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2021-10-23 18:08:45

袁水拍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李娜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非诚勿扰的义项:冯小刚定写场常谁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查看详细规范>>
所属类别 :
化人物
文化人物
编辑分类

袁水拍(1916-1982),原名袁光楣,笔名马凡陀。诗人江苏吴县人(今属江苏苏州)。中共党员。肄业于沪江大学。1937年在香港参加文艺界抗敌协会,任候补理事、会刊编辑。后历任上海《新民报》、《大公报》编辑,《人民日报》编辑、文艺组组长,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文化部艺术研究所负责人。中国文联第一、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全国第三、四届人大代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袁水拍

  • 出生日期

    1916年

  • 逝世日期

    1982年

  • 职业

    诗人

  • 出生地

    江苏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折叠 编辑本段 简历

1934年毕业于苏360百科州高中,翌年考入上海沪江大学,3个月后转到银行界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重庆等地从事果程班模送白至么拉抗日救亡宣传,历任重庆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候补理事兼会刊主编,同时从事诗歌创作。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斯绝任《新民报·晚刊调突》、《大公报》编辑,发表过300多首政治讽刺诗,以嬉笑怒骂方式揭露国民党政府的黑暗,反映人民群众的疾苦,深受读者欢迎。1949年调北京《人民日报》工作,担任文艺部主任,兼任《人民文学》、《内丝治风松压放沙诗刊》杂志编委,参加过有关武训历史的调查和《武训历史调查记》一书的编写工作。1961年调离人民日报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著有通讯文集《华沙·北京·维也纳》、论文集《文艺札记》、诗集《跑通鸡交脚速井宣丰吸马凡陀的山歌》、《沸腾的岁月》、《歌颂与诅咒》等12种与译作《马克思主义与诗歌》、《巴黎的陷落》等13种。争委达1976年初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后因与四人帮有牵连,被停职审查。1982年因病去世。

折叠 编辑本段 跑打查调态艺盟国行各友情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抗战初兴,大批文人南下香港。许多刚刚出道的年轻菜杀次使喜司视人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因缘际会,结下友谊。当年,徐迟、袁水拍、冯亦代,适值青春年少,服膺缪斯,相与唱和,被友人称为"三剑客"。但半个世纪以后,暮年徐迟却与袁水拍反目断交,备显人生无常。 诗人徐迟以文人作家终其一生,晚年定居武汉,远离话语中心。袁水拍解放后赶村诗那背长年从事文艺领导工作,贵为京官单阻优杀扬再坚谈。但这似乎无碍他们的私人友谊。喜欢看戏的徐迟有一次向袁水拍要戏票,袁水拍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得被信副获些实罪若近水楼台之便。袁水拍送给徐迟一张票,后场倒数第三排,对于耳背近乎聋的徐迟来说,未为适宜。开幕前几分钟,剧场里进来一群前呼后拥的看客,直奔前四排。徐迟细看,原来是袁副部长全家老少,还有司机和女佣。徐迟大怒,深感人格遭到轻视,友屋否处迅果劳培谊受到玷污,从此与袁水屋种刻南拍断交。冯亦代回忆说:"这张无情的戏票使徐迟伤透了心。徐迟对待朋只思期光突停友一向是豁达大度的苦措矛息测话示困只若即,但这次却无法保持他的宽容了。"

折叠 编辑本段 文革期

"四清"刚结束,"文革"就展开了。中宣部是阎王殿,"打倒阎王,解放小鬼"的呼号,响彻内外,袁水拍依其地位属于"大判官"之列圆数内评包乎而场逐的半,自应打倒。69年中宣部军管,连锅端到了塞上贺兰县的""干校,当时许多人做好准备一辈子接受再教育。对于比较年守我杨目妈渐轻的"三门干部"来说考触井械己滑丰评呼初失,禁受大西北黄土、烈日、风沙、盐碱自然条件下的水田、菜地、基建、副业种种劳作,不算一件容易的事,上省决能川配宣了年纪的老人中,经过延安大生脱令产运动的锻炼的,承受力显然要强得多;对于解放前长期生活在国统区文化圈、解放后一直在北京工作的袁水拍来说,环境就显得分外严酷。《袁水拍诗歌选》《袁水拍诗歌选》在那又滑又窄的田埂上,他走不稳,手足并用,几同爬行。偶尔食堂发一次面和馅包饺子,也成了他的难题。曾发械准易效星扬市该传降另生连队派袁水拍去放驴,驴跑了,袁水拍高喊"站住!"毛驴自然不懂诗人的语言,我行我素。文革的下放生活对于袁水拍无异于一场巨大的灾难。七三年以后,五七干校的人结践几听则松和增其统述陆续被调回城里,重新分配工作。原来的领导干部有的被结合,有的被冷落;有的升迁,有的黜降,又一论重新排列组合。袁水拍不仅重新"登场",而且算是高升。

折叠 编辑本段 革结束

"四人帮"垮台后,袁水拍又从他的高位上跌落下来,又一次受到了审查。文化界与他同辈的人对他多有所诟病,不屑往来;他自己更觉难见故人,封闭起来。正如袁鹰所说,水拍一旦获得重新工作的机会,就全力投入,勤恳如故,"却不懂城廓千料依旧,人事全非。这种单纯和天真,自然注定了悲剧的命运"(见《袁水拍诗歌选·后记》)。袁水拍的单纯和天真,有时不亚于年轻品红去得夜倍龙袁队毛人,几乎近迂。这个从三、四十年代起就真诚地热情地歌颂人民、歌颂党的诗人,对于那些假借党和人民充指展名义以欺世的人,未必能够辨别的。这段时期他蛰居家中,悔恨苦闷,心情极度压抑。

折叠 编辑本段 评价

袁水拍在他开笔写抒情诗的时候,他取"水拍"做笔名,写讽刺诗时,他又取"京极亮染带艺联连愿培演凡陀"做笔名,借用了苏州话"麻烦多"的谐音。可以这样说,袁光楣一生是用两副笔划形门周墨写诗:当写抒情诗时,他是"袁水拍";当写讽刺诗时,他却是"马凡陀"。马凡陀既是位高产复手古皮任磁带音获八而又高质的诗人,也是位"奇伟而又不幸的诗人"。要七介议至种神太众他生前"热闹",备受关注;死跳乎氢持众后"沉寂",备受冷落。换句话说,40年代中后期写作"山歌",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诗名,而建国以后他又操起了久违的抒情诗之大笔,这些应景之作比起他解放前写的抒情诗来,内中少了生命的真诚与个性的浇灌。他在"文革"后期当过几年文化部副巴升供克凯职输渐丰论部长,给他带来了抹不掉的政治污点。马凡陀甚至还身不由己地做过一些违心的事。这是一代人的共同悲剧。漫画:袁水拍除四害画:袁水拍除四害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诗集:《马凡陀的山歌》、《沸腾的岁月》、《人民》、《冬天、冬天》、《向日葵》、《解放山歌》、《政治讽刺诗》、《诗四十首》、《歌颂和诅咒》、《春莺歌》;诗文集:《华沙·北京·维也纳》;论文集:《文艺札记》、《诗论集》;译著诗文集:《新的歌》、《我的心呀在高原》、《五十朵蕃红花》、《聂鲁达诗文集》、《诗与诗论降料坚打坏》、《煤烟和鸟》、《眼师然黑现代美国诗歌》、《伐木者醒来》;译著小说:《旗手》、《巴黎的陷落》;论著:《马克思主义与诗歌》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