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梯度洗脱
折叠 编辑本段 满足条件
折叠 梯度洗脱的原理
流动相由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组成,通过改变流动相中各溶剂组成的比例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每个流出的组分都有合适的容量因子k,并使样品种的所有组分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佳分离。
具体地讲,当样品随梯度起点的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入口时,由于起点流动相中强洗脱溶剂B含量较低,化合物C1(保留性适中)和化合物C2(保留较强)因分配系数(k值)较高而滞留于色谱柱入口附近,几乎未移动。一段时间后,B增加到一定数值,C1的k值达到足够小(比如小于10),其在柱中的移动速率明显增大,并且随着B的增加,其移动速率愈加快速,直到tC1时流出色谱柱,被检测器检测到并被记录成色谱峰C1,tC1虽然比等度时的保留时间长很多,但C1的的平均k值却很小,因而色谱峰并未展宽,灵敏度仍处于较高水平。B持续增加,在随后的某个时间点,C2的k值也降到10以下,C2的移动速率也开始变快,以与C1类似的方式于tC2被洗脱出色谱柱,其平均k值同样很小,色谱峰亦未展宽,灵敏度处于较高水平。
折叠 梯度洗脱特点
提高柱效,改善检测器的灵敏度。当样品中的一个峰的k值和最后一个峰的k值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时,使用梯度洗脱效果特别好。梯度洗脱中为保证流速的稳定,必须使用恒流泵,否则难获重复结果。梯度洗脱常用一个弱极性的溶剂A和一个强极性的溶剂B。
梯度洗脱装置示意图2
梯度洗脱示意图1如图(两个图一种原理,前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封闭,适用于配备压力泵的色谱柱,后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隔离开来,是梯度洗脱的简易装置。):两个容器放于同一水平上,两容器连通,B与柱相连,当溶液由B流入柱时,A中的溶液就会自动来补充,经搅拌与第一容器的溶液相混合,这样流入柱中的缓冲液的洗脱能力即成梯度变化。
折叠 洗脱要求
①洗脱液体积应足够大,一般要几十倍于床体积,从而使分离的各峰不致于太拥挤。②梯度的上限要足够高,使紧密吸附的物质能被洗脱下来。③梯度不要上升太快,要恰好使移动的区带在快到柱末端时达到解吸状态。目的物的过早解吸,会引起区带扩散;而目的物的过晚解吸会使峰形过宽。
梯度洗脱可分为低压梯度(又称为外梯度)和高压梯度(又称为内梯度)。
(1)低压梯度装置。低压梯度是采用比例调节阀,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
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也称为泵前混合。
(2)高压梯度装置。由两台(或多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控制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
制)、混合器等部件所组成。两台(或多台)泵分别将两种(或多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
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