想了个办法对付可恶的歪嘴。时值晌午,种秀姑娘挎着竹篓,竹篓里装着麻布袋,送饭来了。歪嘴一边不怀好意地看着姑娘,一边打开麻布袋,把手伸进去。这时,突然歪嘴大叫起来,接着就手脚乱蹦乱跳起来。可是,竹篓口子小,舞了半天还是抽不出手来,疼得歪嘴满地打滚。原来,麻布袋里装的是又黑又大又毒的山蚂蚁。歪嘴被山蚂蚁一咬,当天就中毒一命呜呼了。

从此以后,畲家人就从山上采来乌饭叶柴煮午饭,煮成的乌饭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抱成一团的山蚂蚁,那些被山蚂蚁吓破胆的狱卒们就再也不敢吃饭团了。时间一天天过去,蓝天凤天天吃乌米饭,不仅伤口愈合了,还添了不少力气,因此,在畲山,乌米饭有治乏却病一说。到了第三年的三月初三,蓝天凤终于被起义军救了出来,并被推举为义军的首领。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畲家人的米饭来之不易,“三月三”被定为谷米的生日。谷米从白花花变成乌亮亮,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所以,畲山还有煮乌米饭是为了给谷米穿花衣裳,过生日的说法。

瑞云“四月八”牛歇节

畲族自称“山哈”,“哈”为畲语,意为“客人”,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家在古代,原指刀耕火种,以“畲”作为民族的名称,始于南宋末年,迄今已有700多年。瑞云是硖门畲族乡畲族聚居地之一,畲族同胞在这里拓荒垦土、勇敢拼搏,并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灿烂独特的民族文化,至今保持其特有的民族服饰、婚嫁习俗、山歌盘唱等民俗风情。

农历四月初八歌王节,又称“牛歇节”。据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两位歌王,一个名叫钟子期,一个名叫钟仪。楚国乐师伯乐弹琴的曲调“大喝”和“小喝”,意在高山、志在流水,唯有钟子期能和其腔。钟子期死后,伯乐将琴摔掉,从此再也不弹琴。钟仪本是楚郧公,被郑国推荐献给晋国,晋王要他弹琴唱歌。钟仪接过伯乐和钟子期弹唱的技艺,“与之琴、操南音、操土风”。晋王听了大高兴,重用他,封他为礼部侍郎之职。后来为了纪念畲家这两位歌王,畲家人每年四月初八日都要设坛祭祀,举行歌会,大唱“大喝”和“小喝”,并把这一天作为畲族传统佳节“四月八”歌王节。同时这一天又是畲家耕牛过节,为酬谢耕牛一年辛苦劳作,“严禁鞭打以定牛魂”,还专供好草料和家酿最好的牛酒给牛吃喝,牧童一遍一遍地大声唱“牛歌”:牛角生来扁扁势,身上负着千斤犁,水牛做饭给人食,四月初八歇一时。“牛歇节”由此而来。

提线木偶表演

提线木偶提线木偶木偶戏的一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根植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数百年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700余出传统剧目。

马灯

“马灯”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民间驱除疫鬼的活动。其渊源可追溯至《诗经》所记载的“祃祭”,即出师前祈祷胜利的“出师祭”。马灯逢年过节为群众演出,演出场地一般在农民家门前的道场上。演员一般由20人左右组成,分为小旦、小生、小丑、马夫、军师、师爷等角色,马灯的道具有纸马(分马头和马尾两部分,有黄、黑、白等颜色)、马鞭、浪伞、花扇、手巾等,表演时,小旦将纸马扎于腰间作骑马状,小生手执马鞭作带马状,丑角则打浪伞、舞扇花,众人围成一圈,载歌载舞。乐器伴奏则由大人担任,约8人,分别打击锣、鼓、镲等乐器,还有拉奏二胡、吹竹笛等旋律性乐器的人员,做为表演过程中的演唱伴奏。

铁枝

铁枝铁枝铁枝木偶戏,俗称仔戏,因操纵木偶表演的杆是铁枝,故称铁枝戏。有的也称铁线戏。铁枝戏的偶人头部用泥土雕塑,躯干四肢以木刻制,手用纸扎铁线作成,一般的身长八寸,老丑和彩旦一尺二寸;服装以绸缎绣金花线,颜色鲜艳显目。表演木偶的操纵杆有三支,主杆置于偶人背后的中部,称“背线”;侧杆分置于两臂。表演时,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紧握背线,支撑着木雕躯干,拇指、食指则夹捻木偶左臂铁线,右手操纵木偶右臂铁线。如一个人同时表演两个木偶则一手操纵一个,拇指和食指兼顾木偶左右手的动作。在表演骑马作战时,另加一枝铁线插在马的背部连同偶人的背线一起握住。铁线木偶的双手表演特别灵活,能开扇、摇扇、撑伞、弄瓮、射箭、舞剑、打虎、拿书、写字、斟酒、旋瓶、烧香点烛等动作,活泼优美,精练细致,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线狮

石桥头村的线狮九狮图起源于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喜庆活动,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起初是竹狮,由单狮而至三狮、五狮、七狮,最后发展为九狮,“九”取“长久”与丰足的吉祥之意。石桥头村的村民也一直努力改良着九狮图,“去年,我把永康的五金元素加入了狮架的框架中,让人一看就能想到永康。”狮子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力量与意志的象征,因而经过挖掘提炼的九狮图,在原有雄健强劲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一股富有东方特色的神秘色彩。

鱼灯

鱼灯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表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40至50厘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8]

折叠 地区语言

福鼎话是以福鼎县城桐山镇的桐山话为代表,故福鼎话也叫桐山话。它通行于县境内的桐山、桐城、管阳、点头、白琳、店下、磻溪、硖门等乡镇,使用人口达39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此外,其他乡镇讲闽南活、福州话等方言的人也会讲桐山话,实际上,桐山话通行于福鼎全县。福鼎县境内除了桐山话外,还有闽南话、福州话、莆仙话(兴化话)、客家话(汀州话)等。

闽南话主要通行于沙埕、前岐、贯岭、嵛山、叠石等乡镇,全县使用闽南话的人数达13万多,占全县总人口的22.3%,是福鼎县的第二方言。闽南话传入福鼎约有三四百年历史,因长期受桐山话的影响,福鼎的闽南话与厦门、泉州一带闽南话比较,自然有着明显的差异,它是具有"福鼎特色"的闽南话。县境内,不同地方的闽南话,也有一些不同,如沙埕的闽南话和贯岭的闽南话,就有一些语音、词语等方面的不同。

福州话(含长乐话)主要通行于秦屿镇(闽东2个福州话方言岛之一),使用人口约3.5万人。福州话传入福鼎约有二三百年历史。福鼎的福州话同样受到桐山话的影响而具有了"福鼎特色"。

此外,福鼎还有2.93万多畲族人内部通行畲话。畲话接近于客家话,但与现客家人说的客家话又有明显差异,它有少数古畲语的"底层",有古客家话保存下来的成分,还有当地汉语方言被吸收的成分。畲族人在族内讲畲话,与汉族人交往时讲桐山话或闽南话,也有一些畲族人还会讲福州话

折叠 土特产品

福鼎槟榔芋

福鼎芋福鼎芋据史料记载,福鼎芋在福鼎市栽培已有近300年的历史。福鼎芋属天南星科魁芋类,又名福鼎槟榔芋,八十年代香港市民把福鼎槟榔芋称为"福鼎芋",并沿用至今,以区别于其他槟榔芋。福鼎芋长期在我市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水土条件下,借助特殊的母岩、母质、土类、土层厚度、肥力和土壤养分、质地、酸碱度,以及独特的管理方法,经不断地选育与提纯复壮,由原有单个母芋(可食用的地下球茎部分)0.5公斤左右,发展到2-3公斤,最大可达6公斤,并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与体大形美的外观。其母芋呈圆柱形,长度30-40厘米,直径12-15厘米,形似炮弹;表皮棕黄色,芋肉乳白色带紫红色槟榔花纹,易煮熟,熟食肉质细、松、酥,浓香可口,风味独特,食不厌口,营养丰富。由于母芋全部在表土层以下生长,免受外界污染,因此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福鼎芋在烹调上可以炸、煮、蒸、炒,作粮作菜皆宜。可制成八宝芋泥、挂霜芋、芋饺、芋丸……

福鼎四季柚

福鼎四季柚在福鼎市栽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福鼎四季柚属芸香科柑桔柚类,以一年四季都能开花结果而得名。独恃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条件和200多年不断地科学选育、适应和进化,形成了福鼎四季柚特有的品质。其果实呈倒卵形,单果重750-1500克,果皮黄绿色,油胞细而平滑,气味芳香,皮薄籽少,果肉瓣若银梳,肉似白玉。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和国家轻工业局食品质量监督检测福州站测定,柚果组织脆,嫩、细,化渣,甜酸适度.可溶性固形物9一13%,果汁率41.0-44.3%,转化搪7.8-9.3%,含酸量0.7-0.9%,维生素C35一63mg/100g,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福鼎四季柚果实大小适中,素有高贵,团圆、吉祥之誉,象征花好、月圆、人寿之意,是祈求美满幸福的珍贵信物,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福鼎大白茶

富含多酚类物质和含氮物质,具有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能。其大白茶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誉,被称为“茶叶活火石”,2006年被选中作为“奥运五环茶”的底色。

海产品

福鼎海域广阔,盛产大黄鱼、青蟹、泥蚶、弹涂鱼、石斑鱼等珍贵海产品,是福建闽东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

折叠 编辑本段 风景名胜

折叠 太姥山景区

太姥山景区太姥山景区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游览面积24.6平方公里。这里峰峦险峻、怪石嵯峨、岩洞幽致、云雾缭绕,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名闻遐迩,有着“山海大观”和“海上仙都”的美誉。山上岩石、干奇百怪,肖人肖,物,栩栩如生,夫妻峰、金龟爬壁、九鲤朝天等360处鬼斧神工的景致,令人仿佛进入抽象派大师雕塑的作品馆。浮想联翩,似与非似,无不赋予“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的想象空间;峰石之下,一百多处岩洞,如“井”字形分布,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洞洞相通,宛如地下迷宫,纵横交错,曲折幽深,行径之间,时蹲时俯、时侧时爬,妙趣横生,为天下名山所少有的花岗岩洞群景观,令人折服叹止。登临峰顶,眺望东海,星罗棋布的岛屿,风光旖旎的海湾,千点风帆,万顷碧波,尽收眼底。晨观红日,夜揽皎月,壮美、空廓,无与伦比;要是云雾缭绕,山峰便成了海中飘渺的岛屿,恰是蓬莱仙境。[9]

折叠 大嵛山岛

大嵛山岛大嵛山岛

大嵛山岛,直径约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红纪洞山海拔541.4米,为闽东第一大岛。礁石若断若连,有节奏地散落在海上,称为岛链。由于受海潮的作用,林立基岩裸露的干百座礁石,奇形怪状,有五叠礁、海狮礁、百叶礁等,海蚀地貌景致奇特诱人。

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天山、海角晴空等胜景。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海拔200米处,镶嵌着大小两个湖泊,因而素有“海上天湖”之称。湖周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由此得名。大天湖面积近千亩,可泛舟畅游;小天湖200多亩。二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水清如镜。因日而耀,因风而皱,时有白鸥翔集。湖四周山坡平缓,形成天山万亩草场,有“南国天山”的美誉。恍若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西北草原,令人感叹万千。草浪滚滚与碧海蓝天,组成一幅明丽的山海全景图。

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其他媒体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

折叠 牛郎岗海滩

牛郎岗海滨旅游度假区牛郎岗海滨旅游度假区牛郎岗海滨旅游度假区,位于福鼎市太姥山镇东南方,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23公里,度假区依山面海,与嵛山岛隔海相望。这里气候冬暖夏凉,素以“碧海金沙好消夏”而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牛郎岗海滨沙滩平坦、明净,环山绿树成荫,周围礁石造型各异,有鸳鸯礁、织女洞、海上一线天等自然景观。

景区将海滨浴场自然景观与农业高科技园区、园林观光景区融为一体,分为海滨浴场区、高科技农业园区、垂钓区、鸟岛保护区等18处游览观赏项目,是一处集休闲、旅游、海滨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新景区。

折叠 小白鹭海滩

小白鹭海滩小白鹭海滩福鼎小白鹭海滨景区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下沙埕东南海湾,人们称之为美丽的水乡渔村。海湾内的沙滩,滩宽沙软、坡缓浪静,是天然优良海水浴场。两岸草木葱郁、奇石峭壁,登山眺海,烟波浩荡,仙境飘渺;凭海观山,奇峰怪石,绚丽多姿;品尝鲜活海味,更是朵颐生香。海滨景区集旅游、度假、休闲、避暑、水上运动为一体景色秀丽的休闲游览风景区。

折叠 九鲤溪漂流

九鲤溪景区九鲤溪景区太姥山下九鲤溪景区位于太姥山岳景区西南侧,面积25平方公里,主溪流长25公里,汇集13条支流,景点分布在15公里流域内。溪流两岸,青山重回,绿树葱茏,怪石林立,碧如澄彻,水浅处,卵石游鱼,历历可数,其中九鲤村至渡头一段,有急流浅滩16处,乘坐形制古朴的竹筏,顺流而下,跌宕飘忽,惊而不险,颇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乘筏游溪,恍若漓江、九曲,两岸景色,目不暇接。如玉女峰、观音坐莲,迎仙船等山石景观,把游人带入一个又一个神话世界。此外,峡谷内开辟了几十项户外拓展及PS野战等项目,惊险刺激,倍受中青年游客的青睐。

折叠 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翠郊古民居

翠郊古民居建于清乾隆10年,距今约250年历史。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其建筑结构和风格,既模仿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跋扈的气势,又结合江南民宅精雕细凿的特色。整体布局以三个三进合院为主体,由6个大厅、12个小厅、24个天井、192间房、360根木柱组合而成。古民居内代表江南建筑风格的木雕饰品精美绝伦,所有的梁、柱、窗、门皆饰以木雕图案,或人物、或祥禽、或瑞兽、或鱼宏、或花卉、无不栩栩如生。该民居是迄今为止,江南广大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堪称江南古民居之杰作。有关古民居的照片在1998年世界图书博览会上展示,引起国内外建筑界专家的关注。古民居还保留着斗鸡、布袋戏表演等传统活动项目。

折叠 编辑本段 著名人物

福鼎人物

杨楫(生卒年不详),字通老,长溪县潋村(今秦屿潋城)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中进士,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杨楫平生清廉有守,刚正不阿。任莆田县尉时,因屡次上疏指责闽帅程叔达过失,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出知安庆,移湖南提刑、江西运判,所到之处政声颇著。

杨楫弘扬朱熹理学,早年入熹之门。还为朱熹的力作《楚辞集注》题跋。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诬推行“伪学”,杨楫请朱熹至其邑避难讲学。翌年,杨楫将朱熹迎至潋村(今潋城)家中。朱熹病逝后,杨楫在石湖观供朱熹像,每逢朱熹忌日便往奉祀。杨楫卒于朝散郎任上,生前著有奏议《悦堂集》。

林汝浃(1178—?年),字伯深,号则庵,长溪县幼儒乡望海里九都(今福鼎磻溪)花门头村人。生于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擅长诗赋,出口成章。一日至匠铺购买剪刀,受到工匠雅谑,即以剪力为题吟题:“一双蒲剑两边开,几向红炉炼出来;寄语嫦娥须展手,蓝袍急急为君裁。”工匠称奇,便以一快剪相赠。

汝浃多才多艺。因日常刻苦磨炼,功技压群。又兼学医,善治骨伤。

嘉定四年(1211年),汝浃赴京应试,中右榜武状元,授职閤门舍人。中秋,宁宗赵扩设宴百花楼,令群臣咏新月诗以助兴。汝浃即呈一律:“高压群星出海涯,清光不许乱云遮;上悬碧落三千界,下烛红尘百万家。陶径柳疏金影现,榭庭帘卷太钩斜;嫦娥特地通消息,报道君家有桂花。”宁宗大悦,即赏黄绢5匹、白绸10丈。

汝浃历任武功大夫等职。告老返乡,修建双魁书院,延聘良师教育后人。

朱腾芬(1881—1932年),字承芳,号馨梓,化名达三,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福鼎县果洋村。光绪二十四年,参加福宁府试,名列第一。历任福鼎县视学员、禁烟局局长等职。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致力于国民革命。

宣统三年(1911年)春,腾芬获法学学士学位后,奉命回国策动武装起义。民国元年(1912年),赴南京参加中华民国成立大典,被委为教育顾问。

民国6年6月5日,腾芬随议员参加护法。同年9月,他参加非常国会第一次会议,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委腾芬为大元帅顾问。民国10年4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委腾芬任国会法典委员会副主任。民国13年10月,段祺瑞复任临时执政。腾芬素来恶段,于民国14年携眷返闽,从事实业造福乡梓,进行嵛山岛的开发。民国21年初,腾芬病笃,自择墓地于嵛山垦殖公司后门山。

黄丹岩(1897~1934年),丹山、曾名彦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年)生于福鼎县秦屿屯头斗门村。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丹岩积极投身爱国运动。民国12年,回乡任教期间,积极宣传文化科学知识,将孙中山像挂在“七仙宫”内,曾震动一方。民国15年秋,应聘任岚亭小学校长,响应支持国民革命,成立乡民自卫队。民国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由马立峰介绍丹岩到福安党小组,并参加福州市委领导的“五一”人力车工人罢工斗争。民国21年夏,丹岩按照中共福安中心县委“要后援黄兰”的指示,以福鼎三佛塔为中心发动群众,成立抗捐指挥部。民国22年5月前后,叶秀蕃与黄丹岩一起工作9个月,到处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是年冬,中共福鼎县委成立,黄丹岩为县委负责人之一。民国23年1月10日,由于叛徒林于木告密,丹岩被捕,同年1月27日,丹岩在桐山英勇就义,年仅37岁。
黄淑琮(1906~1934年),学名黄坚,号石卿,福鼎店下筼筜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民国13年,在福建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时,为联合霞浦各界举行游行示威,并撰写讨伐帝国主义的檄文。民国15年,在福州结识了叶秀蕃、范俊等人,接受马列主义教育。民国1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事秘密革命活动。翌年7月,建立了福鼎第一个农民小组。10月成立了福鼎最早的党小组——中共筼筜小组,民国21年春,淑琮发动青壮年参加赤卫队,建立了福鼎县第一支革命武装——筼筜赤卫队,同时发动群众筹资购买枪支弹药。是年冬,中共筼筜支部成立,黄淑琮任书记。亲自将自家的田契、账簿当众烧毁,民国22年,淑琮等在店下、秦屿等地建立乡、村苏维埃政府。同年冬,中共福鼎县委成立,淑琮为县委负责人之一。民国23年2月,淑琮在店下田头村部署赤卫队武装暴动时,被浙江省保安团围捕,于2月23日在秦屿后岐沙滩英勇就义,年仅28岁。[10]
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