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疾病描述
折叠 编辑本段 症状体征
1、前庭系统症状 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15min,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视觉症状 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
3、大脑症状 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4、锥体束症状 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折叠 编辑本段 疾病病因
折叠 颈椎骨质病变
折叠 椎动脉粥样硬化
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折叠 解剖异常
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脉缺如者,较易发生。
折叠 编辑本段 诊断检查
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有时诊断较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进行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耳科学、听力学、前庭功能等全面检查,此外还应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椎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折叠 编辑本段 治疗方案
折叠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动脉粥样硬化可采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恩如阿司匹林肠溶剂),血管扩容剂(右旋糖酐),脑血管扩张剂及白蛋白光量子疗法等。颈椎骨质增生者可行颈椎牵引。
具体治疗措施: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斯匹林75~150mg/日,或抵可力得250mg/日。
2、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急性发作期,选用血塞通O.4g 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 静滴 1次/日;
也可选用维脑路通、葛根素、灯盏花素等静滴。
西比灵5mg 1次/日 口服;乐脉颗粒口服治疗等 。
3、改善脑细胞代谢:脑复康 8g 5%葡萄糖250ml 静滴 ,1/日 10次一疗程。
4、眩晕明显可加用-- 培他啶: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内耳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眩晕有较好疗效。4-8毫克,1日3次口服 ;眩晕停:能增加椎基动脉血流量,调节前庭系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25毫克 1日3次。
一般来说,急性期宜选用西药制剂治疗,恢复期防治可加用中药治疗,如葛根素、灯盏花素、乐脉颗粒等,均为中药制剂。
折叠 手术治疗
可行血管介入治疗,椎动脉再造术或成形术,以改善其血流。
折叠 注意事项
1、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2、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3、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
4、热水胞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
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6、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
7、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
折叠 编辑本段 护理要点
1、安排病人和他人交谈的机会,以帮助其减少睡眠的需要。
2、考虑病人晚间的必要活动,如把便器放在床旁。
3、遵医嘱给予镇静催眠的药物,如安定等观察药物效果。
4、安慰关心病人,增加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消除其焦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