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 编辑本段 建制沿革
西汉初,境属仍旧,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境内是其封地,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降匈奴废侯,遂改置海西县,属东海郡,后汉属广陵郡。
东晋十六国,废除海西县,隶属朐县。先后隶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和东晋。
南北朝时期,仍然隶属于朐县。
隋朝时期,境属于朐山县,隶属于东海郡。
唐代时期,实行道、州、县治。境属朐山县,隶属于河南道之海州。
五代十国时期,先后隶属于吴、南唐和后周。
北宋时期,实行路、州、县治。境属朐山县,隶属淮南东路之海州。
南宋与金朝时期,属于金国范围,属朐山县,隶属于山东东路之海州。
元代时期,实行行省制度,省下辖道、州、县。境内大多数属朐山县,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淮东道海宁州。
明洪武元年(1368),淮安府设莞渎场,监收盐税,今莞渎即盐课司驻地。
洪武三年(1370),立张店镇,领州南7镇,惠泽巡检司驻于此。
明崇祯九年(1636年)将张店镇之南的悦来集,正式命名为新安镇。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巡检司迁新安镇,隶属海州直隶州。
1940年8月成立的灌云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2年6月,中共淮海区党委决定在灌云的东南部地区设立中共灌东工作委员会,行政上设立灌东办事处。(属县级政权机构)。
1945年10月并给灌云县。
1947年2月中共灌云县委决定恢复灌东战略区,区域仍为原灌东办事处所辖区域,历时一年半,隶属灌云县管辖。
1957年12月21日,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苏民韦字2126号文发出关于设置灌南县,县人民委员会驻新安镇。
1958年3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涟水县的六塘、花园、硕湖、新集、百禄五乡;灌云县的曙红、海亭、李集、张店、三口、新安、陈集、苏光、树德九个乡镇正式建立灌南县,隶属淮阴专区,县人民委员会驻新安镇。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灌南县隶属淮阴市。
1996年7月19日,江苏省行政调整,经过国务院批准,将灌南县改由连云港市管辖。
2005年,灌南县行政区划做出调整,将新安乡、大圈乡与新安镇合并设立新安镇,镇政府驻乔庄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安镇行政区域面积142.61平方千米,人口15.76万人,辖4个居委会、36个村委会。将小窑乡与百禄镇合并设立百禄镇,镇政府驻百禄村。行政区划调整后,百禄镇行政区域面积105.02平方千米,人口6.05万人,辖24个村委会。六塘乡与李集乡合并设立李集乡,乡政府驻李集村。行政区划调整后,李集乡行政区域面积87.85平方千米,人口6.58万人,辖21个村委会。区划调整后,灌南县辖9个镇、5个乡。
2013年3月2日,灌南县召开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会议,对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堆沟港镇、五队乡,将原堆沟港镇、五队乡合并设立新的堆沟港镇,镇政府驻五队居委会五队街。行政区划调整后,堆沟港镇行政区域面积155.48平方公里,人口8.6万人,辖27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撤销田楼乡、长茂镇,将原田楼乡、长茂镇合并设立田楼镇,镇政府驻三兴居委会三兴街,行政区划调整后,田楼镇行政区域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7.7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撤销花园乡、新集乡,将原花园乡、新集乡合并设立新集镇,镇政府驻新集居委会新集街。行政区划调整后,新集镇行政区域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7.2万人,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调整后,灌南县县乡镇由之前的14个乡镇减少到11个,下辖1乡10镇。
折叠 编辑本段 行政区划
折叠 概况
乡镇:辖北陈集镇、张店镇、孟兴庄镇、汤沟镇、李集乡、百禄镇、三口镇、堆沟港镇、新安镇、新集镇、田楼镇等10镇1乡。
工业园区: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园、连云港化工产业园、江苏省灌南经济开发区、灌南现代化物流园、灌南金灌南行政地图
属精加工园、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园、灌南生态农业产业区、灌南五龙口文化产业园、灌南特种船舶产业园
县政府:江苏省灌南县人民中路20号,县委书记阮冰
所在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所在省份:江苏省(Jiangsu Province)隶属于连云港市[1]
折叠 乡镇列表
乡镇名称 | 面积 | 人口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新安镇 | 144平方公里 | 1.7万 | 222504、222599 | 新安镇新东路 |
百禄镇 | 107.5平方公里 | 6.7万 | 222511、222512 | 百禄街 |
堆沟港镇 | 155.48平方公里 | 8.6万 | 222522、222523 | 五队街 |
新集镇 | 119平方公里 | 7.2万 | 223500、222501 | 新集街 |
田楼镇 | 109.1平方公里 | 7.7万 | 222521 | 三兴居委会三兴街 |
三口镇 | 87平方公里 | 6.2万 | 222503 | 三口街 |
张店镇 | 56平方公里 | 4.0万 | 222533 | 张店居委会 |
北陈集镇 | 58平方公里 | 4.2万 | 222534 | 北陈集街 |
孟兴庄镇 | 72平方公里 | 6.1万 | 222531 | 孟兴庄街 |
汤沟镇 | 33.8平方公里 | 2.94万 | 222535 | 葛集村 |
李集镇 | 88平方公里 | 6.6万 | 222505 | 李集村 |
折叠 编辑本段 地理环境
折叠 位置境域
灌南县地处北纬33°59′至34°27′、东经119°07′至119°48′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北翼,江苏省东北部,灌河流域下游,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四市交界处,东接仙鹤神鹿之都盐城,南连周恩来故里淮安,西邻项王故乡宿迁,北望大圣故里、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堡-连云港;东部濒临黄海,与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隔海相望。县政府驻地新安镇位于县境中西部,北离首都北京约 847公里,南距省城南京270公里,东南离国际大都市上海453公里,离苏州379.8公里,北距连云港市城区70公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71公里,南北30公里,县域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其中海岸线8.72公里,拥有海域面积1160多公顷,水域面积263平方公里。
折叠 地形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地面高程西南部达5.9米,东部2.0米,地面坡降1/18000,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地形西宽东窄
折叠 气候
灌南县地处暖湿带向亚热带的湿润地区,属暖温湿性季风气候,太阳年辐射总量约为118.0kcal/cm,日照时数平均为2435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55%左右。灌南县年平均降水949.99毫米。2012年,全年平均气温14.0℃。极端最高气温36.0℃,出现在7月29日和30日两天。极端最低气温-9.8℃,出现在1月23日。年降水量910.0毫米,比常年平均年降水量922.3毫米偏少12.3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5天,出现在6月28日至7月2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59天,出现在2011年12月9日至2012年2月5日。年蒸发量1316.4毫米,较常年年蒸发量1426.3毫米偏少109.9毫米。年日照时数1853.4小时,较常年年日照时数2316.6小时偏少463.2小时。全年无霜期219天。
折叠 水文
灌南灌南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河流水质清澈。境内现有流域性河道两条:新沂河、灌河。区域性骨干河道14条,中型涵闸1座,小型挡潮闸58座,大沟级以上涵闸382座。不计地下水资源,平均年份水资源总量达65亿立方米,其中上游下泄水量达57.66亿立方米,本地径流量2.73亿立方米,回归水3.73亿立方米。其中灌河堆沟以上流域面积达7273平方公里,支流众多,水量丰沛。为防汛抗旱和观测需要,在灌河及其支流设立燕尾港、响水口、龙沟等12座永久性水位、水文观测站。由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年平均为2.7亿立方米。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且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的降水量只有丰水年的60%~70%。
折叠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折叠 水资源
灌河美景灌南县淡水、海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4条淡水主干河,长38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形成的40多万亩水域可进行多种水产品养殖。全长74.5公里的灌河是河运、建港、造船业的黄金水道。东部的黄海海域是捕捞、海水养殖和化工制盐的理想之源。
折叠 土地资源
灌南土地为海水冲积平原,土壤集海、陆多种微量元素于一体,在此土地上出产的农副产品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灌南县地势一马平川。现有耕地分5个土属,16个土种,土壤肥沃污染较少。
折叠 林木资源
2012年,灌南县拥有林地面积37.8万亩,林业实现总产值1.53亿元,活立木总株数3000万株,林木蓄积量26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40万立方米,林木年伐量25万立方米,林网化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26.95%。完成成片造林3万亩,完成农田林网建设12万亩,四旁植树420万株,
折叠 花草资源
新扩花卉苗木8000亩。增长8.36%。冠台花卉生产蝴蝶兰、凤梨等高档盆花计105万盆,连禾科技生产一品红30万盆,新春园艺生产红掌等高档盆花计75万盆,义金科技生产大花蕙兰50万盆。
折叠 中草药资源
灌南县有中药材品种有板蓝根、元胡、甜菊、白术、红花、丹参、杭白菊等。牧草资源十分丰富,品种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横贯8个乡镇的万亩沂河淌是天然草场。
折叠 编辑本段 人口
2012年,灌南县总人口787314人,其中男416968人,女370346人。人口密度756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15.73‰,城镇人口比重为42.26%。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灌南县常住人口为61.23万人。[2]
折叠 编辑本段 经济
折叠 概况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4亿元,增长11.1%;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1亿元,增长15%,税收占比达86.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274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6元,增长10%;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
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7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7.1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3.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7844元,比上年增加3929元。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8.72:50.02:31.26调整为19.56:45.63:34.81,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为81.9%,比上年提高个0.6百分点。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1.2亿元,增长3.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53亿元,增长1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6.27亿元,增长29.37%,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6%。全年财政总支出80.09亿元,增长2.8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57亿元,增长11.21%。
折叠 第一产业
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69.91亿元,增长10.4%。其中,农业产值40.56亿元,增长10.09%;林业产值1.53亿元,增长8.36%;牧业产值19.25亿元,增长9.72%;渔业产值5.29亿元,增长18.9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9亿元,增长6.6%。
折叠 第二产业
工业
2013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31.23亿元,同比增长19.56%,实现工业增加值89.46亿元,可比价较上年增长14.9%。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46个,规模工业总产值407.79亿元,增长25.25%,其中民营工业总产值397.20亿元,增长25.6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5.49亿元,可比价增长17.3%。
建筑业
2013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0.52亿元,同比增长31.97%。按项目所在地计算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9.79亿元,同比增长42.87%;在外省完成产值20.73亿元,同比增长15.1%。
折叠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
201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1.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129.57亿元,规模上城镇投资121.95亿元;规模下投资完成53.81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16.32亿元,其中规模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99.65亿元。
市场消费
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1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批发业零售额6.27亿元,增长18.1%;零售业零售额41.81亿元,增长17.2%;住宿业零售额0.94亿元,增长17%;餐饮业零售额4.99亿元,下降1.1%。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完成40.36亿元,增长24.7%,乡村市场完成13.66亿元,下降5.7%。
金融存贷
2013年,灌南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8.35亿元,比年初增加15.4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8.23亿元,比年初增加15.84亿元。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62.0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9.26亿元,比年初增加14.37亿元。
折叠 编辑本段 交通
折叠 概况
灌南2012年,灌南县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5亿元,新改建道路167公里,新建桥梁5座,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11座,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2个。至年末,灌南县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23.5公里,等级公路共有1867.64公里,其中国道35.7公里(高速公路26.753公里)、省道114.25公里、县道289.522公里、乡道515.034公里、村道913.134公里。共有公路客运站8个,其中二级站1个,三级站2个,四级站5个。航道总里程达177.14公里,其中三级航道60.18公里、五级航道18.5公里、六级航道59.1公里、七级航道10.96公里、等外航道28.4公里。灌南县港口码头9个,码头泊位50个,码头总延长 2800 米。年末水陆客货运输车(船)达3945辆(艘),其中营运客车317辆8326个座位,出租车200辆1000个座位,货车2860辆31270吨位,船舶568艘63762吨位。灌南县共有客运线路96条,其中县内客运线路27条,县际客运线路10条,市际客运线路49条,省际客运线路10条。
折叠 铁路
灌南县现无铁路,但陇海铁路连云港东站、连云港站离灌南仅40分钟车程。
此外规划建设的连淮扬镇铁路在灌南设高铁灌南站,设计时速为300公里/小时,途径连云港、灌云、灌南、涟水、淮安、扬州终到地为镇江,接入沪宁高铁、京沪高铁,将会到达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大中城市。
连盐铁路是沿海铁路江苏段的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该铁路途径连云港、灌南、响水、滨海、阜宁,终到盐城,在灌南田楼镇设置货运站。
折叠 航空
淮安涟水机场(距离城区50公里,约40分钟车程)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距离城区48公里,约50分钟车程)
盐城南洋国际机场(距离城区177公里,约2小时车程)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距离城区280公里,约3.5小时车程)
折叠 水运
灌南县的东大门堆沟港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海陆交通便利,处在中国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环勃海经济带的交汇点,苏北黄金水道灌河、新沂河贯穿全境与黄海交汇。北与灌云县的燕尾港,南与响水县的陈家港形成一个"金三角",具有河面开阔、深泓贴岸、地质坚固、微冲不淤、避风条件良好等优势。2012年,灌南县人民政府对灌河口外的入港拦门沙继续进行清理,使得堆沟港口成为具备万吨轮自由进出的天然良港,是苏北诸港中独具特色的港口。堆沟港还具有兴建大型港口、电厂、造船厂的条件。
折叠 编辑本段 社会事业
折叠 科学
2013年,灌南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申报省级项目43项,争取无偿补助资金689万元。入选省"人才双创计划"1个,申报专利537件,申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9项、火炬计划项目4项。
折叠 教育
2013年,灌南县共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95499人,其中,义务教育77399人,普通高中9979人,职业教育8121人;在职教职工6895人,其中专职教师6276人。小学在校生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巩固率达到99.9%。全年有3624人参加高考,2939人被各类院校录取,其中本科1173人、专科1766人。特殊教育招生22人,在校生126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3037人,适龄幼儿学前入园率达96%。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扩建校舍4.86万平方米。
折叠 文化
2013年,灌南县新建文化艺术展览中心、广电中心、乒羽中心投入使用。成立魔术、剪纸、书画名家工作室7个。全年成功举办《青春飞扬》等大型文艺演出38场,送戏下乡66场、送电影下乡3378场、送图书下乡6万余册。各类书画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个、省级奖项19个。二郎神传说和曹氏热敷接骨疗法入选省级非遗名录。
折叠 体育
2013年,灌南县有体育单项协会21个,体育俱乐部17个。全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10余次。灌南县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及省市大赛共获得市级以上金牌26枚,其中省级以上金牌24枚。
折叠 卫生
2013年,灌南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0个,其中综合医院8个、乡镇卫生院17个、门诊(所)5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所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2565张,卫生技术人员2004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799人、注册护士1035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应保尽保,参合农民住院实际补偿比60.11%。
折叠 编辑本段 旅游
二郎神庙文化遗址公园
灌南二郎神庙坐落于江苏省灌南县五河交汇处的灌河河口,地处灌南武障河闸口处。作为灌南新兴的旅游项 灌南县风景目景点,灌南人民充分利用《西游记》《二郎神》战略资源,总投资3800万,占地二百亩。是集旅游、观光、饮食、商贸于一体的风景区。
西来庵
新安镇西来庵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灌南新安镇附近的九庵十八庙之一,现有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寮房及斋堂等房屋24间,总造价约150多万元,现占地面积2.6亩。庵内常住僧尼2人。
引羊禅寺
建于宋朝嘉佑三年的"引羊禅寺",坐落在该县城北,现新东北路与北环路前调渡河交汇处南侧。庙因寺门两边躺着长年酣睡的两只大石羊而得名。
中国汤沟桃花节,即汤沟古镇传统庙会,自古官民联办,地址在古寺庙遗址、现汤沟酒厂西北,古汤沟、西大河东岸,每年自公历4月9日始,为期三天。
折叠 编辑本段 文化名人
汤曙红(1915-1939年),原名宜秀,灌南县汤沟镇人。1929至1933年,先后就读于淮安中学、上海正风中学和东海师范。1933年秋,汤曙红回到家乡,在汤沟小学任教。在他的倡导下,汤沟小学办起了抗日读书会,组织校内外青少年100多人,阅读进步报刊。他们还走上衔头,大唱抗日歌曲,演讲抗日道理。为了团结抗日,1939年7月17日傍晚,汤曙红只身前往汤沟乡公所,和国民党沭阳县常备大队长王绪五谈判,被王部小队长周法乾杀害,时年24岁。
王小古(1915-1982年),功力深厚,画技娴熟,写意、工笔无所不精,以画牡丹见长,世称王牡丹,其花鸟画亦饮誉中外。生前曾任山东临沂教师进修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他为首都人民大会堂作的《国色天香》《万顷玫芳》巨幅画,形神出众,生机盎然,观之令人叫绝。
徐淑,著名边防将领,字伯进,东汉广陵海西人。幼年随父在京城洛阳求学,少年时广交朋友,胸怀大志。汉顺帝阳嘉二年,被推举为孝廉。(由各郡国以封建伦理标准在所属吏民中荐举,为东汉求仕进者必由之路)。因年龄不到40岁而被却回。阳嘉五年又被举为茂才。任渤海县令。不久,迁升为琅琊郡都尉,后官至度辽将军,战功卓著,是东汉时一位著名的边防守将。
惠浴宇(1909-1989),曾用名惠美琬,江苏省灌南县新安镇人。192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惠浴宇参加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建国后惠浴宇历任苏州市委书记、苏北行政公署主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市长、江苏省省长、华东局常委。是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代表,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咏梅,女,1970年生,江苏灌南县人。著名作曲家。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中国音乐基本理论学会会员,江苏连云港市政协常委、文化局副局长。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05年和06年作为江苏省首批"五个一"批高级人才被省委宣传部选送北京大学和欧洲学习。期间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当代江苏文化名人"和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等荣誉称号。
李梅芳,女,自行车运动员,1993年在灌南体育场练自行车,1994年进入南京体院练自行车,2002年首次入选国家队,2001年-2004年一直荣获冠军。
折叠 编辑本段 政治领导
中共灌南县委 | |
---|---|
职务 | 姓名 |
书记 | 阮冰 |
副书记 | 左军、夏苏明、童剑、汪祝君 |
常委 | 吕洁、邓玫玫、汪建新、钱光杰、赵厚峰、伏开清、杨新忠、马 剑、王公民 |
资料来源于灌南县史志网
灌南县人大常委会 | |
---|---|
职务 | 姓名 |
主任、党组书记 | 阮 冰 |
党组副书记 | 王文鹏、唐学华 |
副主任 | 王文鹏、唐学华、徐能如高志强 |
资料来源于灌南县史志网
灌南县人民政府 | |
---|---|
职务 | 姓名 |
县长、党组书记 | 左军 |
副县长 | 吕洁、赵厚峰、成善全、张文艳、刘峰、廖朝兵、陆勇飞、郭海亮、梁伟、王公民 |
党组副书记 | 吕洁 |
资料来源于灌南县史志网